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走普通登机道,“眼”在哪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ing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4日下午,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启程前往瑞典领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和中国工程院的领导前往机场送机。登机时,屠呦呦低调地走了普通通道,避开VIP厅等候的记者和送行领导。有媒体报道说,由于屠老太的这番任性,“留下一堆记者和其他领导在VIP厅干等”。
  ◎画龙点睛:在科研上不走寻常路的屠呦呦,这次在赴诺奖盛会的途中却走了一条寻常路——走了普通登机道。这篇新闻很短,但含的信息量却重,带给人的思考也颇多。
  1.低调淡泊
  选“普通”而弃“贵宾”,是屠呦呦“低调”的再次显示。而这种低调淡泊,是屠呦呦被宣布获诺奖后的一贯反應,也是熔铸在其科研精神中的淡泊品格的体现。诺奖是至高无上的科学奖项,而巨奖面前,屠呦呦没有居功自傲,更没有沉醉在媒体和公众狂热的追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获得诺奖后,她面对记者惜言如金,“就这点儿事,到现在都几十年了”,“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大家几十年努力的成果”,何其低调。而此次领奖低调地走普通通道,就是她不计名利的最真实表现。从屠呦呦低调走普通通道领诺奖,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科学家最真实最诚恳的一面,也看到了中国科学美好未来的希望。
  2.独立特行
  之前莫言获诺奖,去年屠呦呦获诺奖,在中国就这样凤毛麟角。中国获诺奖为何如此之少?因为在这块土壤的科学家,缺少的就是屠呦呦这种独立特行的精神,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追求的是名利、是金钱,有的连论文都抄袭,这样的科学家还能有什么钻研精神,又怎能研究出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成果!这也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研队伍,每年的科研论文发表量位居世界第一,科研经费逐年递增,但科研成果乏善可陈,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少的根本原因。
  屠呦呦一生都很低调,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屠呦呦就是这样在沉默中创造奇迹。在屠呦呦的身上,看到的是不趋炎附势的秉性,是科学家独立特行的品性,是为了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
  也许在屠呦呦的影响下,未来中国独立特行的人多了起来,诺奖或许也就多了起来。
  3.汗颜与反思
  不就是走个普通通道吗?不就是在VIP厅干等了一回吗?该不该有人汗颜?该不该有人反思呢?表面看来,这真是件小事。可事实上背后折射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屠呦呦要走普通通道?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因素,包括可能想回避记者或其他领导。但有一点恐怕也不能忽视,就是屠呦呦已经习惯了走普通通道。因为在她多年的科研生涯里,恐怕一直都是这么低调的,并无特权的思维。
  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官员和记者早已习惯了“红地毯”走出来的套路,以为屠呦呦也会出现在贵宾的通道口,这样的“习以为常”正反映出现实中的某种不正风气,一有点成绩就要大张旗鼓地庆祝一番,稍有点名气的人就喜欢抛头露脸,似乎没有这样的“排场”就体现不出取得的成绩。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到后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有最后形成的全面从严治党,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改进干部作风,要摒弃特权思想,要真正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很显然,社会文明风尚的引领,需要更多屠呦呦的“示范”。
  4. 客观与理性
  这个素材,还有一个理性的关注的角度,被晾在VIP候机厅送行的官员们,他们错了吗?假设他们不去机场送行,假设他们没有为屠奶奶安排VIP候机厅的待遇,会怎样呢?恐怕网上的微词甚至骂声会更多,诸如“看看这些冷漠的官员”、“为什么去领诺贝尔奖竟然没人送机?”,等等。
  所以,网上有人借此奚落那些被“晾”在VIP厅的送行领导,实在是莫名其妙。送行是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家的一种方式,这个丝毫没有问题。而屠呦呦选择从普通通道登机,这是其个人选择,无可非议,也值得尊重。并且,屠呦呦到瑞典后在组委会安排下住进了当地最豪华酒店,这同样是尊重人才的一种体现。
  当然,舆论情绪也要防止这样一种死循环的苛刻——领导去送行,说是荣誉面前的巴结;反之则是权力竟这么不懂事、不重视。由此,横竖都是错了。所以,许多过激的情绪,很容易把诺奖这个可以用来反思的话题,当成否定一切的话柄。这是不客观的又一种苛求。
  尊重人才是社会共识,我们应该达成和巩固这样的共识,而不是去制造不同方面的对立。
  以上,我们对这则极短的新闻素材,进行了如此大篇幅的剖析,为的是帮助同学们如何从中寻找到素材的“眼”。就这里的“眼”来说,它教会我们很多:多维的信息,多元的角度,独特的思考,理性的思维,等等。就像我们所说的,“火眼金睛识素材,点石成金教方法”,重要的在于同学们能尽快提升思维素质,这才是素材运用的正途。
  ◎素材运用:低调淡泊;独立特行;汗颜与反思;客观与理性;朴素情怀;坚持科学精神;改进工作作风;摒弃特权思想……
其他文献
这里的“作品赏析”,主要指分析作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试题或是分析综合,或者鉴赏。这是文学作品命题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是文学作品模块拉开区分度的试题。  试题命制的点很多:  可以是词语选用方面的赏析,如2015年高考广东卷第16题(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①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②但最终还是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和2015年高考江苏卷第
嫣心缕缕,烛火莹莹,掬一捧清流,歌一世情愁,穿越山河如画,漫步岁月苍穹。此时此刻,是否还可见你一如既往的容颜,今生今世,不知还能否剪一段烛光,和你纵情山水,笑谈人间。  我泛舟江雪,你寒梅一剪,莞尔一笑间,又有多少红尘是非随风而逝,被那些面似清风的不羁儿女消逝在记忆中,连同那些曾经悲痛的,一同抹去。  风和水秀,高楼亭阁,荼蘼茶盏,青烟萦绕。远方,一叶扁舟,他遇见了她。你我眼中含情,江水同舟,此情
4月28日,台州天台县人民医院的助产士张柳敏在助产时突然发现产妇出现脐带脱垂,情况危急。“快!脐带脱垂!”张柳敏大喊起来,她第一时间伸手进去,托住了胎儿的头。大夫决定马上手术。从产房到手术室,张柳敏始终保持同一姿态,丝毫不敢动。直到15分钟后手术做完,她已经累得站不稳了。因为这张“只露屁股”的照片,张柳敏意外成了“网红”——其实,类似的照片有很多。我们在点赞的同时,能否从中得到一点儿启发,找到缓解
年满18岁的玛丽亚·奥巴马是美国精英高中塞维尔友谊学校的毕业班学生,作为曾经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掌上明珠、美国“第一女儿”,她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高考生”,不过,日前白宫新闻官宣布她高中毕业后会度过一年的“间隔年”,于2017年秋季到哈佛大学报到。玛丽亚的选择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了“间隔年”和“哈佛大学”两个关键词上。   四十年来第一个上哈佛的“第一女儿”   到今年7月就年满18岁的玛丽亚·奥
反思五句话  1.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导向,你不能让艰苦奋斗的人显得很可笑,不能让努力劳动的人显得很可怜。  ——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谈主流价值的迷失,期待整个社会能形成一股正确的主流价值观,让艰苦奋斗的人都能赢得体面的人生  2.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  ——日本动画《凉宫春日的忧郁》台词  3.有人问我人的最大弱点,或人的劣根性是什么,我说就是享受
Recently, I met with a friend who is both a physician and a mother. She told me she was worried she wasn’t doing a “good enough” job being a parent and was missing out on her children’s lives.   I’ve
婴儿是幸福的!在摇篮中他也感到广阔。以后长大成人,连世界他也觉得狭窄。  ——席勒《摇篮中的婴儿》  睁开白天的眼睛,看很多人很多事都可憎恶;睁开夜的眼睛,才发现其实人人都在苦弱地挣扎,惟当互爱。当然,白天的眼睛并非多余,我是说,夜的眼睛是多么重要。  ——史铁生  如果世界是平的,像一块飞毯,忧郁就会有始有终。  ——敦雅·米卡埃尔  可能在我心里,有一种自负,认为我背负着日本的饮食文化。  —
2014年7月,土耳其女画家尼鲁弗·戴米尔来到战乱中的叙利亚,她把画室设在一座临时搭起的帐篷里。这天,上课的时间到了,可是,还有一个叫泰格的小女孩没来。  当课上到一半时,一张小脸从帐篷的弹孔里伸进来,正是泰格。“你今天怎么迟到了?”泰格紧张地搓着双手,眼睛死死地盯着脚上的鞋子,“我……我去借鞋子了。”戴米尔低头看去,那是一双十分破旧的皮革鞋,比她的脚要大很多。但鞋面上有两个蝴蝶结,看得出,这曾是
有的同学说,反正高考不会考语文课文里的知识,所以,学不学语文课文都无所谓。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高考不仅会间接考查语文课本里的知识,还会直接考查课本里的知识。那些“不学课文,照样考好高考”的言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我们知道,知识、能力是迁移的,高考所考的知识、能力,就是从课文里迁移、转化而来的。如果说,高考所考的知识像大厦的话,那么,语文课文里的知识,就犹如楼基,没有了楼基,
谁说现在是冬天呢?当你在我身旁时,我感到百花齐放,鸟唱蝉鸣。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我们要配得上自己爱的人,配得上这世界的美。  ——连岳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这世上有多少繁茂的山, 便有多少幻灭之海; 有多少生的贪爱, 便有多少死之恐惧。  ——简媜  我想起夏天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