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栏作家/《留学》杂志社社长孙献涛
中国电影百年的2005年,因缘际会,我作为忠实粉丝,有机会给台湾大导演侯孝贤发了一回奖,扶着他的左手在胶泥盒里按“中国电影名人堂”的手模;站他右边扶手的,是第N代导演贾樟柯。贾小导也是侯大导的忠粉,霸着话筒向扎撒着两只粘乎乎的手的侯孝贤持续致敬(名导按手摸,纸巾请自带),他说《风柜来的人》和《悲情城市》开启了他这位小城青年的电影梦,他的《站台》、《任逍遥》、《世界》,讲的也都是小城青年无处逃遁的悲情宿命,“我们都是风柜来的人”。
去年去了趟台湾,来到因为侯孝贤和《悲情城市》而重新热闹起来的小城九份,这儿离台北不远,金矿枯竭环境凋蔽的悲情早已经褪去,代之以游人如织店铺林立的商业风情。也是在去年,贾樟柯拍出了《天注定》这样的电影,虽然还是在讲述小城青年的二逼梦,但早已经超越了《世界》那样的盆景视角和《三峡好人》的絮絮叨叨,成长为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和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虽然注定不会顺利公映,但贾小导已然成长为贾大导。
贾大导是小城青年励志的榜样,当然现在的小城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如果单论人口,几乎所有的中国小城都是欧美意义上的大城,中国城市的大中小,体现为行政级别的高中低。虽然你几乎从未听说过天津发生过什么像样的大新闻,但天津是行政意义上的特大城市;虽然武汉天天都在媒体版面上出现,但武汉只是中部区域性的一个省会城市。级别这根无形的绳,捆住了城市,也加大了不公。
通讯的发达和资讯的易得,部分打破了行政级别强加于小城之上的机会不公。如今的小城青年,生活方式跟北上广保持同步,言必称欧美脚必登耐克。《孔雀》里的张静初如果想弄一个会飞的降落伞,不必以失贞为代价,可以上淘宝找代购;《立春》里的王彩玲如果想圆一个歌剧梦,不必以一生为筹码,可以把房子卖了委托商演机构运作一趟维也纳金色大厅。
但更大的体制不公依然存在,小城青年的命运转折,不能指望移动联通和电信的技术进步,也不能托付给马云和马化腾的现金补贴。走出小城,前往北上广;走出北上广,出国留学去,成了顺理成章的路径。
中介机构闻风而动。每次浏览各大留学中介的官方页面,都能看到周成刚所说的“农村包围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大佬们抢滩布局三线城市甚至县级城市,纷纷设立留学中介子公司、分中心、办事处,小城青年的出国梦,成了留学中介(包括语培、移民)的摇钱树。
众人都将捞金的大手伸向小城的时候,小城特有的悲情因子就突显出来了。一位苏北地区重点中学校长向我感叹:家长和学生执拗地相信苏北不如苏南,只要涉及出国留学、国际教育,全都铁了心地往苏南跑,哪怕上当了受骗了机会错过了,他们也认了。时代在变,人性依然,这和侯孝贤时代、贾樟柯时代的小城青年心态一致:只有大城市才能承载大梦想,近处无风景,小城没前途。人人都想成为焦点,成不了焦点也要挤进圈子,挤不进圈子也要靠得最近看看热闹,靠不到近前也要站在远处引颈眺望。这些为焦点、为中心、为核心而活着的态度,从小到大被树立成唯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从小到大操行评语里最常提及的必须改正的缺点。
大城市青年的“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容易代偿,大广场、大马路、大领导、大阵仗,“仿佛挨着我的家”,这种无厘头自足和自信,甚至成为北京爷们、北京妞儿生活中挑肥拣瘦工作中拈轻怕重的理由。小城青年往返于北上广和县乡村之间的时候,他们一定没有想到,最初从县乡村走出去的冲动,其实源于对北上广过于理想化的想像;现在在北上广呆不下去的困境,如果用出国的方式来解决,或许是下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继续沿着悲情文艺的范儿,一路狂奔而去。
如果仅止于出国,其实有无数欢快的解决之道。
首先是量力而行,十万、二十万、四十万、八十万……留学费用呈几何级数上升,效果却是边际递减的趋势。以十万为例,小城青年的十万块存款,已经足够做一回出国梦:东欧的波兰、南亚的泰国、正在为岁月号海难伤神韩国,这些留学目的地质量都不错,信息周全、准备充分的话,十万块钱的短、中、长期留学都有可能实现,就像小马过河,水不深也不浅,许多时候DIY都能搞定。
“十万留学”不是拍脑袋拍出的概念,“留学杂志”微信后台每天能看到几十上百条人工提问,相当一部分在咨询“穷留”的可能性。《留学》将择期推出“十万留学”专题,人穷志不短的小城青年们敬请留意。如果你有二十万以上存款,一册“专题”在手,你甚至可以找找土豪的感觉。
欢快出国第二招是弱化目的、来去自由。目标可以很明确,目的不必太高端,如果抱定“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的目的出国,那你还是呆家里更对得起自己。混得好不好跟出不出国没有关系。
一个反面例子或许可以提供借鉴。一对夫妇出国十余年,生了三个美国人,某一天老公突然宣布:这些年在美国混得太过悲摧,我要回北京发展——前同事都已经买了好几套房子。面对去意已决的丈夫,想想三个长短不齐的孩子,妻子在纽约的地铁里痛哭流涕。这是两年前的事情,现在丈夫已经返回纽约,再说起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妻子依然会无声哭泣。
还有很多化解悲情的招数,容后慢慢道来。我们小城青年,个个都天生励志。
中国电影百年的2005年,因缘际会,我作为忠实粉丝,有机会给台湾大导演侯孝贤发了一回奖,扶着他的左手在胶泥盒里按“中国电影名人堂”的手模;站他右边扶手的,是第N代导演贾樟柯。贾小导也是侯大导的忠粉,霸着话筒向扎撒着两只粘乎乎的手的侯孝贤持续致敬(名导按手摸,纸巾请自带),他说《风柜来的人》和《悲情城市》开启了他这位小城青年的电影梦,他的《站台》、《任逍遥》、《世界》,讲的也都是小城青年无处逃遁的悲情宿命,“我们都是风柜来的人”。
去年去了趟台湾,来到因为侯孝贤和《悲情城市》而重新热闹起来的小城九份,这儿离台北不远,金矿枯竭环境凋蔽的悲情早已经褪去,代之以游人如织店铺林立的商业风情。也是在去年,贾樟柯拍出了《天注定》这样的电影,虽然还是在讲述小城青年的二逼梦,但早已经超越了《世界》那样的盆景视角和《三峡好人》的絮絮叨叨,成长为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和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虽然注定不会顺利公映,但贾小导已然成长为贾大导。
贾大导是小城青年励志的榜样,当然现在的小城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如果单论人口,几乎所有的中国小城都是欧美意义上的大城,中国城市的大中小,体现为行政级别的高中低。虽然你几乎从未听说过天津发生过什么像样的大新闻,但天津是行政意义上的特大城市;虽然武汉天天都在媒体版面上出现,但武汉只是中部区域性的一个省会城市。级别这根无形的绳,捆住了城市,也加大了不公。
通讯的发达和资讯的易得,部分打破了行政级别强加于小城之上的机会不公。如今的小城青年,生活方式跟北上广保持同步,言必称欧美脚必登耐克。《孔雀》里的张静初如果想弄一个会飞的降落伞,不必以失贞为代价,可以上淘宝找代购;《立春》里的王彩玲如果想圆一个歌剧梦,不必以一生为筹码,可以把房子卖了委托商演机构运作一趟维也纳金色大厅。
但更大的体制不公依然存在,小城青年的命运转折,不能指望移动联通和电信的技术进步,也不能托付给马云和马化腾的现金补贴。走出小城,前往北上广;走出北上广,出国留学去,成了顺理成章的路径。
中介机构闻风而动。每次浏览各大留学中介的官方页面,都能看到周成刚所说的“农村包围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大佬们抢滩布局三线城市甚至县级城市,纷纷设立留学中介子公司、分中心、办事处,小城青年的出国梦,成了留学中介(包括语培、移民)的摇钱树。
众人都将捞金的大手伸向小城的时候,小城特有的悲情因子就突显出来了。一位苏北地区重点中学校长向我感叹:家长和学生执拗地相信苏北不如苏南,只要涉及出国留学、国际教育,全都铁了心地往苏南跑,哪怕上当了受骗了机会错过了,他们也认了。时代在变,人性依然,这和侯孝贤时代、贾樟柯时代的小城青年心态一致:只有大城市才能承载大梦想,近处无风景,小城没前途。人人都想成为焦点,成不了焦点也要挤进圈子,挤不进圈子也要靠得最近看看热闹,靠不到近前也要站在远处引颈眺望。这些为焦点、为中心、为核心而活着的态度,从小到大被树立成唯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从小到大操行评语里最常提及的必须改正的缺点。
大城市青年的“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容易代偿,大广场、大马路、大领导、大阵仗,“仿佛挨着我的家”,这种无厘头自足和自信,甚至成为北京爷们、北京妞儿生活中挑肥拣瘦工作中拈轻怕重的理由。小城青年往返于北上广和县乡村之间的时候,他们一定没有想到,最初从县乡村走出去的冲动,其实源于对北上广过于理想化的想像;现在在北上广呆不下去的困境,如果用出国的方式来解决,或许是下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继续沿着悲情文艺的范儿,一路狂奔而去。
如果仅止于出国,其实有无数欢快的解决之道。
首先是量力而行,十万、二十万、四十万、八十万……留学费用呈几何级数上升,效果却是边际递减的趋势。以十万为例,小城青年的十万块存款,已经足够做一回出国梦:东欧的波兰、南亚的泰国、正在为岁月号海难伤神韩国,这些留学目的地质量都不错,信息周全、准备充分的话,十万块钱的短、中、长期留学都有可能实现,就像小马过河,水不深也不浅,许多时候DIY都能搞定。
“十万留学”不是拍脑袋拍出的概念,“留学杂志”微信后台每天能看到几十上百条人工提问,相当一部分在咨询“穷留”的可能性。《留学》将择期推出“十万留学”专题,人穷志不短的小城青年们敬请留意。如果你有二十万以上存款,一册“专题”在手,你甚至可以找找土豪的感觉。
欢快出国第二招是弱化目的、来去自由。目标可以很明确,目的不必太高端,如果抱定“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的目的出国,那你还是呆家里更对得起自己。混得好不好跟出不出国没有关系。
一个反面例子或许可以提供借鉴。一对夫妇出国十余年,生了三个美国人,某一天老公突然宣布:这些年在美国混得太过悲摧,我要回北京发展——前同事都已经买了好几套房子。面对去意已决的丈夫,想想三个长短不齐的孩子,妻子在纽约的地铁里痛哭流涕。这是两年前的事情,现在丈夫已经返回纽约,再说起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妻子依然会无声哭泣。
还有很多化解悲情的招数,容后慢慢道来。我们小城青年,个个都天生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