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本质来说,学分银行就是对学习成果的积累和转化的过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学分银行的目的主要是将各种教育模式进行融合,形成很好的衔接,最大程度上拓宽学习范围。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不完善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学分银行对拓宽欠发达地区学习者的学习渠道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建设学分银行教育制度,可以将发达地区优秀的教育资源分享到欠发达地区,从一定程度上平衡两地的教育水平,同时对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学习的机会。本文就针对学分银行在欠发达地区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一些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分银行欠;发达地区;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5-000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依托的新兴教学模式逐渐的兴起,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教育。这些新兴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的改变人们的学习习惯。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大趋势。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学分银行”制度,也就是说各国正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各科成果积累、转换、认证制度,这样的制度的建立对于公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尤其在是欠发达地区。学分银行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从人力资源角度和人类发展来说,学分银行对于促进人才市场竞争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学分银行概述
1.1 学习成果与学分
学分银行就是通过对各科学习成果的积累、转变以及认证的过程,因此在学分银行制度下,学习成果是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学习成果是继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等通过某只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得到的成绩。在我国,对学习成果的认可要通过课程考试、资格鉴定等将方式将学习成果存储。除此之外,如果学习成果不是为了取得某些资格,那么学习成果还有一些其他考核方式例如通过竞赛,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学分的转换。学分主要是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成果的一个衡量,对学习成果进行了具体化,只有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果之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1]。
1.2 学分银行的定义
广义学分银行是指在具有专门管理机构、教学机构、认证机构、授权机构体系中,取得的学习成果,根据某些特定的规范和制度转化成为学分,最终获得资格认证的过程。学分银行制度比较复杂,涉及到的项目比较多。如注册制度、学习制度、管理制度、学分转换制度以及学分评价制度等,其中最主要的学分积累制度和转换认证制度。
1.3 学分银行的功能
目前,就我國的教育资源分配情况来说,东西方教育资源及其不均衡,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很多人不能接受到完整的教育。学分银行的建立,可以很好地调节政府、用人单位、教育机构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对建立学习型社会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学习者个人来说,通过学分银行可以使得原来制度以外的无法进行官方认证的学习成果,通过学分银行制度得到积累和转换,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得到回报的同时通过学分银行学习者个人可以自由的分配时间,自助的选择课程。对于教育机构来说,通过学分银行制度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成果可以得到认可,对于教育机构的发展和市场化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教育机构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机构为学习者建立学习档案,用人单位和企业可以通过和教育机构合作定向的培养人才,提高了人员的配置率。对于政府来说,将学校以外的正规教育纳入到教育综合系统中,可丰富人才的结构,促进全民的发展[2]。另外,通过学分银行的建设将具有同等地位的学术类课程、职业课程的教育一起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
2 学分银行建设的角度
2.1 终身学习发展
终身学习发展是在知识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进步对人才的多样性和复合型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的产生了终身学习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已经从原来的概念意义上逐渐的变成为现实,并且通过大量的实践正在进行不断改进。终身学习包括了人们的全生命周期的学习,终身学习对学习的身份地位没有要求,只要人们想学便可以学习,目的在于保证每一个人都有接收到教育的机会,终身学习是为了获得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另外终身学习的学习场景是没有限制,学习者可以自行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终身学习的教育方式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丰富了教育形式。而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使得终身学习的学习成果得到了认可和表现,也就是说通过学分银行制度,将终身学习与各类教育机构形成了良好的对接,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同时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的认可。这种方式极大的拓宽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渠道等[3]。
2.2 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及全球化推进的进程中,市场经济作为平等、自由经济交易环境,对人才的需求变得多样化。目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使得现有人才结构能够进一步的到发展。那么发展学分银行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能再用计划经济环境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社会上的人才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需求自行去选择需要进一步进修的课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分银行为学习者提供了平台,极大的弥补了正规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空白,使得人才资源得到的最大程度上的发展。除了社会驱动学习者学习之外,在市场经济下,人人平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喜爱选择要学习的科目,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学习方式等。学分银行制度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多年的市场实践总结出来,其教育资格和教育资源是受国家认可的[4]。
2.3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战略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的重要,而学分银行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学分银行通过建立资格框架,制定严格的权威、公正的职业资格认证系统,逐渐整合优化现有的培训市场,让具有资质的权威机构留下来,而那些不符合准入标准的机构只有淘汰。通过建立学习成果转化规则,使得与学术研究具有同等地位的研究得到认可,打破了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完善了我国的教育系统空白和不足。除此之外,学分银行制度对于发展复合型人才,提高专业技能以及岗位竞争力等具有很大的优势。教育机构通过建立学习者的学习档案,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机构能够快速的了解到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能力。总之,学分银行建设,对推动我国的人才市场的进步以及人力资源的优化有很大的作用。 2.4 学习成果为向导
在学分银行制度下,学习成果为导向主要是由重点强调学习期限和就业情况的教育评价方式逐渐的向强调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及知识储备的教育评价方式转变。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学分银行制度,注重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成果,通过对学习成果的判断来了解学习者的技能或者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得学习者收到的教育更加具有实用性。对学习成果本身而言,不注重在何地受到了教育,这样便使得教育系统更加开放和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学习途径、学习时间等,对学习成果经过一定的积累之后,学习者可以通过特定的认证机构或是通过竞赛、考试等方式,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为认证资格[5]。
3 学分银行的建设目标和策略
3.1 学分银行的建设目标
(1)建立各类各级别的教育机构互联互通的衔接制度,构建一座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学分银行“立交桥”,让教育机构与社会等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起到搭桥的作用。学分银行制度应该以学习成果为主要框架,同时配备相关完善的标准,建立起各级各类教学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机会大大增多,能够满足学习者对知识的需求。学习成果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通过特定的认证机构,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为资格认证,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得到认可,同时也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让学习者可以通过资格认证证书找到工作。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学分银行,可以有效的将正规学习、非正规及非正式学习渠道串联起来,构建出学习“立交桥”。(2)加快建设终生学习体系。学分银行的建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和框架来构建,通过对学习成果积累,进而进行成果的转化和认证。因此,应该加快建设以终身学习体系的为基础的学分银行制度,旨在让学习者能够持续长久地进行全生命周期学习。这样学分银行制度的特點就是能够提供“前店后厂”形式的学习资源,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能够扩宽学习者的学习渠道。在开放的学分银行系统下,学习者可从四面八方获得知识,可以享受更加自助的学习方式和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同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需求、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来选择需要学习的技能或者是课程。(3)搭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教育机构或者是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血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为广大的学习者、国内外的相关的教育机构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和政府等,提供透明的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对资格转化的考核进行监督,促进各种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同时学分银行的平台可以促进知识共享,使得国内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得到借鉴,对于推动教育全球化、学习全民化的学习型社会的有很大的帮助[6]。
3.2 学分银行的建设策略
(1)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学分银行的建设不能是凭空想象出来,而是要经过大量的数据调研,通过科学理论论证,以及科学的制度设计,只有通过这样的制度建设才能今后的制度建设和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很好的应对,为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建设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以学习成果为向导的学分银行制度。总之,学分银行的建设应该涉及到全社会的全行业,为社会的人才发展提供动力。(2)政府出台制度文件,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建设继续教育机构,构架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要想建设好学分银行制度,国家和政府必须给与制度上的支持。政府要支持并规范机构认证、课程认证以及学分的积累和转换制度。(3)完善证书制度,建设学习成果框架。通过建立框架使得各级各类的学习成果有了共同的参照体系,并统一的标准将学习成果转化和认证,大力提高学术型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型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正式教育与培训学习成果以及其他成果之间的互联互通,支持各机构的学习者对教育学习成果的转化。学习成果框架可以将很好的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成果的透明性、可转换性以及可比较性,通过学分银行的建立,保证学习者能够拥有终身学习的机会。(4)制定学分银行标准,引导制度建设。学分银行的制度的建设必须要有各类的审核标准,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应该制定不同的审核标准,对于学分银行的教育机构实行开放制度,学习成果的积累不看出处。建立完善的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的标准体系,包含了:资格标准、学分标准、积累和转换的规则以及认证机构的引进和管理。通过建立标准的学分制度系统,大力促进我国的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5)推行试点,逐步建设。任何制度的推行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逐步的推进,学分银行制度的推进,首先要进行专项试点,在逐步的试点中慢慢的发现问题,进而对制度进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教育管理制度和学习成果管理制度的深度结合。只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将学分银行制度推行下去。学分银行制度可以冲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使得无法获得国家教育的学习者通过社会的教育机构得到技能和知识的学习[7]。
4 结语
总之,学分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有学分积累、认证、转换的功能。“学分银行”制度将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从固定学习制改变为弹性学习制。学生只要学完一门课就计一门的学分,参加技能培训、考证也计学分,然后按全部应得学分累积;同时,允许学生不按常规的学期时间进行学习,而是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样,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即使隔了几年,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存于“学分银行”。构建学分银行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多元化学习需求的需要,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参考文献
[1] 李林曙,鄢小平,王立科.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模式、途径与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33-38.
[2] 郝克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报告[EB/OL].[2013-09-03].
[3] 何爱霞.2000年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125-129.
[4] 李林曙,高洁,付建军.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原则与方法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 2013,(2):7-11.
[5] 刘永权.资历架构对中国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的启示——2013年香港资历架构国际会议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91-97.
[6] 袁松鹤.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04-112.
[7] 朱宁.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香港资历架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2017年青海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项目编号:17004。
作者简介:李成霞(1979—),女,青海乐都人,工商管理硕士,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关键词:学分银行欠;发达地区;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5-000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依托的新兴教学模式逐渐的兴起,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教育。这些新兴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的改变人们的学习习惯。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大趋势。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学分银行”制度,也就是说各国正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各科成果积累、转换、认证制度,这样的制度的建立对于公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尤其在是欠发达地区。学分银行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从人力资源角度和人类发展来说,学分银行对于促进人才市场竞争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学分银行概述
1.1 学习成果与学分
学分银行就是通过对各科学习成果的积累、转变以及认证的过程,因此在学分银行制度下,学习成果是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学习成果是继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等通过某只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得到的成绩。在我国,对学习成果的认可要通过课程考试、资格鉴定等将方式将学习成果存储。除此之外,如果学习成果不是为了取得某些资格,那么学习成果还有一些其他考核方式例如通过竞赛,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学分的转换。学分主要是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成果的一个衡量,对学习成果进行了具体化,只有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果之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1]。
1.2 学分银行的定义
广义学分银行是指在具有专门管理机构、教学机构、认证机构、授权机构体系中,取得的学习成果,根据某些特定的规范和制度转化成为学分,最终获得资格认证的过程。学分银行制度比较复杂,涉及到的项目比较多。如注册制度、学习制度、管理制度、学分转换制度以及学分评价制度等,其中最主要的学分积累制度和转换认证制度。
1.3 学分银行的功能
目前,就我國的教育资源分配情况来说,东西方教育资源及其不均衡,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很多人不能接受到完整的教育。学分银行的建立,可以很好地调节政府、用人单位、教育机构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对建立学习型社会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学习者个人来说,通过学分银行可以使得原来制度以外的无法进行官方认证的学习成果,通过学分银行制度得到积累和转换,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得到回报的同时通过学分银行学习者个人可以自由的分配时间,自助的选择课程。对于教育机构来说,通过学分银行制度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成果可以得到认可,对于教育机构的发展和市场化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教育机构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机构为学习者建立学习档案,用人单位和企业可以通过和教育机构合作定向的培养人才,提高了人员的配置率。对于政府来说,将学校以外的正规教育纳入到教育综合系统中,可丰富人才的结构,促进全民的发展[2]。另外,通过学分银行的建设将具有同等地位的学术类课程、职业课程的教育一起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
2 学分银行建设的角度
2.1 终身学习发展
终身学习发展是在知识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进步对人才的多样性和复合型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的产生了终身学习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已经从原来的概念意义上逐渐的变成为现实,并且通过大量的实践正在进行不断改进。终身学习包括了人们的全生命周期的学习,终身学习对学习的身份地位没有要求,只要人们想学便可以学习,目的在于保证每一个人都有接收到教育的机会,终身学习是为了获得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另外终身学习的学习场景是没有限制,学习者可以自行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终身学习的教育方式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丰富了教育形式。而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使得终身学习的学习成果得到了认可和表现,也就是说通过学分银行制度,将终身学习与各类教育机构形成了良好的对接,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同时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的认可。这种方式极大的拓宽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渠道等[3]。
2.2 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及全球化推进的进程中,市场经济作为平等、自由经济交易环境,对人才的需求变得多样化。目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使得现有人才结构能够进一步的到发展。那么发展学分银行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能再用计划经济环境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社会上的人才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需求自行去选择需要进一步进修的课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分银行为学习者提供了平台,极大的弥补了正规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空白,使得人才资源得到的最大程度上的发展。除了社会驱动学习者学习之外,在市场经济下,人人平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喜爱选择要学习的科目,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学习方式等。学分银行制度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多年的市场实践总结出来,其教育资格和教育资源是受国家认可的[4]。
2.3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战略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的重要,而学分银行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学分银行通过建立资格框架,制定严格的权威、公正的职业资格认证系统,逐渐整合优化现有的培训市场,让具有资质的权威机构留下来,而那些不符合准入标准的机构只有淘汰。通过建立学习成果转化规则,使得与学术研究具有同等地位的研究得到认可,打破了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完善了我国的教育系统空白和不足。除此之外,学分银行制度对于发展复合型人才,提高专业技能以及岗位竞争力等具有很大的优势。教育机构通过建立学习者的学习档案,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机构能够快速的了解到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能力。总之,学分银行建设,对推动我国的人才市场的进步以及人力资源的优化有很大的作用。 2.4 学习成果为向导
在学分银行制度下,学习成果为导向主要是由重点强调学习期限和就业情况的教育评价方式逐渐的向强调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及知识储备的教育评价方式转变。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学分银行制度,注重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成果,通过对学习成果的判断来了解学习者的技能或者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得学习者收到的教育更加具有实用性。对学习成果本身而言,不注重在何地受到了教育,这样便使得教育系统更加开放和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学习途径、学习时间等,对学习成果经过一定的积累之后,学习者可以通过特定的认证机构或是通过竞赛、考试等方式,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为认证资格[5]。
3 学分银行的建设目标和策略
3.1 学分银行的建设目标
(1)建立各类各级别的教育机构互联互通的衔接制度,构建一座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学分银行“立交桥”,让教育机构与社会等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起到搭桥的作用。学分银行制度应该以学习成果为主要框架,同时配备相关完善的标准,建立起各级各类教学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机会大大增多,能够满足学习者对知识的需求。学习成果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通过特定的认证机构,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为资格认证,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得到认可,同时也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让学习者可以通过资格认证证书找到工作。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学分银行,可以有效的将正规学习、非正规及非正式学习渠道串联起来,构建出学习“立交桥”。(2)加快建设终生学习体系。学分银行的建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和框架来构建,通过对学习成果积累,进而进行成果的转化和认证。因此,应该加快建设以终身学习体系的为基础的学分银行制度,旨在让学习者能够持续长久地进行全生命周期学习。这样学分银行制度的特點就是能够提供“前店后厂”形式的学习资源,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能够扩宽学习者的学习渠道。在开放的学分银行系统下,学习者可从四面八方获得知识,可以享受更加自助的学习方式和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同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需求、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来选择需要学习的技能或者是课程。(3)搭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教育机构或者是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血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为广大的学习者、国内外的相关的教育机构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和政府等,提供透明的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对资格转化的考核进行监督,促进各种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同时学分银行的平台可以促进知识共享,使得国内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得到借鉴,对于推动教育全球化、学习全民化的学习型社会的有很大的帮助[6]。
3.2 学分银行的建设策略
(1)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学分银行的建设不能是凭空想象出来,而是要经过大量的数据调研,通过科学理论论证,以及科学的制度设计,只有通过这样的制度建设才能今后的制度建设和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很好的应对,为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建设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以学习成果为向导的学分银行制度。总之,学分银行的建设应该涉及到全社会的全行业,为社会的人才发展提供动力。(2)政府出台制度文件,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建设继续教育机构,构架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要想建设好学分银行制度,国家和政府必须给与制度上的支持。政府要支持并规范机构认证、课程认证以及学分的积累和转换制度。(3)完善证书制度,建设学习成果框架。通过建立框架使得各级各类的学习成果有了共同的参照体系,并统一的标准将学习成果转化和认证,大力提高学术型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型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正式教育与培训学习成果以及其他成果之间的互联互通,支持各机构的学习者对教育学习成果的转化。学习成果框架可以将很好的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成果的透明性、可转换性以及可比较性,通过学分银行的建立,保证学习者能够拥有终身学习的机会。(4)制定学分银行标准,引导制度建设。学分银行的制度的建设必须要有各类的审核标准,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应该制定不同的审核标准,对于学分银行的教育机构实行开放制度,学习成果的积累不看出处。建立完善的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的标准体系,包含了:资格标准、学分标准、积累和转换的规则以及认证机构的引进和管理。通过建立标准的学分制度系统,大力促进我国的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5)推行试点,逐步建设。任何制度的推行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逐步的推进,学分银行制度的推进,首先要进行专项试点,在逐步的试点中慢慢的发现问题,进而对制度进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教育管理制度和学习成果管理制度的深度结合。只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将学分银行制度推行下去。学分银行制度可以冲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使得无法获得国家教育的学习者通过社会的教育机构得到技能和知识的学习[7]。
4 结语
总之,学分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有学分积累、认证、转换的功能。“学分银行”制度将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从固定学习制改变为弹性学习制。学生只要学完一门课就计一门的学分,参加技能培训、考证也计学分,然后按全部应得学分累积;同时,允许学生不按常规的学期时间进行学习,而是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样,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即使隔了几年,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存于“学分银行”。构建学分银行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多元化学习需求的需要,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参考文献
[1] 李林曙,鄢小平,王立科.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模式、途径与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33-38.
[2] 郝克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报告[EB/OL].[2013-09-03].
[3] 何爱霞.2000年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125-129.
[4] 李林曙,高洁,付建军.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原则与方法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 2013,(2):7-11.
[5] 刘永权.资历架构对中国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的启示——2013年香港资历架构国际会议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91-97.
[6] 袁松鹤.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04-112.
[7] 朱宁.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香港资历架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2017年青海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项目编号:17004。
作者简介:李成霞(1979—),女,青海乐都人,工商管理硕士,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