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区域差异及其分布演进

来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构建经济增长动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经济增长动能指数,考察其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东西差距显著.(2)总体地区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从地区内差距来看,东部地区内差距最大,中部地区内差距最小;从地区间差距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中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小;从差距贡献率来看,地区间差距为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较小.(3)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地区差距出现波动式下降,三大地区均存在两极或多极化现象,中部地区尤为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在准确界定乡村就业人员统计口径基础上,利用国家计生委2015年流出地监测专项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选择的多分类预测模型,采用有监督的机器学习的AdaBoost算法,对2010—2018年农村绝对剩余劳动力和相对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估算.研究结果发现,2018年农村绝对剩余劳动力数量为3 692万,其中80.6%是以公开失业为表现形式的显性剩余劳动力;2018年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数量为5 369万,其中能够向外出就业转移的相对剩余劳动力仅为1 051万.本文判断我国已经从总体上跨越刘易斯第一
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增长,短期内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从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的短期影响入手,基于2015—2019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债务数据,构建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短期内,大规模举债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地方财政缺口和人均投资额对地方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而贸易规模对地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
文章以山西省部分脱贫县为例,研究产业帮扶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辅助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目前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着市场风险、气候风险、技术风险等多种风险;市场是产业帮扶的外部环境和重要关口,政府作为帮扶责任主体要强化和坚持,而在具体操作层面则要更多地利用市场调节;脱贫对象只有增强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彻底摆脱贫困;产业帮扶要重视发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和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文章进一步提出产业帮扶的对策建议,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和物流业升级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背景下,多式联运等现代化的运输组织方式是提升物流运输效率的重要途径,集装箱海铁联运成为深化陆海统筹、加快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物流业新增长点.构建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通道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择长三角地区的义乌-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通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铁联运量受基础设施和运营组织因素影响最大,并与运输时间高度负相关;运输费用主要受内部运营组织的影响;运输时间与运营组织因素密切相关.最后,提出关于提高双层集装箱班列比例、降
伴随着支付产业的开放和新兴支付工具的兴起,国内支付清算市场业已从局部垄断转向全局竞争,倒逼支付平台调整定价策略.利用网络城市空间竞争模型,分析支付平台在“一对多”全局竞争下的最优交换费定价策略.结果表明,支付平台在全局竞争下的私人最优交换费满足成本加成律,平台以其自身成本和竞争对手算术平均成本共同构成的加权平均成本为基础,以基础效用差距、交通成本和转换成本共同构成的增广差异程度为加项,制定私人最优的交换费;较之于社会有效的交换费水平,支付平台私人设定的交换费过高.引入更多竞争平台未必能够降低交换费,取决于
在劳动力成本飞速上升的背景下,探究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对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尤为重要.基于2008-2017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机制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能够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其中,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最为显著;劳动力成本上升能够倒逼和激励制造业增加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进而提升创新能力;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在劳动力成本
哈尔滨体育学院已成为我国冰雪运动人才、冰雪师资人才重要培养基地.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学校优异的冰雪竞技运动成绩、场馆的硬件设施、学科和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开放共享办学理念、冰雪文化传承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当前发展形势和新时代体育院校的新使命,提出了培养冰雪师资人才的相关建议.
基于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制造业细分数据,构建表征制造业升级的新指标,研究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并从产业转型和转移两个角度揭示中国制造业的演变趋势与路径.结果表明:(1)劳动力数量与地区整体制造业升级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细分行业看,劳动力供给减少对低、中和中高技术制造业升级产生负向影响,对高技术制造业升级无显著影响.(2)从转移和转型路径看,劳动力供给减少能够“倒逼”高技术制造业升级,但作用有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有关于劳动力流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持有正反不同的观点.(
已有研究较多关注数字平台组织的功能和属性,并将数字平台组织视为同质化“黑箱”,难以解释数字平台组织的本质及演进.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论较难适用于解释数字平台组织的本质,将分工理论引入分析发现:(1)从本质看,数字平台组织是一个以数字共享平台为黏合剂,由数字化分工的自治主体构成的元组织;(2)从演进看,数字平台组织是在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呈现“实体平台—数字平台组织—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演进路径.区别于数字平台组织功能和属性研究,透过技术、分工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去研究数字平台组织产生和
人口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动是人口与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探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影响路径分为四个方面:(1)通过影响劳动力实际供给数量和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2)通过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3)通过影响储蓄水平,对投资需求产生影响;(4)通过影响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老龄财政负担,对科教支出产生挤出效应.以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我国的全球49个国家1995-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人口老龄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