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雕艺术是我国历史悠久、极具中国古韵和传统格调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将人的主观情感与根材的自然之美融为一体,以形似寄托神韵,赋予情感。在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今天,根雕艺术重新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以其传统怀旧风格和别致中国韵味成为一种古朴的崭新潮流。而根雕的选材及其创作便是关系根雕艺术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相关实践工作经验,具体来探讨一下根雕艺术的选材及创作。
【关键词】:根雕艺术;选材;创作;思考;探索
所谓根雕,就是以植物根系为雕刻对象的一种艺术创造形式,它的雕刻对象通常包括自然生长的树根、树身和树瘤等。树根雕琢的方法通常是以仿生态的艺术创作手法为主,遵循自然法道、似像非像的原则。在保持植物根系原有自然形态的基础之上,以形寓意,寄托情感。通过塑造一种意向造型来寄托创作者的情感,形成一种内容充实、意义浮现的根雕文化。
一、根雕艺术的选材
(一)山村柴垛里搜寻
根雕取材是根雕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根雕创作作为一种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而为一的艺术创作过程,首先需要对根雕木材进行寻找,而首要地点是在山村柴垛中,位于山间地带的木材多是根雕雕木材的聚集基地。因为处于山间地带的根雕木材通常生长比较良好,质地均匀,它们的根系发达、自然形态优美。经过时间的积累以及长期的曝晒,它们的可塑性更佳,自然美凸显得更加明显。现在常用的山间木材通常包括阴沉木、浪木、碳化木等。
(二)深山老林中挖掘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到深山老林中去挖掘形态各异的古木是发现根雕木材的另一种良好途径。在深山老林中人迹罕至,自然特色保留的较为完全,木材长期受到风吹雨打的塑造,自然形态更加明显,更加具有自然美。而且在深山老林中,有数目庞大的枯木群,它们形态各异,或嶙峋、或沧桑、或舒展,极易激发根雕创作者的灵感。而且因为从未打上人类劳动的烙印,其自然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三)荒野田地里寻找
因为树根在地下埋藏已久,它们的成色和状态会显得更为别致,在根雕创作当中更具有价值。所以荒地寻根也是发现良好的根雕木材的一种途径。树根在地下埋藏超过一定时间,会使树根的成色和状态与地上寻找到的素材不一样。它们盘根错节,或臃肿或弯曲,更有利于创作者灵感的迸发。而事实上,盘根错节更有利于根雕艺术的创作,有利于提升视觉欣赏的效果,也更加符合“不厌其弯、但嫌其直”的审美原则。
(四)河中冲木的收集
除了上述三种寻找方式外,还有一部分木材储存在比较浅的荷塘中,这些河水中的木材由于夏季暴雨的冲刷,被冲上水面,当河床上涨时会随河水浮到河滩上。而被冲上河滩的木材由于长期在水中停留,其表面色泽、纹理等与陆地上经过阳光曝晒的木材是完全不一样的。经过人为处理,把水分蒸干之后,它们的成色和造型又更具一番别样的韵味。
二、根雕艺术的创作
(一)根雕艺术的创作要领
1、遵循自然
根雕本来就是将大自然所塑造出来的形态各异的植物根系进行仿生雕刻和磨制,使得根材的自然之美流露,尽情展现它所蕴含的大自然的熊熊魅力。根雕艺术的创作过程是根雕创作者将内心的情感、审美情趣自然流露出来的过程,不需要娇柔造作,也不需要故弄玄虚。而是在尽可能多的保留和展现根材的自然状态的情况之下,凸显根雕木材独特的自然魅力和人文价值,“借自然之形,舒自然之情。”
2、赋予神韵
根雕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它本身需要韵味的烘托。正所谓的“神韵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从根雕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看,创作者和观赏者重视的是读懂它的神韵而不是只看出它的形状。在根雕艺术的创作中,神韵胜过于形似。神韵才是根雕形象和生命的灵魂所在。根雕艺术创作注重的是展现人物情感,展现自然之美,它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3、发现美感
根雕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创造过程,它实际上是通过创作者敏锐的审美眼光和洞悉事物的能力去发现美的过程。创作者首先要发现木材所具有的自然之美,其次还要发现蕴藏在木材当中的独特韵味和精神情感。根雕创作其实是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木材所蕴藏的自然之美和艺术气息的过程,它是一种艰苦的审美活动和创造过程,其实质是作者主观对美的追求和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一种自然契合。
(二)根雕艺术的创作流程
一般来说,去皮清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简单一点儿的是用清水浸泡。浸泡方式的优点是不会轻易造成纹理的损伤,但是容易造成木材的松软。另一种方式是用刀具进行切削。这种方式在切削过程中极易破坏树根的纹理和成色以及原有的自然形态。但是在不能够采用浸泡方式,比如面对质地松软的树根时,就必须选择刀具切削的方式。这两种去皮清污的处理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具体选择。
2、构思造型
根雕创作的过程是一个集观察力和想象力于一体的过程,观察力的发挥和想象力的迸发是根雕创作所不可或缺的两个过程。根雕创作首先需要根雕艺术家对根材进行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并且善于从形态各异的自然根材当中读懂它所蕴含的独特韵味。丰富的想象能力是在敏锐的感受和观察能力的基础之上对自然根雕进行艺术美的创造的一种重要能力,它要求创作者必须掌握创作技巧,在丰富灵感的基础之上能够将木材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和情感准确、精彩、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杰出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感悟能力,将原材料精雕细琢成一块精美的艺术品。
3、雕刻成形
首先,创作者构思完成之后要对根材进行简单的初加工,裁掉那些多余的根须,使得根材的大体轮廓展现出来。其次,是对断面和凸面进行处理,一般断面要加工成自然洞穴,所以需要用火对其进行简单粗暴的加工。而凸面则是通过自然的装饰、打磨变成瘤状,使其尽情地展现自然美。最后是当材料残缺不全时,可以对相同质地的根料进行拼接。总体上说,创作者要采用夸张、抽象和朦胧的手段尽情展现树根的自然之美和天然形象。
4、抛光上色
打磨上色是根雕创作的最后一步,它的作用还原根材原有的色泽和纹理。打磨常用的纱布有细纱布和粗纱布两种。粗纱布的作用是把根料打磨光滑,把根部伤口的痕迹磨平。而细纱布是对打磨之后的根料进行表面的抛光处理,保护它原有的色泽和纹理。当抛光和打磨完成之后便开始上色,上色的作用是将木材的本色更清楚的还原。采用的颜色一般是本色和古铜色。本色就是在打磨好的木材上刷清漆,就是在上面铺上一层蜡;古铜色则是近似于红木的一种颜色,它能够展现根雕古朴的特点和至雅的韵味。
结束语:
根雕艺术作为一种古老古朴的手工创作艺术,它实际上是作者自身的心灵色彩和综合素养的展现,是由心灵引动而进行的艺术创作过程,源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根雕创作者必须在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细致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之上,将根雕所蕴藏的自然美和神韵展现出来,根雕木材的选择及创作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两个过程。通过上述本文的分析,笔者主要论述了根雕艺术的选材途径以及根雕艺术创作的三大要领和四大流程,以期能够为根雕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勇.根雕艺术的选材及创作[J].天工开物,2015(05).
[2]叶石和.根雕艺术创作经验谈[J].雕塑,2015(07).
[3]郑星油.三雕七磨,以形赋意——探讨根雕艺术的选材创作[J].现代装饰(理论),2014(09).
[4]刘胜.化腐朽为艺术:对根雕选材和创作的思考[J].艺术品鉴,2016(09)
[5]陈新钊,林国柽.指尖上的艺术——福州上街根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3(11).
【关键词】:根雕艺术;选材;创作;思考;探索
所谓根雕,就是以植物根系为雕刻对象的一种艺术创造形式,它的雕刻对象通常包括自然生长的树根、树身和树瘤等。树根雕琢的方法通常是以仿生态的艺术创作手法为主,遵循自然法道、似像非像的原则。在保持植物根系原有自然形态的基础之上,以形寓意,寄托情感。通过塑造一种意向造型来寄托创作者的情感,形成一种内容充实、意义浮现的根雕文化。
一、根雕艺术的选材
(一)山村柴垛里搜寻
根雕取材是根雕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根雕创作作为一种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而为一的艺术创作过程,首先需要对根雕木材进行寻找,而首要地点是在山村柴垛中,位于山间地带的木材多是根雕雕木材的聚集基地。因为处于山间地带的根雕木材通常生长比较良好,质地均匀,它们的根系发达、自然形态优美。经过时间的积累以及长期的曝晒,它们的可塑性更佳,自然美凸显得更加明显。现在常用的山间木材通常包括阴沉木、浪木、碳化木等。
(二)深山老林中挖掘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到深山老林中去挖掘形态各异的古木是发现根雕木材的另一种良好途径。在深山老林中人迹罕至,自然特色保留的较为完全,木材长期受到风吹雨打的塑造,自然形态更加明显,更加具有自然美。而且在深山老林中,有数目庞大的枯木群,它们形态各异,或嶙峋、或沧桑、或舒展,极易激发根雕创作者的灵感。而且因为从未打上人类劳动的烙印,其自然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三)荒野田地里寻找
因为树根在地下埋藏已久,它们的成色和状态会显得更为别致,在根雕创作当中更具有价值。所以荒地寻根也是发现良好的根雕木材的一种途径。树根在地下埋藏超过一定时间,会使树根的成色和状态与地上寻找到的素材不一样。它们盘根错节,或臃肿或弯曲,更有利于创作者灵感的迸发。而事实上,盘根错节更有利于根雕艺术的创作,有利于提升视觉欣赏的效果,也更加符合“不厌其弯、但嫌其直”的审美原则。
(四)河中冲木的收集
除了上述三种寻找方式外,还有一部分木材储存在比较浅的荷塘中,这些河水中的木材由于夏季暴雨的冲刷,被冲上水面,当河床上涨时会随河水浮到河滩上。而被冲上河滩的木材由于长期在水中停留,其表面色泽、纹理等与陆地上经过阳光曝晒的木材是完全不一样的。经过人为处理,把水分蒸干之后,它们的成色和造型又更具一番别样的韵味。
二、根雕艺术的创作
(一)根雕艺术的创作要领
1、遵循自然
根雕本来就是将大自然所塑造出来的形态各异的植物根系进行仿生雕刻和磨制,使得根材的自然之美流露,尽情展现它所蕴含的大自然的熊熊魅力。根雕艺术的创作过程是根雕创作者将内心的情感、审美情趣自然流露出来的过程,不需要娇柔造作,也不需要故弄玄虚。而是在尽可能多的保留和展现根材的自然状态的情况之下,凸显根雕木材独特的自然魅力和人文价值,“借自然之形,舒自然之情。”
2、赋予神韵
根雕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它本身需要韵味的烘托。正所谓的“神韵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从根雕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看,创作者和观赏者重视的是读懂它的神韵而不是只看出它的形状。在根雕艺术的创作中,神韵胜过于形似。神韵才是根雕形象和生命的灵魂所在。根雕艺术创作注重的是展现人物情感,展现自然之美,它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3、发现美感
根雕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创造过程,它实际上是通过创作者敏锐的审美眼光和洞悉事物的能力去发现美的过程。创作者首先要发现木材所具有的自然之美,其次还要发现蕴藏在木材当中的独特韵味和精神情感。根雕创作其实是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木材所蕴藏的自然之美和艺术气息的过程,它是一种艰苦的审美活动和创造过程,其实质是作者主观对美的追求和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一种自然契合。
(二)根雕艺术的创作流程
一般来说,去皮清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简单一点儿的是用清水浸泡。浸泡方式的优点是不会轻易造成纹理的损伤,但是容易造成木材的松软。另一种方式是用刀具进行切削。这种方式在切削过程中极易破坏树根的纹理和成色以及原有的自然形态。但是在不能够采用浸泡方式,比如面对质地松软的树根时,就必须选择刀具切削的方式。这两种去皮清污的处理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具体选择。
2、构思造型
根雕创作的过程是一个集观察力和想象力于一体的过程,观察力的发挥和想象力的迸发是根雕创作所不可或缺的两个过程。根雕创作首先需要根雕艺术家对根材进行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并且善于从形态各异的自然根材当中读懂它所蕴含的独特韵味。丰富的想象能力是在敏锐的感受和观察能力的基础之上对自然根雕进行艺术美的创造的一种重要能力,它要求创作者必须掌握创作技巧,在丰富灵感的基础之上能够将木材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和情感准确、精彩、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杰出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感悟能力,将原材料精雕细琢成一块精美的艺术品。
3、雕刻成形
首先,创作者构思完成之后要对根材进行简单的初加工,裁掉那些多余的根须,使得根材的大体轮廓展现出来。其次,是对断面和凸面进行处理,一般断面要加工成自然洞穴,所以需要用火对其进行简单粗暴的加工。而凸面则是通过自然的装饰、打磨变成瘤状,使其尽情地展现自然美。最后是当材料残缺不全时,可以对相同质地的根料进行拼接。总体上说,创作者要采用夸张、抽象和朦胧的手段尽情展现树根的自然之美和天然形象。
4、抛光上色
打磨上色是根雕创作的最后一步,它的作用还原根材原有的色泽和纹理。打磨常用的纱布有细纱布和粗纱布两种。粗纱布的作用是把根料打磨光滑,把根部伤口的痕迹磨平。而细纱布是对打磨之后的根料进行表面的抛光处理,保护它原有的色泽和纹理。当抛光和打磨完成之后便开始上色,上色的作用是将木材的本色更清楚的还原。采用的颜色一般是本色和古铜色。本色就是在打磨好的木材上刷清漆,就是在上面铺上一层蜡;古铜色则是近似于红木的一种颜色,它能够展现根雕古朴的特点和至雅的韵味。
结束语:
根雕艺术作为一种古老古朴的手工创作艺术,它实际上是作者自身的心灵色彩和综合素养的展现,是由心灵引动而进行的艺术创作过程,源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根雕创作者必须在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细致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之上,将根雕所蕴藏的自然美和神韵展现出来,根雕木材的选择及创作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两个过程。通过上述本文的分析,笔者主要论述了根雕艺术的选材途径以及根雕艺术创作的三大要领和四大流程,以期能够为根雕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勇.根雕艺术的选材及创作[J].天工开物,2015(05).
[2]叶石和.根雕艺术创作经验谈[J].雕塑,2015(07).
[3]郑星油.三雕七磨,以形赋意——探讨根雕艺术的选材创作[J].现代装饰(理论),2014(09).
[4]刘胜.化腐朽为艺术:对根雕选材和创作的思考[J].艺术品鉴,2016(09)
[5]陈新钊,林国柽.指尖上的艺术——福州上街根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