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来源 :学生之友·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广大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都慢慢发生了改变,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越来越重视对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追求。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不仅充分融入了人们生活、工作,且渐渐进入了各学科教师视野,而初中物理学科教师就是其中一员。据此,初中物理教师就需要科学借助信息技术力量改善平时教学工作,顺利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科能力逐步增强。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在实际初中物理學科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师所面对的实际教学状况不尽相同,所以就需要独自研究应用针对性教学指导措施。由此,在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具体物理教学活动时,任何一个教师都不能照搬既有经验,也不能完全模仿他人应用信息技术方式,而要在充分了解自己所面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有效研究活动。具体而言,初中物理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掌握学生各方面物理学科素养,接着就要了解班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等,之后结合具体物理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科学研究,最终巧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质教学。
  一、引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物理知识学习兴趣
  从以往经验来看,如果得不到学生主体的积极配合,那么任何一个教师都很难顺利推行课堂教学计划,更难以优质达到预想教学目标。据此,初中物理学科教师就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引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物理知识学习兴趣,促进优质课堂教学。
  例如,在物理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用电》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我特别借助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引入了大量生活元素,即为学生们播放了一些展现生活情境的视频,具体包括:同学小李刚洗完手没有擦干净就想要去触碰通电的插座,这时候他妈妈立即加以制止,并为他分析了其中的危险性;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一个男子被电线电倒了,这时,一个学生就想着去把这一男子拉开,而旁边一个女士则急忙阻拦了他,接着找了一个干木棍将电线从那名男子身上拨开等。借助上述形象展示的生活情境,我就帮助学生改变了对物理知识的固有印象,使他们在充分联想生活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所以也就顺利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为师生配合优质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形象演示实验,指导学生科学进行物理实验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当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深刻理解探究物理知识以及有效锻炼自身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因此,平时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就要经常借助信息技术形象演示实验,为学生自主进行物理实验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进而助力其物理综合素养发展。
  例如,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两种电荷》部分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原理,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有效锻炼各项素养,我重点进行了实验指导训练活动。在此过程中,因为已经认识到了以往单纯口头讲解的局限性,如理论解说有时候太过抽象、无法让班级各个位置的学生看清每一实验步骤等,所以我就引入了信息技术形象视频演示手段。而具体演示的实验包括:将一根玻璃棒用绳子吊起来,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接着分别用另一个玻璃棒和橡胶棒靠近被吊着的玻璃棒,观察总结现象等。在上述实验演示过程中,我可以通过大屏幕使班级每个学生都看清实验过程,同时在关键步骤还可以暂停播放进行详细解说。这样,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科学掌握课堂物理实验具体步骤,进而课下科学独立进行动手实验活动,最终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把握相关物理知识,而且可以在有效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促进自身创新思维等各方面学科素质顺利提升。
  三、微课聚焦难点,提高学生物理课堂学习效率
  初中阶段物理教材中每一部分内容都有难易之分,需要各任课教师加以辨别,以合理分配教学精力。由此,在实际课堂上,初中物理教师就要在实施基础讲解训练计划之余,特别通过信息技术微课聚焦难点,增加相关教学力度,而适当减少针对其他知识点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物理课堂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实现既定学习目标。
  例如,正式进入物理课堂带领学生学习《电压》部分知识之前,我在教学设计阶段着重对本课内容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了哪些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较为简单,如电压的单位主要有伏、千伏、毫伏等,同时哪些则难度较大,如建立电压初步概念、通过实验理解电压的作用等。基于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特别为学生们播放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微课视频,进一步详细分析了本课重难点部分,为学生反复研究理解提供了助力。由此,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攻克学习难点,而关于简单知识内容则只接受基础教学点拨,从而大大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率,为之后通过持续拓展学习提高综合学科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在当前阶段的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对于各任课教师而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行为,而为了最终顺利提高教学效果,他们还需要特别结合实际进行大量研究改进工作,以将信息技术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建娥.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331+289.
  [2]刘保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模式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16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现网络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立足小学数学,简要谈了几点自己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联网+;优势;不足  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要时刻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是基本出发点。无论是已有的现行教学形
期刊
摘 要:英语词汇是整个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拥有充足的词汇量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阅读和写作。目前高中教育受到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作用下,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为了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通过开展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高效性  作为国际通用性的语言,英
期刊
摘 要:体育学科作为当代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学生学习的哪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而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的文化类学科,教学的主要场地是在户外的操场,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有更多的选择。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沉闷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尽情放松,同时身体素质也能得到增强,为学习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从而有效发挥了游戏教学法对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  
期刊
摘 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在“体”方面需要加强训练,况且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无时无刻提升小学生身体的发展,能对小学生的身体得到影响,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相关的体育教师要通过小学体育项目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提高,这有利于学生体育积极性地激发,学习压力地减缓,体育教学课堂地提高。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  “玩”是儿童的天性所在,我们相应的教师要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地重要组成版块,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实现路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自身对阅读教学地认识,并积极地开展有效阅读教学地思考和研究,进一步探索高质量开展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积极地分析和总结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瓶颈环节,同时认真的对这弊端和漏洞进行补足,以不断的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模块,有效的提升阅读教学地水准,从而为学生阅读
期刊
[教材依据]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司马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课。本单元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语文素养要求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司马光》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也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内容是大家熟悉的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文章短小精悍,虽然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创生智慧,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播种与收获、知识与智慧、情感与灵动、生成与升华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在课堂上自主有效度的学习。  关键词:智慧;自主;灵动;效度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学生的兴奋点与关注点和教学目标想要一致,教师学会充实滋养课堂上的学生,实现转识成智,深度探索、创造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态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打造小学高年段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文章围绕“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法”有效教学方法展开,在立足于六年级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实施有效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六年级;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学思为真,本文接下来将围绕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这三种教学方法展开详细的阐述。  一、情境教学  利用各种教
期刊
摘 要:思想来源于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方法,在运用基础知识及方法处理问题时,具有指导性的地位,它不仅是知识的精髓,更是对本质的认识。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就应注意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因为她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思想不仅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更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加强数学思想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优良思维品质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想;化归;数形结合;类比联想;函数
期刊
摘 要:依赖心理,是一个人对外界的依赖或者依靠的心理体验,心理学者李丹认为:“依赖心理最突出的表现是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感。”学生在家里习惯依赖父母,在学校有多多少少都还有点依赖心理。至于有哪些依赖心理?他们又是如何克服的呢?根据华灵小学内宿生的存在的依赖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调查、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生;克服;依赖心理  一、克服存在的依赖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