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新揭示——《自然的逻辑》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56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此书是邬焜、李琦所著《哲学信息论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一书的基本思想在自然领域的推广。中国人民大学黄顺基教授为此书写"序",对该书十分重视和赞许。笔者最感兴趣的是该书所论信息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部分。这部分的内容本是《哲学信息论导论》中的基本思想;虽然邬焜同志于1987年下半年就曾寄赠,由于编务繁忙,只翻阅一下,没有引
其他文献
<正> 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哲学学会,宝鸡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哲学学会,眉县县委等单位发起的第一次"全国张载哲学及关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21日至24日在张载故里陕西省眉县召开。全国各地60多名学者云集太白之阴,参加了这次盛会,提交论文60余篇。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李达上将为大会题词:"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实事求是,凭借古人。"著名专家、学者张岱年、陈俊民分别向大会发来贺函及专题论文。与会学者参观了张载生前从事教学、著述活动的故地横渠书院(张子
本文认为,张岱年先生三四十年代的哲学思想虽有某些历史的局限,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坚持又发展的态度,他的"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他的"连一切见,去一切蔽",吞吐百家,融铸中西,进行"创造的综合"的方向,在今日是有现实意义的。张岱年先生早期哲学思想的许多具体内容在今日也仍有价值,本文联系当今哲学界的讨论,对以下几个问题作了述评:1."外界的实在"的证明;2."本体"概念的扬弃;3.概念范畴的客观基础;4.辩证法与形式逻辑。
本文将"诗赋取士"这一问题置于武则天时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文化背景之上加以考察。作者认为,进士科的勃兴是武则天打击关陇文化集团,建立自己统治势力的政治目的的必然产物。她在改革科举制度时必然在文化政策上有所变化,这就是由关陇文化的崇儒学一变而为重文辞。本文还探讨了"诗赋取士"的时限以及"诗赋取士"与初唐"文选学"的关系,说明武则天时代社会文化风尚所发生的根本性的转变,必然会影响唐诗的发展。
<正> 邱文治先生最近有两部茅盾研究专著问世:《茅盾研究六十年》和《茅盾小说的艺术世界》。这两部专著凝结邱先生多年的研究心血,是茅盾研究中的新成果。本文打算只对后一部发表一点评论。《茅盾小说艺术世界》结构经纬交织。前8章是小说的单体纵向研究,按时间顺序论析了茅盾主
<正> 苏轼一向是古典文学研究界瞩目的对象,研究论著极多。以前的研究者,或谓苏轼忠君爱民,是个大儒;或称"东坡居士"是禅宗信徒。现代学术界一般认为苏轼思想(以及以他为首倡者的蜀学一派)是儒、道、释三家哲学的杂糅。综观苏轼一生言行,基本上是在儒学基础上,濡染佛老,也
<正> 继汤一介、孔繁、许抗生、王葆玹等学者研究魏晋玄学的专著之后,王晓毅又推出了《中国文化的清流》(以下简称《清流》)。评论《清流》如能将其与上述诸家著述作些比较该是情理中事。但粗略流览一下,上述各书或侧重郭象(汤),或联系文学(孔),或主要是史的叙述(许),不好比较。王
本文认为,在阐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存在着几个"非科学的观点",它们是:(一)用我国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政策否定马克思关于商品关系消亡理论的观点;(二)错误地估计和片面地夸大商品经济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中地位与作用的观点;(三)把商品经济说成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质的观点。作者强调指出,应当科学地阐述党的方针政策,不能为了论证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有巨大作用,就把商品经济抬高到不适当的地步。希望通过讨论,就上述问题取得共识。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系统中的几个哲学问题。如何看待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单纯依据逻辑推演,能否从低层次运动方式推知高层次运动方式;两类系统控制及其优化;系统的序变能力:系统的序变方式;环境对系统演化方向的作用;自然系统有序化趋势的动力来源。作者从概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本事实出发,就以上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正>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编辑部、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学术月刊杂志社、《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浙江学刊》、《社会科学论坛》编辑部、金华市社会主义改革研究会共同发起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结合理论讨论会",于1991年5月6日至10日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经济学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这次理论讨论会,是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八五"《纲要》,坚定地循着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方向不断深化改
本文指出,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也正是双轨运行不断冲突和不断发生矛盾的阶段。劳动力的流动和工资分配也是如此,劳动力流动度高的一块正冲击着流动度低的一块,工资性收入分配灵活的一块正冲击着还不那么灵活的一块。面对来自这两个方面的矛盾,人们正在为劳动力流不动而感到苦恼,却又有不得不这么做的苦衷;而与此同时,又在为已经流动起来的那一部分中与"活"一起出现的"乱"所形成的冲击而顾虑重重。作者对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间、部门间、地区间的流动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考察,并对解决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出路进行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