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06年的剧变,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生死局。谁生谁死,谁王谁寇,不待华山论剑,已一分高低。
黑马将绝迹
生死局将不再是龟兔赛跑,而是大象较力,不再是乡村选拔赛,而是华山论剑。每一个参与者非赢即输,非生即死。
这不是随便说说图个好玩,而是残酷的事实。
自房改以来,随着地价与房价轮动疯涨,房地产公司的拿地成本急剧攀升,而竞争与政府调控又急剧压缩开发周期,这都使得房地产业的门槛迅速抬高。
1998年,账上有1000万元都能玩一把房地产。2008年,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有10亿元现金最多只能替别人拿块地而已,因为没了做完项目的钱。如果再想拿这点钱挑战万科,无异于向东邪西毒叫板。
在2006年格局已经确定之后,最后的王侯将相必然诞生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几乎不可能再冒出什么真正的黑马来,而5年前,在中国房地产业,像顺驰这样毫无背景的黑马。竟然跳出来挑战万科,多少还有点可能,胜的概率至少大于零。
5年后,如果万科不犯重大错误,顺驰式的黑马再想挑战,别说胜出,恐怕活下来的概率都将接近零。
四大派争王
中国地产巨头按照其功夫发源地不同,尤其是按照其重点投资区域的不同(比如某区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50%),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门派,即长三角的上海派(如上海置业、世茂)、中西部的峨嵋派(如龙湖、广汇)、珠三角的粤派(如富力、金地、合生创展、碧桂园)、环渤海的京津派(如首创、华润、SOHO、万通、泰达)。
到目前为止,中国地产业真正的全国品牌,只有起家于深圳的老大万科,以及源自香港的专业选手中海。其余基本上都限于区域品牌。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这两家也都可以划到粤派。
当然,按照区域划分的这四大派,不能简单地与华山论剑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画等号。
在目前的四大派中,功力最好,最早出去闯荡江湖的是粵派。
粤派的产品开发相对是精致的,在当地的品牌忠诚度也是最高的。所以当富力与珠江等南方地产品牌进京之后,北京原来的首创、华润与北辰都一下子不知所措,在产品设计方面根本不是对手。
这一点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得到证明,即富力、珠江、中海等粤派开发商基本上都已经在北京扎根,而从未有一个北京的品牌能到南方闯荡江湖,尤其是广州,当地最受认可的品牌只有恒大、碧桂园、富力等,像深圳万科与上海世茂这样的开发商在当地都算小品牌,北京的北辰,恐怕广州没多少人听说过。
天津滨海大建设启动之后,北京与天津联动,形成足以与长三角、珠三角抗衡的环渤海圈,金地、万科、世茂纷纷到天津下单。但北派开发商中,只有华润开始转战长三角和中西部,其余不管是万通、SOHO、北辰、首创,还是天津泰达,基本上都还在老家种地。
在产品结构上,粤派的开发商擅长商品住宅开发,而京津派大都拥有不少写字楼,倾向于持有型物业,
随着房价的持续疯涨,粤派凭借短平快的开发能力与销售技巧而迅速做大,规模过50亿元者不在少数,模式更像军阀。
当然,京派持有写字楼也不失为一招好棋,他们不仅充分地享受到房产增值,租金还成为一个稳定可观的现金流。尤其是北辰,每年租金就有十多亿,几乎抵得上不少粵派开发商一半的利润,模式更像地主。
从中国地产业派别之争的角度上,悬念已经不大,毕竟地主不可能战胜军阀。
至于长三角与中西部两大派,前者远在粤派之下,后者目前连京派都不如,不影响悬念。
中国房地产业真正剩下的大悬念,只有王者之争。
黑马将绝迹
生死局将不再是龟兔赛跑,而是大象较力,不再是乡村选拔赛,而是华山论剑。每一个参与者非赢即输,非生即死。
这不是随便说说图个好玩,而是残酷的事实。
自房改以来,随着地价与房价轮动疯涨,房地产公司的拿地成本急剧攀升,而竞争与政府调控又急剧压缩开发周期,这都使得房地产业的门槛迅速抬高。
1998年,账上有1000万元都能玩一把房地产。2008年,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有10亿元现金最多只能替别人拿块地而已,因为没了做完项目的钱。如果再想拿这点钱挑战万科,无异于向东邪西毒叫板。
在2006年格局已经确定之后,最后的王侯将相必然诞生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几乎不可能再冒出什么真正的黑马来,而5年前,在中国房地产业,像顺驰这样毫无背景的黑马。竟然跳出来挑战万科,多少还有点可能,胜的概率至少大于零。
5年后,如果万科不犯重大错误,顺驰式的黑马再想挑战,别说胜出,恐怕活下来的概率都将接近零。
四大派争王
中国地产巨头按照其功夫发源地不同,尤其是按照其重点投资区域的不同(比如某区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50%),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门派,即长三角的上海派(如上海置业、世茂)、中西部的峨嵋派(如龙湖、广汇)、珠三角的粤派(如富力、金地、合生创展、碧桂园)、环渤海的京津派(如首创、华润、SOHO、万通、泰达)。
到目前为止,中国地产业真正的全国品牌,只有起家于深圳的老大万科,以及源自香港的专业选手中海。其余基本上都限于区域品牌。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这两家也都可以划到粤派。
当然,按照区域划分的这四大派,不能简单地与华山论剑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画等号。
在目前的四大派中,功力最好,最早出去闯荡江湖的是粵派。
粤派的产品开发相对是精致的,在当地的品牌忠诚度也是最高的。所以当富力与珠江等南方地产品牌进京之后,北京原来的首创、华润与北辰都一下子不知所措,在产品设计方面根本不是对手。
这一点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得到证明,即富力、珠江、中海等粤派开发商基本上都已经在北京扎根,而从未有一个北京的品牌能到南方闯荡江湖,尤其是广州,当地最受认可的品牌只有恒大、碧桂园、富力等,像深圳万科与上海世茂这样的开发商在当地都算小品牌,北京的北辰,恐怕广州没多少人听说过。
天津滨海大建设启动之后,北京与天津联动,形成足以与长三角、珠三角抗衡的环渤海圈,金地、万科、世茂纷纷到天津下单。但北派开发商中,只有华润开始转战长三角和中西部,其余不管是万通、SOHO、北辰、首创,还是天津泰达,基本上都还在老家种地。
在产品结构上,粤派的开发商擅长商品住宅开发,而京津派大都拥有不少写字楼,倾向于持有型物业,
随着房价的持续疯涨,粤派凭借短平快的开发能力与销售技巧而迅速做大,规模过50亿元者不在少数,模式更像军阀。
当然,京派持有写字楼也不失为一招好棋,他们不仅充分地享受到房产增值,租金还成为一个稳定可观的现金流。尤其是北辰,每年租金就有十多亿,几乎抵得上不少粵派开发商一半的利润,模式更像地主。
从中国地产业派别之争的角度上,悬念已经不大,毕竟地主不可能战胜军阀。
至于长三角与中西部两大派,前者远在粤派之下,后者目前连京派都不如,不影响悬念。
中国房地产业真正剩下的大悬念,只有王者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