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环境下同伴互评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chow_d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同伴互评亟须不同角度、各种层面研究的支撑,从而为设计更恰当的互评活动提供实证依据。在媒体设计类作业互评场景中,基于师生共同制定的评价量规学生对同伴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打分、评论和点赞。使用网络环境下中国学生学习动机量表测量学生在互评前后的学习动机,探究移动环境下多维度同伴互评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同伴互评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内部动机上升而外部动机减退;同伴互评的匿名性和学生性别对学习动机有复合影响,实名环境更能激发男生的内部动机,匿名环境更能激发女生的内部动机;自我效能感中的反应效能能够正向预测实名组中的学习动机,评价效能能够正向预测匿名组中的学习动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间、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分化,存在三个明显的聚类。
  【关键词】 同伴互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移动学习;作业;匿名评价;学习环境;社会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8)11-0034-07
  一、引言
  同伴互评指学生基于一定数量、等级、价值、质量的评价标准评估或评价同伴的工作(Topping, 1998),通常用于学生对同伴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要扮演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双重角色。从被评价者角度看,课程作业得到及时评估与反馈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业表现、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Eraut, 2006; Ferguson, 2011; Evan, 2013;马志强, 等, 2016)。对于评价者来说,同伴互评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作业和评价量规进行反思,促进其元认知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Kim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深度发展,诞生了一个容纳了科技、教学法和变革知识的极度空间,整合了科技与教育的学习新形态相继呈现,主要包括泛在学习、混合学习、定制学习、社群学习、沉浸式学习和休闲学习。这种基于“互联网 教育”的学习新形态尤为强调科技的力量,通过新兴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使学习时空由单维走向多维,形成交互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尤为注重学习者个体的学习体验、突出学习者的自
【摘 要】 社区教育作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与方针,已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快社区教育的发展,深化社区教育的改革,对于提升全民素养、创新社会治理手段乃至净化社会环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社区教育迄今仍然面临无国家立法的明确定位、无健全财政机制的有效保障、无专业化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的所谓“三无”困境,已经形成影响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与瓶颈。对此,尽快完善社区教育
【摘 要】 学习成果的有效认证对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具有关键作用。数字徽章作为学习成果认证的创新手段之一,已逐渐在大规模在线课程中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徽章应用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梳理了数字徽章和区块链技术的内涵及其认证功能,分析了区块链在教育領域的应用,提出了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徽章设计框架和技术实现路线。从学习成果可信度、学习过程激励、认证评估过程公开透明等维度分析了将数字徽章认证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