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端正的态度是事业成功的一半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一个人只要想干好一件事就一定能干好。”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就应该努力把它干好;既然教了这群学生就应把她们教好。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每带一届学生,我总是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记得每拿到一本新教材时,我总是提前把教材学习一遍,把教材中的中的每一道例题以及习题先做一遍。教材中哪些知识简单、哪些知识难;哪些题目简单、哪些题目难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自己不会的题目,也可提前问一下同事;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教学内容则可以提前熟悉。总之,在讲课之前已经把教材熟悉了一遍。因为我坚信:熟能生巧。
二、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与方法
人们常说:“杀猪杀屁股,一人一个杀法”。教有方法,但教无定法。我想每个人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这里我只想把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一下,和同事们共同探讨,以便大家互相取长补短。
(1)抓好自己的课堂
自从毕业以来,我的课堂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一节课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开心的笑几次。
2、能让学生说的不让学生看;能让学生动手做的不让学生看。学生想说的一定要让他们说够,该让学生动手做的题目必须要让学生起手做一遍(千看万看不如经手一遍)。
3、每节课上课以前,都要回忆一下本节课的讲课提纲
《百家讲坛》栏目中“正说纪晓岚 ”的那位历史老师叫纪连海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有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睡着了,我不会去责怪那位学生,我会检讨自己,为什么我没有能力把课讲好,吸引住她,把她讲瞌睡了”。当然我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话。但如果大部分同学都不愿听我的课,都听不懂我的课,那我就确实该认真反省一下自己了。
(2)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象了解自己的对手一样了解自己的学生。哪些是放心型学生(成绩好自觉性也好)、哪些是三分钟热度型的学生(成绩中等但自觉性较差)、哪些是要小鞭子不断型的学生(脑袋聪明但自觉性较差 );上课哪些学生应经常提问,哪些学生应可以不用提问,哪些学生需要偶尔照顾一下,哪些学生的作业可以让组长检查,哪些学生的作业必须自己亲自检查,我一般都要记个名单,做到心中有数。
(3)重视课本习题例题的探讨
课本中的习题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应用的浓缩 ,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潜移性。钻研课本习题,并对其改造、拓展,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例如教材《四边形》一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三角形CDE是等边三角形,
求∠AEB 的度数
看到本题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图形,应回忆并利用他们的特殊性质。
2、本题有如图二字,若没有这两个字,则应考虑点E既可以在正方形的内部,也可以在正方形的外部。
3、本题还可以求出其它特殊角的度数,也可以考查图中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4、本题还可以改成这样一道题目: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一点E,使它到正方形各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这样的点有几个?简要说出你的作法。
当然,这些题目不是我迁移出来,而是在别人的试卷中发现,我把它们总结在一起的。我时常想:“为什么我自己就不会迁移呢?”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感到难受的地方:别人拿书本上的题目来考我们的学生,而我们的学生看着试卷,感觉容易却做着难,得分率极低。
(4)学会给知识点配套恰当的习题
以前我始终走入一个误区:每讲一节新课,都要写小黑板,翻遍所有的资料,发现这道题好,那道题也不错,并吸取多个人的精华,结果写了一大黑板,正反两面。我们都知道,一节课40分钟,除了讲新课最多剩余20多分钟的练习时间,怎么可能把黑板处理完呢?但黑板是自己辛辛苦苦写完的,不讲完自己总觉得没有完成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便匆匆忙忙处理一下,有时还要再占一些地边儿,占用同学们宝贵的课间十分钟。直到讲完了最后一道习题,满身粉笔灰的自己才满意地走下讲台。殊不知,同学们早就在下面唱起了《童年》。而且由于时间太紧,该说的没让学生说,该做的也没让做,根本没有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辙。要坚持配套习题少而精,杜绝多而滥。
(5)、坚持建立纠错本
说句实在话,建立纠错本我还是跟着别人学习的。但短短的一学期就让我感到纠错本的实用性确实很强。每次课堂作业批改过以后,每次试卷讲评过以后,都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错题改正到纠错本上。并且上课期间,也可以让同学们把老师讲的重要结论记到纠错本上。这样在天复习、周复习、月复习,特别是考试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一看。记得上一学期时,我还曾经尝试让学生不但把错题纠正到纠错本上,而且还让学生自己给每一道错题再找一道与其类似的习题进行补偿练习。也就像我们上讲评课需要补偿练习一样。但也确实花费了同学们一部分时间。有些学生甚至到最后还拿着资料去找我,说怎么也找不到和错题一模一样的题目。我想有时间我们可以在一块儿探讨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6)、一题多解,发散思维,回味无穷
进入中学以后,有些同学对初次接触的几何问题感到非常不易理解接受,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一题多解”会让他们对几何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对于有些题目采用一题多解,会帮助同学们打开做题思路,发散学生思维。特别是讲解《四边形》一章时,我最喜欢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对某些题目采用多种方法去解。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思维非常活跃。这个同学还未说完,那个同学就举手了。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也和好。
(7)、学会将习题进行归类
将习题进行归类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按图形进行归类、按解答方法进行归类、按题目类型进行归类、还有按知识点进行归类等等。
(8)、重要典型的习题归纳总结做题步骤
上学期,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运动型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里面不仅有点动、线动还有几何图形动。但解题关键是在动中找静,静中求动。很多同学一看到这样的题目就懵了,做一个错一个。一个个都得了“恐动症”。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几个研究了解决运动性问题的解题步骤:
1、拿着运动对象沿运动路径运动一次或多次,
2、在运动过程中找出大致出现了几种情况,
3、分别讨论各种情况,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
4、整理、总结、作答。
大部分同学尝试应用以后,觉得效果还不错。
(9)、重视新教教材中出现的亮点
教材的改革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不能对新教材中所出现的亮点熟视无睹。例如勾股定理的验证、测量物高与河宽、平面图形的密铺、七巧板等,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在复习的过程中都应该作为重点。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就是考试的考点。
三、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1、积极参加集体教研、集体备课,认真听取他人合理建议
2、尽量多去听同事的课,多学一点是一点。哪怕是一节课只听到一道习题的巧妙解法。
3、多向同事们请教。虽然这道题我会做,但我还想知道有没有更简单更巧妙的方法,我想知道别人打算如何讲解这道题,谁的方法更合适。
4、学会一心多用,实施拿来主义。在备自己的课的同时不耽误听取他人的讲话精神。(我们组有多人受益)
5、主动进行个人反思,并能认真听取他人的反思。认为好就及时落笔,以后会用上。
四、掌握考试动向,研究命题方向
阶段性考试一般都有考试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哪些知识是必考内容、哪些是常考内容仔细分析后不难得到结论,考前进行类化训练就行了。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一个人只要想干好一件事就一定能干好。”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就应该努力把它干好;既然教了这群学生就应把她们教好。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每带一届学生,我总是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记得每拿到一本新教材时,我总是提前把教材学习一遍,把教材中的中的每一道例题以及习题先做一遍。教材中哪些知识简单、哪些知识难;哪些题目简单、哪些题目难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自己不会的题目,也可提前问一下同事;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教学内容则可以提前熟悉。总之,在讲课之前已经把教材熟悉了一遍。因为我坚信:熟能生巧。
二、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与方法
人们常说:“杀猪杀屁股,一人一个杀法”。教有方法,但教无定法。我想每个人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这里我只想把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一下,和同事们共同探讨,以便大家互相取长补短。
(1)抓好自己的课堂
自从毕业以来,我的课堂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一节课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开心的笑几次。
2、能让学生说的不让学生看;能让学生动手做的不让学生看。学生想说的一定要让他们说够,该让学生动手做的题目必须要让学生起手做一遍(千看万看不如经手一遍)。
3、每节课上课以前,都要回忆一下本节课的讲课提纲
《百家讲坛》栏目中“正说纪晓岚 ”的那位历史老师叫纪连海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有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睡着了,我不会去责怪那位学生,我会检讨自己,为什么我没有能力把课讲好,吸引住她,把她讲瞌睡了”。当然我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话。但如果大部分同学都不愿听我的课,都听不懂我的课,那我就确实该认真反省一下自己了。
(2)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象了解自己的对手一样了解自己的学生。哪些是放心型学生(成绩好自觉性也好)、哪些是三分钟热度型的学生(成绩中等但自觉性较差)、哪些是要小鞭子不断型的学生(脑袋聪明但自觉性较差 );上课哪些学生应经常提问,哪些学生应可以不用提问,哪些学生需要偶尔照顾一下,哪些学生的作业可以让组长检查,哪些学生的作业必须自己亲自检查,我一般都要记个名单,做到心中有数。
(3)重视课本习题例题的探讨
课本中的习题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应用的浓缩 ,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潜移性。钻研课本习题,并对其改造、拓展,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例如教材《四边形》一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三角形CDE是等边三角形,
求∠AEB 的度数
看到本题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图形,应回忆并利用他们的特殊性质。
2、本题有如图二字,若没有这两个字,则应考虑点E既可以在正方形的内部,也可以在正方形的外部。
3、本题还可以求出其它特殊角的度数,也可以考查图中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4、本题还可以改成这样一道题目: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一点E,使它到正方形各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这样的点有几个?简要说出你的作法。
当然,这些题目不是我迁移出来,而是在别人的试卷中发现,我把它们总结在一起的。我时常想:“为什么我自己就不会迁移呢?”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感到难受的地方:别人拿书本上的题目来考我们的学生,而我们的学生看着试卷,感觉容易却做着难,得分率极低。
(4)学会给知识点配套恰当的习题
以前我始终走入一个误区:每讲一节新课,都要写小黑板,翻遍所有的资料,发现这道题好,那道题也不错,并吸取多个人的精华,结果写了一大黑板,正反两面。我们都知道,一节课40分钟,除了讲新课最多剩余20多分钟的练习时间,怎么可能把黑板处理完呢?但黑板是自己辛辛苦苦写完的,不讲完自己总觉得没有完成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便匆匆忙忙处理一下,有时还要再占一些地边儿,占用同学们宝贵的课间十分钟。直到讲完了最后一道习题,满身粉笔灰的自己才满意地走下讲台。殊不知,同学们早就在下面唱起了《童年》。而且由于时间太紧,该说的没让学生说,该做的也没让做,根本没有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辙。要坚持配套习题少而精,杜绝多而滥。
(5)、坚持建立纠错本
说句实在话,建立纠错本我还是跟着别人学习的。但短短的一学期就让我感到纠错本的实用性确实很强。每次课堂作业批改过以后,每次试卷讲评过以后,都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错题改正到纠错本上。并且上课期间,也可以让同学们把老师讲的重要结论记到纠错本上。这样在天复习、周复习、月复习,特别是考试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一看。记得上一学期时,我还曾经尝试让学生不但把错题纠正到纠错本上,而且还让学生自己给每一道错题再找一道与其类似的习题进行补偿练习。也就像我们上讲评课需要补偿练习一样。但也确实花费了同学们一部分时间。有些学生甚至到最后还拿着资料去找我,说怎么也找不到和错题一模一样的题目。我想有时间我们可以在一块儿探讨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6)、一题多解,发散思维,回味无穷
进入中学以后,有些同学对初次接触的几何问题感到非常不易理解接受,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一题多解”会让他们对几何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对于有些题目采用一题多解,会帮助同学们打开做题思路,发散学生思维。特别是讲解《四边形》一章时,我最喜欢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对某些题目采用多种方法去解。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思维非常活跃。这个同学还未说完,那个同学就举手了。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也和好。
(7)、学会将习题进行归类
将习题进行归类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按图形进行归类、按解答方法进行归类、按题目类型进行归类、还有按知识点进行归类等等。
(8)、重要典型的习题归纳总结做题步骤
上学期,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运动型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里面不仅有点动、线动还有几何图形动。但解题关键是在动中找静,静中求动。很多同学一看到这样的题目就懵了,做一个错一个。一个个都得了“恐动症”。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几个研究了解决运动性问题的解题步骤:
1、拿着运动对象沿运动路径运动一次或多次,
2、在运动过程中找出大致出现了几种情况,
3、分别讨论各种情况,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
4、整理、总结、作答。
大部分同学尝试应用以后,觉得效果还不错。
(9)、重视新教教材中出现的亮点
教材的改革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不能对新教材中所出现的亮点熟视无睹。例如勾股定理的验证、测量物高与河宽、平面图形的密铺、七巧板等,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在复习的过程中都应该作为重点。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就是考试的考点。
三、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1、积极参加集体教研、集体备课,认真听取他人合理建议
2、尽量多去听同事的课,多学一点是一点。哪怕是一节课只听到一道习题的巧妙解法。
3、多向同事们请教。虽然这道题我会做,但我还想知道有没有更简单更巧妙的方法,我想知道别人打算如何讲解这道题,谁的方法更合适。
4、学会一心多用,实施拿来主义。在备自己的课的同时不耽误听取他人的讲话精神。(我们组有多人受益)
5、主动进行个人反思,并能认真听取他人的反思。认为好就及时落笔,以后会用上。
四、掌握考试动向,研究命题方向
阶段性考试一般都有考试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哪些知识是必考内容、哪些是常考内容仔细分析后不难得到结论,考前进行类化训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