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作文结尾技巧 提高考场应试能力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mo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的话,那么好的结尾就是成功的全部。因为好的结尾既能与好的开头一道构成文章完善的整体,又能深化文章中心,升华文章主题。一些考生在临场作文时,往往草草收尾,使人有虎头蛇尾之感,使文章前功尽弃,令人惋惜。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作文结尾技巧,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一、照应法
  这是学生最易掌握的方法,即:倘若文章结尾时文路阻塞,不妨回读一下文章开头,寻求与文章开头照应的方法。有一位学生在一次考试后告诉我,他在写《难忘的一个镜头》结尾时,他总想用画龙点睛之笔来结尾,可越想越着急,越急越想不到。眼看时间只剩五分钟了,万般无奈之下,他瞟了文章开头一眼,忽然眼前一亮。于是提笔疾书:“这就是我最难忘的一个镜头,是我生活中千百个镜头中最璀璨明亮的一个。”与开头的“在我的生活中目睹过千百个镜头,然而那一个镜头最使我难忘”相照应。这样的结尾不仅没有重复罗嗦之感,而且起到了结构上回环往复、内容上深化中心的效果。
  二、点“题”法
  这里的“题”指的是文题。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使用点明题旨的点题法结尾较为困难,但点一点标题多能做到。事实上,有些命题作文本身就应该点一下标题,如“第一次学   ”之类的作文题,在文章的结尾或文章的开头都必须点一下题,以表明立意,否则会有不扣题或不贴题之嫌。尤其是对把握不准的作文题目,结尾点一下标题有时能收到奇效。如一次市作文命题为《 的一瞥》,“瞥”字对于一些同学来说是生字,或不明其意的字,连题目中的字都不认识何谈作文?然而有一位学生却得到高分。我好奇地问他,这个作文题你懂吗?他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那么这个半命题是怎样补充完整的,又是怎样写的呢?经过了解得知,题目加上“生活中”,是从考题提示里“在你的生活中肯定有许多的一瞥……”中提炼出来的,既然是“生活中的一瞥”,内容自然就要写生活中的一件事。到了文章的结尾由于对标题的意思不够理解,心理总觉得不够踏实,于是他在文章的结尾加上一句:“这就是我生活中的一瞥……”。这个例子说明作文结尾点明标题的重要性。
  三、反问法
  在文章结尾用反问的语句来肯定前面叙述的内容,从而强调某种感情。这种收尾在考卷中经常使用,这样的结尾对于学生来说极易掌握。比如《我敬爱的人》文章结尾:“朋友,当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难道不觉得我的老师可爱吗?你不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可敬的人吗?”这句话不仅点明了题目,而且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感谢不尽的敬爱之情,其浓浓的情意也打动着读者。
  四、归纳法
  在文章结尾时快速浏览前文,然后作出简要归纳。学生在文章无法结尾时,不妨试用此法。一位学生在参加作文现场赛时,写的是“一次踢足球”。他记叙一次踢足球遇到的种种困难,最后经过努力解决难题的经历。作文结尾感叹道:“通过这次活动,使我领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只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这一总结性结尾,不仅总结了生活经验,而且具有启示意义。
  五、抒情号召法
  运用抒情的手法、号召的形式来结尾。考试中来不及写其它更完美的结尾时,可以用抒情号召的方法进行。如一次竞赛题为《尝试》的作文,一学生是这样结尾的:“朋友,请不忘尝试,快快学会尝试。愿‘尝试’为我们鼓起青春的风帆,‘扶摇直上九万里’。”
  六、对比法
  在文章结尾时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有一次期终考试,作文的要求是“以拥抱为话题”,一位平时作文水平不太高的同学在考试作文得了高分后兴奋地告诉我,他为了能以好的成绩向父母回报,过一个愉快春节,他自拟作文题时另辟蹊径。正常而言,人们一般选择拥抱春暖花开的春天,拥抱万类竞绿的初夏,拥抱硕果累累的秋天,他却选择拥抱的寒冷裸露的冬天。在文中他赞美冬天朴实无华,从不刻意装扮自己;赞美冬天疾恶如仇,荡涤世上一切污浊;赞美冬天铁面无私,没有一丝多余的温情;赞美冬天刚正不阿,宁折不弯;赞美冬天教人坚强,催人奋进;赞美冬天生性最直率,冰刀雪剑能刺破所有虚伪;赞美冬天为人慷慨,袒露自己博大的胸怀……结尾时,他知道此时应该是升华主题,但由于笔力不够,难以寻找升华语言,他急中生智,想起了对比法结尾:“有人怕它、怨它、远离它,但更多的人亲近它、爱它,我更要大声疾呼:拥抱它吧!”既赞美了冬天,又强化了“拥抱”之情。
  七、排比法
  以排比句的形式来结束作文。考试时用这种方法结尾不但简便,而且能让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文章表达效果。如一学生在面对“以感谢为话题”的考试作文时,他自拟的题目为“感谢‘对手’”。他在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动物因为与对手的争斗而得以生存,人因为与对手的竞争而得以进步来阐述文章主旨,结尾又以排比的形式写道:“我们应该感谢学习中的对手,有了他,你才有奋起直追的目标,才有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应该感谢生活中的各种磨难,有了它,你的意志才会更加坚强;应该感谢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有了它,你才会产生无坚不摧的强大动力。”从而增强了话题的说服力,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八、留白法
  含蓄的结尾往往能展现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这个方法在考试作文结尾时,特别是在作文竞赛时使用,会取得良好效果。一位同学在参加地区科技作文竞赛时,自拟题目是《她不该死》,文章描述一位老奶奶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傍晚,因不明雷电现象而长跪在电杆下乞求雷公公,结果被雷击致死,人们因此议论纷纷的真实故事。反映了当时老年人不懂科学,中年人对科学似懂非懂,青少年开始学科学用科学的这一社会现状。作者在结尾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全社会都在学科学、用科学的美好情景。“那位中学生讲述了雷电产生及防护方法后,雷公公又敲着鼓甩着鞭,再次将雨神驱来,只见人们一个个打起雨伞,穿上胶鞋,离开电杆避开树林,向远处走去……”这种象征性的结尾,给人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这篇文章得到了评比老师的充分肯定。
  当然,以上谈及的仅仅是一些简捷的作文结尾技巧,事实上还有更多的方法需要教师在教给学生作文结尾技巧的同时,启发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总结结尾方法,并在考试与比赛中加以实践,从而为作文考试与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初级中学(226422)
其他文献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
报导采用管式结构的氯化钙-氨吸附/脱附过程传热特性试验台.试验结果表明CaCl2对NH3的吸附/脱附化学反应对CaCl2-NH3介质的传热机理有较大影响.通过建立相应物理模型对CaCl2吸附/脱附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对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新的认识,有效的教学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达成三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容易被教学所忽视,但却是学生学习的原动
为了阐明黄河口TAlk(总碱度)的行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根据2004年4月黄河口TAlk实测数据,结合其它化学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黄河口水体在S<
审美教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情感和愿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去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感情得以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新的课程标准,其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是要让学生作为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好书。”在初中阶段,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初中三年九册语文教科书附录中列出了60首课外古诗词,以及一些名著的相关导读。   杜甫诗云“读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育,而课堂教学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主要的渠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