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同伴互评亟须不同角度、各种层面研究的支撑,从而为设计更恰当的互评活动提供实证依据。在媒体设计类作业互评场景中,基于师生共同制定的评价量规学生对同伴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打分、评论和点赞。使用网络环境下中国学生学习动机量表测量学生在互评前后的学习动机,探究移动环境下多维度同伴互评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同伴互评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内部动机上升而外部动机减退;同伴互评的匿名性和学生性别对学习动机有复合影响,实名环境更能激发男生的内部动机,匿名环境更能激发女生的内部动机;自我效能感中的反应效能能够正向预测实名组中的学习动机,评价效能能够正向预测匿名组中的学习动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间、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分化,存在三个明显的聚类。
【关键词】 同伴互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移动学习;作业;匿名评价;学习环境;社会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8)11-0034-07
一、引言
同伴互评指学生基于一定数量、等级、价值、质量的评价标准评估或评价同伴的工作(Topping, 1998),通常用于学生对同伴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要扮演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双重角色。从被评价者角度看,课程作业得到及时评估与反馈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业表现、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Eraut, 2006; Ferguson, 2011; Evan, 2013;马志强, 等, 2016)。对于评价者来说,同伴互评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作业和评价量规进行反思,促进其元认知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Kim
【关键词】 同伴互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移动学习;作业;匿名评价;学习环境;社会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8)11-0034-07
一、引言
同伴互评指学生基于一定数量、等级、价值、质量的评价标准评估或评价同伴的工作(Topping, 1998),通常用于学生对同伴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要扮演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双重角色。从被评价者角度看,课程作业得到及时评估与反馈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业表现、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Eraut, 2006; Ferguson, 2011; Evan, 2013;马志强, 等, 2016)。对于评价者来说,同伴互评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作业和评价量规进行反思,促进其元认知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