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看到不错的书或是电影,都会立刻跟身边的朋友们分享。无论是和办公室的同事,还是跟教室里的学生,我们经常会围绕着同一部作品探讨良久,有时意见相左,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应该说,讨论这一过程的意义远大于结果,因为,都是执著的人,往往这样的讨论不会有一个结果。
于是就有旁听者忍不住发问:“你们这样说来说去的,又谁也说服不了谁,何必呢?去干点其他的事不挺好的吗?”每到这时,争论的双方都会停下来,瞬间结成统一战线联盟,一同对那位不识趣的旁听者进行“思想教育”。
论辩之中,有鲜明的“有理在于声高派”。他们的声音分贝以等比数列的幅度逐渐增长,因为内力消耗过大,往往在说话时还会伴随着一系列用来协调自身平衡的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种下意识的辅助动作往往是极夸张又不自知的,要是你手中有个遥控器,按一下消音键,你绝对可以欣赏到一场极其诙谐的哑剧表演。
还有永远和蔼而微笑着的“世间我最温和派”。他们以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周旋于“声高派”的喘息间隙之中,逢空必钻,语言也往往是绵里藏针。要成为这个派系的人很不简单,其实他们比“声高派”的神经绷得更紧,要留心听对方的每一句话,要飞快地在大脑中进行信息处理,要迅速找出对方的漏洞,还要精准地组织好“进攻”的语言。我们知道,越是精炼到位的语言对说话者的要求越高,所以一场论辩下来,再温和的人也会心跳迅疾,只是在表面上还要竭力克制,仿佛深谙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真谛。
不过我最爱看的,还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论争。许多时候,我都分不清到底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因为当你真正陷入到问题核心的情境中去的时候,你会完全忘却自己的身份,甚至也忘却了眼前那个人的身份,只知道那是“对方辩友”。这样的场面,不会有前两个派系论战时那么有场面感,却会在无形之中散发出一种和谐的气氛来。因为作为旁观者的我,是清楚地知道他们彼此的身份的,老师能够放下师者的架子认真去讨论分析,学生能够大胆而自信地阐明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本身就是在之前数千年的中国教育史中难得一见的。哪怕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他教出来的学生没有一个超越了孔子。我们翻开整本《论语》,基本上都是“子曰”“子曰”,哪怕子路或者冉有偶尔提几个问题,也是由孔子来直接作解答,学生们一般都是恭恭敬敬地听取教诲便了,也不会再连续追问,仿佛要再问下去,就只能证明自己的愚钝了。然而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所取得的成就,确实超过了他的导师苏格拉底。因为古希腊所采用的,就是论辩式的教育,苏格拉底尤其以辩论术著称,他创立的问答法至今还是被世界公认为“最聪明的劝诱法”。试想,如果我们在一开始所营造的学习环境中,就给求学者一种压力,仿佛做老师的就一定要懂得比学生多,那样社会发展岂不是永远只能走下坡路了吗?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而在一问一答、互问互答的过程中,两个宇宙的碰撞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激发彼此都去思考之前可能从未关注到的一些细节,步步深入,思想也就逐渐地成熟完善起来。
在中学阶段,这样的故事比较常见的结局,仍然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豁然开朗了。一场论争过后,老师往往会轻轻地拍一拍学生的肩头,或是继续嘱咐几句鼓励几句,眼神中洋溢着赞许。这时作为老师的成就感,并不是来自于自己又“赢”了一场辩论,而是看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且在用思考和行动去主动求证。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对真理的渴求,是最动人的。也有学生“胜利”了的时候,有的老师会双手行抱拳礼,对学生表示佩服。那一掌一拳的相合,有一种浩然之气,仿佛古代行走江湖的侠士遇见了知己兄弟。
理是愈辩愈明的,在相信的大环境下,也不能缺少了怀疑与剖析。笃信代表了坚定,疑惑中却暗藏了前进。孔子若能有论辩之风,也不至于被两个毛头小子以太阳的大小问题给难倒,还落下个“孰为汝多知乎”的笑谈。宇宙浩瀚,人类已知之事物远远少于未知,我们不能以有限去推究无限,论争却可以让我们的眼光看得更加广远。
编辑/姚 晟
于是就有旁听者忍不住发问:“你们这样说来说去的,又谁也说服不了谁,何必呢?去干点其他的事不挺好的吗?”每到这时,争论的双方都会停下来,瞬间结成统一战线联盟,一同对那位不识趣的旁听者进行“思想教育”。
论辩之中,有鲜明的“有理在于声高派”。他们的声音分贝以等比数列的幅度逐渐增长,因为内力消耗过大,往往在说话时还会伴随着一系列用来协调自身平衡的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种下意识的辅助动作往往是极夸张又不自知的,要是你手中有个遥控器,按一下消音键,你绝对可以欣赏到一场极其诙谐的哑剧表演。
还有永远和蔼而微笑着的“世间我最温和派”。他们以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周旋于“声高派”的喘息间隙之中,逢空必钻,语言也往往是绵里藏针。要成为这个派系的人很不简单,其实他们比“声高派”的神经绷得更紧,要留心听对方的每一句话,要飞快地在大脑中进行信息处理,要迅速找出对方的漏洞,还要精准地组织好“进攻”的语言。我们知道,越是精炼到位的语言对说话者的要求越高,所以一场论辩下来,再温和的人也会心跳迅疾,只是在表面上还要竭力克制,仿佛深谙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真谛。
不过我最爱看的,还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论争。许多时候,我都分不清到底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因为当你真正陷入到问题核心的情境中去的时候,你会完全忘却自己的身份,甚至也忘却了眼前那个人的身份,只知道那是“对方辩友”。这样的场面,不会有前两个派系论战时那么有场面感,却会在无形之中散发出一种和谐的气氛来。因为作为旁观者的我,是清楚地知道他们彼此的身份的,老师能够放下师者的架子认真去讨论分析,学生能够大胆而自信地阐明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本身就是在之前数千年的中国教育史中难得一见的。哪怕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他教出来的学生没有一个超越了孔子。我们翻开整本《论语》,基本上都是“子曰”“子曰”,哪怕子路或者冉有偶尔提几个问题,也是由孔子来直接作解答,学生们一般都是恭恭敬敬地听取教诲便了,也不会再连续追问,仿佛要再问下去,就只能证明自己的愚钝了。然而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所取得的成就,确实超过了他的导师苏格拉底。因为古希腊所采用的,就是论辩式的教育,苏格拉底尤其以辩论术著称,他创立的问答法至今还是被世界公认为“最聪明的劝诱法”。试想,如果我们在一开始所营造的学习环境中,就给求学者一种压力,仿佛做老师的就一定要懂得比学生多,那样社会发展岂不是永远只能走下坡路了吗?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而在一问一答、互问互答的过程中,两个宇宙的碰撞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激发彼此都去思考之前可能从未关注到的一些细节,步步深入,思想也就逐渐地成熟完善起来。
在中学阶段,这样的故事比较常见的结局,仍然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豁然开朗了。一场论争过后,老师往往会轻轻地拍一拍学生的肩头,或是继续嘱咐几句鼓励几句,眼神中洋溢着赞许。这时作为老师的成就感,并不是来自于自己又“赢”了一场辩论,而是看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且在用思考和行动去主动求证。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对真理的渴求,是最动人的。也有学生“胜利”了的时候,有的老师会双手行抱拳礼,对学生表示佩服。那一掌一拳的相合,有一种浩然之气,仿佛古代行走江湖的侠士遇见了知己兄弟。
理是愈辩愈明的,在相信的大环境下,也不能缺少了怀疑与剖析。笃信代表了坚定,疑惑中却暗藏了前进。孔子若能有论辩之风,也不至于被两个毛头小子以太阳的大小问题给难倒,还落下个“孰为汝多知乎”的笑谈。宇宙浩瀚,人类已知之事物远远少于未知,我们不能以有限去推究无限,论争却可以让我们的眼光看得更加广远。
编辑/姚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