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克隆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基因1

来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khp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克隆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结合的肝细胞中的未知蛋白基因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构建HCV核心蛋白诱饵质粒,转化酵母AH109后与含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上进行双杂交筛选.筛选出30个阳性克隆,对既能在4缺营养缺陷培养基上生长(SD/-Trp-Leu-Ade-His)又能在涂有X-α-半乳糖(X-α-gal)的四缺培养平皿上长出蓝色菌落,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进行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HCV核心蛋白基因分为大、中、小三段,与所克隆的未知功能基因回交,以证实其相互作用的部位.结果分析的结果显示,其中1号克隆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1个未知功能序列有99%的同源性,初步证明了此基因与HCV核心蛋白有结合活性(GenBank号:AY032593).HCV核心蛋白的全长、2/3,1/3三段,回交显示三段均能在酵母中与此未知基因具有结合作用.结论 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肝细胞基因克隆成功,核心蛋白与此未知基因的作用部位应是氨基端.此项研究结果,为以后研究此基因在HCV致病机制以及在肝细胞中的生理功能提供了线索.
其他文献
目的体外观察阿司匹林(ASA)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FCM)、电镜和3H-TdR核素标记等技术,研究ASA对S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的意义及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 1986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我院收治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 348例 ,根据残留癌直径的
目的观察内抑素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作用。方法采用重组内抑素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对不同周龄的ApoE基因敲除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进行电脉冲介导的骨骼肌内抑素基因转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对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白蛋白尿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糖尿病患者 5 2例 ,其尿白蛋白排泄率 (AER)均在 2 0~ 2 0 0 μg/min之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非癌肝组织中Fas/FasL(Fas ligand)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和RT-PCR双重方法检测3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
培哚普利(商品名:雅施达)是8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第三代强效、长效的羧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观察该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本文应用培哚普利治疗CHF患
所有关于研究伦理的国际法典及实际中的关于人体受试者研究领域的各国立法及规则都表明了保护主义的姿态.他们的主旨是保护个人不受伤害和剥削.这种保护主义姿态有其重要的历
目的 研究肝 胃动脉 (hepatogastricartery ,HGA)的DSA表现特征 ,探讨其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中的意义。方法 回
目的研究吸入一氧化氮(NO)对感染性ARDS时肺表面物质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犬感染性ARDS建立后,随机分成两组,单纯机械通气组(对照组,n=6),机械通气+吸入NO组(干预组,n=6),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细胞培养模型以使体外培养的肝细胞更好地恢复肝功能.方法 利用三明治构型培养肝细胞,观察体外肝细胞蛋白合成、生物转化及其mRNA表达并与传统单层胶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