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87z654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中央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强调“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旋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如何增强“概论”课的实效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思考。
  
   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实的理论功底
  
  一是阅读学术书籍,有助于夯实理论功底。“概论”课教师一定要阅读党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在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时,叙述了新中国建立、向社会主义过渡、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和向改革开放过渡等内容,视野宽阔、内容丰富,对历史的总体把握更全面、更准确。教师阅读党史,不仅是对今年中组部、中宣部等6部门发文推动全社会学习党史的响应,而且也能夯实自身的理论功底,对自身思想素质也是一次提升。
  薄一波文稿丛编《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是一部将个人回忆与档案材料相结合进行研究的产物。它记录了1949年~1966年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决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历史性决策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客观依据,能为“概论”课教师教学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二是阅读政策性文件,有助于了解党中央对国家发展重大问题的政治导向,有助于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师在讲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时,可参考温家宝总理《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的文件,从国家发展的宏观角度讲述民生问题中的教育改革问题、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问题、完善社保体系问题、推进卫生体制改革问题,这样教师能宏观上把握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具体到北京教育改革问题,《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归划纲要(2010—2020年)》从公平、优质、创新、开放4个维度描绘了北京的教育现代化。其中均涉及到百姓诉求集中的“入园难”“教育公平”“与就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教师叙述北京如何“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问题,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引。
  三是重视科学研究,选择当下热点问题做深入的了解和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如果教师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怎样实现?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思维活跃的当代青年,肤浅的说教已经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教师要敢于面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究。例如,民生问题中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有了对问题的深入了解,才能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使理论分析具有现实具体的内容;才能讲好“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真正做到释疑解惑、教育引导。同时,增强教学中的科研含量,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是政治宣传的形象,力求使政治性寓于学术性之中。
  
   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教学内容要凸显现实性、针对性
  
  一是内容必须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要针对国内外形勢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例如,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公布,内容涉及农业、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创新、文化、对外开放、国防、民生等主要领域;共提出了24个发展指标,涉及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科技教育以及民生等7个方面。这些主旨内容均应及时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章中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区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分节中,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章节时填充,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二是内容必须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学内容要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紧密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只有内容联系实际,学生才能够关心社会现实,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也才能够体会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10月接受美国CNN资深记者扎卡里亚的专访时,谈到他的政治愿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时所饱含的温情!
  
   增强“概论”课程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创新教学方法
  
  一是传统讲授法—深入挖掘事例背后的故事,提炼教学切入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提炼为教学的切入点,使理论分析具有现实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抽象和空洞的。例如,在讲解“产业升级改造”中“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这一概念时,可举例创办于1992年的广东东莞华坚鞋业集团如何从昔日的小鞋厂跃居大品牌的故事。讲述他们如何从代工鞋厂发展成行业龙头老大,到后来由于金融危机爆发,在巨大利润被挤压的情况下,转型投入巨资搞研发创自有品牌所经历的坎坷。教师要从中设计问题作为切入点,并环环相扣,引出相关理论。
  二是传统讲授法—积极创新语言表达艺术,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转化。“概论”课教材语言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准确性的特点。但教材语言并不等于就是教学语言,学生更易接受的是教学语言。教师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融会贯通地用生动的教学语言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地把握教材。例如,在讲解“科学发展观”内容时,用中国象棋作喻,解读北京“十二五”规划草案的部分内容。象棋中的帅是棋盘的首脑,对帅的要求是胸怀全局。北京要建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是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世界城市”的概念就是棋盘中的帅。象棋中的马,走法不拘一格,打法出人意料,但又很有协作意识。北京要在绿色经济、高新经济、创意经济上下功夫,“创新发展”的概念就是棋盘中的马。象棋中的兵最多,密布棋盘。这就像北京人口的现状,人口调控,安置好兵的问题是北京发展面临的挑战。这样讲解既通俗易懂,又增强了课堂活力。
  三是专题调研教学法—通过教学中的“小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专题调研是“概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小实践”。它是同课堂讲授这种理论教学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教学环节,偏重于直观性、形象性、感性,是便于学生参与的环节,一般表现为观看教学录像、组织课堂讨论、举办征文写作,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某些调查访问活动等。
  结合教学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章,师生共同选择典型专题作为研究对象。例如,选择 “北京最美的街道—朝阜大街”作为研究对象,学生收集图片、介绍古迹的资料以及北京市政府对朝阜大街的系统保护的措施等,展示了朝阜大街各类文化遗产、近现代史迹、自然生态环境交织的美丽景观,体现了历史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的和谐共生。对于学生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与理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式”的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其他文献
期刊
当今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同样面临着汉语文化与学生母语文化之间的冲突,我们同样可以采取文化“调适”策略来减小文化矛盾,有效传播中国文化.教学中运用文化调适策略,要求汉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72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在△ABC中,AD是高,矩形PQMN的顶点P、N分别在边AB、AC上,QM在BC上.设BC=48,AD=16,PQ∶PN=5∶9,求矩形PQ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汽车的发明者也许不会想到,这项改变了世界的伟大发明,在缩小城市的距离感、增大人们出行半径的同时,也让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人们痛苦万分。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首善之区,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50万辆。2009年,北京最新统计的人口数量是2200万人,且该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与人口数量比翼齐飞的是高速增长的汽车上牌数量——平均5个人中,就有一个有车族。数据总是枯燥乏味的,随便在大街上问一个司机,都能跟你倒两个
我国目前表现出经济过热增长的势头,并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资产泡沫型通货膨胀。这一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外汇储备的巨额膨胀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民币投放泛滥。究其最终成因,人民币汇率未能按照市场价值进行准确定价,是当今经济中一切扭曲现象的症结所在。我国应正视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谨防爆发金融危机。    200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6年的过热增长势头,并且通货膨胀明显。从各种经济指标来看,无论是总量,还是单
在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必然选择。未来几年,我国金融资本将加速在国际市场的融合. 结合国际银行业的并购趋势,中资银行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并购战略。  编者按:在国内商业银行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资本运作,推进国际化运营的背景下,海外并购将是实现银行各类战略目标的一条可选捷径。事实上2007年以来,国内一些大中型商业银行已经掀起了新一波的收购浪潮,在此之
一说起农村,人们立刻会想到田野、树林、无边广阔的蓝天。可是我记忆中出现的却是一条臭气熏人的小巷,两旁是泥土筑成的墙,中间是牛走的路,人踹上去脚就陷入烂泥和粪便中。在小巷末端,一所黑乎乎的小破屋。几只母鸡在肥料堆上啄食。一捆柳条浸在一只小木桶里腐烂。大门前,一个小孩一只手提着木鞋,一只光赤的脚泡在沟渠的粪尿水中。  “你父母都在家吗?”  孩子看看我,不懂我说什么,转过头去不理我了。我拍门,等了好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