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4日下午,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启程前往瑞典领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和中国工程院的领导前往机场送机。登机时,屠呦呦低调地走了普通通道,避开VIP厅等候的记者和送行领导。有媒体报道说,由于屠老太的这番任性,“留下一堆记者和其他领导在VIP厅干等”。
◎画龙点睛:在科研上不走寻常路的屠呦呦,这次在赴诺奖盛会的途中却走了一条寻常路——走了普通登机道。这篇新闻很短,但含的信息量却重,带给人的思考也颇多。
1.低调淡泊
选“普通”而弃“贵宾”,是屠呦呦“低调”的再次显示。而这种低调淡泊,是屠呦呦被宣布获诺奖后的一贯反應,也是熔铸在其科研精神中的淡泊品格的体现。诺奖是至高无上的科学奖项,而巨奖面前,屠呦呦没有居功自傲,更没有沉醉在媒体和公众狂热的追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获得诺奖后,她面对记者惜言如金,“就这点儿事,到现在都几十年了”,“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大家几十年努力的成果”,何其低调。而此次领奖低调地走普通通道,就是她不计名利的最真实表现。从屠呦呦低调走普通通道领诺奖,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科学家最真实最诚恳的一面,也看到了中国科学美好未来的希望。
2.独立特行
之前莫言获诺奖,去年屠呦呦获诺奖,在中国就这样凤毛麟角。中国获诺奖为何如此之少?因为在这块土壤的科学家,缺少的就是屠呦呦这种独立特行的精神,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追求的是名利、是金钱,有的连论文都抄袭,这样的科学家还能有什么钻研精神,又怎能研究出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成果!这也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研队伍,每年的科研论文发表量位居世界第一,科研经费逐年递增,但科研成果乏善可陈,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少的根本原因。
屠呦呦一生都很低调,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屠呦呦就是这样在沉默中创造奇迹。在屠呦呦的身上,看到的是不趋炎附势的秉性,是科学家独立特行的品性,是为了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
也许在屠呦呦的影响下,未来中国独立特行的人多了起来,诺奖或许也就多了起来。
3.汗颜与反思
不就是走个普通通道吗?不就是在VIP厅干等了一回吗?该不该有人汗颜?该不该有人反思呢?表面看来,这真是件小事。可事实上背后折射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屠呦呦要走普通通道?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因素,包括可能想回避记者或其他领导。但有一点恐怕也不能忽视,就是屠呦呦已经习惯了走普通通道。因为在她多年的科研生涯里,恐怕一直都是这么低调的,并无特权的思维。
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官员和记者早已习惯了“红地毯”走出来的套路,以为屠呦呦也会出现在贵宾的通道口,这样的“习以为常”正反映出现实中的某种不正风气,一有点成绩就要大张旗鼓地庆祝一番,稍有点名气的人就喜欢抛头露脸,似乎没有这样的“排场”就体现不出取得的成绩。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到后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有最后形成的全面从严治党,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改进干部作风,要摒弃特权思想,要真正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很显然,社会文明风尚的引领,需要更多屠呦呦的“示范”。
4. 客观与理性
这个素材,还有一个理性的关注的角度,被晾在VIP候机厅送行的官员们,他们错了吗?假设他们不去机场送行,假设他们没有为屠奶奶安排VIP候机厅的待遇,会怎样呢?恐怕网上的微词甚至骂声会更多,诸如“看看这些冷漠的官员”、“为什么去领诺贝尔奖竟然没人送机?”,等等。
所以,网上有人借此奚落那些被“晾”在VIP厅的送行领导,实在是莫名其妙。送行是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家的一种方式,这个丝毫没有问题。而屠呦呦选择从普通通道登机,这是其个人选择,无可非议,也值得尊重。并且,屠呦呦到瑞典后在组委会安排下住进了当地最豪华酒店,这同样是尊重人才的一种体现。
当然,舆论情绪也要防止这样一种死循环的苛刻——领导去送行,说是荣誉面前的巴结;反之则是权力竟这么不懂事、不重视。由此,横竖都是错了。所以,许多过激的情绪,很容易把诺奖这个可以用来反思的话题,当成否定一切的话柄。这是不客观的又一种苛求。
尊重人才是社会共识,我们应该达成和巩固这样的共识,而不是去制造不同方面的对立。
以上,我们对这则极短的新闻素材,进行了如此大篇幅的剖析,为的是帮助同学们如何从中寻找到素材的“眼”。就这里的“眼”来说,它教会我们很多:多维的信息,多元的角度,独特的思考,理性的思维,等等。就像我们所说的,“火眼金睛识素材,点石成金教方法”,重要的在于同学们能尽快提升思维素质,这才是素材运用的正途。
◎素材运用:低调淡泊;独立特行;汗颜与反思;客观与理性;朴素情怀;坚持科学精神;改进工作作风;摒弃特权思想……
◎画龙点睛:在科研上不走寻常路的屠呦呦,这次在赴诺奖盛会的途中却走了一条寻常路——走了普通登机道。这篇新闻很短,但含的信息量却重,带给人的思考也颇多。
1.低调淡泊
选“普通”而弃“贵宾”,是屠呦呦“低调”的再次显示。而这种低调淡泊,是屠呦呦被宣布获诺奖后的一贯反應,也是熔铸在其科研精神中的淡泊品格的体现。诺奖是至高无上的科学奖项,而巨奖面前,屠呦呦没有居功自傲,更没有沉醉在媒体和公众狂热的追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获得诺奖后,她面对记者惜言如金,“就这点儿事,到现在都几十年了”,“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大家几十年努力的成果”,何其低调。而此次领奖低调地走普通通道,就是她不计名利的最真实表现。从屠呦呦低调走普通通道领诺奖,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科学家最真实最诚恳的一面,也看到了中国科学美好未来的希望。
2.独立特行
之前莫言获诺奖,去年屠呦呦获诺奖,在中国就这样凤毛麟角。中国获诺奖为何如此之少?因为在这块土壤的科学家,缺少的就是屠呦呦这种独立特行的精神,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追求的是名利、是金钱,有的连论文都抄袭,这样的科学家还能有什么钻研精神,又怎能研究出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成果!这也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研队伍,每年的科研论文发表量位居世界第一,科研经费逐年递增,但科研成果乏善可陈,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少的根本原因。
屠呦呦一生都很低调,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屠呦呦就是这样在沉默中创造奇迹。在屠呦呦的身上,看到的是不趋炎附势的秉性,是科学家独立特行的品性,是为了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
也许在屠呦呦的影响下,未来中国独立特行的人多了起来,诺奖或许也就多了起来。
3.汗颜与反思
不就是走个普通通道吗?不就是在VIP厅干等了一回吗?该不该有人汗颜?该不该有人反思呢?表面看来,这真是件小事。可事实上背后折射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屠呦呦要走普通通道?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因素,包括可能想回避记者或其他领导。但有一点恐怕也不能忽视,就是屠呦呦已经习惯了走普通通道。因为在她多年的科研生涯里,恐怕一直都是这么低调的,并无特权的思维。
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官员和记者早已习惯了“红地毯”走出来的套路,以为屠呦呦也会出现在贵宾的通道口,这样的“习以为常”正反映出现实中的某种不正风气,一有点成绩就要大张旗鼓地庆祝一番,稍有点名气的人就喜欢抛头露脸,似乎没有这样的“排场”就体现不出取得的成绩。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到后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有最后形成的全面从严治党,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改进干部作风,要摒弃特权思想,要真正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很显然,社会文明风尚的引领,需要更多屠呦呦的“示范”。
4. 客观与理性
这个素材,还有一个理性的关注的角度,被晾在VIP候机厅送行的官员们,他们错了吗?假设他们不去机场送行,假设他们没有为屠奶奶安排VIP候机厅的待遇,会怎样呢?恐怕网上的微词甚至骂声会更多,诸如“看看这些冷漠的官员”、“为什么去领诺贝尔奖竟然没人送机?”,等等。
所以,网上有人借此奚落那些被“晾”在VIP厅的送行领导,实在是莫名其妙。送行是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家的一种方式,这个丝毫没有问题。而屠呦呦选择从普通通道登机,这是其个人选择,无可非议,也值得尊重。并且,屠呦呦到瑞典后在组委会安排下住进了当地最豪华酒店,这同样是尊重人才的一种体现。
当然,舆论情绪也要防止这样一种死循环的苛刻——领导去送行,说是荣誉面前的巴结;反之则是权力竟这么不懂事、不重视。由此,横竖都是错了。所以,许多过激的情绪,很容易把诺奖这个可以用来反思的话题,当成否定一切的话柄。这是不客观的又一种苛求。
尊重人才是社会共识,我们应该达成和巩固这样的共识,而不是去制造不同方面的对立。
以上,我们对这则极短的新闻素材,进行了如此大篇幅的剖析,为的是帮助同学们如何从中寻找到素材的“眼”。就这里的“眼”来说,它教会我们很多:多维的信息,多元的角度,独特的思考,理性的思维,等等。就像我们所说的,“火眼金睛识素材,点石成金教方法”,重要的在于同学们能尽快提升思维素质,这才是素材运用的正途。
◎素材运用:低调淡泊;独立特行;汗颜与反思;客观与理性;朴素情怀;坚持科学精神;改进工作作风;摒弃特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