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一方面要淡化教师“教”的痕迹,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淡化“教”、突出“学”,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参与、亲历实践。
关键词:主体地位 自主探究 亲身参与 亲历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在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一方面要淡化教师“教”的痕迹,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具体怎样淡化“教”、突出“学”,值得每一位教师探索。笔者以《分数乘整数》一课为例,谈几点尝试。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经过探究,学生思维的惰性会越来越大。因此,教师应为探究性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必要时给予恰当的引导。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获得知识。
如《分数乘整数》一课教学中对算式310×3算理的解释。这个算式虽然是比较简单的计算,但其中蕴含的算理却值得学生一探究竟。笔者通过学习单让学生自主探究算式310×3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结果。从学生的学习单来看,其中不乏巧妙、独特的思路。比如下面几种方法:(1)运用分数加法——310×3=310+310+310=910;(2)画图(见图1);(3)化成小数——310×3=310+310+310=0.3+0.3+0.3=0.9=910;(4)运用分数的意义——310表示3个110,310×3表示(3×3)个110即9个110,就是910;(5)运用单位转化——310米=3分米,310米×3=3分米×3=9分米=910米;(6)分子乘整数——310×3=3×310=910。
图1
二、让学生亲身参与
上述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当然有优劣之分,但笔者并没有立即做出评价,而是创造宽松的氛围,组织了一次自由讨论,并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310米=3分米,310米×3=3分米×3=9分米=910米,所以310×3=910。
师很好!你用的是单位转化的方法。
生(质疑)你为什么不把310米转化为30厘米来想?
(台上的同学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措手不及,教师适时提示。)
师我觉得你可以按他的要求试一试。
生(板演后)其实这样也可以。310米=30厘米,310米×3=30厘米×3=90厘米=910米,只不過这样转化稍微麻烦一些。谢谢你的补充和提醒!
……
生我是将分数转化成小数,310的分母是10,很容易化成小数。因为310=0.3,所以310×3=310+310+310=0.3+0.3+0.3=0.9=910。
(台下学生窃窃私语。)
师大家对他的方法有疑问吗?不妨大胆说出来。
生我觉得没有必要转化成小数,我们学过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算,由310+310+310可以直接得到结论910。
……
三、让学生亲历实践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在自由讨论后,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对比各种算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各种算法之间的差异,选出最简洁的算法,从而使所学知识逐步转化为技能。
当学生汇报完计算310×3的所有方法后,教师追问:“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陷入沉思,稍后便有学生回答:“它们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都是910。”“它们都是把3个310合起来。”“其实都是在算9个110是多少,所以分母不变分子相乘,3×3=9。”紧接着,教师提问:“从这些方法中选出你最喜欢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310×30,14×37。”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对比:“这两题和310×3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你们不再用画图、分数加法等方法了?”学生发现:“画图、分数加法、化成小数等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用分数的分子乘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更方便、准确!”
关键词:主体地位 自主探究 亲身参与 亲历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在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一方面要淡化教师“教”的痕迹,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具体怎样淡化“教”、突出“学”,值得每一位教师探索。笔者以《分数乘整数》一课为例,谈几点尝试。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经过探究,学生思维的惰性会越来越大。因此,教师应为探究性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必要时给予恰当的引导。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获得知识。
如《分数乘整数》一课教学中对算式310×3算理的解释。这个算式虽然是比较简单的计算,但其中蕴含的算理却值得学生一探究竟。笔者通过学习单让学生自主探究算式310×3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结果。从学生的学习单来看,其中不乏巧妙、独特的思路。比如下面几种方法:(1)运用分数加法——310×3=310+310+310=910;(2)画图(见图1);(3)化成小数——310×3=310+310+310=0.3+0.3+0.3=0.9=910;(4)运用分数的意义——310表示3个110,310×3表示(3×3)个110即9个110,就是910;(5)运用单位转化——310米=3分米,310米×3=3分米×3=9分米=910米;(6)分子乘整数——310×3=3×310=910。
图1
二、让学生亲身参与
上述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当然有优劣之分,但笔者并没有立即做出评价,而是创造宽松的氛围,组织了一次自由讨论,并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310米=3分米,310米×3=3分米×3=9分米=910米,所以310×3=910。
师很好!你用的是单位转化的方法。
生(质疑)你为什么不把310米转化为30厘米来想?
(台上的同学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措手不及,教师适时提示。)
师我觉得你可以按他的要求试一试。
生(板演后)其实这样也可以。310米=30厘米,310米×3=30厘米×3=90厘米=910米,只不過这样转化稍微麻烦一些。谢谢你的补充和提醒!
……
生我是将分数转化成小数,310的分母是10,很容易化成小数。因为310=0.3,所以310×3=310+310+310=0.3+0.3+0.3=0.9=910。
(台下学生窃窃私语。)
师大家对他的方法有疑问吗?不妨大胆说出来。
生我觉得没有必要转化成小数,我们学过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算,由310+310+310可以直接得到结论910。
……
三、让学生亲历实践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在自由讨论后,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对比各种算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各种算法之间的差异,选出最简洁的算法,从而使所学知识逐步转化为技能。
当学生汇报完计算310×3的所有方法后,教师追问:“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陷入沉思,稍后便有学生回答:“它们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都是910。”“它们都是把3个310合起来。”“其实都是在算9个110是多少,所以分母不变分子相乘,3×3=9。”紧接着,教师提问:“从这些方法中选出你最喜欢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310×30,14×37。”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对比:“这两题和310×3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你们不再用画图、分数加法等方法了?”学生发现:“画图、分数加法、化成小数等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用分数的分子乘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更方便、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