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an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参与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大家长久思考的问题,现就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谈一些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情意,积极开展“合作”、“探究”
  提升学生的 探究能力和素养,是课改的目标。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情意,众所周知,学生要进行思考,脑袋里必须对问题要有疑问,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给学生创造思考的良好情景,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综合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现“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 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如何设置导向性信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欲望和积极性,才是教学的真谛;教是为了不教,不言之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例如:在学习共价键时,设问为什么H2O中氧原子结合两个氢原子,而NH3中氮原子结合三个氢原子呢?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时,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反应的从左边向右边进行,从而去判断还原剂跟氧化产物之间的还原性强弱?进行气体摩尔体积教学时,提出①为什么1摩尔气体体积比固体、液体物质的体积大好多,②大归大,为什么相同条件下体积还大致相等。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天性,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设置问题时既要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又要注意问题的内容,应结合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知识性,其中一个关键的地方,要注意问题的难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使学生既感到难度,同时又有成就感,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通过不断的思考,思维会形成持久的思考性,一定时间后,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解决好哪些知识、哪些问题是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哪些知识、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合作解决的,哪些知识、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探究解决的,哪些知识、哪些问题是必须教师讲解才能解决的。个人认为开展小组合作与交流是良好的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生凭着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时,这个时候教师不要忘了对他们的结论给予一定的评价和鼓励,对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适当的肯定,指出思考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这样处理,学生在心里会觉得自己思考的价值,定会要求自己下次更努力, 而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在他们内心的驱动力的支配下,通过一定的时间的实践,思维能力不断加强,久而久之,这种思考就会变成习惯,在交流、探究过程就会大胆、主动发言,谈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合作交流探究就更有效。
  三、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层次,提高学生课堂参与质量
  我们知道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现象运用相关化学原理来解释,但这个解释的过程必须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思考,深入探讨,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在合作、交流、探究过程中,作为每一位学习个体也应有问题所思,有问题所想,在交流探讨中才能激发出灵感,才能有所获。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就要注意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实践与锻炼,培养、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和质量。
  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没有分类法和归纳法,就没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没有类比和模拟法,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
  掌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并实际运用于认识和实践,就能使我们的主体思维能力在体验中发生层次的飞跃。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真正在于提高学生本身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各方面得到锻炼,让学生本身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1)、求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方法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制备Cu(NO3)2方法有:铜和浓硝酸反应;铜和稀硝酸反应;当然也可以铜和硝酸银反应;也可以是铜先和氧气反应,再和硝酸反应等等,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环保的角度去选择最合适的办法。
  (2)、推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例如:在学习到导体时,从铜、铁、铝、金、银等金属导电,推出一切金属都导电,这就是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即从一般原理到个别特殊事例的推理。如以“碱金属元素都具有较强的金属活动性”和“钠是碱金属元素”这两个判断推出“钠具有较强的金属活动性”的结论,在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时,在学习了某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后经常可推理出同族其它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就是演绎推理。在化学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演绎推理,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3)、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背离平常思考问题的方法,它在解题过程往往给人有柳暗花明的感觉。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这种思维方法,如学习原电池后,学生知道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作正极,那么能否设计出以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不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呢?这道题按着常规的方法初看不可能,但如果采用逆向思维法,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方案:Mg和Al作电极,浸入NaOH液中,Mg的金属活动性比Al强,但Mg不能跟碱液反应,所以Al作负极,Mg作正极。经实验验证,该方案是正确的,可见逆向思维在某些情况下的确是比较方便,是比较好的一种思维方法。
  (4)、创新思维力能的培养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发散性的立体思维网络。如: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以观察到有色物质的颜色有何变化?答案是:不变。但我们对这道题可以这样的发散考虑:(一)、在一定量的品红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SO2,再通入等物质的量Cl2,溶液的颜色如何变化?
  (二)、在一定量的品红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Cl2,再通入等物质的量SO2,溶液的颜色又如何变化?
  经过多方体验,学生的思维就会呈现"万马奔腾"之势,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还可以开发学生思维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个人认为,学生成绩的提高,老师的教学很重要,但他们个人努力更重要,特别是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通过自主实践和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能得以发展,课堂参与的深度和效果会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张熊飞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诱思与创新》总主编 张熊飞远方出版社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周小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其他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
每位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上课提问的时候,全班七嘴八舌,让学生站起来表述,常常出现支支吾吾的情况,老师看着也着急;写作文时大多数学生的语言干瘪、词汇贫乏,形象化表达不够。  一、通过记诵、品析等阅读积累培养学生对形象语言的敏感  作为高中生 应尽量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演讲学、逻辑学、辩论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读多了 天地 开阔了 心明 眼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新课程中是怎么样体现我们的化学学习目的的呢?为此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课程标准的内容解读  1.新课标内容较明确而具体地确
21世纪的教育充满希望与挑战。在新的世纪里,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只有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的人,才能称得上“教育家”:  一、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俗话说得好“干一行,爱一行”,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教师只有喜欢自己的职业,才能把自己的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俗话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是繁杂的、琐碎的,但教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
关键词:行为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  小学生一般都处于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质的飞跃。在这个飞跃中,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也都负有此项任务。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其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
一、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汲取大量的文学养分,做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功夫  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这类书本有《西游记》、《封神榜》、《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积累一些原始素材。到了三年级,让学生逐步接触
本试验于2009-2014年在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36°11′N,117°06′E,海拔178 m)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供试材料玉米品种选用郑单958、小麦品种选用泰农18。试验设有综合农艺管理试验和施氮量试验,研究了综合农艺管理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和氮素利用及夏玉米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综合农艺管理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与传统栽培处理相比,高
为探明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叶片生长冗余及冗余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叶片生长冗余的调控措施。本研究选用贵州省3种不同株型高产玉米品种:紧凑型玉米黔兴201、半紧凑型玉米顺单6号和平展型玉米中单808为材料,分别种植在不同密度下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剪叶处理,研究了剪叶后玉米产量及生长的变化,定义了玉米叶片生长冗余度,并探索通过施肥和调节剂来调控玉米叶片生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种株型玉米抽雄吐丝期叶面积
为了深入了解华南地区糯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本研究以6个糯小麦品系为亲本配制了30个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于2007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试验设了低氮和中氮两
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主要由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等因子决定,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协同作用、共同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目前,我们对产量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的认识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