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关系到高校教学乃至社会发展的稳定。以香港“占中”事件为例,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建立学生群体面对突发事件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学生策略选择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该模型可推广到一般的高校突发事件,对研究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博弈
Game Analysi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bout the So-called Occupy Central Movement in Hongkong
Guangjie Li , Ning Bin , Jiadi Zhu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520)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n university emergency has relationship with college teaching and even the stabi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o-called Occupy Central Movement in Hongkong, the paper adopts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o build game models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tudents’ strategies choosing for network opinion transmission. This model can be extended to explain general university emergency.
Key words: university emergency;network public opinion;evolutionary game
1.引言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着相当联系的事件,是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难以预测而且影响范围极大的,以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1]。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高校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交网络的兴起给大学生递上了一支麦克风,让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畅所欲言。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网络和社会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和误导,从而做出一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符的行为,甚至做出破坏社会良好秩序的违法行为。
比如香港占中事件、华南师范大学学生集体裸跑、厦门大学教授诱奸女学生事件等,高校突发事件在网络化媒体和各种社交平台的助推下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种各样的声音让事件在疯传的同时也有可能发生变异,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给高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当前关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对网络舆情特点和应对策略的分析上。张丽娟、曾润喜等分析了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和作用,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分类、特点、原因等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与方式[3];陈强指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泛化现象,并指出舆情议题、舆情指向和舆情表达的泛化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的主要表现[2];陈谦、陈强指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由信息汇集机制、事件研判机制、策略选取机制、资源动员机制、事件追踪机制和时候恢复机制构成[4];王颖则着重探讨高校突发事件微博等媒体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以及微博舆论的形成以及应对策略[5];张义庭、谢威运用热力学熵理论,构建了基于熵理论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五力模型[6]。张玉亮、张昊苏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静态博弈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健康运行,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采取积极、真诚的舆情应对态度,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的利益统筹,凸显舆情媒体的舆情引导作用,培养第三方网民的理性客观态度[7]。
本文以香港高校学生参与的“占中”事件为例,在演化博弈复制动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学生群体面对突发事件时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研究学生的策略选择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
2.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演化博弈模型
在高校突发事件中,高校管理者在整个事件的进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对策和策略对事态的进化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给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高校突发事件,政府也需要强力介入,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大部分的参与者来说都是希望事件得到妥善解决的,所以政府和高校官方给出的信息和干预往往能够引导着舆情往着想要的方向发展,使舆情弱化和消亡或达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网民“围观”、“打酱油”、“起哄”“盲目跟风”等的行为广泛存在,他们有意无意地推动网络舆情向特定方向演变,政府和高校应该对此加以引导和利用。
以香港占中事件为例,学生群体的策略空间可以表示为{盲从,分析},“盲从”表示学生个体在接触事件的时候,受到事件组织者的煽动,不加思考地盲目跟从事件组织者的脚步,选择支持非法占中;而“分析”表示学生个体在最初面对此起事件的时候,没有盲目支持组织者,而是选择冷静分析,最终认清事件的本质,选择支持政府,反对占中。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整个演化博弈当中,学生个体的策略并不是从开始到最后都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不断模仿、学习其他个体中获得更好收益的行为策略,然后调整和改进,最后进行决策。 以下将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香港学生内部群体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的指导意义。
2.1模型建立
设学生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进行的博弈如图1所示:
盲从 分析
盲从 (χ,χ) (0,0)
分析 (0,0) (γ,γ)
图1 学生群体内部博弈的策略组合与收益矩阵
其中,χ表示学生个体对突发事件选择盲从策略(X)的得益,γ表示学生个体对突发事件选择分析策略(Y)的得益。
把学生群体所采取的策略分为两部分:盲从(X)和分析(Y),设采取分析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λ。(下面简称选择策略X的个体为个体A,选择策略Y的个体为个体B。)
2.2模型求解
因为大学生的总体价值观和政治素质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属于尚未成熟的群体,对突发事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极易受负面言论和反动势力的煽动和利用,而且突发事件爆发之初大学生对事件的性质、起因和组织者的意图尚未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Facebook、twitter等网络社交平台接触事件,在网络舆情形成之初,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所以假设整个学生群体最初采用的策略X。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各大网站、报刊等媒体开始对此起事件进行全面的报道,同时社会上一些理性、政治觉悟高的社会名人也开始冷静地分析事件的性质和组织者的意图。此时,学生群体慢慢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大致情况,开始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冷静下来对事件进行分析。这时候,学生群体中有比例为λ的个体开始由选择策略X转向为采用策略Y。
这样,在学生群体内部,对于任意一个学生个体,他受到个体A的影响的概率为1-λ,受到个体B的影响的概率为λ。
学生个体选择策略X的期望得益U1=χ(1-λ):
而学生个体选择策略Y的期望得益U2=γλ:
演化稳定策略要求:γλ>χ(1-λ)
即,当时,选择y策略的得益比选择x策略的得益要大。
如果把得益理解为受自己影响的学生个数,那么受个体B影响的学生的个数为γλ,由于原来选择策略Y的学生在整个群体中的比例为λ,因此整个群体受个体B的影响的期望数量为γNλ2,其中N为整个学生群体的规模。同理,受个体A的影响的学生个数为χN(1-λ)2,于是受个体B的影响的学生占整个群体的比例为:
(1)
因此经过n个时间段后选择策略Y的个体的期望数量为:
(2)
令
则 (3)
得到驻点。由稳定性分析知道,在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由于,又,因此,当时,则,即由(2)式定义的单调递减且收敛于0。当时,则,由(2)式定义的单调递增并收敛于1。因此:
(1)当时,策略X的演化稳定的。
(2)当时,由(2)式定义的单调递增并收敛于1,也就是说个体B成功影响了个体A,学生群体中的个体A渐渐地由盲从到选择策略Y。
(3)当时,个体A与个体B将维持γ:χ的比例。但是该比例并不稳定,因为一旦某个随机因素使得某类个体的数量增加,那么,根据上面的讨论,整个群体中个体将朝着有利的方向演化,直至将另一种策略被完全取代。
2.3模型的指导意义
经过上面对学生内部群体的策略博弈选择分析可以知道,政府和高校想要把网络舆情引导到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就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将 的值尽可能地提高,使得学生群体最终都摒弃“盲从”而选择“分析”策略。由于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正处于塑造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面对一些重大事件难以及时形成比较成熟的处理方法,很多时候是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对待事件,思想很容易受到身边的人和事的左右,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各大具有权威性的媒体及时有效地发布消息和勒令各大媒体删除对政府不利的言论,以及组织社会上乃至国际社会上有公信力的名人表明反对“占中”和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以此影响选择“盲从”的学生,把网络舆情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争取将 值进一步提升。同时,对于支持“占中”的社会名人,政府应该与其进行协商,防止引发进一步的网络舆情,避免突发事件的再次升温。高校则应该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学生们认清事件的本质,制订新的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对支持“占中”的有影响力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步步地恢复学校的正常秩序。
3.案例分析
香港占中事件是由香港少数激进反对派不顾主流民意煽动大学生于2014年9月28日起在香港发动的一场非法集会。早在2013年3月27日激进反对派已经开始策划此起事件,他们不顾香港的法治和700万香港市民的感受,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香港广大民众的利益,搅乱安定繁荣的局面。在事件开始之初,组织者通过发布消息,在网上制造舆论,某些好事者则通过各大社交平台把这些信息扩散出去,企图利用网络媒体煽动学生,而香港学生盲目跟风,也都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工具对这起事件进行转发和评论,一时间引起很大轰动,形成网络舆情。与此同时,占中组织者为了达到目的,还利用香港的苹果日报和借助外国一些网络媒体极力打击行政长官的威信、不断制造不实言论,阻碍香港政府施政。占中事件不仅对香港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且香港的经济也蒙受了巨大损失,但占中组织者却对这些现象视若无睹,仍然一意孤行。香港市民对此怨气冲天,同时,香港乃至世界各界人士也纷纷对此进行谴责。香港政府对此一直报以积极的态度,通过网络媒体发布消息,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意愿,对舆论进行疏导,希望能够通过合适合理的方式平息此起事件。
占中事件从发起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月了,虽然香港激进分子还在费尽心思想把事件闹大,但经过政府的有效应对,事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很多被蒙蔽的香港学生和普通市民已经渐渐由“占中”转向“反占中”的行列。只有大家回归理性,理智分析,香港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繁荣稳定。 4.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以香港占中事件为例,建立模型对学生群体内部的策略选择进行研究,在事件开始之初,学生群体都选择盲目跟从事件组织者,使得突发事件迅速形成网络舆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和学习,学生个体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慢慢地开始从选择“盲从”策略到选择“分析”策略,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状态。
面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和高校应该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防止出现失控的局面,同时,政府和高校应该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提高在公众和学生心目中的公信力,只有这样,政府和高校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受到民众的支持,从而可以避免突发事件的失控。
参考文献
[1]薛永存.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EB/OL] . http://www.edu.cn/lun_wen_zhai_bao_1089/20110315/t20110315_587811.shtml
[2]陈强,王雅蕾,王国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5):6 – 9
[3]张丽娟,曾润喜,王国华.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6):61-64
[4]陈谦,陈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2):143-146
[5]王颖,刘叶芳.高校突发事件微博舆论引导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55 - 57
[6]张义庭,谢威.基于熵理论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五力模型构建[J]. 情报杂志,2012,31(11):19-22
[7]张玉亮,张昊苏.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静态博弈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J].情报杂志,2014,33(8):150-154
基金项目
2014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1845227),广东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402102300),广州市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14Q21,11YS9),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启动项目(405130029),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WYXM022)
作者简介
李广杰(1992-),男,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宾宁(1980-),女,博士,研究方向:网络舆情,管理博弈理论。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博弈
Game Analysi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bout the So-called Occupy Central Movement in Hongkong
Guangjie Li , Ning Bin , Jiadi Zhu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520)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n university emergency has relationship with college teaching and even the stabi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o-called Occupy Central Movement in Hongkong, the paper adopts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o build game models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tudents’ strategies choosing for network opinion transmission. This model can be extended to explain general university emergency.
Key words: university emergency;network public opinion;evolutionary game
1.引言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着相当联系的事件,是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难以预测而且影响范围极大的,以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1]。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高校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交网络的兴起给大学生递上了一支麦克风,让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畅所欲言。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网络和社会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和误导,从而做出一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符的行为,甚至做出破坏社会良好秩序的违法行为。
比如香港占中事件、华南师范大学学生集体裸跑、厦门大学教授诱奸女学生事件等,高校突发事件在网络化媒体和各种社交平台的助推下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种各样的声音让事件在疯传的同时也有可能发生变异,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给高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当前关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对网络舆情特点和应对策略的分析上。张丽娟、曾润喜等分析了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和作用,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分类、特点、原因等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与方式[3];陈强指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泛化现象,并指出舆情议题、舆情指向和舆情表达的泛化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的主要表现[2];陈谦、陈强指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由信息汇集机制、事件研判机制、策略选取机制、资源动员机制、事件追踪机制和时候恢复机制构成[4];王颖则着重探讨高校突发事件微博等媒体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以及微博舆论的形成以及应对策略[5];张义庭、谢威运用热力学熵理论,构建了基于熵理论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五力模型[6]。张玉亮、张昊苏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静态博弈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健康运行,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采取积极、真诚的舆情应对态度,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的利益统筹,凸显舆情媒体的舆情引导作用,培养第三方网民的理性客观态度[7]。
本文以香港高校学生参与的“占中”事件为例,在演化博弈复制动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学生群体面对突发事件时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研究学生的策略选择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
2.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演化博弈模型
在高校突发事件中,高校管理者在整个事件的进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对策和策略对事态的进化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给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高校突发事件,政府也需要强力介入,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大部分的参与者来说都是希望事件得到妥善解决的,所以政府和高校官方给出的信息和干预往往能够引导着舆情往着想要的方向发展,使舆情弱化和消亡或达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网民“围观”、“打酱油”、“起哄”“盲目跟风”等的行为广泛存在,他们有意无意地推动网络舆情向特定方向演变,政府和高校应该对此加以引导和利用。
以香港占中事件为例,学生群体的策略空间可以表示为{盲从,分析},“盲从”表示学生个体在接触事件的时候,受到事件组织者的煽动,不加思考地盲目跟从事件组织者的脚步,选择支持非法占中;而“分析”表示学生个体在最初面对此起事件的时候,没有盲目支持组织者,而是选择冷静分析,最终认清事件的本质,选择支持政府,反对占中。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整个演化博弈当中,学生个体的策略并不是从开始到最后都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不断模仿、学习其他个体中获得更好收益的行为策略,然后调整和改进,最后进行决策。 以下将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香港学生内部群体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的指导意义。
2.1模型建立
设学生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进行的博弈如图1所示:
盲从 分析
盲从 (χ,χ) (0,0)
分析 (0,0) (γ,γ)
图1 学生群体内部博弈的策略组合与收益矩阵
其中,χ表示学生个体对突发事件选择盲从策略(X)的得益,γ表示学生个体对突发事件选择分析策略(Y)的得益。
把学生群体所采取的策略分为两部分:盲从(X)和分析(Y),设采取分析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λ。(下面简称选择策略X的个体为个体A,选择策略Y的个体为个体B。)
2.2模型求解
因为大学生的总体价值观和政治素质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属于尚未成熟的群体,对突发事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极易受负面言论和反动势力的煽动和利用,而且突发事件爆发之初大学生对事件的性质、起因和组织者的意图尚未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Facebook、twitter等网络社交平台接触事件,在网络舆情形成之初,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所以假设整个学生群体最初采用的策略X。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各大网站、报刊等媒体开始对此起事件进行全面的报道,同时社会上一些理性、政治觉悟高的社会名人也开始冷静地分析事件的性质和组织者的意图。此时,学生群体慢慢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大致情况,开始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冷静下来对事件进行分析。这时候,学生群体中有比例为λ的个体开始由选择策略X转向为采用策略Y。
这样,在学生群体内部,对于任意一个学生个体,他受到个体A的影响的概率为1-λ,受到个体B的影响的概率为λ。
学生个体选择策略X的期望得益U1=χ(1-λ):
而学生个体选择策略Y的期望得益U2=γλ:
演化稳定策略要求:γλ>χ(1-λ)
即,当时,选择y策略的得益比选择x策略的得益要大。
如果把得益理解为受自己影响的学生个数,那么受个体B影响的学生的个数为γλ,由于原来选择策略Y的学生在整个群体中的比例为λ,因此整个群体受个体B的影响的期望数量为γNλ2,其中N为整个学生群体的规模。同理,受个体A的影响的学生个数为χN(1-λ)2,于是受个体B的影响的学生占整个群体的比例为:
(1)
因此经过n个时间段后选择策略Y的个体的期望数量为:
(2)
令
则 (3)
得到驻点。由稳定性分析知道,在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由于,又,因此,当时,则,即由(2)式定义的单调递减且收敛于0。当时,则,由(2)式定义的单调递增并收敛于1。因此:
(1)当时,策略X的演化稳定的。
(2)当时,由(2)式定义的单调递增并收敛于1,也就是说个体B成功影响了个体A,学生群体中的个体A渐渐地由盲从到选择策略Y。
(3)当时,个体A与个体B将维持γ:χ的比例。但是该比例并不稳定,因为一旦某个随机因素使得某类个体的数量增加,那么,根据上面的讨论,整个群体中个体将朝着有利的方向演化,直至将另一种策略被完全取代。
2.3模型的指导意义
经过上面对学生内部群体的策略博弈选择分析可以知道,政府和高校想要把网络舆情引导到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就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将 的值尽可能地提高,使得学生群体最终都摒弃“盲从”而选择“分析”策略。由于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正处于塑造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面对一些重大事件难以及时形成比较成熟的处理方法,很多时候是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对待事件,思想很容易受到身边的人和事的左右,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各大具有权威性的媒体及时有效地发布消息和勒令各大媒体删除对政府不利的言论,以及组织社会上乃至国际社会上有公信力的名人表明反对“占中”和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以此影响选择“盲从”的学生,把网络舆情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争取将 值进一步提升。同时,对于支持“占中”的社会名人,政府应该与其进行协商,防止引发进一步的网络舆情,避免突发事件的再次升温。高校则应该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学生们认清事件的本质,制订新的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对支持“占中”的有影响力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步步地恢复学校的正常秩序。
3.案例分析
香港占中事件是由香港少数激进反对派不顾主流民意煽动大学生于2014年9月28日起在香港发动的一场非法集会。早在2013年3月27日激进反对派已经开始策划此起事件,他们不顾香港的法治和700万香港市民的感受,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香港广大民众的利益,搅乱安定繁荣的局面。在事件开始之初,组织者通过发布消息,在网上制造舆论,某些好事者则通过各大社交平台把这些信息扩散出去,企图利用网络媒体煽动学生,而香港学生盲目跟风,也都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工具对这起事件进行转发和评论,一时间引起很大轰动,形成网络舆情。与此同时,占中组织者为了达到目的,还利用香港的苹果日报和借助外国一些网络媒体极力打击行政长官的威信、不断制造不实言论,阻碍香港政府施政。占中事件不仅对香港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且香港的经济也蒙受了巨大损失,但占中组织者却对这些现象视若无睹,仍然一意孤行。香港市民对此怨气冲天,同时,香港乃至世界各界人士也纷纷对此进行谴责。香港政府对此一直报以积极的态度,通过网络媒体发布消息,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意愿,对舆论进行疏导,希望能够通过合适合理的方式平息此起事件。
占中事件从发起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月了,虽然香港激进分子还在费尽心思想把事件闹大,但经过政府的有效应对,事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很多被蒙蔽的香港学生和普通市民已经渐渐由“占中”转向“反占中”的行列。只有大家回归理性,理智分析,香港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繁荣稳定。 4.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以香港占中事件为例,建立模型对学生群体内部的策略选择进行研究,在事件开始之初,学生群体都选择盲目跟从事件组织者,使得突发事件迅速形成网络舆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和学习,学生个体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慢慢地开始从选择“盲从”策略到选择“分析”策略,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状态。
面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和高校应该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防止出现失控的局面,同时,政府和高校应该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提高在公众和学生心目中的公信力,只有这样,政府和高校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受到民众的支持,从而可以避免突发事件的失控。
参考文献
[1]薛永存.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EB/OL] . http://www.edu.cn/lun_wen_zhai_bao_1089/20110315/t20110315_587811.shtml
[2]陈强,王雅蕾,王国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5):6 – 9
[3]张丽娟,曾润喜,王国华.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6):61-64
[4]陈谦,陈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2):143-146
[5]王颖,刘叶芳.高校突发事件微博舆论引导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55 - 57
[6]张义庭,谢威.基于熵理论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五力模型构建[J]. 情报杂志,2012,31(11):19-22
[7]张玉亮,张昊苏.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静态博弈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J].情报杂志,2014,33(8):150-154
基金项目
2014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1845227),广东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402102300),广州市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14Q21,11YS9),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启动项目(405130029),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WYXM022)
作者简介
李广杰(1992-),男,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宾宁(1980-),女,博士,研究方向:网络舆情,管理博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