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抓好低段写话教学可以为以后中学段的规范作文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从“无话可说”到快乐写话,调动各种感官,激发写话乐趣,走进写话乐园,让写话成为学生书写生活、抒发灵性的一方乐土。
关键词:低段写话;快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64-1
一、引导阅读,厚积薄发
1.日积月累,成竹在胸 。
引导学生背诵积累词语。语言是低、中年段的教学重点,想办法让学生提高生活的感受力,把话说生动,增加语言的感染力是教学难点。
词语的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训练并掌握。教学时把学习文章与联系生活实际、积累词语紧密结合,把积累词语同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熏陶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词语的内涵与精髓,在平时的运用中才能合理运用。
案例1: 苏教版一下《三个小伙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这句话描写了三个小伙伴种好树后的快乐情景。当中有一词“又跳又笑”,我让学生读后进行表演,理解词语的意思后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你也会“又跳又笑”。有了前面的表演,学生已进入情境,发言异常活跃。
随后,我又出示了和文章内容相关句子:“小树长得又 又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了“又 又 ”这个词语的构词特点是同时介绍事物的两个特点,可以用两个“又”字连起来。掌握了这种构词方法,同学们就可以仿写出很多词语,如又白又胖、又香又甜、又大又圆、又红又甜……
积累词语、丰富词汇,不仅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还有助于阅读理解文章。
2.句式过关,循序渐进 。
写好句子是夯实作文基础的关键一步。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开始训练学生。这样练句和评价既及时地运用和巩固了字词,又防止思维的呆板性,提高训练的成效。
课文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精讲多练、由仿到写、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在模仿中积累和吸收新的语言形式,把文本语言转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案例2: 在学习苏教版一下《三个小伙伴》时,在学生仿写出“又白又胖、又香又甜、又大又圆、又红又甜……”这些词语时,我不失时机地让孩子用上这些词语造句:
生1:妈妈生的小弟弟又白又胖。
生2:西瓜又大又圆。
……
造句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训练形式,它使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为写话打基础。
3.广泛阅读,丰厚积淀 。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借助小学生的良好记忆,多记忆写优美的语句,并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做好一定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指导仿写
1.模仿迁移,逐步提高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儿童善于模仿知识,模仿就是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成长之路,儿童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模仿为“阶梯”。
苏教版二下《问银河》一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编写儿歌。摘录几句:
案例3:
银河呀,在你宽广的草原上,有牛儿、羊儿在吃草吗?(李益凡)
银河呀,在你的世界里,也有春夏秋冬吗?(彭娜)
……
学生写作就像是一只学飞的小鸟,在不断模仿练习的基础上, 用各种形式引导他们一步步学习巩固,慢慢地鸟儿就会自己飞了,孩子也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手中的一支笔,记录下来了。
2.发挥想象,自由补白 。
课文中经常会留有许多空白之处,这些地方正是训练学生想象说话的切入口。利用低年级学生好问、善思、乐说的特点,在填补空白中发挥想象,拓展思维,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实践写话,放飞灵性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从帮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美入手,调动全身感官,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发现、观察生活美,逐步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激发写话欲望。倘若能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写话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那么他们就会想写、乐写。
教过低段的老师都知道,一二年级的学生话特别多,什么事都要找老师说,也愿意跟老师说。那我们就不妨以学生这种愿意“倾吐”的心理为契机,让他们把“话”诉诸笔端。我们班的许多孩子最喜欢打小报告:“某某同学做了什么”、“谁谁又乱发脾气了”……于是,班中就多了一本“班中一事”,让学生把他们的话用简短的句子写下来,每天的晨会课上花几分钟时间读一读,评一评,引导由流水账过渡到有趣的语言。把学生的口头倾吐欲望转移到文字表达上,把语言表达与生活真正联系起来。
低段写话重在方法的指导、兴趣的培养上,让我们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让写话成为书写生活、抒发灵性的一方乐土。
关键词:低段写话;快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64-1
一、引导阅读,厚积薄发
1.日积月累,成竹在胸 。
引导学生背诵积累词语。语言是低、中年段的教学重点,想办法让学生提高生活的感受力,把话说生动,增加语言的感染力是教学难点。
词语的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训练并掌握。教学时把学习文章与联系生活实际、积累词语紧密结合,把积累词语同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熏陶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词语的内涵与精髓,在平时的运用中才能合理运用。
案例1: 苏教版一下《三个小伙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这句话描写了三个小伙伴种好树后的快乐情景。当中有一词“又跳又笑”,我让学生读后进行表演,理解词语的意思后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你也会“又跳又笑”。有了前面的表演,学生已进入情境,发言异常活跃。
随后,我又出示了和文章内容相关句子:“小树长得又 又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了“又 又 ”这个词语的构词特点是同时介绍事物的两个特点,可以用两个“又”字连起来。掌握了这种构词方法,同学们就可以仿写出很多词语,如又白又胖、又香又甜、又大又圆、又红又甜……
积累词语、丰富词汇,不仅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还有助于阅读理解文章。
2.句式过关,循序渐进 。
写好句子是夯实作文基础的关键一步。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开始训练学生。这样练句和评价既及时地运用和巩固了字词,又防止思维的呆板性,提高训练的成效。
课文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精讲多练、由仿到写、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在模仿中积累和吸收新的语言形式,把文本语言转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案例2: 在学习苏教版一下《三个小伙伴》时,在学生仿写出“又白又胖、又香又甜、又大又圆、又红又甜……”这些词语时,我不失时机地让孩子用上这些词语造句:
生1:妈妈生的小弟弟又白又胖。
生2:西瓜又大又圆。
……
造句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训练形式,它使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为写话打基础。
3.广泛阅读,丰厚积淀 。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借助小学生的良好记忆,多记忆写优美的语句,并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做好一定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指导仿写
1.模仿迁移,逐步提高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儿童善于模仿知识,模仿就是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成长之路,儿童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模仿为“阶梯”。
苏教版二下《问银河》一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编写儿歌。摘录几句:
案例3:
银河呀,在你宽广的草原上,有牛儿、羊儿在吃草吗?(李益凡)
银河呀,在你的世界里,也有春夏秋冬吗?(彭娜)
……
学生写作就像是一只学飞的小鸟,在不断模仿练习的基础上, 用各种形式引导他们一步步学习巩固,慢慢地鸟儿就会自己飞了,孩子也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手中的一支笔,记录下来了。
2.发挥想象,自由补白 。
课文中经常会留有许多空白之处,这些地方正是训练学生想象说话的切入口。利用低年级学生好问、善思、乐说的特点,在填补空白中发挥想象,拓展思维,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实践写话,放飞灵性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从帮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美入手,调动全身感官,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发现、观察生活美,逐步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激发写话欲望。倘若能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写话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那么他们就会想写、乐写。
教过低段的老师都知道,一二年级的学生话特别多,什么事都要找老师说,也愿意跟老师说。那我们就不妨以学生这种愿意“倾吐”的心理为契机,让他们把“话”诉诸笔端。我们班的许多孩子最喜欢打小报告:“某某同学做了什么”、“谁谁又乱发脾气了”……于是,班中就多了一本“班中一事”,让学生把他们的话用简短的句子写下来,每天的晨会课上花几分钟时间读一读,评一评,引导由流水账过渡到有趣的语言。把学生的口头倾吐欲望转移到文字表达上,把语言表达与生活真正联系起来。
低段写话重在方法的指导、兴趣的培养上,让我们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让写话成为书写生活、抒发灵性的一方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