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教学不断深入的当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注重按需而导,实施分层施教。在教学实践中,引领学生共同成长、促进学生整体进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与努力的方向。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要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把握学生语文学情,洞察学生感知爱好,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创设一种师生和谐愉悦、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教师应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潜力,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在最近的发展区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感知能力、努力程度、接受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标准的检测,使不同层次、不同感知能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一、把握学情,注重教学内容分层
为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主动走近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脉搏,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努力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在全面掌握学生语文学情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类,把学生按学习成绩、接受能力、思维层次的不同分成优秀生、中等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尽量做到有的放矢,按需而导,根据学生的可塑性与可变性,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有上进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性、一般性、挑战性三个级别,对基础性的内容要求全体学生都要掌握,一般性的要求中等以上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要掌握,挑战性的问题要求优秀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掌握。为实现分层施教的教学目的,笔者从适应学生成长的角度备教材、备学生,在设计问题时,兼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注重选择启发性的提问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回答。
例如,笔者在教学《奇妙的克隆》一课时考虑到,初中学生对克隆这一方式并不了解,克隆这一新鲜事物是近代高科技的产物,因此学生们对其缺少感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与克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克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笔者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在设计问题时,笔者兼顾不同学情学生的发展差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克隆是一种什么繁殖?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等问题,让中等生回答“人类为什么研究克隆,克隆的成功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等问题,让优秀生回答“克隆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人们应该怎样科学地利用克隆知识和如何让克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等问题。由于问题符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感知实际与发展实际,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有学有余力的感觉,这样使全体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二、分层教学,注重学生发展差异
学生由于在智力发展、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会出现学习方法不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现象。对此,教师要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但要拒绝淘汰,要鼓励和唤醒学生,帮助学生建树起学习的信心,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各种学习活动,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迎头赶上,促进全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为深入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发展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要求,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科学编组
在确定学生人员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差异原因,在每一组成员中安排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优的学生为组长,让其组织开展本组的学习活动。在每一小组中安排1~2名不同原因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小组探究、讨论活动,每小组一般以5名学生组成。
2分层要求
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注重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对中等生,要求他们掌握文章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优秀生,要求他们活学活用,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当好表率。
3分层练习
在组织练习、单元测试中,降低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要求,允许他们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做,或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对于中等生让他们独立完成,而对于优秀生要抬高标杆,可以设置一些拓展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思维层次。
例如,在教学《新闻两篇》一课时,为催生学生的学习情感,满足不同层面上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把本课的练习设置为:基本题,对照课本内容掌握新闻的三要素,并试着拟写一则新闻;提高题,了解掌握作者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拓展题,掌握作者精练的语言特色,能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基本题人人都要做,提高题中等和优等生必答,其他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回答,拓展题为选答,不做硬性要求。
三、分层评价,注重学生共同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全体学生的发展入手提出要求:对优秀生以放为主,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自学新知识;对中等生以扶为主,重在引导启发,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学习问题,获得新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教为主,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学会学习。这样做,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和追赶的目标。同时,笔者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吝惜自己的赞美语言,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无论是学生成绩的提升还是努力程度的提高,都要及时地给予点评、分析和赞扬。优等生的评价以启发式为主,中等学生的评价以鼓励式为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评价以表扬式为主。
综上所述,分层教育法能消除传统教学过程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不下”,优秀生“吃不饱”的现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当然,这种分层也是相对的,存在动态变化,老师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变化,而且在备课中要吃透教材,摸清学生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编写教案学案。本人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学(215539)
教师应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潜力,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在最近的发展区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感知能力、努力程度、接受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标准的检测,使不同层次、不同感知能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一、把握学情,注重教学内容分层
为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主动走近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脉搏,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努力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在全面掌握学生语文学情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类,把学生按学习成绩、接受能力、思维层次的不同分成优秀生、中等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尽量做到有的放矢,按需而导,根据学生的可塑性与可变性,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有上进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性、一般性、挑战性三个级别,对基础性的内容要求全体学生都要掌握,一般性的要求中等以上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要掌握,挑战性的问题要求优秀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掌握。为实现分层施教的教学目的,笔者从适应学生成长的角度备教材、备学生,在设计问题时,兼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注重选择启发性的提问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回答。
例如,笔者在教学《奇妙的克隆》一课时考虑到,初中学生对克隆这一方式并不了解,克隆这一新鲜事物是近代高科技的产物,因此学生们对其缺少感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与克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克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笔者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在设计问题时,笔者兼顾不同学情学生的发展差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克隆是一种什么繁殖?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等问题,让中等生回答“人类为什么研究克隆,克隆的成功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等问题,让优秀生回答“克隆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人们应该怎样科学地利用克隆知识和如何让克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等问题。由于问题符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感知实际与发展实际,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有学有余力的感觉,这样使全体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二、分层教学,注重学生发展差异
学生由于在智力发展、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会出现学习方法不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现象。对此,教师要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但要拒绝淘汰,要鼓励和唤醒学生,帮助学生建树起学习的信心,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各种学习活动,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迎头赶上,促进全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为深入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发展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要求,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科学编组
在确定学生人员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差异原因,在每一组成员中安排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优的学生为组长,让其组织开展本组的学习活动。在每一小组中安排1~2名不同原因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小组探究、讨论活动,每小组一般以5名学生组成。
2分层要求
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注重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对中等生,要求他们掌握文章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优秀生,要求他们活学活用,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当好表率。
3分层练习
在组织练习、单元测试中,降低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要求,允许他们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做,或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对于中等生让他们独立完成,而对于优秀生要抬高标杆,可以设置一些拓展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思维层次。
例如,在教学《新闻两篇》一课时,为催生学生的学习情感,满足不同层面上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把本课的练习设置为:基本题,对照课本内容掌握新闻的三要素,并试着拟写一则新闻;提高题,了解掌握作者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拓展题,掌握作者精练的语言特色,能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基本题人人都要做,提高题中等和优等生必答,其他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回答,拓展题为选答,不做硬性要求。
三、分层评价,注重学生共同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全体学生的发展入手提出要求:对优秀生以放为主,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自学新知识;对中等生以扶为主,重在引导启发,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学习问题,获得新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教为主,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学会学习。这样做,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和追赶的目标。同时,笔者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吝惜自己的赞美语言,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无论是学生成绩的提升还是努力程度的提高,都要及时地给予点评、分析和赞扬。优等生的评价以启发式为主,中等学生的评价以鼓励式为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评价以表扬式为主。
综上所述,分层教育法能消除传统教学过程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不下”,优秀生“吃不饱”的现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当然,这种分层也是相对的,存在动态变化,老师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变化,而且在备课中要吃透教材,摸清学生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编写教案学案。本人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学(21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