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如画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u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诞生80周年。这两支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中共山西特委直接领导组织创建的,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在吕梁山、太行山燃起革命武装斗争星火,成为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山西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创立的英雄业绩,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一
  
  山西是全国建立地方党组织较早的省份之一。1924年5月,山西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太原支部诞生。从此,党在山西的组织和队伍迅速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山西的青年学生运动、工农革命运动、扩大国民革命联合阵线、兵运工作等风起云涌地开展起来,奏响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进军号角。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 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倒在血泊之中。在革命的紧急关头,党召开了八七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在山西,由于阎锡山实行清党反共,山西党组织一度受到严重破坏,进入在逆境中苦斗的极端困难的时期。到1930年底蒋冯阎大战之后,冯玉祥、高桂滋、孙殿英部等先后退驻山西,各自掠地自保,索饷屯兵,招兵买马,使得山西政局非常混乱,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对中原大战后的山西形势作了客观分析,认为山西地区群众斗争的力量对发动武装暴动十分有利。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天津召开扩大会议,确定山西为北方革命的重点。为此,决定撤销中共太原特委,成立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并派曾搞过兵运的陕西人、1921年入党的刘天章任省委书记,主要任务是在山西尽快“组织红军,创建苏区,将山西变为江西第二”。11月,北方局加派曾在冯玉祥部队任过中校参谋的河北人、1925年入党的谷雄一任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委员、军委书记,与刘天章一起创建工农红军,开辟山西革命根据地。刘天章和谷雄一到山西后,立即着手在己有党的工作基础、利于武装割据的吕梁山区开展创建工农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工作。
  1931年2月,在中共山西特委领导下,杨重远、拓克宽等先后到汾阳、离石、柳林一带开展创建游击队的准备工作。不久,根据中共北方局部署,中共陕北特委先后派遣参加过清涧起义的阎红彦、白锡林等来到太原,帮助组建红军游击队的工作。并州养蜂场是山西地下党的秘密联络机关,刘天章在这里主持召集专门会议,确定了游击队的名称、任务、活动方针、负责人选和筹备工作的组织分工,并决定抽调工厂、农村和军阀部队中的地下党员作为游击队的骨干力量。
  山西特委在汾阳县东关商业区万义客栈建立了秘密联络站,联络站负责筹集武器弹药、转运调配人员等。筹备组建游击队的负责人往来于太原、汾阳和吕梁山区联络。他们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把山西特委筹集到的枪支子弹和调配来的人员,秘密护送到山区。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先后有30多人抵达山区,长短枪共计25支。
  1931年5月上旬的一天,游击队在隰县辛庄(今属交口县)举行了庄严的成立大会。会场上插着缀有镰刀斧头和五角星的队旗。指战员个个颈系红领带(表示勇于为革命流血牺牲,所以又名“牺牲带”)。成立大会由拓克宽主持,他宣布了“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大队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正式成立,公布了经山西特委批准的领导人员名单:大队长拓克宽,副大队长阎红彦、吴岱峰,政委黄子文,总支书记杨重远。大队下辖两个中队:第一中队长由阎红彦兼任。第二中队长白锡林。杨重远在会上率领全体队员举手宣誓:“吕梁山上红旗飘,红军诞生在今朝。马恩列斯为导师,共产主义是目标。队前宣誓决心表,革命到底不动摇。”
  从此,山西诞生了第一支由党直接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
  游击队成立后不几天,队部就转移到孝义县西宋庄(今属交口县),以这里为根据地,在吕梁山开展游击活动。
  游击队在汾阳、中阳、孝义一带发动组织群众,在一些村建立了农民协会,实质上成为游击区的村政权;组织群众斗争地主恶霸,没收老财的财粮,抗粮抗税;在西宋庄,游击队在农会协助下开办了列宁小学,儿童入学一律免费,还办了农民夜校,吸收附近农会干部和贫苦农民参加学习,讲解穷人团结起来闹翻身的革命道理。游击队在春耕和农忙的时候,还经常帮助贫苦农民家干活,要求共产党员吃苦在前勇于牺牲,联系群众遵守纪律。之后,又成功策反了敌驻汾阳永安镇一个加强排40余人起义。永安起义震动了山西当局,也使游击队的力量扩大到90余人,长短枪80余支。
  短短几个月内,晋西游击队在吕梁山区以隰县、孝义、汾阳、离石、中阳五县交界地区为中心,将游击活动的区域扩展到周围各县,声势浩大,威震晋西。
  1931年8月,山西当局调动一个师的兵力和地方武装近万人,“进剿”吕梁山根据地。在危急的情况下,中共山西特委召开了紧急会议,正确分析了形势,为保存这支红色武装力量,做出了择机西渡黄河决策,并将此通知了中共陕北特委。晋西游击队领导人按照中共山西特委部署决定率部突围,向西转移,在粉碎敌人多次围追堵截后,终于渡过黄河,踏上陕北高原。从此,晋西游击队在中共陕北特委的领导下,在安定、清涧、延川、靖边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深入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改造武装土客,创建骑兵,壮大队伍,最多时步、骑兵达到300多人,声威大震。1931年9月,以晋西游击队为基础组成陕北支队,与刘志丹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合。10月,两部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1932年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刘志丹、阎红彦先后担任总指挥。这支诞生在山西的红军队伍,为开辟、坚持陕甘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建立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
  
  继晋西游击队建立之后,1931年7月,中共山西特委在驻平定的国民党陆军第十一师高桂滋部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红二十四军。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共河北临时省委派贺昌、薄一波回到山西,接连参加了几次中共山西特委召开的会议,在一次特委会议上,山西军委书记谷雄一代表特委提出在高桂滋部举行兵变的计划,特委和与会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后认为,共产党在高桂滋部队中的兵运工作,早在大革命失败后就开始了,比较有基础。一批党员隐蔽在这支部队中,一些营、连、排还有党的秘密组织。党团员共约80多人,其中有20名左右党员担任各级军官。从领导力量看,是具备了起义条件的。高桂滋内部,反动军官对士兵的剥削压迫日益加重,士兵生活苦不堪言,不满情绪剧增。这说明在高部发动兵变的条件逐渐成熟。
  5月,中共山西特委专门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制定兵变计划,决定在高桂滋部第十一师的团里实行兵变,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并在五台山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
  经请示中央同意,中共山西特委决定于7月4日晚发动武装起义。
  7月4日晚11时30分,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平定起义开始了!起义部队共1200余人,全副武装,冒雨到达平定县城隍庙集合待命。谷雄一宣布起义部队脱离高桂滋部队,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当晚,起义部队迅疾从平定北上到盂县清城一带休整。7月5日,起义部队在清城村外整编,谷雄一宣布起义部队正式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赫光任军长,谷雄一任政治委员。下辖两个纵队及军部直属连。起义部队迅速按原定计划,向五台方向边战斗边转移。谷雄一向中共山西特委报告了起义成功的消息后,特委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成立!
  红二十四军的军旗开始高高飘扬。高桂滋一得到平定起义的消息,立即下令骑兵连和步兵团会同井陉、盂县、五台所部,全力对红二十四军堵截追击。红二十四军从盂县向五台县转移途中,发现这里有敌人重兵驻扎,决定改变计划,边打边向地处晋冀交界、太行山中段的阜平一带转移,到那里开辟创建根据地。7月18日,红二十四军一举攻克阜平县城。
  进入阜平县后,红二十四军开仓放粮,在县城召开阜平县劳苦民众分粮大会,还打开其他地方的官办粮仓和富豪粮仓,赈济无粮挨饿的农民。群众看到,这支队伍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经过宣传鼓动,穷人纷纷报名参加红军,队伍很快就扩大到3000多人。
  红二十四军和中共阜平县委联合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红二十四军第二纵队政委牛清明任苏维埃阜平县主席。
  阜平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震动了华北,敌人无比惊慌。著名的天津《益世报》在一篇社论中忧心忡忡地说:“太行山假使有共军千人,则不久即可满万,俟其羽翼养成,则包围无所施,窜扰不及防,较之江西有过无不及也。”
  面对深受人民拥护的革命武装,敌人不敢贸然使用武力“围剿”,便指使在军阀混战中失败的石友三残部沈克的部队,玩弄向红军假投降的伎俩。红二十四军领导人在决定受降收编沈克部时,政委谷雄一、军长赫光等先后不幸被捕。
  红二十四军虽然遭此沉重打击,失去了坚强的领导骨干,但依然在坚持斗争。余部撤出阜平县城,向晋西北转移,经过艰难转战,西渡黄河,在陕北神木地区继续开展武装斗争。1932年春,在神木地区正式成立了“临时特务队”,撒播发展革命武装斗争的火种,最终成为红二十七军的一部分,与红二十六军一道开始了创建坚持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三
  
  80年过去了,黄河水依旧奔腾不息,太行山、吕梁山依旧巍峨高耸。它们见证了当年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在三晋大地英勇崛起的壮举及其浴血奋战的历史。红军的故事流传在晋陕冀大地,黄河两岸,吕梁、太行山麓,红军的革命精神融化在一代又一代山西儿女的血液中,滋养着这方热土,年年春草绿,日日朝霞红。
  让历史告诉今天和未来: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的诞生,为中国革命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先后诞生于山西大地的这两支红军队伍,是山西党组织直接领导创建的工农革命武装,红二十四军是党在北方地区创建并开展武装斗争的第一支正规红军,红二十四军创建了党在北方地区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他们如启明“双星”,耀亮北国天空,是我党在北方用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尝试,成为“星火燎原”革命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山西虽然坚持了较短的时间,但是,就是这短暂的岁月,便带给了劳苦大众崭新的希望,召唤着光明的未来。
  红军所到之处,扩大了革命宣传,使广大人民认识到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为老百姓谋利益、求解放的政党与军队。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经过艰苦转战,由晋入陕,成为创建和坚持陕甘革命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红军“播下的种子红了天”!红军晋西游击队留下的游击战争的“火种”,为1936年红军东征转战晋西的革命斗争,为红军东征取得的伟大胜利打下了重要的党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红二十四军创建起苏维埃政府的河北阜平县,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晋察冀边区的政治中心。
  让历史告诉今天和未来:为创建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而英勇牺牲的革命领导人以及在艰苦转战中血洒疆场的红军将士将永垂不朽!
  山西特委书记刘天章,是这两支红军队伍创建的主要领导人,为红军晋西游击队的创建,为“平定兵变”的策划和红二十四军的创建,运筹帷握,昼夜奔忙。当得知红二十四军受挫的消息后,他心急如焚,立即化装成客商,星夜兼程赶往陕北,准备带领部队。当他历尽艰辛到达黄河岸边时,得知红二十四军已经分散战斗,于是返回太原,最后因叛徒出卖而被捕。这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在狱中受尽折磨, 1931年11月13日英勇就义,年仅38岁。
  “平定兵变”主要组织者、红二十四军军长赫光,一路率部征战,克难攻坚,领导建立阜平县苏维埃政权后,动员民众打土豪,分田地,震动了华北地区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赫光于1931年8月11日前去敌营“收编”时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山西军委书记、红二十四军政委谷雄一,于1931年8月9日被捕,同月被押解到北平杀害,年仅26岁。薄一波曾著文深情怀念这位老战友创建红二十四军的光辉业绩:“第一次在华北地区树起了红旗”。“雄一同志光荣地为党牺牲了,回忆在那艰苦工作的岁月里和他朝夕相处,不觉心情依依!”
  红军晋西游击队牺牲的还有大队长拓克宽和指战员李成兰、郝金彪等,红二十四军牺牲的领导人还有窦宗融、刘明德、蒲子华等,还有许许多多不能忘却的红军战士的英名。红二十四军所部在转移到陕北一次战斗中就牺牲党员70余人。革命先烈和红军战士为理想而勇往直前、不惜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来人敬仰、学习。他们的英名永垂史册,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让历史告诉今天和未来: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的英雄业绩永载史册。红军崇高的革命精神,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奋发进取, 推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军晋西游击队、红二十四军的创建和战斗业绩,在三晋大地树起了永远的丰碑。英雄的红军将士高举起革命的红旗,血火拼杀,艰苦转战,宣传了共产党救国救民的主张,用鲜血和生命践行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他们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回望历史的高山,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就是要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继承革命光荣传统,弘扬党的政治优势,为山西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转型难不如战争难,跨越难不如牺牲难,让我们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朝着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开拓前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其他文献
资本主义病得很重,西方急着为它诊脉,却开不出良方。活不好,死不了,是它目前的状态。前景如何,还不好说。  资本主义发出了紧迫的SOS信号。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在今年达沃斯论坛期间对《德国金融时报》记者说,“人们绝对可以说,当前形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再适合当今世界。”凯雷集团常务董事戴维·鲁本斯说得更干脆,“如果我们西方不在3到4年内马上改进我们的经济模式,那么,我们中的许多人一生所经历并认为最佳形
期刊
到底什么是民主?民主要不要带来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如果只有形式上的民主程序,却只让少数人发大财而带不来大多数人的幸福,这种民主是合法的吗?带着这些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对西方民主进行了反思。   西方民主频遭质疑  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五个年头,生活在西方的人当然要问:“我们怎么了?”质疑的矛头不仅对准经济制度,同时对准政治制度。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
期刊
高克谦(1906—1925),字允恭。1906年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南池阳村。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正定七中党支部组织委员、正太铁路总工会秘书等职。牺牲时年仅19岁。高克谦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特别对正太铁路工运开展作出过很大贡献,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学生运动的领袖  高克谦祖辈以兽医为业,哥哥弟弟先后夭折,因此,父亲把继承祖辈医术的唯一希望寄托在高克谦身上,全家
期刊
1949年1月22日,我们的父亲阎又文代表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将军,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翘首以待的中外记者们,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国共双方签署了“北平和平协议”,这座历史名城的命运将不再通过流血战争的方式来决定,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和这座文化古城将得以保全,北平的和平解放终于实现了。  众所周知,父亲是傅作义的少将秘书,同时兼任华北“剿总”政工处副处长和总部发言人,是傅身边的重要
期刊
《党史文汇》从今年第一期起,推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专栏“百年史辨”。这是一个稿件难组、文章难写、学术水平很高的专栏,是一个辨明正误、澄清史实、以正视听的专栏,是为将杂志质量提升到新高地而开办的一个重点专栏。这个极富挑战性专栏的推出,是该刊编者为配合中共党史宣传和党的建设所作的果敢选择,也是他们在办刊上不甘平稳、再攀高峰的突出表现,因而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应思想交锋的需要而萌生  “百年史辨”专
期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有点俗,也有点老,但它却深含哲理,而且也不过时。  想当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激烈,人民革命已经成为现实需要之时,毛泽东曾大声疾呼:“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从共产党人的立场来看,中国社会各阶级可以分为敌、我、友“三群”。毛泽东接着说:“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
期刊
林基路(1916——1943),原名林为梁,广东台山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日本领导中国留学生运动。1937年回国赴延安参加抗日战争,次年被党派往新疆工作,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库车县县长等职。1942年9月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27日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被害,时年27岁。    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从阴堂兄处诸多恳求,始得见手谕,
期刊
2011年5月21日,我深为敬仰的陶鲁笳同志告别人世,结束了他颇有作为的一生。首都及山西熟悉他的同志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多次见过他,也有所交往。我的印象,这是一位颇有战略头脑,能够抓住大事,对山西建设卓有建树的人;是一位气质高雅、有深厚人文素养、能够在思想文化界领航的人。人们直呼他为“鲁笳同志”,这既十分亲切,又有某种敬畏。  注重环境保护与修建汾河水库  1953年,陶鲁
期刊
坐落在太原海子边文瀛湖北端的“孙中山纪念馆”始建于1905年,当年名为“劝工陈列所”,又名“劝业楼”。修建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新政变革,陈列山西各种土特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意在推广、发展民族工商业。如今,这座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的小楼虽早已失去了它原来的功用,但却因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来太原时登临寄慨而铭刻在了太原人民的心头。  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秋天来太原的。此时,他已卸去
期刊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对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这场运动发端于1954年10月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到1955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1955年1-9月份的主要工作给中央的报告》后基本结束。这场批判运动因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牵动着学术界的神经。否定和肯定这场批判运动的争论不绝于耳。如认为,这场批判运动是为知识分子提供一个“杀一儆百”的样板;是对胡适的谩骂;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