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就业岗位的胜任能力,而且要培养其适应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变化的职业核心能力。针对民办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所存的问题,浅析有关解决途径,旨在全面提高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职 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76-01
当前,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人才培养重点仍在学生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锻炼,造成许多毕业生自我管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革新能力等较弱,这些能力不足影响学生职业发展后劲。可见,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不但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前景。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全面,理解不科学,定位不准确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未给予应有重视,认为培养好学生专业技能就达到办学目的。而有些民办高职甚至照搬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寄望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成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扎实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理论功底又远不及本科毕业生水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而21世纪所需高技能型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较强职业核心能力。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科学理解,准确定位,才能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有所作为。
二、民办高职学生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意识不强,影响职业发展
多数民办高职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过度依赖父母,受多年应试教育影响,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培养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不重视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不思考就业问题,面对就业也是倾向于听从家庭安排,造成学生无法正确评估自身能力,不了解职业要求与自身素质的匹配程度,看不到职业核心能力在就业和今后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缺失自身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三、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上不系统,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强
如今劳动者有许多机会选择更换职业,尝试不同的职业生活,而职业和岗位的转变就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角色转换能力和适应能力。但民办高职教育在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不可避免存在着偏颇,偏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略职业核心能力锻炼,造成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眼高手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而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相当广泛,涵盖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专业技能所不能涵盖的,也不是依靠专业技术培训就能习得和掌握的,需要通过系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才能获得。
四、师资力量不强,实践经验不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后盾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状况,难以满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师资队伍存在两大头情形,即年老和年轻教师居多,年轻教师刚毕业就走上讲台,授课时学理气息浓,空谈理论,眼高手低,将高职课堂当成普通高校课堂来讲授,而多数年老教师来自本科院校,理论研究功底深厚,实践经验却不足。另“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造成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难上加难。师资队伍的整体现状,使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力量。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存在上述问题,探析以下提高途径:
一、正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今后社会不但需要一大批高级专业人才,而且还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对此,民办高职要切实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为此,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加大投资力度,主动适应本地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条件,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重视并主动投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民办高职院校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切实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日常学生管理中,都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素。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对将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学校要打造好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多方位、多渠道地加强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统化
民办高职院校要切实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把学生锻炼成为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借助职业核心能力测试评价标准,把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考核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评价相结合,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并在日常教学活动和实习实训过程中,多方面系统化地评估学生,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形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系统化。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
民办高职院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完善“双师型”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完善高职教师培训体系,探索高职教师培训模式,满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新要求。教师要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渗透其中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要素、指标,选用有助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尤其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直接面对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并使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来解决问题,以此提高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元婧.《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时空 2013.2
[2]靖德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12.10
[3]吕莲,姜娟娟,周超.《高职院校學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分析》 课程教育研究 2014.7
作者简介:
吴志卿(1976.5-),男,助理研究员,现任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办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就业指导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民办高职 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76-01
当前,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人才培养重点仍在学生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锻炼,造成许多毕业生自我管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革新能力等较弱,这些能力不足影响学生职业发展后劲。可见,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不但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前景。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全面,理解不科学,定位不准确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未给予应有重视,认为培养好学生专业技能就达到办学目的。而有些民办高职甚至照搬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寄望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成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扎实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理论功底又远不及本科毕业生水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而21世纪所需高技能型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较强职业核心能力。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科学理解,准确定位,才能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有所作为。
二、民办高职学生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意识不强,影响职业发展
多数民办高职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过度依赖父母,受多年应试教育影响,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培养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不重视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不思考就业问题,面对就业也是倾向于听从家庭安排,造成学生无法正确评估自身能力,不了解职业要求与自身素质的匹配程度,看不到职业核心能力在就业和今后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缺失自身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三、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上不系统,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强
如今劳动者有许多机会选择更换职业,尝试不同的职业生活,而职业和岗位的转变就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角色转换能力和适应能力。但民办高职教育在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不可避免存在着偏颇,偏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略职业核心能力锻炼,造成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眼高手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而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相当广泛,涵盖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专业技能所不能涵盖的,也不是依靠专业技术培训就能习得和掌握的,需要通过系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才能获得。
四、师资力量不强,实践经验不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后盾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状况,难以满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师资队伍存在两大头情形,即年老和年轻教师居多,年轻教师刚毕业就走上讲台,授课时学理气息浓,空谈理论,眼高手低,将高职课堂当成普通高校课堂来讲授,而多数年老教师来自本科院校,理论研究功底深厚,实践经验却不足。另“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造成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难上加难。师资队伍的整体现状,使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力量。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存在上述问题,探析以下提高途径:
一、正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今后社会不但需要一大批高级专业人才,而且还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对此,民办高职要切实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为此,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加大投资力度,主动适应本地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条件,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重视并主动投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民办高职院校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切实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日常学生管理中,都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素。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对将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学校要打造好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多方位、多渠道地加强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统化
民办高职院校要切实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把学生锻炼成为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借助职业核心能力测试评价标准,把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考核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评价相结合,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并在日常教学活动和实习实训过程中,多方面系统化地评估学生,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形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系统化。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
民办高职院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完善“双师型”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完善高职教师培训体系,探索高职教师培训模式,满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新要求。教师要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渗透其中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要素、指标,选用有助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尤其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直接面对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并使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来解决问题,以此提高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元婧.《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时空 2013.2
[2]靖德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12.10
[3]吕莲,姜娟娟,周超.《高职院校學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分析》 课程教育研究 2014.7
作者简介:
吴志卿(1976.5-),男,助理研究员,现任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办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就业指导教育、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