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剑指地产和银行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wa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7日晚,央行宣布将贷款利息提高0.27个百分点,保持存款利息不变。很多人认为央行升息是调控过热的宏观经济,我们认为,升息是为了宏观调控,但更是为了金融调控。
  
  并非为了紧缩银根
  
  一季度的货币信贷数据和10.2%的GDP增长,使得市场焦虑地等待着紧缩政策的出台。如果是为了收紧货币政策,人民银行有四个政策选择:首先是使得人民币更快地升值,其次是如市场上所预期的那样提高存款准备金,第三是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第四是提高利息。
  升值显然是其中最佳的政策选择。因为中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源头便是偏低的汇率导致的巨额贸易顺差,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热钱流入,贸易顺差和流入的热钱导致外汇占款激增,形成过剩的流动性,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升值是最为釜底抽薪的办法。但是不幸的是中国的汇率政策目前已经超越了货币政策的范畴,不再由央行一个单位所能够左右,因此市场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是次优、然而可行的办法。另外如果银监会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如要求银行提前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这也将大量减少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图1:房地产投资增速已过顶峰图2:房地产投资的资金。
  图1:房地产投资增速已过顶峰
  


  然而央行剑出偏锋,在3月份CPI通胀仅有0.8%的时候选择提高利息。2004年10月升息时,通胀率高达5.3%,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58%,因此实际利率仅有0.28%(5.58%—5.3%);而本次生息前的通胀率仅0.8%,27日升息后的名义利率5.85%,实际贷款利率高达5.05%!
  升息这一政策的两个缺陷不容忽视。首先,如果央行的目标是紧缩银行贷款的话,那么升息的作用很可能不如提高准备金率。因为虽然升息提高了企业的借款成本,也同时提高了银行的息差收入,使得银行更加愿意放贷,而一些国有企业、上游的投资项目以及市政建设等对于利率的敏感性一般不如银行,因此升息对于借款意愿的抑止也许不如对于贷款意愿的刺激。其次,利率的上升也不利于抑止热钱的流入。虽然本次升息只是提高了贷款利率,但是这样的升息政策往往会带动其它利率的上升,如果央票利率上升的话,将提高流入热钱的利息回报,不利于抑止热钱的流入。
  
  控制金融风险,增强银行盈利能力
  
  我们认为,央行升息的真正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补贴不争气的银行,二是控制房地产的风险。
  截至2005年底,中国的银行对房地产贷款3.07万亿元,约为所有人民币贷款的14.8%;对个人按揭贷款1.84万亿元,约为所有人民币贷款的9%。央行领导指出:“由于房价与消费者价格关系密切,近年来,房地产金融调控措施一直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日本和香港的房地产泡沫的教训,房地产泡沫对经济金融与民众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泡沫破灭后的负面影响,令各经济体中央银行不得不提高警惕,密切关注。”
  其实国内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已经过了顶峰,从两年前35%的同比增速降至目前21%的同比增速(图1)。房地产投资对于银行借贷的依赖也有所降低,银行借贷占房地产融资的比例从三年前的18%降至了目前的12%(这里忽略了债券融资等不太重要的融资渠道)(图2)。但是住房的空置率在上升,按揭贷款的违约率开始抬头。至2006年3月底,空置的商品房高达1.23
  表1:中国金融系统的不良贷款(单位,亿美元)
  

亿平方米,同比上升23.8%:房价节节攀升,房价与收入之比已经达到全球最高水平之一。因此央行仍然担心房地产所构成的金融风险。
  银行的坏账问题更为严重。安永会计事务所近期发布的全球银行的不良贷款调查报告指出,在过去一年,各国的不良贷款均有下降,全球唯有中国的不良贷款迅速上升。安永认为中国目前不良贷款高达9110亿美元(合人民币7万多亿),已经超出中国的外汇储备,几乎是2002年(4800亿美元)的两倍;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达3580亿美元,是官方估计的两倍(表1)。此外,安永还特别指出,由于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的改进,今年的不良资产统计较往年更为精确。
  根据央行研究局的计算,近几年来政府替关闭清算的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埋单”,总共花了5万亿元,相当于中国GDP的1/3,相当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今年3月末20.8万亿元)的1/4,相对于四大行净资产额(9300亿元)的近6倍。
  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央行要选择升息,而不是提高准备金率了。如果选择后者,商业银行可以用于放贷的资金减少,不良贷款比例会上升,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而央行这次的政策则是提高贷款利率、维持存款利率不变,从而扩大了银行的存贷息差,增强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作者为中信证券研究执行息经理和高级副总裁
其他文献
北京“天上人间”被勒令停业整顿,令其曾经的大老板覃辉再一次进入公众与舆论的视野。“天上人间”曾在覃辉手中红极一时,甚至成为奢靡的代名词,然而,覃辉昔日在资本市场却未能复制“天上人间”的神话,动作频频却少有胜算,缴纳了昂贵的学费。  覃辉的资本之旅肇始于长丰通信,之后其频频进行运作:多次通过隐性关联交易高溢价收购覃辉私人资产以向覃输血、不断更换主业以迎合市场炒作潮流、虚构收入粉饰财报,并且存在对外巨
期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偏快、产能过剩和少数大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是当前经济运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此,4月下旬以来,中央各部委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根据目前投资增长态势,政府再下重手调控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对宏观调控的预期不应过分悲观。    投资增长有企稳迹象    投资增长幅度仍然较高,但增幅不再攀升,有企稳迹象。1-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0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6%,增长幅度比一季度
期刊
由于现金充足和对未来的信心,腾讯、搜狐、中华网、盛大、网易、灵通网、华友世纪等网络公司自2005年以来不约而同地回购了本公司股份。虽然此举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也折射出目前互联网市场缺乏新的增长点,网络公司资金没有更好的投向。本刊研究员毛学麟/文  2003-2004年,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曾大规模减持所持股份(参见本刊2006年9月号封面文章),但自2005年以来,这些公司则通过二
期刊
过去几年的资产泡沫,与弱美元有莫大关系。投资者借入弱势的美元,然后流入各类资产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股市。由于这种利差交易使资金持续流入,新兴市场的利率保持低企,令国内经济理想,而经济理想又吸引资金继续入市,形成一个循环,这循环会像泡沫一样一直膨胀。    资产泡沫应能继续膨胀    泡沫可以维持多久呢?我们认为,现时离泡沫破裂仍有一段距离,因为新兴市场的经济仍会保持高速增长,从而对黄金、原材料等有
期刊
QDII的推出和实施将引发国内资本流向国际资本市场。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成本较低,短、中、长期资金成本均与国际资本市场相差较大(表1)。    资金成本差异将引发资本外流     短期资金成本方面,以最能有效反映国内货币市场短期资金成本的指标——R007(银行间市场的7天国债回购利率)为例,2006年4月,R007利率为1.7%左右,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4.75%,3个月的美元Libor(伦敦
期刊
在欣欣向荣的增长之下,中国宏观经济总是有挥之不去的隐忧。在积累了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之后,我们忽然有了致富后的烦恼。这里,我们和投资者一起梳理中国经济的脉络、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将走出仅仅是资本接纳国的地位,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输出国家之一。伴随着中国资本的输出、贸易的升级和技术的交流,中国将更加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成为全球经济最为关键的枢纽之一。这
期刊
无论传统的制造业如钢铁、机械,还是能源、互联网、房地产,众多行业正由多方竞争逐步走向寡头垄断的新格局。由于企业利润日趋微薄,行业整合加剧、集中度提高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企业不再有成长的余地。恰恰相反,这更激励了企业的创新热情。只有创新才可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并成就新的市场垄断者,重演分众传媒或百度的故事。    Web2.0    “恶搞”,在这个风靡一时的关键词背后,是视频的
期刊
中石油、中石化对7家A股和2家H股公司发动的私有化,根本目的是通过整合旗下资源而最终整体上市。基于这种目的的私有化,在全球资本市场发生的众多案例中,可以说相当另类。  收购人私有化上市公司,一般只有三大动因。  第一种动因,是控股股东无法容忍旗下企业的真实价值长期被市场低估。这种动因的私有化最为常见,多发生在市场长期低迷之时。  第二种动因,是产业公司为获得市场份额或协同效应而强取上市公司控制权。
期刊
中石油在2005年8月5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的《关于中国石油下属上市公司整合方案的请示》中提到,过往出让石油龙昌、三星石化的协议转让上市公司方式,操作难度日渐加大,而以要约收购方式私有化下属上市公司是一种多赢的方案,既能为国内资本市场注入新的资金,又对活跃证券市场起到积极支持作用。  虽然该《请示》没有明确揭示要约收购过去流于形式的本质,但中国证监会批准中石油、中石化以私有化方式整合旗下上市公司,却
期刊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内地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由于中国内地与美国同样具有广大的市场,相信未来私有住宅的需求将会持续急速成长,中国台湾发展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经验值得中国内地的实务操作者思考和借鉴。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市场上发行MBS,至今已累积了多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成功经验。中国台湾的MBS市场, 自2003年起才开始活跃,至今仅有4笔MBS商品,创始机构分别为第一银行、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