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作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依据之一,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倡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已被我们广大教师领悟并付诸实践。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我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单一的计算,可以把数学的计算作业设计成多种形式。如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法后,为了巩固知识点,把计算变成有趣的猜数游戏。如:25___16=41,不一定非要写,可以这样猜一猜:我比25大16,我是谁?这样的猜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连思维能力较差的同学,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除了猜数,我们还进行了猜年龄,猜吃的、玩的、用的东西,这里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很多数学知识。这种猜数内容的方法可以在家庭中猜,也可以在同伴间进行。
二、课外作业布置要体现层次性。
一个班上学生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同一层次、要求的作业,就收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不能一刀切,而要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来分层次布置。实践证明:这种分层次布置法既有利于中差生的矫正和达标,又照顾了优生的超前发展和能力培养。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这里介绍几种批改作业的策略。
1.分项评价
一份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注重解题答案正确与否的评价,就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可以采取分项评价的批改策略。比如在批阅时可以用ABC来代替评价,“A”代表“双基”评价,“B”代表书面评价,“C”代表创新评价。针对不同的情况批上不同的等次,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
2.鼓励上进
造成一些学生作业质量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使学生改变现状,取得大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优等生也会时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批改策略。比如我班的小明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差,每次作业难得有几题会做对,不是不认真,只因智力有限,也怪不得他。有一次我在教学新课,我记得那节课他听得特别认真,上课发言也很积极,看到他这样我也讲得热情高涨。没想到那次布置的除法作业8道题他居然对了6题,我知道这对他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在等第一栏里给了他一个大大的优秀。看得出来,这对他是一个多么大的奖励。
3.一题多改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改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为了增强实效,教师还可以在前一次批改时加些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眉批,比如:“下次继续努力!”“你是最棒的!”“加油哦,有进步啰!”学生看到这些,积极性更高了。
4.暂不评判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等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新做过之后,再进行评判。
5.协商批改
作业中,有时会出现些令教师疑惑不解的情况。如:有的同学解题过程很特别、很简略,而结果是正确的。这是一种结果的偶然巧合还是一种新颖别致的解决呢?为了实事求是地批改作业,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禁止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当面了解情况、协商批改的策略,通过协商给他一个恰当的等级。
总之,通过尝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教与学双向的互动,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亚明 作业本上的“?”和“×”[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6年,Z2期。
2.黄永兴 容忍才会有创新[J].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02期。
3.合理安排学生作业[J].江苏教育,1964年,01期。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我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单一的计算,可以把数学的计算作业设计成多种形式。如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法后,为了巩固知识点,把计算变成有趣的猜数游戏。如:25___16=41,不一定非要写,可以这样猜一猜:我比25大16,我是谁?这样的猜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连思维能力较差的同学,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除了猜数,我们还进行了猜年龄,猜吃的、玩的、用的东西,这里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很多数学知识。这种猜数内容的方法可以在家庭中猜,也可以在同伴间进行。
二、课外作业布置要体现层次性。
一个班上学生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同一层次、要求的作业,就收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不能一刀切,而要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来分层次布置。实践证明:这种分层次布置法既有利于中差生的矫正和达标,又照顾了优生的超前发展和能力培养。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这里介绍几种批改作业的策略。
1.分项评价
一份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注重解题答案正确与否的评价,就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可以采取分项评价的批改策略。比如在批阅时可以用ABC来代替评价,“A”代表“双基”评价,“B”代表书面评价,“C”代表创新评价。针对不同的情况批上不同的等次,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
2.鼓励上进
造成一些学生作业质量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使学生改变现状,取得大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优等生也会时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批改策略。比如我班的小明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差,每次作业难得有几题会做对,不是不认真,只因智力有限,也怪不得他。有一次我在教学新课,我记得那节课他听得特别认真,上课发言也很积极,看到他这样我也讲得热情高涨。没想到那次布置的除法作业8道题他居然对了6题,我知道这对他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在等第一栏里给了他一个大大的优秀。看得出来,这对他是一个多么大的奖励。
3.一题多改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改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为了增强实效,教师还可以在前一次批改时加些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眉批,比如:“下次继续努力!”“你是最棒的!”“加油哦,有进步啰!”学生看到这些,积极性更高了。
4.暂不评判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等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新做过之后,再进行评判。
5.协商批改
作业中,有时会出现些令教师疑惑不解的情况。如:有的同学解题过程很特别、很简略,而结果是正确的。这是一种结果的偶然巧合还是一种新颖别致的解决呢?为了实事求是地批改作业,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禁止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当面了解情况、协商批改的策略,通过协商给他一个恰当的等级。
总之,通过尝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教与学双向的互动,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亚明 作业本上的“?”和“×”[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6年,Z2期。
2.黄永兴 容忍才会有创新[J].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02期。
3.合理安排学生作业[J].江苏教育,196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