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玄学和诗文是六朝文化最重要的两个范畴,玄学的体现和传播需要诗文作为工具,而且作为六朝的重要哲学思想,诗文的发展也是深刻受到玄学的影响。
关键词:六朝玄学 诗文 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以来正统经学文化在这个时期受到强烈的冲击,文化的发展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产生了突破于以往的积淀。政权更迭变化迅速猛烈,社会的稳定性遭受沉重打击,士人普遍遭受创作压制,以至他们只能寻求新的机遇。
一、玄学在六朝的地位以及六朝诗文概况
“玄学”一词见于《晋书·陆云传》,专指“玄远”之学,其既是一种社会思潮,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在六朝的动荡局势下,一种哲学思想的引导已经无法满足于那些既想消极避世,又无时不忧患于国运局势的士人。所以,玄学不可避免地吸收并兼容儒、释哲学的精华,以至于玄学显得“崇本亦不废末,尚无亦不废有,尚静亦不废动”①。
此时,长期以来占据主导的经学也为抒情文学腾出了一把“交椅”。文学自觉性使得诗文的审美对象开始变得更加广泛,文学创作的内容更加丰富,作家群的主体意识增强,创作开始追求独特的美学形式和风格,诗文开始逐渐由服务工具变为抒情言志的独立于六艺的美学形式。六朝诗文也注重文学样式及语言艺术。文学和玄学,注定是要相互影响的。
二、玄学影响下的诗文美学形式
永嘉年间,政治南移,名士主动逃避现实的遭遇,将心性完全寄游于对世间哲理的探索之中。王弼在为《老子》注云:“玄者,物之极也”,道明了玄学的探索对象便是物质的本源。中国文学愿意把哲学用语言文学来表达,以至于哲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玄学作为哲学美学的重要发展历程,其真正的思想也是通过文学这种“坚硬”的介质来展示。
(一)玄学对旧文学的改造和新文学的启发
六朝时期的玄学著作,是将已有的经典进行再加工,把过往的单一流派的哲学思想一统于玄学思想中。在当时的玄学论著中,有对道家的经典的注解,也有对儒家经典的释读。“自何氏《集解》以迄陈梁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大抵承正始之遗风,标玄儒之远致,辞旨华妙,不守故常”②,再加上阮籍、嵇康、向秀等人对道家经典的注解,把玄学的儒道结合发挥到了极致。相比解释经典,士人更愿意用原创文学阐述玄学思想。六朝时,诗歌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最好的艺术形式。文人创作用抽象性的语言来谈玄,带动了山水田园诗歌的兴盛。玄学本身就是一种崇尚淡远自然的美学,主张放弃世俗的忍辱毁誉、成败得失,形成一种超越肉体的精神,探索对世界生命真谛的哲理。这样的观念,引导士人对自然的追求和领悟,将抽象的心理带到具体的诗歌中,儒家的济世与道家的无为,真正达到了一种调和的状态。
(二)玄学对诗歌形式和情感的影响
文学的形式无外乎诗文的形式美和情感美。六朝文学理论给诗文的形式做出了规范化。文学的抒情性是别的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文学抒情的直接和客观,让文学的情感美学成为品评文学的手段。六朝开始,各家之言大有百家争鸣之势,诗文的情感美与形式美持平。
玄学追求寄情感于自然界事物的追求,将山水田园风光的描述作为诗文创作的主题。就像谢灵运的诗歌在品读上所体现出的美感,是一种心境纯净的至上感,“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钟嵘也评价“元嘉三大家”为“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这都是间接把玄学深入诗歌形式之中。沈德潛云:“晋人多放达语,独渊明有忧情语,有自认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有物我同得语。”③陶渊明的诗文感情跌宕,情愫起伏,正是在玄学美学中启发出灵感,用静态的山水田园,领悟出心中复杂的情怀;运用诗文工具,把情、义、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殆无长语”,意境非凡。
三、玄学对文学的深远影响
六朝之际,山水诗歌走向自己的高峰,但山水诗这种体裁的诗歌形式,却逐渐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六朝诗文直接影响下的唐代诗歌之中,山水诗占据着绝大的篇幅。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将灵动的山水之美呈现到了极致;高适、曾岑的边塞风光诗,是把情感注入到萧瑟的景色之中;唐代诗歌能够把对景物的描述展现得如此传神,主要原因是六朝山水诗歌形成的理论支柱,并发扬光大。
六朝后期,诗文开始走向浮夸繁靡的风格,只注重于形式的美丽,而往往忽视了诗文真正的灵魂。情理入诗,使得崇尚古文的士人有了可以借鉴的规范。玄学诗文讲究“言意之辨”,玄学对六朝文学的干涉,是中国古代真正文学的起源。因为六朝时期,真正的独立的文学开始出现,而出现之初,便受到了玄学的影响,以至于后世文学,无论如何改进与革新,都难以完全超越或摆脱。
注释:
①祁志祥:《中国美学通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②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6页。
③沈德潜:《说诗晬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32页。
参考文献:
[1](南朝梁)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南朝梁)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王云云,女,硕士,河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关键词:六朝玄学 诗文 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以来正统经学文化在这个时期受到强烈的冲击,文化的发展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产生了突破于以往的积淀。政权更迭变化迅速猛烈,社会的稳定性遭受沉重打击,士人普遍遭受创作压制,以至他们只能寻求新的机遇。
一、玄学在六朝的地位以及六朝诗文概况
“玄学”一词见于《晋书·陆云传》,专指“玄远”之学,其既是一种社会思潮,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在六朝的动荡局势下,一种哲学思想的引导已经无法满足于那些既想消极避世,又无时不忧患于国运局势的士人。所以,玄学不可避免地吸收并兼容儒、释哲学的精华,以至于玄学显得“崇本亦不废末,尚无亦不废有,尚静亦不废动”①。
此时,长期以来占据主导的经学也为抒情文学腾出了一把“交椅”。文学自觉性使得诗文的审美对象开始变得更加广泛,文学创作的内容更加丰富,作家群的主体意识增强,创作开始追求独特的美学形式和风格,诗文开始逐渐由服务工具变为抒情言志的独立于六艺的美学形式。六朝诗文也注重文学样式及语言艺术。文学和玄学,注定是要相互影响的。
二、玄学影响下的诗文美学形式
永嘉年间,政治南移,名士主动逃避现实的遭遇,将心性完全寄游于对世间哲理的探索之中。王弼在为《老子》注云:“玄者,物之极也”,道明了玄学的探索对象便是物质的本源。中国文学愿意把哲学用语言文学来表达,以至于哲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玄学作为哲学美学的重要发展历程,其真正的思想也是通过文学这种“坚硬”的介质来展示。
(一)玄学对旧文学的改造和新文学的启发
六朝时期的玄学著作,是将已有的经典进行再加工,把过往的单一流派的哲学思想一统于玄学思想中。在当时的玄学论著中,有对道家的经典的注解,也有对儒家经典的释读。“自何氏《集解》以迄陈梁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大抵承正始之遗风,标玄儒之远致,辞旨华妙,不守故常”②,再加上阮籍、嵇康、向秀等人对道家经典的注解,把玄学的儒道结合发挥到了极致。相比解释经典,士人更愿意用原创文学阐述玄学思想。六朝时,诗歌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最好的艺术形式。文人创作用抽象性的语言来谈玄,带动了山水田园诗歌的兴盛。玄学本身就是一种崇尚淡远自然的美学,主张放弃世俗的忍辱毁誉、成败得失,形成一种超越肉体的精神,探索对世界生命真谛的哲理。这样的观念,引导士人对自然的追求和领悟,将抽象的心理带到具体的诗歌中,儒家的济世与道家的无为,真正达到了一种调和的状态。
(二)玄学对诗歌形式和情感的影响
文学的形式无外乎诗文的形式美和情感美。六朝文学理论给诗文的形式做出了规范化。文学的抒情性是别的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文学抒情的直接和客观,让文学的情感美学成为品评文学的手段。六朝开始,各家之言大有百家争鸣之势,诗文的情感美与形式美持平。
玄学追求寄情感于自然界事物的追求,将山水田园风光的描述作为诗文创作的主题。就像谢灵运的诗歌在品读上所体现出的美感,是一种心境纯净的至上感,“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钟嵘也评价“元嘉三大家”为“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这都是间接把玄学深入诗歌形式之中。沈德潛云:“晋人多放达语,独渊明有忧情语,有自认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有物我同得语。”③陶渊明的诗文感情跌宕,情愫起伏,正是在玄学美学中启发出灵感,用静态的山水田园,领悟出心中复杂的情怀;运用诗文工具,把情、义、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殆无长语”,意境非凡。
三、玄学对文学的深远影响
六朝之际,山水诗歌走向自己的高峰,但山水诗这种体裁的诗歌形式,却逐渐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六朝诗文直接影响下的唐代诗歌之中,山水诗占据着绝大的篇幅。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将灵动的山水之美呈现到了极致;高适、曾岑的边塞风光诗,是把情感注入到萧瑟的景色之中;唐代诗歌能够把对景物的描述展现得如此传神,主要原因是六朝山水诗歌形成的理论支柱,并发扬光大。
六朝后期,诗文开始走向浮夸繁靡的风格,只注重于形式的美丽,而往往忽视了诗文真正的灵魂。情理入诗,使得崇尚古文的士人有了可以借鉴的规范。玄学诗文讲究“言意之辨”,玄学对六朝文学的干涉,是中国古代真正文学的起源。因为六朝时期,真正的独立的文学开始出现,而出现之初,便受到了玄学的影响,以至于后世文学,无论如何改进与革新,都难以完全超越或摆脱。
注释:
①祁志祥:《中国美学通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②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6页。
③沈德潜:《说诗晬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32页。
参考文献:
[1](南朝梁)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南朝梁)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王云云,女,硕士,河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