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也有思维的习惯,习惯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大敌,故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掌握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难。教学中若能注意培养学生按非习惯思维方式进行思维,常能迅速打开思路,找到问题证(解)的途经。坚持经常性训练定能提高学生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兹略举几例,说明它的作用。
例1:解方程组
按照习惯思维的方式;用加减消元法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运算较繁,若注意到常数项的特点,从消去常数项入手试试看:
(1)-(2)×2得:-9x-18y=0,即x=-2y(3),将它代入(1)解得y=-1,再由(3)得x=2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例2:解方程组4x-3y=3x+3y=6-x
按习惯思维方式,需先将其化为方程组的一般形式再求解,仔细观察题目特点,下面的解法更快:
∵(4x-3y)+(-3x+3y)+(6-x)=3(6-x)
∴6=18-3x
解得x=4,进而可求出y=14/3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一般地,在ax2+bx+c=0(a≠0)中若有一根为l或-1,则得系数关系式a+b+c=0或a+c=b,因此若方程ax2+bx+c=0(a≠0)的系数为a+b+c=0时。则方程有一根为x1=1,另一根可根据x1x2=c/a来确定;若方程ax2+bx+c=0(a≠0)的系数为a+c=b时,则方程有一根为x1=-1,而另一根可根据x1x2=c/a来确定。
例3:解方程3x2+4x-7=0
解:∵a=3,b=4,c=-7
∴a+b+c=0
∴xl=1x2=-7/3
例4:解关于x方程:mx2-(m-n)x-2m+n=0
解:∵a=mb=-(m-n)C=-2m+n
∴a+c=b
∴x1=1x2=2m-n/m
例1:解方程组
按照习惯思维的方式;用加减消元法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运算较繁,若注意到常数项的特点,从消去常数项入手试试看:
(1)-(2)×2得:-9x-18y=0,即x=-2y(3),将它代入(1)解得y=-1,再由(3)得x=2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例2:解方程组4x-3y=3x+3y=6-x
按习惯思维方式,需先将其化为方程组的一般形式再求解,仔细观察题目特点,下面的解法更快:
∵(4x-3y)+(-3x+3y)+(6-x)=3(6-x)
∴6=18-3x
解得x=4,进而可求出y=14/3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一般地,在ax2+bx+c=0(a≠0)中若有一根为l或-1,则得系数关系式a+b+c=0或a+c=b,因此若方程ax2+bx+c=0(a≠0)的系数为a+b+c=0时。则方程有一根为x1=1,另一根可根据x1x2=c/a来确定;若方程ax2+bx+c=0(a≠0)的系数为a+c=b时,则方程有一根为x1=-1,而另一根可根据x1x2=c/a来确定。
例3:解方程3x2+4x-7=0
解:∵a=3,b=4,c=-7
∴a+b+c=0
∴xl=1x2=-7/3
例4:解关于x方程:mx2-(m-n)x-2m+n=0
解:∵a=mb=-(m-n)C=-2m+n
∴a+c=b
∴x1=1x2=2m-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