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者讨厌营销信息不请自来?那就奉上精心烹制的内容大餐,举办一场不期而遇的免费午餐吧——虽并非志在展示品牌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高风亮节,但这种提供切实价值的方式,在进一步打响品牌知名度的同时,还能将可信赖感、亲近感和美誉度等正向价值顺利传导给消费者。
B2B公司的营销看上去都颇具高科技范儿,如何让冷冰冰的科技知识普及或者对自身业务的宣传更接地气?更重要的是,一旦过于丧失仙气,一秒变逗比,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将是致命的。所以,B2B公司的沟通始终是营销界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有人将之誉为戴着镣铐跳舞,需要以庄重而又不失谐趣的方式,为大众揭开他们的严肃面具,“娱乐”或“服务”是其中的两大法宝。大多数高科技公司都选择“服务”作为自己的突破口,而“集客营销”(Inbound Marketing)正是完美诠释服务功能的绝佳武器。
“买”媒体VS“赚”忠诚
2006年,数字营销公司Hubspot提出并炒热了“集客营销”这一理念,它特指运用网络整合传播手段,通过高水准的独家个性化内容,为品牌创造独特体验,从而免费赚取访客的注意力。与此相对应的概念是支付广告费用,通过大众媒体向受众推送信息的“推式营销”(Outbound Marketing)。2009年,HubSpot 公司联合创始人及CEO布莱恩·哈利根推出了《集客营销,让谷歌、社会化媒体和博客帮你找消费者》一书,苹果公司元老(前首席宣传官)盖伊·川崎写下了这样的推荐词:“如果你人傻钱多,那就继续做推式营销吧;如果你脑子够好使,就来学习学习怎么玩集客营销。”
集客营销诞生之时,正是互联网带来摧枯拉朽营销革命之际,传统的推式营销日渐式微。研究表明,逾2亿名美国消费者在FT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自己的电话设置为“免电话营销打扰”;91%的电子邮件用户取消了以前订阅的企业电邮广告;44%的直邮印刷广告从未被消费者打开;86%的消费者选择跳过电视广告,在25-34岁用户中,有84%因为不相关或打扰式广告选择离开曾经钟爱的网站—— 一言以蔽之,消费者讨厌这种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感觉,他们不喜欢被打扰,更愿意自己去发现,去感受,而集客营销这种提供价值增值来吸引用户主动关注的方式更受欢迎。这两种营销的区别,被业界形象地誉为“锤子与磁石”的差别:推式营销使劲锤一锤,才有可能产生效果;集客营销则通过消费者感兴趣的高价值内容这一磁石,实现“吸引”“转化”“贴近”及“取悦”四大步骤,从而达成用户与广告主的双赢。
助推剂+保护伞
近几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高歌猛进,移动互联网的风起云涌,各类切入消费者生活的入口随之丰富,集客营销也逐渐成为雄霸营销热点榜单的“常胜将军”。今年1月份,《福布斯》杂志剖析了2015年全球五大营销看点,指出集客营销将成为发挥广告主营销能动性的助推剂,因为它生而具备桥梁作用,围绕它构建的内容,很有可能正是消费者苦苦索求的解决方案。并透露85%的品牌广告主正在运用集客营销,74%的广告主今年将维持原有预算甚至追加部分投入。
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首席策略官尼克尔·斯齐亚沃尼表明,本质上而言,集客营销是内容营销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带有攻击性和侵扰性的内容管道,为广告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营销工具,而是一把保护伞,在它的庇护下,企业的各类营销策略可以互相照应。集客营销策略一旦运用得当,将能充当大规模营销的先头部队,不止引爆消费者的热情,还能免费赚取主流媒体的主动曝光,引发大量转发。
看似无心插柳
实则步步为营
常用的集客营销通路包括博客、搜索引擎、社会化媒体等,根据数字营销公司Voltier(后被整合搜索及内容营销的互动营销机构Blue Glass收购)提供的数据,公司官博和社会化媒体日渐成为重要的集客营销工具,在帮助企业获得新客户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57%的公司表示官博和LinkedIn是其主要客源,Facebook和Twitter的“来客率”则分别为48%和42%。
即便如此,集客营销能否成功,还取决于背后是否有一整套着眼于长远未来的内容营销战略作为支撑。数据管理公司NetProspex与调研机构Ascend2公司合作,对270家B2B公司的分析调查表明,仅有27%的受访企业表示,集客营销在达成某些特定的营销目标时“非常有价值”,46%的受访企业认为最大的挑战是缺乏有效的策略,42%的受访企业则苦于缺少专门的内容运营团队。
那么,集客营销该怎么玩出自己的花样?看看通用电气、英特尔、微软、IBM、美国运通卡和Adobe这六家如雷贯耳的公司,如何以内容做饵,钓住那些渴望一窥究竟的人们——
独家揭秘 增强品牌知名度 在对3600家广告主追踪调查之后,HubSpot公司发布了《2014年集客营销发展报告》,将官方博客列为最高效的集客营销渠道,那些善于优化自身官博的广告主,投资回报率提升了13倍。所以,GE等广告主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集客营销策略都以博客沟通为主战场。
科技牛人们,还有那些了不起的创新一直隐藏在百花深处?通用电气决定创办GE Reports这一博客平台来展示他们的风采。他们聘请托马斯·卡尔纳(曾在《福布斯》杂志当了八年商业报道记者)担任主编。卡尔纳为GE Reports撰写文章(每周六七篇),并周游通用电气在全球的各个办公室(伊斯坦布尔、布宜诺斯艾利斯、北京等地),向相关员工传授讲故事的技巧,将通用电气的传播经理们培训为GE Reports的责任作者,为读者讲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而非发布冷冰冰的新闻通稿。卡尔纳向公司的传播总监汇报,同时他还是通用电气全球公关团队的一员。他所掌舵的GE Reports无需承担拉动销售这类具体的任务,而是将火力集中于构建品牌知名度。据透露,GE Reports员工的考核标准是发表文章的阅读量、来自其他大众媒体的引述报道等。 卡尔纳认为有几篇作品代表了GE Reports的报道方针:《神奇纸飞机》讲述的是美国旧金山的一位设计系学生在五年时间内用胶水和纸板制作一个1比60的波音777模型的独家故事,报道对该模型及其复杂的制作工艺——解密,这个模型从行李舱到起落架等一应俱全,细节考究,令人叹为观止;《突破极限》完整呈现了捷克飞机制造商捷克飞机工业公司(运用通用电气的发动机)为尼泊尔一家航空公司生产的小型飞机,如何在尼泊尔一家高海拔机场起降的过程。文章配套了大量视频(由通用电气的一名员工头戴GoPro头盔摄制而成),让人大开眼界。这些文章引起了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连线》、《快公司》以及《新科学家》杂志等业界大牛的引述,成功为通用电气吸引到大量主动关注和二次传播机会。
用解密者的独家视角呈现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容,也是英特尔的集客营销策略。
2010年,英特尔公司创办了“英特尔新闻社”这个网站。该网站隶属于公关部门,有三名专职员工,创始人比尔·考尔德有多年新闻报道及公关业从业经历。这个团队同样不以网站流量或是否促进销量为目标,而是以“前人未曾报道的封面文章”来要求自己,吸引主流媒体选取其内容作为封面故事。因此,它更集中于分享幕后故事及与英特尔各项业务息息相关的封面素材。
服务支持构筑独到竞争力集客营销的一大重要使命是与消费者建立稳固的关系,美国运通卡将其“OPEN Forum”论坛玩得风生水起,在给中小企业家贡献各类建议之余,顺带也收买了这些人的心。
在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等创业型公司成为富甲一方的贵胄之时,创业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提供全面的创业指导及金融支持,2007年,美国运通卡旗下这一旨在服务创业企业的OPENForum.com平台应运而生。OPEN Forum的编辑们满世界搜罗创业智慧,大力挖掘成功企业家的故事,解析其商业洞察、分享创业指南以及有效的实战工具,并辅以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帮助中小企业主管理及发展自己的公司。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该网站的月度独立访客数便超过100万名。该项目最初主要帮助纽约青年创业家,并孵化了全纽约最知名的几家创业公司,如今已经扩展至全美各大城市。这些公司成长壮大起来后,又对美国运通卡实现了反哺,一方面与其展开更坚实的金融合作,另一方面以受惠者的姿态向OPENForum.com的新用户亲述成功故事,更具感染力和可信度。这是真知灼见及实际服务赢取价值用户的典范,也是顾客忠诚度项目的一个教科书式的范例。
内容集纳 黏住高端人群 Adobe公司以PS、InDesign等办公及多媒体工具著称,它在图形处理、创意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地位无可取代,但近年来它希望将自身业务扩展至营销软件领域,推出了市场数据分析云服务“Marketing Cloud”。为了在这一全新的领域抢夺话语权,Adobe公司于2009年开通了一个独立站点CMO.com,旨在为CMO(首席营销官)提供数字时代的智慧支持。该站点的主编蒂姆·墨兰此前曾有20年的科技新闻报道经验。
在这个信息过载时代,CMO.com看到了内容过滤与精编的价值,它希望成为CMO们了解周遭世界的一个集成式窗口。与林林总总的其他分享市场营销智慧的网站不同,CMO.com目标明确,只瞄准那些C级别(最高管理层)用户和“营销决策者”,它每天从《连线》和《广告时代》杂志、科技博客Mashable等150多家市场营销内容提供商集纳并归档文章,精心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内容予以分享。据墨兰透露,CMO.com还会以每周两次的频率向订阅用户发送电子邮件新闻通讯。除此之外,该站点还出品原创综合内容,由顶尖的商业新闻记者、品牌总监、咨询顾问或行业分析师执笔。
IBM公司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沟通方式,除了Voices实时服务平台外,还以多个博客(智慧星球、IBM研究以及公民IBM)从产业构建及商业转型等领域,展示公司的独特价值:如何让世界更智慧更高效。与Adobe公司一致,IBM的集客营销内容来源也非常广泛,除了专职团队之外,还引入行业组织领导人、学者、政府官员撰文。史蒂夫·哈曼在《商业周刊》工作了12年,是享有广泛声誉的科技记者,其文字兼具趣味性和严谨性,曾执笔30多篇封面文章。2009年,他跳槽到IBM,成为集传播策略专家、作者及摄像记者于一身的通才。哈曼向内部关系部门总监汇报,他的主要职责分为两部分,一是更新IBM公司的智慧星球博客,向85万名独立访客披露IBM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二是在主流媒体上撰写赞助故事,在《福布斯》、《连线》和《纽约客》杂志以及《赫芬顿邮报》等IBM投放广告的媒体上,发布软性沟通文章。如今,大量用户观看了他所拍摄的视频短片,其中的一支播放量超过了8万次。他的宗旨是不唯点击量,而希望触及那些需要沟通的对象:公司消费者、商业伙伴、记者、科技博主及产业分析师等。哈曼认为集客营销成功的经验是,将自己想象成需要IBM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人,从这个视角而言,IBM的研究师如何通过自身看似枯燥的工作解决人们的问题,激发人们的信心等,都是有价值的内容。
故事加分 歪打正着促销量 一向给人中规中矩印象的微软,在集客营销方面的步子却迈得最大,它的大本营被直接命名为“故事”,分享的都是洋洋洒洒的长文章,而且图片和视频的画质都非常精美,以大开版时尚杂志的方式逐一展示,这种“反差萌”一度令业内许多科技记者惊呼不已。与其他公司不同,微软这名为大众“讲故事的人”不是记者,而是微软公司前伦敦销售工程师史蒂夫·克莱顿,他因个人博客内容出众而被微软公关部门的头头弗兰克·肖招致麾下,并被任命为微软总部的一名全职博主,可尽情撰写一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没有销售压力,也没有流量关卡,但克莱顿对团队的要求是,写出其他媒体无法披露或尚未披露的故事。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独家呈现的一篇文章《从88英亩起步,微软如何建立未来之城》。这篇文章源于克莱顿与微软智能园区管理系统负责人的一次会面,他获知微软在建筑物智能化管理领域的领先优势,觉得很有话题价值,但当微软公关团队将这一内容发散给主流媒体后,却没有引来任何主动采访需求,最终克莱顿团队决定自己来讲述这个有趣的故事。出人意料的是,这篇文章吸引了50万人次浏览,更令人惊喜的是,它为微软带来了切切实实的订单:三家企业看到微软智能园区解决方案在降低能耗等方面的巨大突破,主动要求微软帮助其部署这一系统。这六家企业都建立了专职团队,配备专业化人才或制作独家内幕式报道,或答疑解惑,成功汇聚人心。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B2B公司的营销看上去都颇具高科技范儿,如何让冷冰冰的科技知识普及或者对自身业务的宣传更接地气?更重要的是,一旦过于丧失仙气,一秒变逗比,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将是致命的。所以,B2B公司的沟通始终是营销界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有人将之誉为戴着镣铐跳舞,需要以庄重而又不失谐趣的方式,为大众揭开他们的严肃面具,“娱乐”或“服务”是其中的两大法宝。大多数高科技公司都选择“服务”作为自己的突破口,而“集客营销”(Inbound Marketing)正是完美诠释服务功能的绝佳武器。
“买”媒体VS“赚”忠诚
2006年,数字营销公司Hubspot提出并炒热了“集客营销”这一理念,它特指运用网络整合传播手段,通过高水准的独家个性化内容,为品牌创造独特体验,从而免费赚取访客的注意力。与此相对应的概念是支付广告费用,通过大众媒体向受众推送信息的“推式营销”(Outbound Marketing)。2009年,HubSpot 公司联合创始人及CEO布莱恩·哈利根推出了《集客营销,让谷歌、社会化媒体和博客帮你找消费者》一书,苹果公司元老(前首席宣传官)盖伊·川崎写下了这样的推荐词:“如果你人傻钱多,那就继续做推式营销吧;如果你脑子够好使,就来学习学习怎么玩集客营销。”
集客营销诞生之时,正是互联网带来摧枯拉朽营销革命之际,传统的推式营销日渐式微。研究表明,逾2亿名美国消费者在FT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自己的电话设置为“免电话营销打扰”;91%的电子邮件用户取消了以前订阅的企业电邮广告;44%的直邮印刷广告从未被消费者打开;86%的消费者选择跳过电视广告,在25-34岁用户中,有84%因为不相关或打扰式广告选择离开曾经钟爱的网站—— 一言以蔽之,消费者讨厌这种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感觉,他们不喜欢被打扰,更愿意自己去发现,去感受,而集客营销这种提供价值增值来吸引用户主动关注的方式更受欢迎。这两种营销的区别,被业界形象地誉为“锤子与磁石”的差别:推式营销使劲锤一锤,才有可能产生效果;集客营销则通过消费者感兴趣的高价值内容这一磁石,实现“吸引”“转化”“贴近”及“取悦”四大步骤,从而达成用户与广告主的双赢。
助推剂+保护伞
近几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高歌猛进,移动互联网的风起云涌,各类切入消费者生活的入口随之丰富,集客营销也逐渐成为雄霸营销热点榜单的“常胜将军”。今年1月份,《福布斯》杂志剖析了2015年全球五大营销看点,指出集客营销将成为发挥广告主营销能动性的助推剂,因为它生而具备桥梁作用,围绕它构建的内容,很有可能正是消费者苦苦索求的解决方案。并透露85%的品牌广告主正在运用集客营销,74%的广告主今年将维持原有预算甚至追加部分投入。
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首席策略官尼克尔·斯齐亚沃尼表明,本质上而言,集客营销是内容营销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带有攻击性和侵扰性的内容管道,为广告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营销工具,而是一把保护伞,在它的庇护下,企业的各类营销策略可以互相照应。集客营销策略一旦运用得当,将能充当大规模营销的先头部队,不止引爆消费者的热情,还能免费赚取主流媒体的主动曝光,引发大量转发。
看似无心插柳
实则步步为营
常用的集客营销通路包括博客、搜索引擎、社会化媒体等,根据数字营销公司Voltier(后被整合搜索及内容营销的互动营销机构Blue Glass收购)提供的数据,公司官博和社会化媒体日渐成为重要的集客营销工具,在帮助企业获得新客户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57%的公司表示官博和LinkedIn是其主要客源,Facebook和Twitter的“来客率”则分别为48%和42%。
即便如此,集客营销能否成功,还取决于背后是否有一整套着眼于长远未来的内容营销战略作为支撑。数据管理公司NetProspex与调研机构Ascend2公司合作,对270家B2B公司的分析调查表明,仅有27%的受访企业表示,集客营销在达成某些特定的营销目标时“非常有价值”,46%的受访企业认为最大的挑战是缺乏有效的策略,42%的受访企业则苦于缺少专门的内容运营团队。
那么,集客营销该怎么玩出自己的花样?看看通用电气、英特尔、微软、IBM、美国运通卡和Adobe这六家如雷贯耳的公司,如何以内容做饵,钓住那些渴望一窥究竟的人们——
独家揭秘 增强品牌知名度 在对3600家广告主追踪调查之后,HubSpot公司发布了《2014年集客营销发展报告》,将官方博客列为最高效的集客营销渠道,那些善于优化自身官博的广告主,投资回报率提升了13倍。所以,GE等广告主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集客营销策略都以博客沟通为主战场。
科技牛人们,还有那些了不起的创新一直隐藏在百花深处?通用电气决定创办GE Reports这一博客平台来展示他们的风采。他们聘请托马斯·卡尔纳(曾在《福布斯》杂志当了八年商业报道记者)担任主编。卡尔纳为GE Reports撰写文章(每周六七篇),并周游通用电气在全球的各个办公室(伊斯坦布尔、布宜诺斯艾利斯、北京等地),向相关员工传授讲故事的技巧,将通用电气的传播经理们培训为GE Reports的责任作者,为读者讲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而非发布冷冰冰的新闻通稿。卡尔纳向公司的传播总监汇报,同时他还是通用电气全球公关团队的一员。他所掌舵的GE Reports无需承担拉动销售这类具体的任务,而是将火力集中于构建品牌知名度。据透露,GE Reports员工的考核标准是发表文章的阅读量、来自其他大众媒体的引述报道等。 卡尔纳认为有几篇作品代表了GE Reports的报道方针:《神奇纸飞机》讲述的是美国旧金山的一位设计系学生在五年时间内用胶水和纸板制作一个1比60的波音777模型的独家故事,报道对该模型及其复杂的制作工艺——解密,这个模型从行李舱到起落架等一应俱全,细节考究,令人叹为观止;《突破极限》完整呈现了捷克飞机制造商捷克飞机工业公司(运用通用电气的发动机)为尼泊尔一家航空公司生产的小型飞机,如何在尼泊尔一家高海拔机场起降的过程。文章配套了大量视频(由通用电气的一名员工头戴GoPro头盔摄制而成),让人大开眼界。这些文章引起了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连线》、《快公司》以及《新科学家》杂志等业界大牛的引述,成功为通用电气吸引到大量主动关注和二次传播机会。
用解密者的独家视角呈现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容,也是英特尔的集客营销策略。
2010年,英特尔公司创办了“英特尔新闻社”这个网站。该网站隶属于公关部门,有三名专职员工,创始人比尔·考尔德有多年新闻报道及公关业从业经历。这个团队同样不以网站流量或是否促进销量为目标,而是以“前人未曾报道的封面文章”来要求自己,吸引主流媒体选取其内容作为封面故事。因此,它更集中于分享幕后故事及与英特尔各项业务息息相关的封面素材。
服务支持构筑独到竞争力集客营销的一大重要使命是与消费者建立稳固的关系,美国运通卡将其“OPEN Forum”论坛玩得风生水起,在给中小企业家贡献各类建议之余,顺带也收买了这些人的心。
在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等创业型公司成为富甲一方的贵胄之时,创业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提供全面的创业指导及金融支持,2007年,美国运通卡旗下这一旨在服务创业企业的OPENForum.com平台应运而生。OPEN Forum的编辑们满世界搜罗创业智慧,大力挖掘成功企业家的故事,解析其商业洞察、分享创业指南以及有效的实战工具,并辅以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帮助中小企业主管理及发展自己的公司。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该网站的月度独立访客数便超过100万名。该项目最初主要帮助纽约青年创业家,并孵化了全纽约最知名的几家创业公司,如今已经扩展至全美各大城市。这些公司成长壮大起来后,又对美国运通卡实现了反哺,一方面与其展开更坚实的金融合作,另一方面以受惠者的姿态向OPENForum.com的新用户亲述成功故事,更具感染力和可信度。这是真知灼见及实际服务赢取价值用户的典范,也是顾客忠诚度项目的一个教科书式的范例。
内容集纳 黏住高端人群 Adobe公司以PS、InDesign等办公及多媒体工具著称,它在图形处理、创意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地位无可取代,但近年来它希望将自身业务扩展至营销软件领域,推出了市场数据分析云服务“Marketing Cloud”。为了在这一全新的领域抢夺话语权,Adobe公司于2009年开通了一个独立站点CMO.com,旨在为CMO(首席营销官)提供数字时代的智慧支持。该站点的主编蒂姆·墨兰此前曾有20年的科技新闻报道经验。
在这个信息过载时代,CMO.com看到了内容过滤与精编的价值,它希望成为CMO们了解周遭世界的一个集成式窗口。与林林总总的其他分享市场营销智慧的网站不同,CMO.com目标明确,只瞄准那些C级别(最高管理层)用户和“营销决策者”,它每天从《连线》和《广告时代》杂志、科技博客Mashable等150多家市场营销内容提供商集纳并归档文章,精心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内容予以分享。据墨兰透露,CMO.com还会以每周两次的频率向订阅用户发送电子邮件新闻通讯。除此之外,该站点还出品原创综合内容,由顶尖的商业新闻记者、品牌总监、咨询顾问或行业分析师执笔。
IBM公司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沟通方式,除了Voices实时服务平台外,还以多个博客(智慧星球、IBM研究以及公民IBM)从产业构建及商业转型等领域,展示公司的独特价值:如何让世界更智慧更高效。与Adobe公司一致,IBM的集客营销内容来源也非常广泛,除了专职团队之外,还引入行业组织领导人、学者、政府官员撰文。史蒂夫·哈曼在《商业周刊》工作了12年,是享有广泛声誉的科技记者,其文字兼具趣味性和严谨性,曾执笔30多篇封面文章。2009年,他跳槽到IBM,成为集传播策略专家、作者及摄像记者于一身的通才。哈曼向内部关系部门总监汇报,他的主要职责分为两部分,一是更新IBM公司的智慧星球博客,向85万名独立访客披露IBM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二是在主流媒体上撰写赞助故事,在《福布斯》、《连线》和《纽约客》杂志以及《赫芬顿邮报》等IBM投放广告的媒体上,发布软性沟通文章。如今,大量用户观看了他所拍摄的视频短片,其中的一支播放量超过了8万次。他的宗旨是不唯点击量,而希望触及那些需要沟通的对象:公司消费者、商业伙伴、记者、科技博主及产业分析师等。哈曼认为集客营销成功的经验是,将自己想象成需要IBM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人,从这个视角而言,IBM的研究师如何通过自身看似枯燥的工作解决人们的问题,激发人们的信心等,都是有价值的内容。
故事加分 歪打正着促销量 一向给人中规中矩印象的微软,在集客营销方面的步子却迈得最大,它的大本营被直接命名为“故事”,分享的都是洋洋洒洒的长文章,而且图片和视频的画质都非常精美,以大开版时尚杂志的方式逐一展示,这种“反差萌”一度令业内许多科技记者惊呼不已。与其他公司不同,微软这名为大众“讲故事的人”不是记者,而是微软公司前伦敦销售工程师史蒂夫·克莱顿,他因个人博客内容出众而被微软公关部门的头头弗兰克·肖招致麾下,并被任命为微软总部的一名全职博主,可尽情撰写一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没有销售压力,也没有流量关卡,但克莱顿对团队的要求是,写出其他媒体无法披露或尚未披露的故事。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独家呈现的一篇文章《从88英亩起步,微软如何建立未来之城》。这篇文章源于克莱顿与微软智能园区管理系统负责人的一次会面,他获知微软在建筑物智能化管理领域的领先优势,觉得很有话题价值,但当微软公关团队将这一内容发散给主流媒体后,却没有引来任何主动采访需求,最终克莱顿团队决定自己来讲述这个有趣的故事。出人意料的是,这篇文章吸引了50万人次浏览,更令人惊喜的是,它为微软带来了切切实实的订单:三家企业看到微软智能园区解决方案在降低能耗等方面的巨大突破,主动要求微软帮助其部署这一系统。这六家企业都建立了专职团队,配备专业化人才或制作独家内幕式报道,或答疑解惑,成功汇聚人心。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