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可以这样教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e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别诗是抒写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山遥路远,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不久前,在海口举行的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大赛中,我有幸聆听了山东临沂杏园小学王晓群老师执教的“悠悠送别情”组诗(该课获得了大赛特等奖中的第一名),王老师后来又受邀来到深圳福田区再次演绎经典课堂,我又跑去一饱耳福,仍感觉意犹未尽。这节课正是围绕送别诗这一主题,整合了《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山中送别》及众多送别诗句来展开教学的。整堂课既扎实真实、层层递进又灵动丰盈,情味十足;既蕴含着厚重的文化气息,又遍布着新意与巧思,把学生和听课老师一并带入了优美深邃的意境中,不断撞击着心灵之门,令人回味无穷。这堂课的成功,除了与王老师专业素养深厚,能巧妙地整合教学资源,深入地解读文本相关,更与王老师多次巧妙运用了还原背景、矛盾质疑等策略,来激活学生推进教学关系密切,现攫取一二供大家讨论学习。
  一、多番还原背景浸润激活学生
  还原背景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拉近所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有意识地引入与知识相关的生活故事、背景故事,以还原当时发生的背景、情景。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王老师多番有意识地引入背景知识,不断架设起诗句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巧妙地把学生逐渐带入一个生动、真实的场景中,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诗句,理解诗意,激发内心体验,并在诵读中构筑起了学生情感的基石。
  【片段一】在解诗题时,王老师告诉学生:“元二姓元,因在家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他这一趟去安西不是单纯的去,而是“使”——出使安西,好友王维在渭城送别他,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元二使安西》。”简单的几句话,一下子帮学生理清了诗中的人物关系、送别的事由及成诗背景,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诗意。
  【片段二】在教学“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时,王老师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为题,引导学生想象大意后,随即出示了古人“以柳送别”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读一读,谈谈从中读懂了什么——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以柳相送,有“挽留”之意。另外,柳条生命力强,折柳相送,也是希望亲友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一样随处可活,这是对亲友的美好祝愿。此时,学生很容易懂得了“柳”暗含“挽留”与“祝福”之意,此时的景不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语”中暗含“情语”,很值得玩味。学到这里,王老师还列了几个诗句让学生赏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詩经》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佚名《送别》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唐)张籍《蓟北旅思》
  而后自然又回到本课教学: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不但在不经意间懂得了什么叫“以柳送别”,受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润,还对王维送别元二的情之深、意之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真可谓一石二鸟,水到渠成。
  【片段三】在教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王老师首先让学生在诗中圈画出安西、阳关、渭城三个地名,接着出示了古代地图(上述三处均用红色字体,用箭头表示出元二的行进路线),并饱含深情地讲述王维在渭城送别元二,元二西出阳关再到安西,一路有三千多公里的路程,要走大半年。出阳关环境恶劣,终年风沙不断,王维出过阳关,深知元二这一路将历尽艰辛,想到这里,王维不禁一次次举起酒杯,以酒相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这样一来,学生不由得进入了王老师描绘的情境中。当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融入朗读中,逐渐读出王维对朋友的那份牵挂与不舍时,王老师又补充了一个背景资料——“世事难料,五年后王维去世,这谓城一别竟成了永别!”这时再让同学们举起酒杯,一起送元二一程,再来读诗句,这时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当局者,与人物更加亲近,“悲伤着你的悲伤”,心中自然而然地被浓浓离愁、情深义重的情愫所感染,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读得也可圈可点,有滋有味了。
  “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可以走多远。”王老师正是在课前大量阅读了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设计时巧用还原背景策略,精选了与诗句学习有关的背景知识,适时地、有层次地分批引入课堂,并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加以渲染,进而引领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感悟,才能成功地把学生一步步带入诗句的情景之中。学生的朗读也才能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融入情感,对诗句的感悟也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丰富积淀,最终达到知情结合、情理交融的美好境界。
  二、巧用矛盾质疑,促学生深度阅读
  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王老师在完成《送元二使安西》大的教学环节后,便给出了“课堂共学单”,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另外两首送别诗《别董大》和《山中送别》,要求学生读出诗句的节奏和韵味,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后,根据理解“写出两首诗借助哪些事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并填写表格,然后汇报交流。这一处正是巧妙地使用了矛盾质疑策略,不但使学生将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的经验迁移到这两首诗的学习中,还关注了三首诗在表达送别情时诗人内心情感的差异,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理性地思考,把阅读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在交流《别董大》时,教师又匠心独具地把《送元二使安西》和《别董大》放在一起,用红笔将两首诗的后两行标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两首诗在表达上的异同。学生很快就发现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在写景,后两句则是在抒发情感。“那么两句的情感各有什么不同呢?”王老师紧接着追问。学生在诵读后不难悟出,第一句王维对元二是牵挂、难舍之情,第二句高适别董大是豪迈、乐观之意。教师引导学生读出两诗不同的情感后,再引入第三首《山中送别》进行比较阅读,学生随即发现“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说的是诗人刚送别友人,就在想着朋友的归期。王老师马上渲染:那疯长的春草,分明就是诗人心中日增的思念之情。这样,学生对三首诗蕴含的感情把握得更准确,对送别诗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丰满了。
  王老师就是这样巧用矛盾质疑,以一个主问题带出两首古诗的学习,让学生自学,再在学生汇报交流时穿插一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将难题分解,分步对比,自己找到答案。这样的学习既有放又有扶,既有学习的广度又有思维的深度。就在这一读、一思、一悟再读中,学生的认识不断提升,越来越深刻地感悟了文字背后的意蕴、诗句的魅力,并逐步与诗人心意相通,语感与情感也在一次次的深思与诵读中得到了丰富与升华。
其他文献
在成人基础上的成己才是真正的成己,也只有成己,才能更好地成人。就像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天地造人,也不会造出两个一样的人。按照卢梭的说法是,上帝把一个人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这个人的特定模具打碎了。所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高贵存在。就像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哲学上有一个亘古的问题,生而为人,如果没有问过自己,似乎有些说不过去,那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期刊
2011年11月,笔者申报的省级课题“同文中学校本课研发及评价研究”成功立项为省重点课题。经过两年的努力,2013年底,该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得“江西省优秀结项课题”称号。2015年11月末,本课题获“第六届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12月,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江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本课题榜上有名,并获专项培育经费。下面,笔者谈谈课题组是如何立足江西基层学
期刊
进入石城二中,我们很容易被这所文化名校吸引,使我们乐于感受其深邃的沧桑,领略其博大的厚重。“中科大少年班后备生源培养基地”“江西省初中创新协同合作中心合作校”“江西省文明单位”“赣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進学校”“石城县办学质量先进单位”,这些金字招牌,正无言诉说着石城二中的光辉历程。而这一系列成绩,都离不开一位重要的亲历者和领导者——石城二中校长温永南。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期刊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行文结构,都有一定的行文线索,都有一个突出的表达主题,我们把它称为文章的“文本意脉”。教学中,理清了文章的“文本意脉”,才能够正确地掌握文章的主旨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表达了诗人在征途中心系故园的心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本文以《长相思》一课教学为例,使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
期刊
幼儿园的散文诗是指兼有儿童诗与散文特点的文学体裁。散文诗中孕育的优美意境,不仅能带领幼儿进行生命深处的一场审美文化之旅,而且能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作品本身所传达出来的真、善、美,切身体验世界上美好的事物。3—6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平日生活中以具体想象思维为主,因而幼儿园的散文诗活动更适宜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呈现,让幼儿在感受作品优美画面的同时,体验散文语句所带来的韵律和意境。  散文诗作品本
期刊
美国教育家古德莱德说:“学生各不相同,其不同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至今所能认识到的……学生是很难把握的,他们不会同样、同时地成长起来。”所以,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等待,特别是在对待步子迈得慢一些的学生,尤其需要这样的教学智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等待的教师实在不多,特别是需把时间精确到分的公开课上。而能把等待做成一门艺术的就少之又少了。肖老师在教学《在沙漠中心》的一个片段重新唤醒了我们
期刊
黄厚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语文老师,听他的课,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感觉来源于黄老师无痕的引导和亲切幽默的教学风格。课堂上,黄老师在轻描淡写之间把学生点化,让人叹为观止。  【片段一】导学贴着学生、贴着文本  师:同学们,我读《阿房宫赋》,反复读反复读,越读越短,读到最后呢,这篇文章只剩下几个句子,我大胆地把它缩成这样一段话。请看屏幕: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  宫中之女可谓 矣,
期刊
“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自学、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射线、直线的特征,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让学生通過比比划划辅助活动,借助想象建立“无限长”的概念。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感受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在教
期刊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一部教育的“百科全书”。《走近陶行知》一书,向我们展示了大师人格精神和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读完此书,顿时让我产生“做一个大气的教师”的豪情壮志。  教育事业的大视野  作为一介书生,陶行知师承杜威“无论哪个国家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平民教育的普及程度”思想,留学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造活动,包括平民教育活动、乡村教育活动、普及教育活动,以及国难教育、全
期刊
一、深化考试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现行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