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种洗涤心灵、净化灵魂的精神产物,人们往往能够通过倾听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启发,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而在小学生眼中,音乐就是一种符号,可以通过欣赏和演绎让自己更加开心和快乐。因此,为了能够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从创新音乐教学策略出发,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轻松和愉悦的音乐鉴赏情境,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品位,丰富其精神世界。本文主要从新课程改革出发,谈谈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策略,让音乐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教育;音乐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深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为其创设充满动感和韵律的音乐情境,启迪小学生的智慧,使其能够在欣赏、交流音乐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安慰。
一、以资源开发为手段,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现代化的小学音乐课堂要求教师从创新音乐教学素材、更新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拓展并更新教学方式和内容,让小学生能够在海量的音乐资源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类型并进行欣赏和演绎,进而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品位。
首先,教师在丰富教学内容时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视听的角度强化学生的审美品位。小学生活泼好动,而且具有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尤其是在音乐理论教学或非当红歌曲教学时,学生容易产生疲惫或厌烦的心理,从而变得不愿意听从指挥。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例如,在教学《保卫黄河》这首歌时,播放与当时战争相关的视频或历史资料,让学生能够从更为直观的角度探析作者创作《保卫黄河》的意图,以及学习该首歌曲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再如,在学唱《雪绒花》时,教师可以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及相关影片介绍给学生,使其了解雪绒花的象征性含义,并将其动情地演唱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其次,教师应适当地拓展课外音乐资源,开阔小学生的鉴赏视野。虽然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类型众多,但数量十分有限,有些歌曲或作品的类型仅有一例,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把握和全面赏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选定的音乐素材,适当地拓展课外音乐教学资源和内容,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同一作曲家的作品或者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例如,在欣赏音乐剧《东郭先生》时,由于其本身是一个寓言故事,对学生的警示和教育意义明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多题材的音乐剧,如《悲惨世界》《小王子》《巨人的花园》等,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音乐剧类型中选择喜欢的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演绎,在优化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拓展知识面,提升审美品位。
二、以音乐鉴赏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教学本身的形式众多,而且作为一门轻松、解压类的学科,学生大多乐于上音乐课。教师正好可以借助这一规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欣赏兴趣,提升其音乐活动的参与度,并鼓励其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与伙伴之间相互探讨,感知音乐的魅力。
首先,教师可以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例如,在教学歌曲《七色光》时,教师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同学们听过这首歌曲吗?”“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节拍是多少吗?”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营造良好音乐学习氛围,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魅力。
其次,教师可以深入剖析音乐作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发展还不成熟,不仅缺乏对问题和事件的判断能力,而且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会由于情感的不到位而无法知晓音乐创作的全貌和情感。基于此,教师更应充当好领路人的角色,为学生还原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灵感来源及情感脉络,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更为适当的情绪欣赏音乐、演绎作品,将自己的情感调控到与音乐的同一高度上,进而优化学生的审美品位。例如,在教学歌曲《红蜻蜓》时,其本身是一首非常欢快的追忆童年的歌曲,节奏流畅、氛围欢快,教师可以将《红蜻蜓》的创作背景向学生交代清楚,并将学生比较熟悉的、翻唱的版本拿出来一同欣赏,让学生可以在熟悉的音乐节奏中体验自然的乐趣,提升审美能力。
三、以音乐活动为依托,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营造良好音乐课堂氛围,是小学生欣赏音乐、体验音乐的重要渠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情境创设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音乐的魅力和情感,并对音乐作品产生更深入的认知,进而对音乐进行二次创新和解读。
首先,教师要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具体情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握音乐节奏和情感。例如,在教学歌曲《男儿当自强》时,学生对这首歌曲一定不会陌生,很多武侠片和电视节目都会选择此曲作为背景音乐。但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几个场景,让其选择哪种场景或场合更适合播放这首歌。学生在趣味的知识竞答中既能放松和愉悦身心,又能对中国武术的音乐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拓宽了音乐知识面。
其次,教师要创新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氛围。音乐课堂除了简单的欣赏音乐和演唱之外,其他活动类型也极为丰富,包括音乐剧的排练、童谣唱说等。例如,在排演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和中意的角色,并将其扮演出来,感受音乐剧的氛围,从而提升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再如,在“自制打击乐器”的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到音乐教室参观打击乐器,并了解其性能和发声方式,之后让几位学生尝试演奏打击乐器。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评选出最完美的发明,并予以奖励。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对音乐的向往与憧憬,并在体验情感和感知音乐的同时,了解不同音乐类型的创作手法和演艺技巧。这样,学生在提升音乐品位的同时,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學音乐教学中,为了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审美品位,教师应该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领略音乐演绎技巧的同时,拓宽音乐知识面,丰富情感表达,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基于此,教师需要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在优化课堂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品位,进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佳莉.奥尔夫教学法思想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2018(35):96-97.
2.杨洋.走出小学音乐课实践创新活动的误区当代音乐[J].2019(08):76-7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教育;音乐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深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为其创设充满动感和韵律的音乐情境,启迪小学生的智慧,使其能够在欣赏、交流音乐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安慰。
一、以资源开发为手段,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现代化的小学音乐课堂要求教师从创新音乐教学素材、更新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拓展并更新教学方式和内容,让小学生能够在海量的音乐资源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类型并进行欣赏和演绎,进而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品位。
首先,教师在丰富教学内容时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视听的角度强化学生的审美品位。小学生活泼好动,而且具有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尤其是在音乐理论教学或非当红歌曲教学时,学生容易产生疲惫或厌烦的心理,从而变得不愿意听从指挥。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例如,在教学《保卫黄河》这首歌时,播放与当时战争相关的视频或历史资料,让学生能够从更为直观的角度探析作者创作《保卫黄河》的意图,以及学习该首歌曲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再如,在学唱《雪绒花》时,教师可以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及相关影片介绍给学生,使其了解雪绒花的象征性含义,并将其动情地演唱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其次,教师应适当地拓展课外音乐资源,开阔小学生的鉴赏视野。虽然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类型众多,但数量十分有限,有些歌曲或作品的类型仅有一例,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把握和全面赏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选定的音乐素材,适当地拓展课外音乐教学资源和内容,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同一作曲家的作品或者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例如,在欣赏音乐剧《东郭先生》时,由于其本身是一个寓言故事,对学生的警示和教育意义明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多题材的音乐剧,如《悲惨世界》《小王子》《巨人的花园》等,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音乐剧类型中选择喜欢的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演绎,在优化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拓展知识面,提升审美品位。
二、以音乐鉴赏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教学本身的形式众多,而且作为一门轻松、解压类的学科,学生大多乐于上音乐课。教师正好可以借助这一规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欣赏兴趣,提升其音乐活动的参与度,并鼓励其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与伙伴之间相互探讨,感知音乐的魅力。
首先,教师可以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例如,在教学歌曲《七色光》时,教师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同学们听过这首歌曲吗?”“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节拍是多少吗?”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营造良好音乐学习氛围,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魅力。
其次,教师可以深入剖析音乐作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发展还不成熟,不仅缺乏对问题和事件的判断能力,而且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会由于情感的不到位而无法知晓音乐创作的全貌和情感。基于此,教师更应充当好领路人的角色,为学生还原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灵感来源及情感脉络,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更为适当的情绪欣赏音乐、演绎作品,将自己的情感调控到与音乐的同一高度上,进而优化学生的审美品位。例如,在教学歌曲《红蜻蜓》时,其本身是一首非常欢快的追忆童年的歌曲,节奏流畅、氛围欢快,教师可以将《红蜻蜓》的创作背景向学生交代清楚,并将学生比较熟悉的、翻唱的版本拿出来一同欣赏,让学生可以在熟悉的音乐节奏中体验自然的乐趣,提升审美能力。
三、以音乐活动为依托,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营造良好音乐课堂氛围,是小学生欣赏音乐、体验音乐的重要渠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情境创设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音乐的魅力和情感,并对音乐作品产生更深入的认知,进而对音乐进行二次创新和解读。
首先,教师要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具体情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握音乐节奏和情感。例如,在教学歌曲《男儿当自强》时,学生对这首歌曲一定不会陌生,很多武侠片和电视节目都会选择此曲作为背景音乐。但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几个场景,让其选择哪种场景或场合更适合播放这首歌。学生在趣味的知识竞答中既能放松和愉悦身心,又能对中国武术的音乐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拓宽了音乐知识面。
其次,教师要创新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氛围。音乐课堂除了简单的欣赏音乐和演唱之外,其他活动类型也极为丰富,包括音乐剧的排练、童谣唱说等。例如,在排演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和中意的角色,并将其扮演出来,感受音乐剧的氛围,从而提升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再如,在“自制打击乐器”的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到音乐教室参观打击乐器,并了解其性能和发声方式,之后让几位学生尝试演奏打击乐器。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评选出最完美的发明,并予以奖励。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对音乐的向往与憧憬,并在体验情感和感知音乐的同时,了解不同音乐类型的创作手法和演艺技巧。这样,学生在提升音乐品位的同时,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學音乐教学中,为了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审美品位,教师应该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领略音乐演绎技巧的同时,拓宽音乐知识面,丰富情感表达,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基于此,教师需要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在优化课堂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品位,进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佳莉.奥尔夫教学法思想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2018(35):96-97.
2.杨洋.走出小学音乐课实践创新活动的误区当代音乐[J].2019(0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