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岁末,我们有幸拜访了著名档案学家陈兆祦先生。陈先生是我们景仰已久的著名档案学者,遗憾的是先生十多年前已告别杏坛。我们没有机会领略先生执教的风采,想到这次将面对面、近距离地聆听先生教诲,内心十分激动。但是,又想到临行前和陈先生通电话时他那严谨缜密的话语,我们一时有些踌躇,不知见面后和陈先生谈点什么才好,怀着一丝忐忑,不知不觉来到了陈先生的府第。
陈先生居住的大院古色古香,兼有异域风情,十分别致。尽管这是一所古建筑,岁月的沧桑使房舍略显陈旧,但从整个规划布局来看,绝非寻常百姓之家,加上大门口那两尊刻工精良、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更是依稀可见当年之豪华气派,我们心中暗自诧异,后经陈先生介绍,才知道这里竟然是北洋时期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陈先生居住的红楼很有文化气息,其门牌号没有按一般的单元编号,而是按照天干顺序,先生住戊组。门开了,一位精神矍铄、面容慈祥的老先生出现在我们面前。先生事先知道我们的来意,热情地把我们请进书房。书房布置十分雅致,一侧墙壁装修成直顶天花板的书架,摆满了书,书的外侧放着先生子女的照片。旁边的电视机开着,是一幅幅运动场面,先生见我们有点懵,赶忙解释说这是他儿子发明的新型运动器械——水上滑板的宣传片,正面向全球销售。聆听着先生慈爱的话语,看着书架上的照片,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先生的拳拳舐犊之情,紧张的心情开始慢慢放松,整理了一下思绪,我们渐渐转入主题,和先生交谈起来。
先生1931年出生在上海市嘉定县,学生时期曾为中共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上海市委秘书处工作。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办档案专修班,先生接受组织安排,成为了档案班的第一批学员。毕业后,先生留任档案教研室教员兼实验室主任,从此便走上了档案教学与科研之路。先生解释说,实验室是专门辅导学员动手整理档案的。那时他们接收了华北人民政府撤销后的一些档案作为实验材料,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除了学习档案理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实验了。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档案人才的缺乏和档案教育的重要性。初为人师,先生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也更坚定了将毕生精力投入档案事业的决心。
历史档案系成立后,先生主要从事档案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与科研,30岁时就成为档案学教研室副主任,与同仁们一起开展档案学教学与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文革”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停办。于是,1974-1978年先生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历史档案系也随之恢复起来并改名档案系,先生才又调回档案系工作,历任档案管理学教研室主任、档案系副主任、主任、档案学院副院长,直至离休。
先生侃侃而谈,我们仔细聆听,生怕漏掉精彩之处。先生还谈起了他在档案系工作期间一件颇为自豪的事情。除了一丝不苟地从事档案学教学与科研正常工作外,1978年,组织上决定让先生参与创办档案学杂志——《档案学通讯》。先生说:“《通讯》是在一无资金、二无编辑人员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的。那时正值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通讯》应运而生。”《档案学通讯》初创时只是有20页的油印本,信息量小。若要扩大《档案学通讯》的信息量和发行范围,只有采取铅印本的形式。为此,先生几乎跑遍整个北京城去寻找小印数刊物的印刷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先生联系到三家印刷厂,一个承印正文,另两个承接排版和印刷封面。由于印刷厂离人大校园较远,先生持续两年多时间都是在几地奔波,终于促成了全新版《档案学通讯》的问世!
先生执教人大40年,兼办杂志15载,著述颇丰,至今依然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极为关注,且孜孜不倦地从事着档案学研究。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当他通过阅览期刊、报纸、网络看到一些有关档案的现象,不吐不快,总要说点什么。近两年,一些档案学刊物上仍可见到先生的文章,很有创见,对现代档案工作也有着实际指导意义。先生的所作所为,体现出作为一名档案学者所特有的学术敏感和“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境界,让我们油然而生钦佩之感。
两个多小时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过。我们看了看时间,已接近中午,尽管还想多聆听一会儿先生的教诲,但看到老人家略显疲倦的面容,不忍过多打扰,于是只好向先生告辞。走之前和先生闲聊了几句,才得知老人家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康复不久,现在每天上午都坚持去打保龄球锻炼身体,下午在家看书、上网、写文章。我们越发敬佩。要知道陈先生已经76岁高龄,这才大病初愈,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陈先生居住的大院古色古香,兼有异域风情,十分别致。尽管这是一所古建筑,岁月的沧桑使房舍略显陈旧,但从整个规划布局来看,绝非寻常百姓之家,加上大门口那两尊刻工精良、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更是依稀可见当年之豪华气派,我们心中暗自诧异,后经陈先生介绍,才知道这里竟然是北洋时期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陈先生居住的红楼很有文化气息,其门牌号没有按一般的单元编号,而是按照天干顺序,先生住戊组。门开了,一位精神矍铄、面容慈祥的老先生出现在我们面前。先生事先知道我们的来意,热情地把我们请进书房。书房布置十分雅致,一侧墙壁装修成直顶天花板的书架,摆满了书,书的外侧放着先生子女的照片。旁边的电视机开着,是一幅幅运动场面,先生见我们有点懵,赶忙解释说这是他儿子发明的新型运动器械——水上滑板的宣传片,正面向全球销售。聆听着先生慈爱的话语,看着书架上的照片,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先生的拳拳舐犊之情,紧张的心情开始慢慢放松,整理了一下思绪,我们渐渐转入主题,和先生交谈起来。
先生1931年出生在上海市嘉定县,学生时期曾为中共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上海市委秘书处工作。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办档案专修班,先生接受组织安排,成为了档案班的第一批学员。毕业后,先生留任档案教研室教员兼实验室主任,从此便走上了档案教学与科研之路。先生解释说,实验室是专门辅导学员动手整理档案的。那时他们接收了华北人民政府撤销后的一些档案作为实验材料,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除了学习档案理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实验了。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档案人才的缺乏和档案教育的重要性。初为人师,先生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也更坚定了将毕生精力投入档案事业的决心。
历史档案系成立后,先生主要从事档案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与科研,30岁时就成为档案学教研室副主任,与同仁们一起开展档案学教学与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文革”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停办。于是,1974-1978年先生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历史档案系也随之恢复起来并改名档案系,先生才又调回档案系工作,历任档案管理学教研室主任、档案系副主任、主任、档案学院副院长,直至离休。
先生侃侃而谈,我们仔细聆听,生怕漏掉精彩之处。先生还谈起了他在档案系工作期间一件颇为自豪的事情。除了一丝不苟地从事档案学教学与科研正常工作外,1978年,组织上决定让先生参与创办档案学杂志——《档案学通讯》。先生说:“《通讯》是在一无资金、二无编辑人员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的。那时正值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通讯》应运而生。”《档案学通讯》初创时只是有20页的油印本,信息量小。若要扩大《档案学通讯》的信息量和发行范围,只有采取铅印本的形式。为此,先生几乎跑遍整个北京城去寻找小印数刊物的印刷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先生联系到三家印刷厂,一个承印正文,另两个承接排版和印刷封面。由于印刷厂离人大校园较远,先生持续两年多时间都是在几地奔波,终于促成了全新版《档案学通讯》的问世!
先生执教人大40年,兼办杂志15载,著述颇丰,至今依然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极为关注,且孜孜不倦地从事着档案学研究。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当他通过阅览期刊、报纸、网络看到一些有关档案的现象,不吐不快,总要说点什么。近两年,一些档案学刊物上仍可见到先生的文章,很有创见,对现代档案工作也有着实际指导意义。先生的所作所为,体现出作为一名档案学者所特有的学术敏感和“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境界,让我们油然而生钦佩之感。
两个多小时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过。我们看了看时间,已接近中午,尽管还想多聆听一会儿先生的教诲,但看到老人家略显疲倦的面容,不忍过多打扰,于是只好向先生告辞。走之前和先生闲聊了几句,才得知老人家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康复不久,现在每天上午都坚持去打保龄球锻炼身体,下午在家看书、上网、写文章。我们越发敬佩。要知道陈先生已经76岁高龄,这才大病初愈,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