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信息社会道德准则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学的特点是:人机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然而,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信息素养不足的问题,而且文化基础差、学习依赖性强、厌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上理论课玩手机,上机实践课喜欢玩在线游戏或看视频电影等。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实际工作岗位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高要求,就使得中职生毕业后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具备通过自学获得知识的能力,才能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从工作、生活当中汲取在学校里未涉略的知识,才不会在实际工作应用当中束手无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淘汰。因此,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对课堂教学必须转变观念,做多方面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比如: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如何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其学习模式、如何促使学生自主有效学习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些问题,以下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意愿
学习意愿的提高关键在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容易引起他们主动地参加学习。心里愿做和想做是事情成功的开始,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意愿才有可能激发出来。
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获得基本满足后,便会转而尝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因而,在学习上要尽量给予学生自我实现以此获得满足感的机会,以获得成就感和成功的经验进而产生追求更高层次的想法。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教材内容绝大部分都要进行上机操作,有些操作内容还必须连接互联网。而信息环境下,网络中信息丰富多彩,游戏等对学生充满着诱惑。如教学模式等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则学生在上机实践课堂上会转向玩游戏。另外,学生的心智水平与接受能力的不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超出学生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放弃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予他们符合其能力的课题,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发其学习求知的心理。如:在可视化编程教学中“我的程序”“奇妙的文本框”“图片转换”等等,每节课的开始,先把小程序的结果演示给学生,然后再带领着学生具体去实现它,那些引人入胜的小程序使学生听得全神贯注, 45分钟的课程好像做游戏一样一会儿就过去,学生总觉得课上的时间过得太快,下课后总要问一句,“老师,下节课我们做什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布置自己的窗口,学会了CommandButton、Label、Frame、Timer、Image等控件及其属性的用法,學会了为控件相关的事件编写代码。复杂繁琐的可视化编程在学生的手下变得简单而有趣。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也就能促使学生“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多元化教学手段,改变学习方式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根据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现状,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观念、模式和手段都应有所转变,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大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各有优势,实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在教学中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上都使用教学理论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只有按教学内容的实际合理运用两种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进行合理优化,教学活动才会生动,才会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网络教学,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就应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要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教学为主实现教学目标,强调学习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应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如: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是不能完全依靠简单的语言描述就让学生理解吃透,则需要教师在运用实例边示范边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认知、体会和理解学习。例如编程教学中的程序结构学习,教师通过边上机操作运行程序中语句边讲解程序结构中的运行方向,学生更容易理解程序结构的功能,这种示范作用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效果非常突出。
若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操作性技能的学习能力为主的学习内容,实现知能并举、发展学习能力,就使用网络教学方法。如:在WORD文档中创建艺术字的操作步骤,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上传至云服务端或使用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把教学内容中难理解、抽象的概念等先行做成微课放在云服务器供给学生下载学习。
2.发挥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移动端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很多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教学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合理地运用科技产品来提高教学效率,利用移动端产品进行辅助教学,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与新媒体传播中的技术优势进行融合,激發出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潜在兴趣。
在课后教师与学生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连线,教师通过手机移动端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遇到难以表述的问题时,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电话、微信等新媒体信息技术产品随时进行沟通,使教师能够及时地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者,指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则更准确地掌握有效信息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丰富学习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郭沫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信息来源从单一的教材转为了多元的信息资料。教师如果过度地对教材本身进行剖析与讲解,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新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材中所不具备的内容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条件,计算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实际教学知识为理论指导,以网络学习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开发多媒体课件、微课,构建学习资源的共享平台,根据多媒体课件、微课的特点,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善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微课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得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并通过“授之以渔”为他们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总之,信息化时代要求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心态,从封闭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认识到信息环境下网络教学和新媒体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益处,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与时俱进,随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教学观念,用理念来指导行动,灵活合理运用好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好教学内容,规划好课堂进程,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
责任编辑朱守锂
然而,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信息素养不足的问题,而且文化基础差、学习依赖性强、厌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上理论课玩手机,上机实践课喜欢玩在线游戏或看视频电影等。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实际工作岗位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高要求,就使得中职生毕业后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具备通过自学获得知识的能力,才能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从工作、生活当中汲取在学校里未涉略的知识,才不会在实际工作应用当中束手无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淘汰。因此,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对课堂教学必须转变观念,做多方面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比如: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如何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其学习模式、如何促使学生自主有效学习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些问题,以下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意愿
学习意愿的提高关键在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容易引起他们主动地参加学习。心里愿做和想做是事情成功的开始,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意愿才有可能激发出来。
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获得基本满足后,便会转而尝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因而,在学习上要尽量给予学生自我实现以此获得满足感的机会,以获得成就感和成功的经验进而产生追求更高层次的想法。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教材内容绝大部分都要进行上机操作,有些操作内容还必须连接互联网。而信息环境下,网络中信息丰富多彩,游戏等对学生充满着诱惑。如教学模式等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则学生在上机实践课堂上会转向玩游戏。另外,学生的心智水平与接受能力的不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超出学生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放弃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予他们符合其能力的课题,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发其学习求知的心理。如:在可视化编程教学中“我的程序”“奇妙的文本框”“图片转换”等等,每节课的开始,先把小程序的结果演示给学生,然后再带领着学生具体去实现它,那些引人入胜的小程序使学生听得全神贯注, 45分钟的课程好像做游戏一样一会儿就过去,学生总觉得课上的时间过得太快,下课后总要问一句,“老师,下节课我们做什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布置自己的窗口,学会了CommandButton、Label、Frame、Timer、Image等控件及其属性的用法,學会了为控件相关的事件编写代码。复杂繁琐的可视化编程在学生的手下变得简单而有趣。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也就能促使学生“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多元化教学手段,改变学习方式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根据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现状,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观念、模式和手段都应有所转变,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大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各有优势,实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在教学中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上都使用教学理论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只有按教学内容的实际合理运用两种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进行合理优化,教学活动才会生动,才会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网络教学,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就应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要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教学为主实现教学目标,强调学习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应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如: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是不能完全依靠简单的语言描述就让学生理解吃透,则需要教师在运用实例边示范边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认知、体会和理解学习。例如编程教学中的程序结构学习,教师通过边上机操作运行程序中语句边讲解程序结构中的运行方向,学生更容易理解程序结构的功能,这种示范作用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效果非常突出。
若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操作性技能的学习能力为主的学习内容,实现知能并举、发展学习能力,就使用网络教学方法。如:在WORD文档中创建艺术字的操作步骤,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上传至云服务端或使用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把教学内容中难理解、抽象的概念等先行做成微课放在云服务器供给学生下载学习。
2.发挥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移动端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很多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教学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合理地运用科技产品来提高教学效率,利用移动端产品进行辅助教学,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与新媒体传播中的技术优势进行融合,激發出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潜在兴趣。
在课后教师与学生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连线,教师通过手机移动端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遇到难以表述的问题时,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电话、微信等新媒体信息技术产品随时进行沟通,使教师能够及时地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者,指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则更准确地掌握有效信息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丰富学习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郭沫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信息来源从单一的教材转为了多元的信息资料。教师如果过度地对教材本身进行剖析与讲解,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新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材中所不具备的内容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条件,计算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实际教学知识为理论指导,以网络学习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开发多媒体课件、微课,构建学习资源的共享平台,根据多媒体课件、微课的特点,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善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微课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得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并通过“授之以渔”为他们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总之,信息化时代要求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心态,从封闭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认识到信息环境下网络教学和新媒体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益处,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与时俱进,随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教学观念,用理念来指导行动,灵活合理运用好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好教学内容,规划好课堂进程,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