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与经典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畅销全世界70余年的《飘》,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壮阔画卷,对理解美国内战历史的全貌是难得的资料。然而,传统文学观为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划了一条清楚的界限,小说《飘》始终不能摆脱其通俗文学的地位——长期以来被当作“亚文化”而不受学界的重视。其实通俗文学和经典文学本是同源所生、相互影响,并没有确定的界限,本文试图重新审视《飘》的文学价值,论证它具有成为经典的潜力。
  关键词:通俗 经典 美国精神 文学地位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自1937年问世以来,其销量一直位居美国小说前列,而且它也是美国有史以来被译成最多种文字的畅销书,其影响遍及全世界。同时,《飘》也开创了美国战争小说之先河,一些进步作家如斯诺夫人就对《飘》有很高的评价,她甚至把《飘》与《战争与和平》相媲美。但这部作品在文学批评史上所引起的关注,却与读者的热烈反应形成强烈的反差。在轻视读者反映的年代,无论如何受欢迎,《飘》始终不能摆脱其通俗小说的范畴。本文通过探索通俗与经典之间是否真的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试图打破传统的束缚,论证象征着美国精神的《飘》具有成为经典的潜力,从而给予《飘》在美国文学史中更高的地位。
  一 《飘》在争议中绽放
  《飘》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就其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很多人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探究。《飘》可谓既是“流行的”,也是“经典的”。但是,学术界对这部书的态度却一直有贬低趋向,尤其是作者的南方倾向,有人认为这是反动的倒退。然而,《飘》历经数十年而经久不衰的事实,则一直为它自己争夺着经典的位置。
  1 无法飘逝的记忆——《飘》与《乱世佳人》
  20世纪30年代,玛格丽特·米切尔历经十载,完成了小说《飘》。小说出版后立刻引起了读者的热烈的反响。1939年12月,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在小说主人公故里亚特兰大城举行了三天的首映式庆祝游行;1987年,美国为小说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出版50周年纪念仪式,使《飘》热在世界各地又大大升温;1991年,续集——《斯佳丽》(《Scarlett》)在40个国家同时出版发行,再次为原著掀起一阵热潮。从电影《乱世佳人》首映之日起,全世界总有某个地方在放映这部影片,70多年来从未间断。这部小说在外国文学专柜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不言而喻,《飘》的魅力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弱。
  2 学界的冷落批评
  与在市场上的畅销形成对比的是,小说《飘》在学界却一直备受冷落。如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认为《飘》只是一部畅销的通俗小说,在重要的美国文学作品年表中几乎找不到《飘》和其作者的名字;在中国,有人认为《飘》虽然成为20世纪出版史上的奇迹,但在文学史上则是不入流的。《飘》的作者怀着钟爱描写的南部庄园上的生活,是对被历史判决的美国南方蓄奴制社会着了迷,是对于已经“随风飘去”的美国南方社会的光荣与权力的无限向往。
  二 如何看待经典与通俗势不两立的文学观
  在传统的文学观念里,通俗文化是不同于知识精英的经典文化,是大众文化。经典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可谓泾渭分明:经典魅力无穷,而通俗文化尽管影响面广,但或者流行一阵就烟消云散;或者因缺乏对社会的严肃反思文学价值不高。批评界对《飘》历来没有给予严肃认真的对待,小说太畅销可能是一个原因,因为经典作品往往是曲高和寡的;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大多数学界认为《飘》代表了南方白人上流社会的政治立场,代表了反动的、后退的历史观,这恐怕正是文学批评受意识形态操控的一个反映。《飘》在文学历史中的地位得不到足够的承认,大概就源于上诉的文学观念。
  1 从小说的起源看,通俗小说和经典小说原是同根所出,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20世纪以后,高雅艺术已开始成为一种大众文化。有学者论述,在20世纪30年代,严肃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就已经变得模糊了。通俗与经典通俗文学和经典文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
  2 通俗文学和经典文学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经典与通俗并非势不两立,美国伦道夫—麦康学院教授托马斯·英奇认为高雅艺术与流行(即通俗)艺术并不相互对立。“事实上这整套理论只不过是美国学术、批评家(在英国人帮助下)精心设计出来的一种幻象,一种知识的骗局,一些文化神学的观点。”所谓的通俗文学和经典文学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大量跨越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界限的例子可以证明,在评价《飘》的文学价值时,应当废除“高雅”和“通俗”这两个形容词的界限,去面对20世纪美国社会的整个文化,而不是再拘泥于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意义的那些荒谬的区别。
  三 中外文学研究对《飘》的评价反映出的历史变化
  几十年来,研究《飘》的学术文献从未间断,基于此,很有必要提倡用一种真正的学术眼光来重新看待和评估它的文学价值。可以说,《飘》是很有可能穿越时间的考验,成为未来历史的经典之作。
  1 国外对《飘》的研究和评价发生的积极变化
  从更好的视角重新认识《飘》对美国文化意义的一种尝试,可以追溯到1976年出版的《Margaret Mitchell的〈飘〉:书信集(1936-1949)》;1983年出版的安妮·爱德华(Anne Edwards)所著的《塔拉之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一生》,则是一部最长的作者自传,它提供了理解作品主题的心理背景。有人评论说,该书是对作家一生的戏剧性再现;而Pyron,Darden Asbury在《南方的女儿——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一生和〈飘〉的创作 》中认为,米切尔在《飘》中除了描写了旧南方的坚忍不拔,还书写了女性的成长。由此可见,在文学批评领域里,《飘》为女权主义研究者们提供了争相引用的范本。
  不仅如此,有学者还认为Pyron的著作填补了20世纪学术的一个重要空缺,使20世纪的南方文化的独特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更为重要的是,小说《飘》本身在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中的地位第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Pyron发表的评论文章《〈飘〉与美国文化重铸》,不但关注了小说的风格和象征,还分析了《飘》中许多具体的象征意义和微妙含义。而Harwell的《作为书和电影的〈飘〉》,则把小说作为历史、作为艺术看待。至此,批评界开始认识到《飘》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美学欣赏性,体现了浓郁的美国文化特征,甚至是美国精神的一种象征。而这些都是文学批评开始认真对待和研究《飘》的文学意义之体现。
  2 中国对《飘》的研究和评价存在同样的变化趋势
  同在美国一样,《飘》曾在中国学界遭到长期的冷遇和责难。1979年9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决定出版傅东华翻译的《飘》时,还遭到了大面积的意识形态批判,一时间恶语相向,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关键时刻,还是邓小平同志对《飘》给予了肯定,才使这部书的出版得以继续。而国内过去对《飘》的批评大都带着明显的左倾阶级意识烙印,很多从历史主义角度出发的评论都认为《飘》未能像《汤姆叔叔的小屋》那样,真实地反映美国内战。同时,过去的种种批评中也体现出轻视读者反映、轻视女性作家的倾向。
  但随着国内研究《飘》的优秀文献的不断出现,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也开始显现出积极的历史变化。在1997年的《外国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对《飘》的历史意识和艺术成就充满赞赏的观点:“她(作者)冷静客观的眼光和忠于历史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使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方走向灭亡的不可抗拒的事实。”而且在小说女主人公郝思嘉身上还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那种百折不挠,勇于进取,敢于开拓的美国精神。”进入21世纪以来,从女性自我解放的女性主义批评,到小说和电影对美国文化深远影响的文化批评,以及如何重新审视美国内战历史的新历史批评,还有《飘》的不同译本的文学翻译批评等等,可以说,国内对《飘》的学术研究不仅从未停止,而且日益深广。
  四 重新认识《飘》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
  近年,“经典重铸”成为文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经典的构成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批评话语权因素,对既定的经典进行质疑乃至重铸是完全可能的。
  《飘》在南方怀旧文学中的独特之处在于:小说在向后看的传统中已经有了向前看的现代意识,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这部作品饱含着一种充满希望的美国精神,因此,有理由质疑《飘》既定的文学地位,再议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 《飘》如同美国发展史中的一部寓言,是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受欢迎的一部杰作。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产生与发展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缩影。美国南方文化是美国文化中最独特、影响最大的一支, 南方神话和南方文学传奇形成了南方文化的区域特点, 这一独特的历史人文背景孕育了南方文学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而米歇尔的不凡之处在于,《飘》在故事内容上并不局限于颓废的怀旧情绪,《飘》的主题是关于“survival” (生存),这样的劫后重生和废墟重建精神,给无数正在经历灾难的人,尤其是女性,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信心和心理安慰。
  2 新历史主义学者眼中的《飘》是对历史真实深刻的反思,甚至有新历史主义学者认为它反映的南北战争历史更真实。他们认为在美国的南北战争中,正因为南方奴隶主阶级是战败方,不得不处于边缘化的不幸处境,所以《飘》独特的南方视角可以恰好用来引起人们对历史真实的反思和质疑。新历史主义学者对一切政治冷漠性、文化经典性发生置疑,认为历史的真理性播散于各种文本之中,尊重边缘话语有利于对历史全貌的把握。今天的历史学家普遍同意它所反映的历史是真实的,为我们研究那段逝去的历史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运用新历史主义这一全新的视角解读《飘》,有可能为它赢得更高的美学地位。
  3 《飘》蕴涵着一种强劲的美国精神。与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男主人公一样,《飘》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美国女性形象,无疑也早已成为一种美国精神的象征。小说所具有的深刻的思想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它是女权主义的一面旗帜,时至今日,其受欢迎程度仍不减当年,因此它应当不同于普通的通俗文学作品。
  五 结语
  既然作品能够跨越时空界限,经历地域民族的考验,引起全球读者极大共鸣,并持久地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始终占据了一席之地,那么谁敢断言被誉为美国战争小说之母,拥有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小说《飘》,不会最终摆脱通俗文学的定位,进入经典文学的行列呢?本文通过分析《飘》所反映的美国精神,对美国历史的深刻反思,在南方文艺复兴中的艺术成就,对女权主义发展的贡献,证明了《飘》具有成为经典的潜力。鉴于经典重铸的可能性,本文得出结论:《 飘》极有可能穿越历史长河的考验,成为未来历史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 安妮·爱德华兹,赵健译:《〈飘〉热五十年》,《世界文化》,1987年第5期。
   [2] 安妮·爱德华兹,思宏译:《塔拉之路——〈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 李华钰:《永不飘逝》,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4] 韩晓军:《小说〈飘〉出版纪事:要把中国“飘”到哪里去》,《钱江晚报 》,2008年1月31日。
   [5] 王宁:《对美国文学经典的再审视》,《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6] 杨静远:《怎样看〈飘〉?》,《读书》,1981年第3期。
   [7] 李惠铨:《评美国小说〈飘〉》,《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
   [8] 托马斯·英奇,龚文庠译:《美国通俗文化研究》,1989年第3期。
   [9] 周明燕:《一曲无尽的挽歌——评美国小说〈飘〉》,《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10] Pyron,Darden Asbury:Southern Daughter:The Life of Margaret Mitchell and the Making of Gone With the Wi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作者简介:杨峥,女,1973—,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文化,工作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白鹿原》引起学界、普通社会读者等广泛认同,关键在于其关于乡土社会及乡土传统的本色写作、乡土社会的构成及其运作与乡土传统内在本质已远远超越了文学研究范畴。本文运用人类学的视野、方法和材料审视文学,把小说《白鹿原》置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中,通过分析陈忠实—白鹿原—《白鹿原》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文学人类学视野中乡土社会及其乡土传统背景下的文本《白鹿原》。  关键词:《白鹿原》 乡
期刊
摘要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提出了“妇女主义”(Womanism)这一独特的思想概念。《紫色》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它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茜丽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从对自我的否定到寻回自我身份的艰辛历程。本文通过对这部名著的解读,探讨了艾丽丝·沃克独树一帜的妇女主义及其对女性主义文学的贡献。  关键词:《紫色》 自我否定 双重身份 妇女主义  中图分
期刊
摘要近20年来,张爱玲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对其小说的研究也已形成一股热潮。本文即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意象的营造等方面,对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内容做了相应的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人物 情节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在张爱玲的众多小说中,《倾城之恋》不是最有深度的一篇,但却是最脍炙人口的一篇。这部小说曾多次被搬上话剧舞台以及银幕和屏幕,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在其作品中充分展示了40年代的旧上海、香港洋场华人的空虚、堕落及变态的灵魂。她以其女性的纤细与敏感捕捉人生的孤独与无奈、人生的荒诞与悖谬,并从细微处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使其作品笼罩在阴冷、灰暗的色调中,弥漫着冷峻的悲剧色彩,并由此形成了“苍凉”与“荒诞”的风格。  关键词:张爱玲 苍凉 荒诞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张爱玲是一个
期刊
摘要拉尔夫·埃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作家,其代表作《看不见的人》塑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黑人形象。埃里森在着力表现黑人在寻找自我这一中心主题的同时,巧妙地安插了其他相关主题来进一步探讨找回黑人自我的途径。而在这些相关的主题当中,骄傲这一主题尤为值得探讨。本文旨在就这一主题进行解读,从而使我们对埃里森的作品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关键词:拉尔夫·埃里森 寻找自我 相关主题 骄傲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威廉·福克纳笔下的南方自然物象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紫藤就被内化为南方女性的话语,再现了父系秩序下女性的失落和焦虑感,传达了她们边缘、窒息、异化的生存状态,反讽性地体现出父系制下男性与女性的深层对立关系,进而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揭示出美国旧南方社会动荡的根源。  关键词:福克纳 《押沙龙,押沙龙!》 紫藤 女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故国回望是新移民作家严歌苓创作的一个主要母题。她以一个在美华人的特殊身份,以一种真正自由的创作姿态,书写着她所思、所感、所理解、所记忆的大陆。在这类作品中,有对“文革”的历史怀旧和人性反思,有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观照,还有对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迷雾中个体生命的极大关注。在这些依凭大陆展开的文学世界里,“人性”始终是她要探寻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历史记忆 现实观照
期刊
摘要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长期生活于各种矛盾之中,对个人可以无忧无虑、充分自由发展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在其唯一的政论文《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中,他对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行了论述,即凸显个性、反对平庸,艺术至上、反对私有制。尽管这种通过艺术教育来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近似于乌托邦,但也体现了他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唯美主义思考。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 《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 个人主义    奥斯卡·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主人公伊莎贝尔的婚姻抉择入手,着重分析了其自由精神的背景以及文化内涵,反映了欧美文化碰撞下美国精神符码的异质性建构。最后论析了伊莎贝尔对其婚姻坚守的动因,昭示了某种清教传统精神的延续,也表明了这是作者詹姆斯在受到乔治·艾略特道德观念影响下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自由 自主精神 道德观 伊莎贝尔 詹姆斯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一位女士的
期刊
摘要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的幽默小说家。其作品语言诙谐幽默,情节真实感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对他的经历及作品,做一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马克·吐温 个性 作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 -1910),是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幽默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