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别诗是抒写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山遥路远,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不久前,在海口举行的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大赛中,我有幸聆听了山东临沂杏园小学王晓群老师执教的“悠悠送别情”组诗(该课获得了大赛特等奖中的第一名),王老师后来又受邀来到深圳福田区再次演绎经典课堂,我又跑去一饱耳福,仍感觉意犹未尽。这节课正是围绕送别诗这一主题,整合了《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山中送别》及众多送别诗句来展开教学的。整堂课既扎实真实、层层递进又灵动丰盈,情味十足;既蕴含着厚重的文化气息,又遍布着新意与巧思,把学生和听课老师一并带入了优美深邃的意境中,不断撞击着心灵之门,令人回味无穷。这堂课的成功,除了与王老师专业素养深厚,能巧妙地整合教学资源,深入地解读文本相关,更与王老师多次巧妙运用了还原背景、矛盾质疑等策略,来激活学生推进教学关系密切,现攫取一二供大家讨论学习。
一、多番还原背景浸润激活学生
还原背景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拉近所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有意识地引入与知识相关的生活故事、背景故事,以还原当时发生的背景、情景。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王老师多番有意识地引入背景知识,不断架设起诗句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巧妙地把学生逐渐带入一个生动、真实的场景中,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诗句,理解诗意,激发内心体验,并在诵读中构筑起了学生情感的基石。
【片段一】在解诗题时,王老师告诉学生:“元二姓元,因在家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他这一趟去安西不是单纯的去,而是“使”——出使安西,好友王维在渭城送别他,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元二使安西》。”简单的几句话,一下子帮学生理清了诗中的人物关系、送别的事由及成诗背景,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诗意。
【片段二】在教学“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时,王老师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为题,引导学生想象大意后,随即出示了古人“以柳送别”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读一读,谈谈从中读懂了什么——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以柳相送,有“挽留”之意。另外,柳条生命力强,折柳相送,也是希望亲友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一样随处可活,这是对亲友的美好祝愿。此时,学生很容易懂得了“柳”暗含“挽留”与“祝福”之意,此时的景不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语”中暗含“情语”,很值得玩味。学到这里,王老师还列了几个诗句让学生赏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詩经》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佚名《送别》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唐)张籍《蓟北旅思》
而后自然又回到本课教学: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不但在不经意间懂得了什么叫“以柳送别”,受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润,还对王维送别元二的情之深、意之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真可谓一石二鸟,水到渠成。
【片段三】在教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王老师首先让学生在诗中圈画出安西、阳关、渭城三个地名,接着出示了古代地图(上述三处均用红色字体,用箭头表示出元二的行进路线),并饱含深情地讲述王维在渭城送别元二,元二西出阳关再到安西,一路有三千多公里的路程,要走大半年。出阳关环境恶劣,终年风沙不断,王维出过阳关,深知元二这一路将历尽艰辛,想到这里,王维不禁一次次举起酒杯,以酒相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这样一来,学生不由得进入了王老师描绘的情境中。当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融入朗读中,逐渐读出王维对朋友的那份牵挂与不舍时,王老师又补充了一个背景资料——“世事难料,五年后王维去世,这谓城一别竟成了永别!”这时再让同学们举起酒杯,一起送元二一程,再来读诗句,这时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当局者,与人物更加亲近,“悲伤着你的悲伤”,心中自然而然地被浓浓离愁、情深义重的情愫所感染,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读得也可圈可点,有滋有味了。
“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可以走多远。”王老师正是在课前大量阅读了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设计时巧用还原背景策略,精选了与诗句学习有关的背景知识,适时地、有层次地分批引入课堂,并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加以渲染,进而引领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感悟,才能成功地把学生一步步带入诗句的情景之中。学生的朗读也才能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融入情感,对诗句的感悟也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丰富积淀,最终达到知情结合、情理交融的美好境界。
二、巧用矛盾质疑,促学生深度阅读
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王老师在完成《送元二使安西》大的教学环节后,便给出了“课堂共学单”,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另外两首送别诗《别董大》和《山中送别》,要求学生读出诗句的节奏和韵味,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后,根据理解“写出两首诗借助哪些事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并填写表格,然后汇报交流。这一处正是巧妙地使用了矛盾质疑策略,不但使学生将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的经验迁移到这两首诗的学习中,还关注了三首诗在表达送别情时诗人内心情感的差异,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理性地思考,把阅读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在交流《别董大》时,教师又匠心独具地把《送元二使安西》和《别董大》放在一起,用红笔将两首诗的后两行标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两首诗在表达上的异同。学生很快就发现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在写景,后两句则是在抒发情感。“那么两句的情感各有什么不同呢?”王老师紧接着追问。学生在诵读后不难悟出,第一句王维对元二是牵挂、难舍之情,第二句高适别董大是豪迈、乐观之意。教师引导学生读出两诗不同的情感后,再引入第三首《山中送别》进行比较阅读,学生随即发现“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说的是诗人刚送别友人,就在想着朋友的归期。王老师马上渲染:那疯长的春草,分明就是诗人心中日增的思念之情。这样,学生对三首诗蕴含的感情把握得更准确,对送别诗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丰满了。
王老师就是这样巧用矛盾质疑,以一个主问题带出两首古诗的学习,让学生自学,再在学生汇报交流时穿插一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将难题分解,分步对比,自己找到答案。这样的学习既有放又有扶,既有学习的广度又有思维的深度。就在这一读、一思、一悟再读中,学生的认识不断提升,越来越深刻地感悟了文字背后的意蕴、诗句的魅力,并逐步与诗人心意相通,语感与情感也在一次次的深思与诵读中得到了丰富与升华。
不久前,在海口举行的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大赛中,我有幸聆听了山东临沂杏园小学王晓群老师执教的“悠悠送别情”组诗(该课获得了大赛特等奖中的第一名),王老师后来又受邀来到深圳福田区再次演绎经典课堂,我又跑去一饱耳福,仍感觉意犹未尽。这节课正是围绕送别诗这一主题,整合了《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山中送别》及众多送别诗句来展开教学的。整堂课既扎实真实、层层递进又灵动丰盈,情味十足;既蕴含着厚重的文化气息,又遍布着新意与巧思,把学生和听课老师一并带入了优美深邃的意境中,不断撞击着心灵之门,令人回味无穷。这堂课的成功,除了与王老师专业素养深厚,能巧妙地整合教学资源,深入地解读文本相关,更与王老师多次巧妙运用了还原背景、矛盾质疑等策略,来激活学生推进教学关系密切,现攫取一二供大家讨论学习。
一、多番还原背景浸润激活学生
还原背景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拉近所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有意识地引入与知识相关的生活故事、背景故事,以还原当时发生的背景、情景。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王老师多番有意识地引入背景知识,不断架设起诗句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巧妙地把学生逐渐带入一个生动、真实的场景中,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诗句,理解诗意,激发内心体验,并在诵读中构筑起了学生情感的基石。
【片段一】在解诗题时,王老师告诉学生:“元二姓元,因在家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他这一趟去安西不是单纯的去,而是“使”——出使安西,好友王维在渭城送别他,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元二使安西》。”简单的几句话,一下子帮学生理清了诗中的人物关系、送别的事由及成诗背景,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诗意。
【片段二】在教学“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时,王老师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为题,引导学生想象大意后,随即出示了古人“以柳送别”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读一读,谈谈从中读懂了什么——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以柳相送,有“挽留”之意。另外,柳条生命力强,折柳相送,也是希望亲友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一样随处可活,这是对亲友的美好祝愿。此时,学生很容易懂得了“柳”暗含“挽留”与“祝福”之意,此时的景不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语”中暗含“情语”,很值得玩味。学到这里,王老师还列了几个诗句让学生赏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詩经》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佚名《送别》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唐)张籍《蓟北旅思》
而后自然又回到本课教学: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不但在不经意间懂得了什么叫“以柳送别”,受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润,还对王维送别元二的情之深、意之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真可谓一石二鸟,水到渠成。
【片段三】在教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王老师首先让学生在诗中圈画出安西、阳关、渭城三个地名,接着出示了古代地图(上述三处均用红色字体,用箭头表示出元二的行进路线),并饱含深情地讲述王维在渭城送别元二,元二西出阳关再到安西,一路有三千多公里的路程,要走大半年。出阳关环境恶劣,终年风沙不断,王维出过阳关,深知元二这一路将历尽艰辛,想到这里,王维不禁一次次举起酒杯,以酒相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这样一来,学生不由得进入了王老师描绘的情境中。当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融入朗读中,逐渐读出王维对朋友的那份牵挂与不舍时,王老师又补充了一个背景资料——“世事难料,五年后王维去世,这谓城一别竟成了永别!”这时再让同学们举起酒杯,一起送元二一程,再来读诗句,这时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当局者,与人物更加亲近,“悲伤着你的悲伤”,心中自然而然地被浓浓离愁、情深义重的情愫所感染,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读得也可圈可点,有滋有味了。
“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可以走多远。”王老师正是在课前大量阅读了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设计时巧用还原背景策略,精选了与诗句学习有关的背景知识,适时地、有层次地分批引入课堂,并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加以渲染,进而引领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感悟,才能成功地把学生一步步带入诗句的情景之中。学生的朗读也才能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融入情感,对诗句的感悟也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丰富积淀,最终达到知情结合、情理交融的美好境界。
二、巧用矛盾质疑,促学生深度阅读
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王老师在完成《送元二使安西》大的教学环节后,便给出了“课堂共学单”,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另外两首送别诗《别董大》和《山中送别》,要求学生读出诗句的节奏和韵味,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后,根据理解“写出两首诗借助哪些事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并填写表格,然后汇报交流。这一处正是巧妙地使用了矛盾质疑策略,不但使学生将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的经验迁移到这两首诗的学习中,还关注了三首诗在表达送别情时诗人内心情感的差异,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理性地思考,把阅读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在交流《别董大》时,教师又匠心独具地把《送元二使安西》和《别董大》放在一起,用红笔将两首诗的后两行标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两首诗在表达上的异同。学生很快就发现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在写景,后两句则是在抒发情感。“那么两句的情感各有什么不同呢?”王老师紧接着追问。学生在诵读后不难悟出,第一句王维对元二是牵挂、难舍之情,第二句高适别董大是豪迈、乐观之意。教师引导学生读出两诗不同的情感后,再引入第三首《山中送别》进行比较阅读,学生随即发现“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说的是诗人刚送别友人,就在想着朋友的归期。王老师马上渲染:那疯长的春草,分明就是诗人心中日增的思念之情。这样,学生对三首诗蕴含的感情把握得更准确,对送别诗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丰满了。
王老师就是这样巧用矛盾质疑,以一个主问题带出两首古诗的学习,让学生自学,再在学生汇报交流时穿插一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将难题分解,分步对比,自己找到答案。这样的学习既有放又有扶,既有学习的广度又有思维的深度。就在这一读、一思、一悟再读中,学生的认识不断提升,越来越深刻地感悟了文字背后的意蕴、诗句的魅力,并逐步与诗人心意相通,语感与情感也在一次次的深思与诵读中得到了丰富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