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学习和创作必须要在生活实践中进行,高中生虽然不能如艺术家般能从生活实景中抽象出高超的艺术造诣,但我们可以通过以生活实景或生活化的情境为阵地的教学,为高中生提供一个亲身观赏,亲身感悟和亲身创作的真实空间。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50-1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教育最为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提升个体的社会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而社会化的实现又必须回到社会生活当中,以活生生的实例和场景不断给予学生刺激和思考,帮助他们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可见,生活是教育教学最为重要和直观的场地。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和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思想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使生活化教学在多种领域中获得了理论和实践的证明。高中生虽然摆脱了直观和感性思维的限制,但美术最为原始的状态仍然是生活本身,而且具备一定美术素养和审美精神的高中生,更应当深入生活,在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不断获取创新性的学习灵感,促进自身对美术和视觉艺术等认知能力和情感的迅速提升。
一、案例教学,重现作品原始之美
案例教学是生活实例在课堂中的再现,它不像生活表象那般直观平实,它既有生活实例的真实身影,又有透过表象而总结出来的可供学习的资源材料。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来源于生活资料的抽象和结晶,而且美术学习也必须依赖一定的生活情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品格和审美情趣。但学生并非能够亲身体验和经历所有生活实例和情境,案例教学在此便弥补了这一不足,它能通过再现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类真性的美术学习和创作土壤。例如,教学《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这一课时,在生活中,玉石并不少见,但我们无法在同一时间饱览所有玉石的种类和样式,那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化教学在此失去了意义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大多数美术作品都是奇珍异宝,都有着高贵的价值和审美功效,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一饱眼福的,但我们可以利用仿真情境的设计来组织教学,即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各种能够获得玉石资料和影像的途径,经过加工组合,设计成一份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网络时代中充分领略玉石之美,尽情探讨玉石背后的美学意义和工艺价值。
二、户外写生,尽情鉴赏实物之美
美术虽然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但它的功能和价值远在于观赏之上,学习美术能让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更能让我们的心灵成为审美和艺术的归宿,让我们的双手成为善于创造美和点缀美的“神器”。户外写生,让学生完整地与大自然、与生活实现脉络相通,用心灵感受外在世界和生活的真实状态,并用自己的灵感和技巧将这些感情与表象画面实现完美的融合,是生活化教学在美术课程中最为鲜明的体现。因此,对于具备一定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高中生,美术教学更应当为学生创设这种宁静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机会亲自与“生活”和“自然”打交道。例如,学习《宗教壁画》时,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以往先理论学习后实践操练的方式,先带着学生到本地出名的寺庙进行现场写生,让学生在这里获得充分的视觉冲击,运转自己的灵感和感情,零距离地观赏和描绘庙中神奇的神话人物和精灵,以清净之心在清静之地尽情地领略和享受,然后再回到课堂中,利用理论知识对自己情感结晶所化成的作品进行再次的反思学习,进一步提升自身对“宗教壁画”审美品格的认知。
三、综合实践,亲身感悟创作之美
理论与实践从来就不是一对不相往来的“夫妻”,如胶似漆、相敬如宾是他们关系活化后最为鲜明的表征。然而,我们的高中美术教育和教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记得学生是一种如器皿般的物品,可以将任何的美术鉴赏知识和能力,以及各种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像填鸭一样咕噜咕噜往下灌。如果用陶行知“学游泳”的案例来讲,我们只在岸上拼命地向学生传授游泳的技巧和知识,让学生将一本“宝典”读得滚瓜烂熟,但如果学生一旦下水,这些丰富的知识和认知便会随着生命永远沉浸在池塘中。所以,如果高中美术教学不注重生活实践,没有时刻为学生创设理论联系实践的时空,那将会荒废学生朝气蓬勃的高中年华,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也会由于没有获得实践检验和再创造的机会,而瞬间被遗忘。例如,教学《古代园林艺术》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对“古代园林艺术”选取一角进行深刻的调查和研究,并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身的调查结果向全班汇报,以合力之势帮助所有学生学习有关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种类、特点、结构、精神和审美价值。但我们的教学并不能仅仅停留于此,为防止学生像看电影一样瞬间忘记方才所学内容,教师布置了一个实践性的任务,即“假如某学校是一所艺术类学校,想要设置一个精美的园林,但又不知道如何来规划和建设,如果让你担任此次工程的建筑师,请你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才智,为这个学校设计一份园林建设的简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快乐学习园林艺术,还能亲自操刀,体验园林建设的宏伟和精湛。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50-1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教育最为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提升个体的社会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而社会化的实现又必须回到社会生活当中,以活生生的实例和场景不断给予学生刺激和思考,帮助他们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可见,生活是教育教学最为重要和直观的场地。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和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思想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使生活化教学在多种领域中获得了理论和实践的证明。高中生虽然摆脱了直观和感性思维的限制,但美术最为原始的状态仍然是生活本身,而且具备一定美术素养和审美精神的高中生,更应当深入生活,在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不断获取创新性的学习灵感,促进自身对美术和视觉艺术等认知能力和情感的迅速提升。
一、案例教学,重现作品原始之美
案例教学是生活实例在课堂中的再现,它不像生活表象那般直观平实,它既有生活实例的真实身影,又有透过表象而总结出来的可供学习的资源材料。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来源于生活资料的抽象和结晶,而且美术学习也必须依赖一定的生活情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品格和审美情趣。但学生并非能够亲身体验和经历所有生活实例和情境,案例教学在此便弥补了这一不足,它能通过再现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类真性的美术学习和创作土壤。例如,教学《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这一课时,在生活中,玉石并不少见,但我们无法在同一时间饱览所有玉石的种类和样式,那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化教学在此失去了意义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大多数美术作品都是奇珍异宝,都有着高贵的价值和审美功效,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一饱眼福的,但我们可以利用仿真情境的设计来组织教学,即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各种能够获得玉石资料和影像的途径,经过加工组合,设计成一份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网络时代中充分领略玉石之美,尽情探讨玉石背后的美学意义和工艺价值。
二、户外写生,尽情鉴赏实物之美
美术虽然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但它的功能和价值远在于观赏之上,学习美术能让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更能让我们的心灵成为审美和艺术的归宿,让我们的双手成为善于创造美和点缀美的“神器”。户外写生,让学生完整地与大自然、与生活实现脉络相通,用心灵感受外在世界和生活的真实状态,并用自己的灵感和技巧将这些感情与表象画面实现完美的融合,是生活化教学在美术课程中最为鲜明的体现。因此,对于具备一定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高中生,美术教学更应当为学生创设这种宁静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机会亲自与“生活”和“自然”打交道。例如,学习《宗教壁画》时,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以往先理论学习后实践操练的方式,先带着学生到本地出名的寺庙进行现场写生,让学生在这里获得充分的视觉冲击,运转自己的灵感和感情,零距离地观赏和描绘庙中神奇的神话人物和精灵,以清净之心在清静之地尽情地领略和享受,然后再回到课堂中,利用理论知识对自己情感结晶所化成的作品进行再次的反思学习,进一步提升自身对“宗教壁画”审美品格的认知。
三、综合实践,亲身感悟创作之美
理论与实践从来就不是一对不相往来的“夫妻”,如胶似漆、相敬如宾是他们关系活化后最为鲜明的表征。然而,我们的高中美术教育和教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记得学生是一种如器皿般的物品,可以将任何的美术鉴赏知识和能力,以及各种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像填鸭一样咕噜咕噜往下灌。如果用陶行知“学游泳”的案例来讲,我们只在岸上拼命地向学生传授游泳的技巧和知识,让学生将一本“宝典”读得滚瓜烂熟,但如果学生一旦下水,这些丰富的知识和认知便会随着生命永远沉浸在池塘中。所以,如果高中美术教学不注重生活实践,没有时刻为学生创设理论联系实践的时空,那将会荒废学生朝气蓬勃的高中年华,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也会由于没有获得实践检验和再创造的机会,而瞬间被遗忘。例如,教学《古代园林艺术》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对“古代园林艺术”选取一角进行深刻的调查和研究,并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身的调查结果向全班汇报,以合力之势帮助所有学生学习有关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种类、特点、结构、精神和审美价值。但我们的教学并不能仅仅停留于此,为防止学生像看电影一样瞬间忘记方才所学内容,教师布置了一个实践性的任务,即“假如某学校是一所艺术类学校,想要设置一个精美的园林,但又不知道如何来规划和建设,如果让你担任此次工程的建筑师,请你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才智,为这个学校设计一份园林建设的简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快乐学习园林艺术,还能亲自操刀,体验园林建设的宏伟和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