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企业的几个切入点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这给企业特别是国企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本文就构建和谐企业的几个切入点,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抓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国有企业,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在发展。
  笔者认为,发展就是将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使企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使之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这是国企发展的目的,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需求。小平同志早就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内涵是说:富裕才是社会主义。靠什么富裕?发展才能富裕。发展是消除贫穷的根本途径;反之,贫穷则是产生社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才能更加和谐。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这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
  实践证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这是实实在在的真理。因此,扭住发展不动摇、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发展,一心一意谋发展,是国企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要深刻认识并解决的问题。作为广大干部职工,则要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人人为发展出力,事事为发展着想,只有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贡献,才能将企业的发展大业落到实处。
  
  抓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
  
  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同时也是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保持企业的平稳、安定、有序。没有稳定,构建和谐企业就无从谈起;没有稳定,也就谈不上发展,更不敢奢望社会和谐。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的企业氛围,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协调好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当前,影响企业内部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公平问题,因此,一定要将维护公平摆在企业诸多工作的突出位置,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公平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分配公平方面,要在“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的原则下,合理协调基层单位之间、干群之间、新老职工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防止矛盾激化;要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将不满化解于萌芽之中。
  三是要关注弱势群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是解决稳定问题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困难职工的生活,通过技能培训、结对帮扶等多种途径,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境;要切实抓好离退休老干部、退休人员、内退人员、军转干等弱势群体的工作,有条件的要按上级要求,适当提高待遇,使他们享受到发展成果。
  只有处理好方方面面的矛盾,才能创造出有利于发展的良好氛围。
  
  抓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催化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砝码,是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载体越来越得到企业重视。《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指出: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第一,搞企业文化要抓好策划。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看得过于简单,抄袭理念,人云亦云,或制定一些口号,就算企业文化了,其实不然。真正的企业文化,是根据企业特点和企业职工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发展目标和相关理念,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决非空中楼阁。如当年张瑞敏要求员工不要随地大小便,那是最切合实际的要求,是根据员工现状制定的。
  第二,搞企业文化要全员参与。全员参与的意思是在制定目标和各类标准及其理念时要经员工充分讨论、认可,让员工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讨论中得到自我提高。换句话说,让每一条理念都凝聚员工的心血,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企业文化当之无愧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并成为提升自身形象的实践者。
  第三,搞企业文化必须力戒“两张皮”。说一套,做一套,说做不一致,是企业文化的大忌。企业文化一旦成为空中楼阁,就失去了“文化”的意义。因此,搞企业文化要实事求是,从点点滴滴做起,贪大求全搞成“两张皮”是万万不可取的。而企业文化一旦搞好,便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催化剂,给企业带来发展速度。
  
  抓依法治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
  
  党中央多次强调,“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发展”。
  依法治企,既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家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需要。从企业的自身利益讲,依法治企是将企业的管理与国家的法律制度密切结合起来的必然结果,因为企业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法律制度环境。
  依法治企,要求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可以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免受非法分子的侵犯。当然,依法治企也包括执行企业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笔者曾经去一家私营企业考察,其园区里“制度第一,总经理第二”的宣传牌豁然映入参观者的眼帘,透露出私营企业家对依法治企的渴望,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抓班子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证
  
  搞好企业关键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个善经营、会管理的领导班子,不断推进企业发展,是我们党在企业加强执政能力的基本体现,也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学以致用,努力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学习成为一种需要,学有所为,学有所用。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明确领导班子在企业的根本任务,以及班子成员在企业是干什么的,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学习与提高业务素质相结合,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二是要增强班子团结,不断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发挥好班子战斗力的基础。班子成员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班子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发挥好班子的整体功能。
  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干事创业的韧性。班子成员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优良作风,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勘俭办企业,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同时每名班子成员都要密切联系群众,树立好执政为民的观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特别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增强工作韧性,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切不可灰心丧气。
  综上所述,抓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抓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抓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催化剂,抓依法治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抓班子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证。只要从这五点入手,努力工作,拼搏进取,就会不断推进企业发展的进程,逐步使企业达到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企业与内外环境的统一,将构建和谐企业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形成和谐社会尽到企业的责任。
  
  (责任编辑:郝幸田)
其他文献
2003年9月23日,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市国资委成立后,运用出资人之手,通过科学调动和合理流动,推动了我市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全面提速,实现了国有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04年市属国有重点工商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6.4亿元,同比增长33.7%;在消化历史潜亏6.8亿元的情况下,实现利润15.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4%。工业企业研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
期刊
我翻阅着新出版的《林加国书法艺术》第二册,呈现在眼前的是:楷书的挺拔端庄、隶书的浑厚典雅、行草的灵动苍劲……,可谓真、行、草、隶、篆诸体皆备。不仅书体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既有古人的经典名篇,又有自创的诗词,联句。我一页一页的细细品味,满卷诗书墨香,给人一种清新、精美、厚实、自然的美感,令人爱不释手。这是加国同志孜孜以求书法艺术的成果展现,也充分体现了他在文化和书道艺术上长期耕耘中积淀修炼的审美
期刊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和国家特大型军工企业,它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50年发展过程中,企业紧紧围绕“强军报国”这一历史使命,孕育和形成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一机文化,并显示出无穷的生机与活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三代”一机人,使这个老军工企业不断焕发青春。目前一机集团用优秀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把目标锁定在打造中国“第一机械”品牌、创造现代化
期刊
中村克己197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获航空科学硕士学位,当年加盟日产汽车公司,先后担任过产品开发、经营规划、商品规划高级经理、项目管理总监、项目指导部和中国业务办公室常务等职务。2003年7月,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共同出资167亿元合资组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中村克己出任总裁。  记者:今年7月1日,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有限”,英文简称DFL)成立两周年。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公司的总
期刊
如果你要想把企业做得数一数二,那么就得“软、硬”兼备    韦尔奇在担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董事长兼CEO的20年间(1981-2001年),精心打造GE特色企业文化,值得我们学习。    坚持以人为本    对人的高度关注,注重人的因素,是韦尔奇一个十分重要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他认为人就是一切,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是第一位的,接下来才是战略和其他事情。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造就了不起的产品和服
期刊
“众志成城绘愿景,弹洗风尘又向前。”这是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总经理缪文民在2002年北方奔驰营销庆功会上的诗句,尽管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依然还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她像冲锋的号角激励着北方奔驰人“弹洗风尘又向前”。  三年前的今天,北方奔驰产销只是在千台徘徊,而三年后北方奔驰已向万台大关挺进、  缪文民曾形象地形容北方奔驰这个企业:我们引进了一粒优良的红杉树种,种在一机集团这块土壤中。它的种子是
期刊
签合同时就要作好可能打官司的准备    合同的作用主要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起草、审查合同应注意合同条款完备,含义明确。可以使用或参考国家工商局制定的各种合同的示范文本,防范对方在合同中故意设置陷阱。需要经过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按规定程序进行登记。  在当前买方市场的形势下,考虑发展业务、开拓市场向对方提供赊销等优惠条件时,应注意权利与义务相适应,充分考虑赊销所带来的风险,避免过分的对方权利大义务
期刊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更高的竞争在于文化已成为不争之趋势。因此,全面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时代的呼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工程,也是企业元气再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更是企业的自身追求和必然的选择。面对企业文化建设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中央企业,更应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
期刊
“思路决定出路”。在现代企业的外部环境和技术条件相差无几的前提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稀缺的资源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企业的思想或精神。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但生产商品,也生产思想,没有思想理念支撑的企业是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思想的贫穷或精神的贫穷,是一个企业走向衰落的必然表征。思想的来源是实践。但是思想不可能从实践这片“田野”中自发而生,它必须依赖一个中介物——思维才能形成。所谓企业思维,是指
期刊
黄中琦,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硕士研究生;一个凭着自己思维敏捷和踏实的工作作风,28岁就“出道”的技术型干部,在企业工作的10余年的里,从一个技术员到车间主任、财务科长、管理部长、一直到党委书记、国有企业总经理。如今,黄中琦担任了中外合资企业贵州华昌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并在总经理这个岗位上,又干出一番令人刮目的成就,使自己赢得了“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荣誉。    重整旗鼓夯实企业振新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