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年伊始,电影《狼图腾》的上映引发华语电影圈新一轮话语之战。各种言论铺天盖地而来之时,不禁想起崔健那句著名的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一月中旬才下线的《一步之遥》早已余温不再,《狼图腾》一上映即博取公众更为热烈的关注。相对影片本身,这电影之外的世界上演的一幕幕戏码似乎要比电影本身更为精彩。
影片的故事开始于1967年,陈阵和杨克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来到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认识了牧民毕力格、嘎斯迈一家,也见识到了内蒙草原狼。在和狼群接触的过程中,陈阵对它们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甚至不顾所有人反对,养了一只小狼,在驯养小狼的过程中,陈阵开始审视狼和人的草原的关系。然而,不管毕力格如何告诉陈阵狼是蒙古人的图腾,却也不能改变狼和人的敌对关系。一群外来人对狼群储存过冬的黄羊的掠夺,打破了狼群和牧民之间的生态平衡。而以场部主任包顺贵为首的生产队员则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狼群和人类的关系顿时变得势不两立……
从内容概述我们能看到,除去表层的剧情,影片涉及了一些较为深层的话题,比如人和动物的关系,人和大自然的关系。这确实是影片引发观众思考的切入点,或者说,也是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所在。然而,不仅如此,影片还有一些可能更为深层的企图,只不过已经被剔除得微乎其微。但是在诸多对影片的评论中,原作小说中关于游牧民族的狼性和农耕民族的羊性优劣比较的话题再次被提起,并试图在影片中搜寻农耕民族文明依靠游牧民族输入新的血液才能延续至今这在原小说中引发激烈争议的观点。
但实际上,电影《狼图腾》并没有延续原作的创作意图,影片抽取了原作中陈阵在草原上的生活这一部分,并非小说主题的生态关注成为电影的主导思想。继而巧妙地将重心从对民族性的思考转移到了环保这个更为国际化的视点之上。这是电影面向全球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文字影像化的需要。由此,原作中大段的理论书似的说教,以及这些说教中呈现出的作者的个人观念在电影中几乎看不到。唯一残留的部分就是毕力格老人说出的那些带有某些哲理的话语,并且绝大部分还是落在狼在生态中的作用这个范畴。虽然中间也出现“我们蒙古人的历史从来都不是我们书写”这样的话。这些言语的生硬更多来自言语的非口语化和毕力格作为一个普通牧民的身份,就内容本身而言,倒也不需过度解读,似乎也不必上升到狼性和羊性的关系之中。
然而,尽管如此,摒弃了关于民族性形而上思考的《狼图腾》依旧未能就电影而论电影。虽然是法国导演,而这位导演又以擅长拍动物题材影片而受到邀请,似乎能期待它跳出陈年的框架,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影片依然打上了很深的中国制造的烙印。意思就是,有一些无关电影本体的东西似乎更令大家兴奋并津津乐道。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我总会想起一些既无大场面,又不打算表达任何理念的电影,然而,那些影片,却往往会带来更为长久更为深邃的思索。而我相信,对于《狼图腾》的导演,当他怀着极大的兴趣,以极其严谨的职业操守为这部影片七年磨一剑的时候,他所想的也就是拍一部真实的描述动物的情感和生存境况的电影,在他,这是所能表达出的对原作最大的尊重。导演的代表作《子熊故事》里没有一个心灵受到震荡的陈阵,也没有任何现身说法的教诲,却传达出更深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好的电影应该守住踏实叙事的本分,而非评说。笔者不禁感叹,托物言志的文学传统不知何时成了电影的表达手法。
而这部题材关乎狼的电影,不禁令我想起1990年的美国影片《与狼共舞》。這部影片讲述的是美国白人军官和印第安人的故事,巧得很,影片的主角也是被草原的辽阔之美吸引,而且和一只两条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并给它取名为“两只白袜”。相对《子熊物语》,《与狼共舞》和《狼图腾》彼此之间明显具有更为相似的观照性。“对美国西进运动的深刻反思,多元化地展现文化、历史、种族与和平的复杂主题,将写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情调融为一体的伟大史诗”——这些是美国媒体当年对《与狼共舞》的评价,只要将美国变成中国,把西进运动变成文革,再把狼或者自然放进去,不觉得完全可以用《狼图腾》来替换吗?然而,《与狼共舞》的所有成功首先基于: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一部惊险刺激的冒险片、感人至深的爱情片和激荡人心的剧情片。
当然,在众多《狼图腾》的评论之中,并非没有就影片的叙事之破碎和苍白以及演员表演不到位提出的有见地的看法。然而,这些远远不够。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化成一组数字来看,《狼图腾》在春节期间七天票房约2.5亿,为何一部叙事上可谓不完整,而演员表演也差强人意的电影能博取如此高的票房。除去因为原著而来的那部分人群,影片的公关宣传功不可没。狼成为影片最大热点,草原风光和明星也各自具备一定号召力。作为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影片,这样的商业推荐方式无可厚非,而既然是以视觉方式呈现,画面的精美和演员个人的名声当然也都是观众会为一部电影买单的原因。但是,电影的魅力并不止于此,甚至远远不在于此,相反,上述几个原因恰可能都只是一部影片具有恒久生命力细微末节的理由。如果说,这部影片没有达到一些观众的预期,肯定不是因为它没有讲出更好的道理,而正是一部电影原本最该视为生命的东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真实的人性、朴素的情感、好看的故事、令人难忘的细节和台词……
中国电影曾经不乏优美的故事和对于人性真实淳朴的描绘,但随着电影产业快速而过度的商业化,整个行业对于电影的态度进入了一种偏颇以至于扭曲的状态。观众被宣传引导,处于极度弱势的语境中,已经缺失了在电影市场中要求自身权利的力量。而影片的创作方向则迷失在对商业效果的过度追求中,认为票房就是衡量品质和成功的标准。最终,那些说出电影其实不那么好看的朴素的声音根本毫不重要,因为,我们虽然还在看电影,但看的已经不是电影了。
影片的故事开始于1967年,陈阵和杨克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来到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认识了牧民毕力格、嘎斯迈一家,也见识到了内蒙草原狼。在和狼群接触的过程中,陈阵对它们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甚至不顾所有人反对,养了一只小狼,在驯养小狼的过程中,陈阵开始审视狼和人的草原的关系。然而,不管毕力格如何告诉陈阵狼是蒙古人的图腾,却也不能改变狼和人的敌对关系。一群外来人对狼群储存过冬的黄羊的掠夺,打破了狼群和牧民之间的生态平衡。而以场部主任包顺贵为首的生产队员则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狼群和人类的关系顿时变得势不两立……
从内容概述我们能看到,除去表层的剧情,影片涉及了一些较为深层的话题,比如人和动物的关系,人和大自然的关系。这确实是影片引发观众思考的切入点,或者说,也是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所在。然而,不仅如此,影片还有一些可能更为深层的企图,只不过已经被剔除得微乎其微。但是在诸多对影片的评论中,原作小说中关于游牧民族的狼性和农耕民族的羊性优劣比较的话题再次被提起,并试图在影片中搜寻农耕民族文明依靠游牧民族输入新的血液才能延续至今这在原小说中引发激烈争议的观点。
但实际上,电影《狼图腾》并没有延续原作的创作意图,影片抽取了原作中陈阵在草原上的生活这一部分,并非小说主题的生态关注成为电影的主导思想。继而巧妙地将重心从对民族性的思考转移到了环保这个更为国际化的视点之上。这是电影面向全球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文字影像化的需要。由此,原作中大段的理论书似的说教,以及这些说教中呈现出的作者的个人观念在电影中几乎看不到。唯一残留的部分就是毕力格老人说出的那些带有某些哲理的话语,并且绝大部分还是落在狼在生态中的作用这个范畴。虽然中间也出现“我们蒙古人的历史从来都不是我们书写”这样的话。这些言语的生硬更多来自言语的非口语化和毕力格作为一个普通牧民的身份,就内容本身而言,倒也不需过度解读,似乎也不必上升到狼性和羊性的关系之中。
然而,尽管如此,摒弃了关于民族性形而上思考的《狼图腾》依旧未能就电影而论电影。虽然是法国导演,而这位导演又以擅长拍动物题材影片而受到邀请,似乎能期待它跳出陈年的框架,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影片依然打上了很深的中国制造的烙印。意思就是,有一些无关电影本体的东西似乎更令大家兴奋并津津乐道。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我总会想起一些既无大场面,又不打算表达任何理念的电影,然而,那些影片,却往往会带来更为长久更为深邃的思索。而我相信,对于《狼图腾》的导演,当他怀着极大的兴趣,以极其严谨的职业操守为这部影片七年磨一剑的时候,他所想的也就是拍一部真实的描述动物的情感和生存境况的电影,在他,这是所能表达出的对原作最大的尊重。导演的代表作《子熊故事》里没有一个心灵受到震荡的陈阵,也没有任何现身说法的教诲,却传达出更深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好的电影应该守住踏实叙事的本分,而非评说。笔者不禁感叹,托物言志的文学传统不知何时成了电影的表达手法。
而这部题材关乎狼的电影,不禁令我想起1990年的美国影片《与狼共舞》。這部影片讲述的是美国白人军官和印第安人的故事,巧得很,影片的主角也是被草原的辽阔之美吸引,而且和一只两条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并给它取名为“两只白袜”。相对《子熊物语》,《与狼共舞》和《狼图腾》彼此之间明显具有更为相似的观照性。“对美国西进运动的深刻反思,多元化地展现文化、历史、种族与和平的复杂主题,将写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情调融为一体的伟大史诗”——这些是美国媒体当年对《与狼共舞》的评价,只要将美国变成中国,把西进运动变成文革,再把狼或者自然放进去,不觉得完全可以用《狼图腾》来替换吗?然而,《与狼共舞》的所有成功首先基于: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一部惊险刺激的冒险片、感人至深的爱情片和激荡人心的剧情片。
当然,在众多《狼图腾》的评论之中,并非没有就影片的叙事之破碎和苍白以及演员表演不到位提出的有见地的看法。然而,这些远远不够。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化成一组数字来看,《狼图腾》在春节期间七天票房约2.5亿,为何一部叙事上可谓不完整,而演员表演也差强人意的电影能博取如此高的票房。除去因为原著而来的那部分人群,影片的公关宣传功不可没。狼成为影片最大热点,草原风光和明星也各自具备一定号召力。作为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影片,这样的商业推荐方式无可厚非,而既然是以视觉方式呈现,画面的精美和演员个人的名声当然也都是观众会为一部电影买单的原因。但是,电影的魅力并不止于此,甚至远远不在于此,相反,上述几个原因恰可能都只是一部影片具有恒久生命力细微末节的理由。如果说,这部影片没有达到一些观众的预期,肯定不是因为它没有讲出更好的道理,而正是一部电影原本最该视为生命的东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真实的人性、朴素的情感、好看的故事、令人难忘的细节和台词……
中国电影曾经不乏优美的故事和对于人性真实淳朴的描绘,但随着电影产业快速而过度的商业化,整个行业对于电影的态度进入了一种偏颇以至于扭曲的状态。观众被宣传引导,处于极度弱势的语境中,已经缺失了在电影市场中要求自身权利的力量。而影片的创作方向则迷失在对商业效果的过度追求中,认为票房就是衡量品质和成功的标准。最终,那些说出电影其实不那么好看的朴素的声音根本毫不重要,因为,我们虽然还在看电影,但看的已经不是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