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电气越来越复杂化。大量电缆、电气设备的使用,就必然给建筑造成了火灾隐患。因此,应用火灾监控确保建筑电气安全是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是笔者依据自身经验,探究建筑电气防火中应用火灾监控。
关键词:火灾监控 应用 电气防火
1 前言
2012年12月,西安某小区发生了大火,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之后对这起火灾调查发现,问题就在于火灾监控不到位。现代化建筑中,建筑防火重视程度越来越大,而政府也进一步规范了建筑防火建设。因此,探究建筑防火中应用火灾监控具有现实意义。
2 火灾监控作用
1)实时监控;在建筑电气防火中应用火灾监控,就能够监控各种设备的漏电流、电压及电流等各个方面参数,同时把这些数值显示到监控设备上。控制人员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进而采取合理处理措施。
2)预报警功能;一旦监控区域漏电电流超出所设置阀值,监控系统必然报警,就能够及时启动对应火灾报警。
3 电气防火应用火灾监控
3.1 监控设备的选用
事实上要实现火灾监控还必须要相应配套设备,为设备选用至关重要。如今市场中销售监控设备种类比较多,因此就要依据建筑自身供配电系统及设备自身固有电流大小,进而选择出合理火灾监控设备。主要监控设备包含,依照建筑电气漏电电流大小设置自动报警电流值监控装置,电气短路设备也包含了检测和通讯结构设备,这个设备是之前低压电动机的保护装置基础上所发展起来。这些设备产品具有稳定质量,相对成熟的工艺,这样就能够确保建筑整体配电系统与其他元器件之间紧密配合起来。
如果选择漏电保护类型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那么监控设备能不能正常工作就和其他的接地方式及安装监控设备方式具备直接关系。在设计配电系统过程中,因为将监控电气火灾考虑进去,因此漏电式的火灾监控设备比较剩余电流式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及较高判断故障能力。
3.2 智能监控系统
和单一监控装置相比较,智能监控系统监控火灾功能方面不仅仅比较全面,而且具备较高综合判断能力及较高敏感度。主要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显示、测试以及信息存储;监控过程中,配电监控设备就能够采样分析低压配电柜中所有设备中电压及电流,就能够将这些设备电压、频率、电流、供电能量、功率因素及环境稳定等各种信息数据传送到系统的DSP或者CPU。经过处理数据后就能够获取监控设备实时的网络状态,工作人员就监控与凑取这些数据,一些比较重要节点数据就存储筋系统中存储器之中。
2)现场搜集检测数据集远程控制;一旦系统将电气设备所采集信息完成之后,其对应通讯扩展接口就会把这些数据传输给系统处理中心,系统能够支持通信接口比较丰富,一般有RS232、IS-DN及RS485等这些通讯协议,就能够实现简洁、高效的实现目标,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远程交换与控制数据,就应该通过监控装置将集成RS485和RS232之间的通讯接口和控制端口设备联系起来,进而实现了远程数据通讯。
3)综合处理现场数据;实施上在建筑电气防火中应用智能控制还有一些配套后台的操控管理软件,就能够帮助供电中心管理员实时采集所需数据,进而对这些数据实施分析和预处理。要利用系统管理软件绘制出建筑电气设备的分布及各级配电实况,进而设置出具体保护参数,给各级别漏电保护构建出对应预警。
3.3 监控装置和配电系统主要组合形式
依据具体建筑工程的配电系统,监控装置就要选择相对应形式,进而形成最佳组合形式,确保尽可能达到最佳控制要求。
1)配电箱与控制柜的内部安装,在新建工程中常常应用这种形式,也是针对各层楼所设置专门配电箱,用来控制火灾。电气火灾的监控装置大多是直接安装到配电箱火灾,当然这也是安装控制柜最好位置。
2)配电箱与控制柜的外部安装,这种安装模式主要是为了把监控设备独立制成一个独立箱体,之后把电源经过电气会在监控探测器后,把电源线连接到配电柜中去,采用这种安装模式主要用来改造旧系统,因此在选用电气火災监控设备上,最好选用矩形漏电互感设备,就能够不修改目前配电柜中各种设备布局,也不会更改线缆连接基础上就能够安装漏电设备。
3)选择和配电柜成套安装方式;选用合理方式也就是直接把漏电控制设备嵌入到配电柜控制面上,只需将一个电流设备安装在控制面板上即可,根本不需要该动配电柜中内部结构。但是电气火灾的监控设备尺寸,一般都是厂家生产时预留在面板上的,因此在选择监控设备上就不存在一定限制。
4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电气防火之中应用火灾控制,能够实时监控建筑电气各种设备运行情况,有效监控火灾的发生。因此在建筑电气防火中应用火灾监控装置,直接关系着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希光.浅谈电气火灾监控报警装置在建筑防火中的应用的必要性[J].科技创业家,2011(3).
[2]陈宗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探讨[J].云南化工,2008(35).
[3]丁乐.我国电气火灾现状特点、问题及防控策略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7).
[4]刘东旗,刘艳芹,陈宁,王鹏.电气火灾的分析和预防[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
关键词:火灾监控 应用 电气防火
1 前言
2012年12月,西安某小区发生了大火,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之后对这起火灾调查发现,问题就在于火灾监控不到位。现代化建筑中,建筑防火重视程度越来越大,而政府也进一步规范了建筑防火建设。因此,探究建筑防火中应用火灾监控具有现实意义。
2 火灾监控作用
1)实时监控;在建筑电气防火中应用火灾监控,就能够监控各种设备的漏电流、电压及电流等各个方面参数,同时把这些数值显示到监控设备上。控制人员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进而采取合理处理措施。
2)预报警功能;一旦监控区域漏电电流超出所设置阀值,监控系统必然报警,就能够及时启动对应火灾报警。
3 电气防火应用火灾监控
3.1 监控设备的选用
事实上要实现火灾监控还必须要相应配套设备,为设备选用至关重要。如今市场中销售监控设备种类比较多,因此就要依据建筑自身供配电系统及设备自身固有电流大小,进而选择出合理火灾监控设备。主要监控设备包含,依照建筑电气漏电电流大小设置自动报警电流值监控装置,电气短路设备也包含了检测和通讯结构设备,这个设备是之前低压电动机的保护装置基础上所发展起来。这些设备产品具有稳定质量,相对成熟的工艺,这样就能够确保建筑整体配电系统与其他元器件之间紧密配合起来。
如果选择漏电保护类型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那么监控设备能不能正常工作就和其他的接地方式及安装监控设备方式具备直接关系。在设计配电系统过程中,因为将监控电气火灾考虑进去,因此漏电式的火灾监控设备比较剩余电流式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及较高判断故障能力。
3.2 智能监控系统
和单一监控装置相比较,智能监控系统监控火灾功能方面不仅仅比较全面,而且具备较高综合判断能力及较高敏感度。主要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显示、测试以及信息存储;监控过程中,配电监控设备就能够采样分析低压配电柜中所有设备中电压及电流,就能够将这些设备电压、频率、电流、供电能量、功率因素及环境稳定等各种信息数据传送到系统的DSP或者CPU。经过处理数据后就能够获取监控设备实时的网络状态,工作人员就监控与凑取这些数据,一些比较重要节点数据就存储筋系统中存储器之中。
2)现场搜集检测数据集远程控制;一旦系统将电气设备所采集信息完成之后,其对应通讯扩展接口就会把这些数据传输给系统处理中心,系统能够支持通信接口比较丰富,一般有RS232、IS-DN及RS485等这些通讯协议,就能够实现简洁、高效的实现目标,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远程交换与控制数据,就应该通过监控装置将集成RS485和RS232之间的通讯接口和控制端口设备联系起来,进而实现了远程数据通讯。
3)综合处理现场数据;实施上在建筑电气防火中应用智能控制还有一些配套后台的操控管理软件,就能够帮助供电中心管理员实时采集所需数据,进而对这些数据实施分析和预处理。要利用系统管理软件绘制出建筑电气设备的分布及各级配电实况,进而设置出具体保护参数,给各级别漏电保护构建出对应预警。
3.3 监控装置和配电系统主要组合形式
依据具体建筑工程的配电系统,监控装置就要选择相对应形式,进而形成最佳组合形式,确保尽可能达到最佳控制要求。
1)配电箱与控制柜的内部安装,在新建工程中常常应用这种形式,也是针对各层楼所设置专门配电箱,用来控制火灾。电气火灾的监控装置大多是直接安装到配电箱火灾,当然这也是安装控制柜最好位置。
2)配电箱与控制柜的外部安装,这种安装模式主要是为了把监控设备独立制成一个独立箱体,之后把电源经过电气会在监控探测器后,把电源线连接到配电柜中去,采用这种安装模式主要用来改造旧系统,因此在选用电气火災监控设备上,最好选用矩形漏电互感设备,就能够不修改目前配电柜中各种设备布局,也不会更改线缆连接基础上就能够安装漏电设备。
3)选择和配电柜成套安装方式;选用合理方式也就是直接把漏电控制设备嵌入到配电柜控制面上,只需将一个电流设备安装在控制面板上即可,根本不需要该动配电柜中内部结构。但是电气火灾的监控设备尺寸,一般都是厂家生产时预留在面板上的,因此在选择监控设备上就不存在一定限制。
4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电气防火之中应用火灾控制,能够实时监控建筑电气各种设备运行情况,有效监控火灾的发生。因此在建筑电气防火中应用火灾监控装置,直接关系着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希光.浅谈电气火灾监控报警装置在建筑防火中的应用的必要性[J].科技创业家,2011(3).
[2]陈宗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探讨[J].云南化工,2008(35).
[3]丁乐.我国电气火灾现状特点、问题及防控策略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7).
[4]刘东旗,刘艳芹,陈宁,王鹏.电气火灾的分析和预防[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