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豫西黄河控导工程出险原因、水情过程及河床冲淤演变,并分享了在实际抢险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同类型的工程抢护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出险原因;水情过程;冲淤演变;经验;建议
1.概述
2018年7月13日,豫西黄河控导工程中白坡控导工程堵串坝(0坝)受大溜顶冲,发生上跨角根石走失、坦石坍塌、坝头土坝基冲失较大险情。险情发生后,洛阳市、吉利区防指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分析研判险情,采取抛石笼稳固坝体,抛散石护坡跟进等措施,7月15日抢护全面完成。笔者通过参加这次抢险,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有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在此进行探讨。
2.工程出险原因分析
2.1受长时间洪水顶冲。5月下旬以来,洛阳河段经历了较长时间2000以上立方米每秒流量级过程和近期较大洪水过程,防洪工程受长时间洪水冲刷和浸泡后,容易出现险情。
2.2受高含沙洪水的影响。7月4日以来洪水含沙量不断提高,7月13日8时小浪底站含沙量175千克每立方米,20时小浪底站含沙量116千克每立方米,7月14日8时小浪底站含沙量208千克每立方米,10时小浪底站含沙量达到最高369千克每立方米,7月15日8时含沙量160千克每立方米。高含沙洪水造成河势变化,白坡0坝坝头及迎水面受大溜顶冲,导致了险情的发生。
2.3黄河控导工程发生险情除受大溜顶冲影响外,还有河床土质,边界条件,长时间坝前高水位水流、含沙量等因素影响。根据水流运动规律,大流量情况下水流主流趋中,河道工程靠河或边溜,如果河势发生改变甚至出现畸形河势,大溜顶冲坝体,易发生险情,如果长时间持续高水位浸泡坝体也易出险。
3.水情过程及河床冲淤演变分析
洛阳河段处于水库下游,具有易冲刷不易淤积的特点。水库运用后对下游的冲淤变化影响巨大,应当考虑发挥洛阳河段承上启下作用,采取河道控导河势与河道自动调控流量相结合的河道综合治理措施,避免下游河道发生剧烈冲淤变化,克服水库运用对下游河势以及河道工程运行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根据白坡水位观测数据,白坡断面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如下表:
本年汛期对比河床冲淤变化较大,7月13日22时西霞院流量3240立方米每秒时,白坡水位120.01米,跟当日18时比较水位却低了0.5米,这就说明时际之间的河床冲刷演变表现为河槽宽度的骤变,也说明西霞院不同下泄流量河床演变存在横向交替冲淤。年际比较河床仍保持冲刷态势,如跟2010年比较河床冲刷下切1.25米,跟2014年比较河床冲刷下切0.58米。但是,今年河道却发生明显异常淤积情况,白坡控导工程上下都出现滩面剧烈淤积,也存在河心滩淤积情况。由此可见,这次险情主要原因是河床横向冲淤演变形成的异常河势,导致0坝受大溜顶冲所致。
4.获得的主要经验
4.1党领导一切的政治优势。险情发生后,河南省省长陈润儿、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副省长武国定,刘宛康市长及时作出批示。娄会峰部长、董建亚司令员、河南河务局局长司毅铭亲临一线指导抢险工作,对险情抢护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军分区王中立副司令员、豫西河务局局长程万利通宵坐镇指挥。
4.2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巡坝查险人员认真负责,黄河进入防洪运行期间,巡坝查险人员不分昼夜坚持每2小时巡查一次,坚持科级干部带班值守,为险情抢护赢得了先机。险情发生后,吉利区防指副指挥长雷世英迅速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坐镇指挥。4.3军民联防体系建设完善。今年入汛以后吉利区先后组织对群防队伍进行了防汛抢险知识培训、对民兵预备役、群防队伍进行防汛抢险实战演练。险情发生后,洛阳市军分区副司令员王中立连夜冒雨赶赴现场,带领吉利区人武部、民兵预备役参加防汛抢险。吉利白坡村村民自发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抢险,为险情抢护赢得保障。
4.4抢险料物准备充足。汛前吉利白坡工程儲备有石料5700立方米、铅丝16.73吨、抢险照明车1台等抢险料物,在储备料物的同时也注重对抢险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在抢险过程中紧急从孟津铁谢仓库调拨铅丝笼280张、麻绳100捆。抢险料物汛前准备充足,保证了抢险的需要。
4.5大型抢险设备及时到位。在防指发出调用社会抢险设备时,社会团体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服从命令30分钟内所调用的大型装载机4台、挖掘机1台、运输车18辆全部到位。
4.6抢险方案科学合理。豫西河务局主要负责人、防汛主管领导、抢险专家会同吉利区现场技术负责人分析险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根据河势变化等情况,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抢险方案。同时河南河务局派出2队抢险专家现场指导险情的抢护。
5.总结与建议
5.1逐步提升机械化抢险能力和水平。如投抛速度能力和手段,需要开展机械化配套,形成新的作业体系,如目前采用的铅丝网片与机械化不配套,水下抢险或基础部位适宜使用大体积抗冲料物,应体现不同部位、不同险情抢险材料、方法的差异性。试验吊车吊装抢险方法。
5.2加大备防石替代物创新力度。如以不同形状、不同体积的水泥预制品,以河床质烧制抢险专用砖,以土工袋装土设备工艺等部分替代传统的块石。以多元化、差异化实现抢险技术、质量升级,发展新的料物保障体系。
5.3改造、改建坝面形状,填筑丁坝联坝三角地带,为机械化创造空间作业条件。
5.4工程运行观测手段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传统的根石探测一般采用人工锥探,但遇到水深流急,在坝岸上无法作业。从信息化程度来看,有待完善探测、观测系统,观测设备应逐步配齐,为工情系统及时提供信息,充分有效发挥信息作用,借助科技手段采集信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作者简介:李瑞瑞:(1984年1月),女,汉族,河南偃师,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从事的工作: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出险原因;水情过程;冲淤演变;经验;建议
1.概述
2018年7月13日,豫西黄河控导工程中白坡控导工程堵串坝(0坝)受大溜顶冲,发生上跨角根石走失、坦石坍塌、坝头土坝基冲失较大险情。险情发生后,洛阳市、吉利区防指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分析研判险情,采取抛石笼稳固坝体,抛散石护坡跟进等措施,7月15日抢护全面完成。笔者通过参加这次抢险,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有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在此进行探讨。
2.工程出险原因分析
2.1受长时间洪水顶冲。5月下旬以来,洛阳河段经历了较长时间2000以上立方米每秒流量级过程和近期较大洪水过程,防洪工程受长时间洪水冲刷和浸泡后,容易出现险情。
2.2受高含沙洪水的影响。7月4日以来洪水含沙量不断提高,7月13日8时小浪底站含沙量175千克每立方米,20时小浪底站含沙量116千克每立方米,7月14日8时小浪底站含沙量208千克每立方米,10时小浪底站含沙量达到最高369千克每立方米,7月15日8时含沙量160千克每立方米。高含沙洪水造成河势变化,白坡0坝坝头及迎水面受大溜顶冲,导致了险情的发生。
2.3黄河控导工程发生险情除受大溜顶冲影响外,还有河床土质,边界条件,长时间坝前高水位水流、含沙量等因素影响。根据水流运动规律,大流量情况下水流主流趋中,河道工程靠河或边溜,如果河势发生改变甚至出现畸形河势,大溜顶冲坝体,易发生险情,如果长时间持续高水位浸泡坝体也易出险。
3.水情过程及河床冲淤演变分析
洛阳河段处于水库下游,具有易冲刷不易淤积的特点。水库运用后对下游的冲淤变化影响巨大,应当考虑发挥洛阳河段承上启下作用,采取河道控导河势与河道自动调控流量相结合的河道综合治理措施,避免下游河道发生剧烈冲淤变化,克服水库运用对下游河势以及河道工程运行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根据白坡水位观测数据,白坡断面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如下表:
本年汛期对比河床冲淤变化较大,7月13日22时西霞院流量3240立方米每秒时,白坡水位120.01米,跟当日18时比较水位却低了0.5米,这就说明时际之间的河床冲刷演变表现为河槽宽度的骤变,也说明西霞院不同下泄流量河床演变存在横向交替冲淤。年际比较河床仍保持冲刷态势,如跟2010年比较河床冲刷下切1.25米,跟2014年比较河床冲刷下切0.58米。但是,今年河道却发生明显异常淤积情况,白坡控导工程上下都出现滩面剧烈淤积,也存在河心滩淤积情况。由此可见,这次险情主要原因是河床横向冲淤演变形成的异常河势,导致0坝受大溜顶冲所致。
4.获得的主要经验
4.1党领导一切的政治优势。险情发生后,河南省省长陈润儿、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副省长武国定,刘宛康市长及时作出批示。娄会峰部长、董建亚司令员、河南河务局局长司毅铭亲临一线指导抢险工作,对险情抢护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军分区王中立副司令员、豫西河务局局长程万利通宵坐镇指挥。
4.2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巡坝查险人员认真负责,黄河进入防洪运行期间,巡坝查险人员不分昼夜坚持每2小时巡查一次,坚持科级干部带班值守,为险情抢护赢得了先机。险情发生后,吉利区防指副指挥长雷世英迅速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坐镇指挥。4.3军民联防体系建设完善。今年入汛以后吉利区先后组织对群防队伍进行了防汛抢险知识培训、对民兵预备役、群防队伍进行防汛抢险实战演练。险情发生后,洛阳市军分区副司令员王中立连夜冒雨赶赴现场,带领吉利区人武部、民兵预备役参加防汛抢险。吉利白坡村村民自发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抢险,为险情抢护赢得保障。
4.4抢险料物准备充足。汛前吉利白坡工程儲备有石料5700立方米、铅丝16.73吨、抢险照明车1台等抢险料物,在储备料物的同时也注重对抢险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在抢险过程中紧急从孟津铁谢仓库调拨铅丝笼280张、麻绳100捆。抢险料物汛前准备充足,保证了抢险的需要。
4.5大型抢险设备及时到位。在防指发出调用社会抢险设备时,社会团体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服从命令30分钟内所调用的大型装载机4台、挖掘机1台、运输车18辆全部到位。
4.6抢险方案科学合理。豫西河务局主要负责人、防汛主管领导、抢险专家会同吉利区现场技术负责人分析险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根据河势变化等情况,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抢险方案。同时河南河务局派出2队抢险专家现场指导险情的抢护。
5.总结与建议
5.1逐步提升机械化抢险能力和水平。如投抛速度能力和手段,需要开展机械化配套,形成新的作业体系,如目前采用的铅丝网片与机械化不配套,水下抢险或基础部位适宜使用大体积抗冲料物,应体现不同部位、不同险情抢险材料、方法的差异性。试验吊车吊装抢险方法。
5.2加大备防石替代物创新力度。如以不同形状、不同体积的水泥预制品,以河床质烧制抢险专用砖,以土工袋装土设备工艺等部分替代传统的块石。以多元化、差异化实现抢险技术、质量升级,发展新的料物保障体系。
5.3改造、改建坝面形状,填筑丁坝联坝三角地带,为机械化创造空间作业条件。
5.4工程运行观测手段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传统的根石探测一般采用人工锥探,但遇到水深流急,在坝岸上无法作业。从信息化程度来看,有待完善探测、观测系统,观测设备应逐步配齐,为工情系统及时提供信息,充分有效发挥信息作用,借助科技手段采集信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作者简介:李瑞瑞:(1984年1月),女,汉族,河南偃师,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从事的工作: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