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不能只要核心功能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城市核心功能的转变?这里面主要的经济逻辑是什么?就是用土地产出率更高的经济活动来取代原有的经济活动。所以在城市功能演变的背后,是经济规律在驱动。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应当先思考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出了问题就是政府来管。
  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相互支持
  城市的核心功能是离不开非核心功能的。比如对一支部队来说,作战功能是核心功能,后勤保障功能是非核心功能,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战功能是离不开后勤保障功能的。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讲话,对北京的核心功能作出明确的战略定位,要求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2016年中国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明确了北京的上述定位。
  但是由于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是相互支持的,所以要把非核心功能疏解出去,做起来并不容易。如果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协调得不好,也会出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强调“先生产、后生活”,最后就带来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不配套的问题。上海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城市的住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都非常短缺,最终对城市生产的发展也带来负面影响。我们知道,1980年代末90年代初朱镕基担任上海市市长时,上海居民申请家里装电话,要交一笔数量可观的“初装费”,原因就是当时上海通讯基础设施的欠账太多,需要为建设筹措资金。
  我注意到,京津冀规划并没有说要疏解北京的非核心功能。北京疏解功能不是区别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而是区别首都功能和非首都功能,重点疏解非首都功能。京津冀规划明确提出,北京的问题,如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所以需要有序疏解这些非首都功能。
  规划明确北京疏解的非首都功能有四项:一,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这里主要还是制造业,比如首钢迁到(河北唐山市)曹妃甸;二,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三,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四,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所以我认为,首都功能是核心功能的一部分或是核心功能的一个子集,是中央党政机关履行职能所派生的功能。这里强调中央党政机关,不包括北京的地方机关,因为中央机关才体现首都功能。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区别首都功能与非首都功能还是有一定难度。中央党政机关履行职能所派生的功能,可以分为直接的派生功能与间接的派生功能。这两种功能可能就很难区分。如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四套班子,以及下属的各个部委都需要履行相应职能。这些职能显然是首都功能。但是,与此同时,这些中央机关有数量庞大的各级领导与各类工作人员。这些公务员和他们的家属都有生活的需要,包括居住、(家属)就业、教育、医疗、消费、休闲需要,需要相应的城市功能来满足这些需要,这些功能就是首都功能间接派生出来的功能。这些功能,显然不能都疏解出去。疏解首都功能,一旦牵涉到這些问题,操作起来就比较麻烦,比如:市场要不要?物流要不要?快递要不要?饭店要不要?决定这些问题都比较麻烦。所以即使不提核心、非核心功能,而是提首都、非首都功能,操作起来可能也不容易。
  我感觉区分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是大视野的分类方法。我们倾向于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视角来谈城市功能。但是国外一般从不同的视角来区分城市功能。比如在1933年有关城市规划的《雅典宪章》中,把城市功能分为居住、工作、游息和交通四类主要功能,而且特别强调最基础的功能是居住功能。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来看,这样分类也有其合理性。在这四类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中,要区分哪一类是核心功能,哪一类是非核心功能,还是很困难的。因为从人的需要来说,这四类都是人所需要的功能,一个都不能少。所以说,如果换一个视角,看到的问题可能就不一样。
  城市核心功能并非静止不变
  城市的核心功能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演变的过程。
  一个城市的核心功能在更大程度上是在特定经济社会与技术条件下,由该城市的客观因素或禀赋所决定的,如城市的区位、交通运输的成本以及与经济腹地的联系等。
  比如,前些年中国一些三线城市也建了民航机场,但是民航航班不愿意来。为什么不来?因为这个地方没有规模经济,没有足够的客流量,民航来了要亏本。所以如果要民航安排航班,地方政府就要每年补贴它。这是客观规律在起作用。
  当然,技术对核心功能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我们知道扬州在中国历史上,从汉唐到明清,曾经历长期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扬州位于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有“中国运河第一城”之称。我们读唐诗是“烟花三月下扬州”,唐诗中没有出现过今天的“大上海”,因为上海在19世纪中叶开埠以后才得到快速发展,成为远东地区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扬州的繁荣与当时的运输技术有关,当时的运输主要靠内河航运。随着我们近现代运输技术的发展,铁路、公路运输变得越来越重要,扬州的核心功能也就注定要发生变化。
  我们再看看江苏沪宁线沿线城市。中国最早的铁路就是沪宁线。沪宁铁路对沿线城市,从上海经苏州、无锡、常州到南京的各城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历史上的国际贸易也影响过许多城市,如元末明初的福建泉州、鸦片战争以前的广州等,都曾经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口岸。对外开放与贸易是促进上海在19世纪中叶以后快速发展成为远东地区国际大城市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和技术及生产方式有关系。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城市核心功能的转变?这里面主要的经济逻辑是什么?就是用土地产出率更高的经济活动来取代原有的经济活动。   比如,最早我们都是农业,没有城市,后来有了交易的需要,就出现了集市。中国最早的城市只是政治中心,交易是在城外进行的。到宋代以后,城市才成为交易的地方。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述了宋代首都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交易带来的土地产出率比农业要高,所以交易用地就取代了农业用地。后来,农业手工业贸易市场又很快被大工业制造中心所代替了,因为大工业制造中心能够产生更高的土地产出率。当然,后来制造业又被现代服务业所替代,因为中央商务区(CBD)比制造业用地能产生更大的效益。所以在城市功能演变的背后,是经济规律在驱动。
  但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一些经济规律难以发挥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应当先思考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出了问题就是政府来管。
  几点政策建议:
  解决中国城市拥堵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多中心城市的建设。尤其是像北京、上海這样的超大城市,要加强城市的一级中心与二级中心的规划与建设,在一级中心与各二级中心之间加强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联系,加强二级中心向周边辐射的交通联系。另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要实行混合功能,避免目前就业大量集中在中心城,而居住却越来越向外围扩散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加强中心城的居住功能。东京规定,中心城区的旧城更新必须至少有20%的建筑面积用于住宅。今后中心城区的旧区改造要避免简单将相关居民都动迁到郊区,要适当增加住宅(尤其是小户型住宅)面积。另外,各类工业园区也要适当建设一定比例的职工住宅或宿舍。
  郊区新城要增强就业功能,要发展各类就业机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还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让土地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能更好地反映土地的稀缺性,要用土地产出率高的产业来替代土地产出率低的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完善有利于中国人口流动的软基础设施。要逐步淡化城镇体系金字塔的等级结构,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程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同时适当提高社会医疗保险、义务教育与其他公共服务的统筹层次,提高经费筹集与使用的均等化程度。这样做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让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形成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户籍制度所隐含的资源配给功能就自然而然地淡化了。到那个时候,偏远山村的孩子就能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更加均等化的基础社会保障与各类公共服务,就能获得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
  (本文依据作者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2016年年报发布会上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整理)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其他文献
经济发展、全面小康,离不开法治护航。国企改革、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的敏感话题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党的十九大关注的焦点,同样也是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关注的重点。在蔡宁看来,“国企改革、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这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河南省委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发展大局。他认为,检察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检察机关义不容
新中国建国之后,我国一共制定了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以及1982年宪法。1975年宪法是在“十年动乱”的极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因而被认为是一次倒退。1975年宪法共四章,其结构和1954年宪法类似,但只有30条,其中权利保障仅剩下四条,因而显得格外简括和粗糙,并容易使宪法流为空洞的口号。“文革”结束之后制定的1978年宪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拨乱反正”的努力,取
几千年来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无外乎是外部的物质文明和内在的精神文明。在传统的历史书写视域下,往往聚焦那些帝王将相、豪杰超人和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至于普通百姓的吃喝拉撒睡,似乎和历史无关。果真如此吗?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其实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同样是影响历史变革的重要推手。《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卷本)这部厚重的著作,立足历史学和经济学的双重维度,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试图完整阐
“知识付费”的兴起与社会需求的爆发有关。  信息化時代的一个特征是,社会的发展开启了快进模式,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更迭十分迅猛,面对这种快速的演进,社会对个体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升。相应地,人们对优质知识的渴求越来越旺盛。  于是,优质内容的价值被重新评估,知识获取方式也在重构。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从表面上看,知识付费是规模化的知识购买的形式,但在深层次
中兴遭到美国政府制裁,被禁止在未来7年内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倪光南,这位79岁的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的权威,又一次成为焦点。中兴的遭遇,是偶然还是必然?中兴之后,“中国芯”离我们还有多远?  倪光南的昔日助手梁宁在一篇文章里写道:2018年倪院士已经79岁,还在为了中国自主可控的芯片与操作系统奔走呼吁。我们见到的倪光南,刚刚结束在一个论坛的日程,西装、白发,温和谦逊。年轻人陈述业余的提问,他
两高明确“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  何为“公民个人信息”?怎样算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如何定罪量刑?5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北京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上述问题给出答案。《解释》共十三条,内容包括“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标准等十个方面内容,将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解
“这是一本人生之书,细细想来,我的青春、我的欢乐、我的痛苦、我的思索……我整个的人生,几乎全在这本书中流泻、书写、抒怀、描摹……这是我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时光留下的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是我的人生足迹。”在《文学回忆录》中,叶辛这样写道。  叶辛生于1949年,今年正好70岁,用他的话说,“一下子成了老作家”。回望来时路,不只是一个人的青春悄悄逝去,也是两千万人留下的时代痕迹,更是一个民族曾经的蹉跎岁
云南昆明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喜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直接或通过亲属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1827余万元、美元13.2万元、欧元3万元和价值33万元的钻石、价值27.66万元的黄金。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  铁窗内,李喜经常想到体弱的妻子、患病的儿子,感到凄凉和悲哀。他在忏悔书中感叹:“假如当初我没有走向歧途……全家就能团圆幸福地在一起……”  在“灯红酒
上海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国际大都市,居民楼宇越建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将高层住宅建筑因为火灾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上海市人大代表于广辉建议,在高层居民楼统一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同时督促物业企业定期开展小区消防演习。  高层住宅灭火难 及时了解火情是关键  “2015年春节我在香港一处高层建筑经历了一次火警。当时早上6点多走廊里铃声大作,我赶紧出去,看到大家在防火通道快速有序地下楼。”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企业管理研究的本土学者,一路见证了中国企业的成长,并以其经典企业管理的实践案例,对企业家精神与社会创新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解析。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其中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中国逐渐脱去计划经济色彩、成长为一个生机蓬勃市场经济的关键。但问题是,在曾经“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国有经济中,民企一步步崛起、壮大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