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女性形象对青少年身体意象的影响及应对

来源 :社会工作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17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要: 互联网媒体中女性形象会影响受众的身体意象。选择可通达性模型从社会比较角度出发,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解释了这种复杂影响。对主流审美标准的内化程度、心理亲密性、个性特征、身体质量指数等是影响社会比较结果的中介因素。加强互联网媒体素养教育,培养自我提升社会比较动机,增强女性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身体意象。
  关键词: 社会比较; 自我意象; 互联网媒体; 女性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5)05007908
  身体意象(body image)是个体对于自己体形的主观经验。身体意象建构为三个成分:知觉成分(perceptual component)、主观成分(subjective component)以及行为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知觉成分主要指对身体形象大小估计的准确性,主观成分主要指对身体的满意度、关注程度以及认知评价,一般也称为态度成分或情绪成分。行为成分主要指对一些关注身体外表而引发不舒适感受情境的回避行为。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指出,截止到2013年底,全世界整形手术达到了11 437 040台。当前整形手术的主流是吸脂手术(约占整形手术的188%),其次是隆胸(17%)、去眼袋手术(135%)、隆鼻(94%)和腹部紧缩术(73%)。澳洲的一项研究表明,身体意象是15~23岁年轻人最关注的,其受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药物、酒精、抑郁和自杀,有40%~70%的青少年都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王小雅等人2015年对850名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53%和07%。在肥胖认知现状上,男生自评体型正确率为715%,高于女生(622%)。在减肥行为现状中,218%的学生曾经减肥,101%的学生正在减肥。刘伟等人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广州市 71 所学校12 7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自认为有点重或很重的青少年中,真正超重或肥胖的比例为 2103%,正常体重的青少年中,认为自己有点重或很重的比例女生(4718%)高于男生(1808%),高中或职中生(3790%)高于初中生(3030%)、大学生(3477%)。负面身体意象的高度流行是一个显著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会产生一系列负面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例如,有负面身体意象的人更容易产生饮食障碍、药物和酒精滥用以及抑郁和自杀。
  一、社会比较——互联网媒体中女性形象影响青少年身体意象的心理机制
  许多研究者都把负面身体意象的流行和饮食障碍归因于互联网媒体对骨感的漂亮女子和肌肉发达男性的过多渲染。作为最有效的社会文化观念传播者,现代互联网媒体已经运用各种途径构建起美丽的标准。时尚杂志、电视节目和网络中的女性大多拥有骨感身材以及漂亮的面孔。并且在儿童书籍和动画片中,骨感的漂亮女子和肌肉健美的男性往往还拥有让人羡慕的性格品质。互联网媒体中的骨感美女体重普遍低于正常体重,普通女性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难获得这种体形。因此,如果女性受众盲目效法,不顾后果地节食,就容易患上某些饮食疾病,导致饮食障碍的出现。互联网媒体大量曝光所造成的强势的社会文化压力,造成人们对自己体型的不安,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意象。一项对77个相关研究的元分析发现,受众看到骨感女性形象和受众身体不满意度增加以及饮食障碍之间有联系。一项对25个研究的元分析也发现,暴露于肌肉发达男性与受众负面身体意象存在相关。研究表明,骨感美女比体重正常的美女更容易降低女性受众的自我意象。研究表明,不光瘦模特对受众有影响,胖模特也会对受众造成负面影响。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给110名被试放映一部中性电影,放映过程中穿插使用胖模特、瘦模特或中性商品的广告。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被试可以自由地吃零食。结果表明,暴露于瘦模特广告与暴露于胖模特广告对受众身体焦虑的影响没有差异,但暴露于胖模特的女性报告了更多的悲伤情绪,并且暴露完毕后吃的更少了。这些结果表明,使用胖模特,明确地提及瘦理想,并不能使女人感觉更好。相比对瘦的渴望,害怕变胖的恐惧更容易让人开始减肥行为,吃得更少,出现更多的悲伤情绪。
  互联网媒体中的女性形象是通过什么心理加工机制来影响女性受众自我意象的?研究者提出三种内部加工机制:社会比较、骨感美的内化以及为自我评价而在外表上投资,每一种加工机制都与女性受众自我意象降低有重要相关。骨感美的内化和投资外表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加工过程,而在实验中女性受众自我意象的降低主要是社会比较造成的。其他研究者也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用社会比较理论和自我差距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ies)来解释互联网媒体中女性形象对女性受众的影响。
  社会比较又可称为人际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人们在许多维度上与别人进行比较,其中就包括身体吸引力。除了与同辈进行比较外,还与互联网媒体上的人物进行比较。社会比较包括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与等级高的人相比称为上行比较,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就是下行比较。社会比较常被有某种明显特征的目标激活,也可以被受众看到目标时的动机激发出来。前人研究表明,社会比较是自我意象的决定因素,它影响着自我评价和情绪。受众通过比较,知觉到自我概念不同方面之间的差异,或者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进而影响到自我意象和情绪。
  社会比较对人造成的影响是复杂的,研究者之间也存在分歧:有的人认为,进行上行比较会导致不良影响,进行下行比较会产生积极影响,即发生了异化作用;有的人的观点正好相反,认为,因为受到启发或激励,上行比较会产生积极影响,下行比较会产生消极影响,即发生了同化作用。选择可通达性模型(selective accessibility model)认为,社会比较可以存在同化心理加工和异化心理加工,并解释了何时出现同化作用,何时出现异化作用:当聚焦相同时会产生同化作用,当聚焦不同时则会产生异化作用。该模型认为,社会比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标准的选择,提供给受众一个对比目标,例如瘦或胖的模特。第二阶段是与标准进行对比,对自我和标准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一个快速的全盘评估。在对比过程中,从记忆中搜寻相似或不相似的证据。搜寻到相似证据,会激活自我与标准一致的信息。搜寻到不相似证据,会激活自我与标准不一致的信息。在这一阶段有一些信息被选择和提取。第三个阶段,在第二阶段被提取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自身的评估。当评估建立在与标准一致信息通达的基础上时,自我评估就变得与标准一致。当评估建立在与标准不一致信息通达的基础上时,自我评估就变得与标准不一致。   如何得知受众通过社会比较所产生的身体意象呢?目前有自由回答和评定量表这两种方法。相比评定量表的测量方式,自由反应的测量方式可以反映出受众看到了瘦或胖模特后,头脑中出现了哪些信息。词汇判断任务就是以被试反应时为指标的一种自由反应测量方式。当被试对某些词汇反应快时,则说明该词汇在头脑中被激活了。有研究者使用词汇判断任务探讨了模特胖瘦和标准(极端或中等程度)对受众身体意象的影响,结果既发现了同化作用,又发现了异化作用。到底出现同化作用还是异化作用,要根据自我认知中有哪些不同的子集合被选择。与中等标准相比较,增加了与标准一致的自我认知的通达。例如,模特是中等程度的瘦或胖,被试就知觉到自己是瘦的或胖的。与极端标准相比较,则增加了与标准不一致的自我认知信息的通达。例如,当模特是极端瘦或极端胖时,被试就知觉到自己是胖的或是瘦的。
  二、中介变量——社会比较对身体意象影响的调节因素
  (一)对主流审美标准的内化或认同程度
  对主流审美标准越认同,主流审美标准内化程度越高的女性,社会比较往往会产生异化作用。研究表明,高内化女性看过骨感美女后增加了对自己身体的焦虑,低内化女性则没有受到消极影响。另一项研究也表明高内化的女性更容易受上行比较的消极影响,产生更严重的自我形象紊乱。研究者发现,看过中等身材美女之后,高内化教师的焦虑要低于控制条件,这说明产生了安慰效应,而高内化的舞蹈演员和模特则没有出现这种安慰效应。这个结果说明,即使同样的内化水平,分属不同的职业,面对同样的图片,社会比较的影响结果也是不同的。主流审美标准的内化作为一个个体内部因素,它不能完全解释社会比较在互联网媒体女性形象对受众心理影响中的作用。
  (二)心理上的亲密性
  心理上的亲密性调节着社会比较对自我评价的影响。研究者发现,亲人,朋友,队友之间进行上行比较往往会产生同化作用。如果一个队友很有吸引力,其他的人往往自我评价良好,因为这反映了自己属于一个有吸引力的集体。还有研究者发现,如果女性受众认为自己和比较目标没有共同特征时会产生异化作用,当比较目标有吸引力时自我评价低,目标无吸引力时自我评价高;如果认为自己和比较目标有共同特征时,则产生同化作用,看过有吸引力的目标后自我评价高,看过无吸引力的目标后自我评价低。由于受众普遍与骨感女性的身材有差距,因此与骨感女性共同特征少,上行社会比较会引起焦虑;与中等身材的女性相比较时,由于受众与中等身材女性比较接近,二者之间有共同特征,因此上行比较会产生价值提升,所以不会产生异化作用甚至会出现同化作用。有人发现体形瘦的人看完骨感模特后对自己身体满意度高,产生了同化作用,而体形胖的人看完骨感模特后自我评价低,这说明产生了异化作用。
  还有人发现节食女性在看到骨感模特后知觉实际体形和理想体形都偏瘦,而不节食的女性在看到骨感模特后知觉自己的实际体形偏胖,理想体形则没有变化。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他们发现与骨感模特进行社会比较对自尊心的影响也会因受众是否节食而有所不同,节食者在看到瘦模特后增加了身体自尊。许多女人认为,瘦模特那样的体形自己也是可以获得的。那些相信可以获得同样体形的人,在看到理想瘦模特后,会出现“幻想效应”,即认为她们正处于理想的体形中。
  (三)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有研究者发现,被试的BMI可以调节骨感模特或肥胖模特对其自尊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分别是广告中模特的胖瘦、模特体重的极端程度(中等或极端)以及被试的BMI。结果发现,被试有不同的BMI,与处于中等或极端体重的模特相比,被试在比较维度中的相对位置不同,社会比较有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随后的自我评估分数和行为也是不同的。对于正常BMI的人来说,中等标准激活了相似的焦点,而极端的标准则激活了不相似的焦点。这些焦点对自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依赖于模特的胖瘦:如果模特中等瘦,则激活相似焦点,自我感觉积极;如果模特中等胖,激活相似焦点,自我感觉不积极;如果模特极端瘦,激活不相似焦点,则自我感觉不积极;如果模特极端胖,激活不相似焦点,则自我感觉积极。低BMI和高BMI的被试只是被比较维度中模特的胖和瘦所影响,而不被胖瘦的程度(中等或极端)所影响。低BMI被试在暴露于中等瘦和极端瘦的模特后,都采用了相似的聚焦,在暴露于中等胖和极端胖的模特后,都采取了相异聚焦,也就是说,对于低BMI的人来说,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导致了更高的自尊。高BMI被试在暴露于中等瘦和极端瘦模特后采取了相异聚焦,在暴露于中等胖和极端胖模特后,采取了一个相似的聚焦。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导致了更低的自尊。也就是说,在暴露于广告模特后,低BMI的被试的自尊总是上升的,而高BMI的自尊总是降低的。这也揭示了个人在社会比较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同时,知识可获得性对社会比较的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四)个性特征
  个体的某些特征,例如爱做比较的倾向,也会影响社会比较的具体结果。那些爱做比较的人更容易进行社会比较,也会受到社会比较更多的影响。受众头脑中已经存在的身体意象和对体重的关注度也会影响社会比较的结果,那些原本对自己身体就不满意的以及更容易对身体线索作出反应的人更容易出现异化作用。此外,还有三个个性特征会影响到社会比较的结果。
  1.自尊
  研究发现,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对社会比较都是同样敏感的,但二者方向是不同的。低自尊的人会产生异化作用,高自尊的人产生同化作用。看完有吸引力的目标之后,低自尊受众身体意象面的自尊下降,看完没有吸引力的目标之后,身体意象面的自尊上升,高自尊的人正好相反。以上结果可用柯林斯(Collins)的理论进行解释。个体的预期会对上行比较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预期自己将来会和上行比较目标不同,就会有一种对比效果(contrast effect),个体就会萌生一种自卑感,产生更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如果个体预期自己将来会与上行比较目标状态相同,就会有一种同化效果(assimilation effect),提升其自我价值感。低自尊的人常常缺乏自信,导致对自己将来的预期较为悲观,因而社会比较会产生异化作用,而高自尊的人往往对未来的预期较为积极,因而社会比较会产生同化作用。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认为主要是因为低自尊者对自己更加不确定。自我不确定的人更愿意进行社会比较,结果常是异化作用,而自我确定的人在面临目标时,常不会进行明确的认真的比较,因为他们有良好的自我确定性,不需要通过和别人进行比较来评价自我,所以容易产生同化作用。   2.神经质
  互联网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对受众身体意象的作用,除了受受众BMI影响外,神经质在其中也起作用。在一项研究中,女性被试被随机分配到骨感模特组和肥胖模特组。结果发现,不论受众神经质得分如何,暴露于瘦的模特,是和更高的身体不满意度有联系的。在暴露于肥胖模特条件下,存在一个BMI和神经质之间的交互作用,随着BMI的增加,那些神经质得分更高的被试有更大的身体不满意指数。高神经质和高BMI的女性在暴露于胖模特后,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升高,这表明产生了同化效应。之所以产生同化效应,是因为觉察到了自己和胖模特更相似,胖模特是和自己更有关联和更有意义的比较对象。那些没有吸引力的胖模特就是自己现在或将来的样子,因此,对自己身体不满意程度升高。神经质则帮助她们更加敏感地知觉到以上是事实,让她们更加注意到一些负面信息。高BMI受众会产生一系列情绪问题,可能是因为瘦模特和胖模特都会让他们感觉不好受。
  在一项探讨大五人格对暴露于模特对身体意象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神经质调节着模特对受众身体意象的影响,高神经质在看完瘦模特后,对自己身体感觉更多的不满意,在看完胖模特后,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更多的满意。神经质总是和低自我效能感紧密联系,当进行上行比较时,高神经质的个体更可能经历威胁而不是激励。这些人感觉自己不能获得标准体形,会产生更低的身体自尊,例如在脆弱和焦虑上得分较高的人,那么他们在看完瘦模特后,对自己的感觉更差了。对于那些自信或自我效能高的女人,当看到瘦模特时,他们没有感觉到威胁,反而感觉到被模特所激励,这就产生了同化作用,自我意象得到提升。
  在外倾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随和性(agreeable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等方面得分高的人,都和在看完瘦模特之后更多的更良好的自我赞美有关联。例如,在看完瘦模特后,尽责性得分与身体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尽责性得分高的人会对自己感觉更好。经验开放性上得分高的人,看到瘦的模特后对自我身体满意程度高,看到胖的模特对自我身体满意程度低。在经验的开放性上得分低的人在看完胖模特后感觉特别好,这是因为开放性低,总是和传统的价值观相联系。这些女人更多的投资于外表,相比开放性高的人,更可能通过和其他人比较外表而获得自尊。
  3.自我决定
  对周围环境有强烈自觉定向的人们,会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价值和兴趣来采取恰当的行为,而外部的事物只是决定采取何种行动众多信息的一个来源,并不起主要作用。相反,那些对周围环境展示出很少自觉性的人们更多属于控制定向,行动主要来自于期望和义务,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外界的事物是作为压力或者应该这么做的威胁而被知觉的。一个自觉的定向是和更少的防御,更少的自我描述策略,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更少的自我归因偏见相关联的。当面对瘦模特时,对于自觉定向的女性来说,只是传达了有吸引力的女性是什么样的,而对于低水平自觉性定向的女性来说,同样的内容,瘦模特则传达了一个标准,她们的身体应当看起来是什么样的。研究还发现,都是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有高自我决定能力的被试,能自觉规律饮食(autonomous regulation of eating behaviors,AREB)的女人在看到瘦模特录像后,更多的关注食物的质量,而有低自我决定能力的被试,不能自觉规律饮食(controlled regulation of eating behaviors CREB)的女人,在看完录像后,更多地关注食物的数量。因此,自我决定水平可以调节身体不满意和暴露效果之间的关系。
  有研究发现,暴露于骨感模特、身体特征不满程度和规律自觉饮食行为(AREB)三者之间交互作用显著。由身体特征不满意所导致的对“瘦模特”的易损性可以被AREB提升的水平所缓冲。对身体特征不满意时,很少自觉规律饮食行为的女性,在暴露于瘦模特后,出现了更多的负面情绪。但如果有更多规律自觉饮食行为的女性,即使对自己身体特征不满意,那么暴露完毕后,也不会产生负面情绪。这些结果表明,不是所有的对自己身体不满意的女性都会对瘦模特有负面情绪。自觉规律饮食所表现出的意志力和自我决定能力,可以保护那些对自己身体不满意的女性抵御干扰。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提升受众的自我决定能力。
  三、启示与思考——青少年负面身体意象的预防
  面对互联网媒体中的骨感美女形象,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受到不良影响,产生自我形象紊乱进而造成饮食失调,恰恰相反,某些女性还会因此受到积极影响。相关领域的研究在青少年负面身体意象的预防方面会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一)加强互联网媒体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避免“以瘦为美”标准的内化
  内化程度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低内化的女性会保护自己不受骨感美女的消极影响。在学校,我们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批判地看待互联网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加强对“以瘦为美”社会文化观念的批判。通过互联网媒体素养干预来挑战互联网媒体传递的纤瘦理想,增加青少年对互联网媒体形象的意识和批判分析,教育个人意识到“理想瘦”标准对身体意象的负面影响等,从而预防身体不满和饮食障碍。学校可以在课堂上开设互联网媒体批评的讨论课,帮助青少年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互联网媒体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理想瘦”女性身体互联网媒体形象真实性的辨识能力,让女生认识到互联网媒体中呈现的纤瘦苗条的体型是超乎现实或不健康的,从而树立对纤瘦身体理想的理性批判和清醒态度。有研究者对17~18岁的少女进行心理干涉,阻止审美观念的内化,并且使之知觉到互联网媒体图片的虚假性,以时尚杂志中普遍存在的“理想瘦”女性模特形象为例,教育女生意识到这些模特的形象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通过化妆、整容、摄影和图片处理技术才变成如此漂亮、完美。而她们集中出现在时尚杂志上是互联网媒体精心挑选和建构的,并非真实的社会存在的反映。结果减少了社会比较的消极影响。   (二)树立有益的自我提升社会比较动机,帮助青少年受到互联网媒体中形象的激励
  比较动机不仅体现了比较主体的心理需求,同时也驱使着有机体直接从事某种行为。女性接触互联网媒体中“理想瘦”模特形象时所持有的动机不同,产生的心理影响以及后续行为也存在差异。年轻女性接触互联网媒体中“理想瘦”模特形象后产生的负面身体意象和健康风险,很可能与她们的个体期望有关。目前主要存在着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自我提升(Selfimprovement)和自我美化(Selfenhancement)三类社会比较动机。
  对价值、能力及人格特质的评价都属于自我评价的范畴。互联网媒体中的骨感美女形象引发的比较常是向上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受众知觉到了自己身体吸引力的劣势,往往会降低自我身体认知和自尊,从而产生负面的身体意象。
  自我提升动机是指个体学习如何提升或被激励去提升某一属性的动机。在自我提升的动机下,互联网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对于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往往是中性或积极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在观看了互联网媒体中“理想瘦”的女性模特形象后,感到自己比平时更瘦。年轻女性对互联网中骨感女性形象产生了认同和代入感,将自己想象成互联网中呈现的女性身体。此时,对身体吸引力的自我评价会暂时性地得到提升,从而自尊感觉也随之提升。
  自我美化动机是指个体坚持自己的观点,以此来保护或提升自尊的动机。当女性拥有自我美化动机时,比较主体会与骨感美女形象进行向下比较或通过贬低模特从而避免受到伤害。一方面,在接触互联网媒体塑造的“理想瘦”女性模特形象后,通过下行比较,比较主体会比平时认为自己更加苗条,自我体形认知和自尊水平有所提高。此时,互联网媒体对于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往往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自我美化还可能促使女性对杂志中模特形象进行贬低以保护自尊。 例如,一些女孩可能会这样评价模特:“模特们需要执行严格的健身计划和不断改变发型和服装,我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我要做我自己。”这些女孩通过自我美化,低估模特的吸引力,避免了向上比较,她们的身体意象和自尊就不会受到影响。
  (三)帮助青少年树立更加正确的女性价值观和评价标准
  就女性个体来言,需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自我是一个多维度多结构的概念,而身体自我仅仅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部分,学生自我概念包括家庭、学业、容貌、友善等维度。因此,教育女生从多个角度评价和衡量自身,千万不要只是从外貌的角度狭隘判断,这将是提高青少年身体意象的重要措施。此外,研究发现,在看到瘦模特之后的社会对比加工中,智慧比较和外表比较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基于外表的比较导致了更多的负面结果。114个女人看了时尚杂志后,外表比较、智慧比较两个对比指导条件,相对于控制条件,都会导致情绪的降低。回归分析表明,外表对比与增加的身体不满意正相关,智慧对比与增加的身体不满意之间呈现负相关。社会对比维度在瘦理想图片对女人造成的影响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外表对比机制,瘦模特会转化为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女性与瘦模特进行智慧对比会有更加积极的反应。
  (四)关键期,帮助青少年建立起健康的自我意象
  互联网媒体中女性形象对受众的影响受个体心理特征的制约。在各种特征中,内在比较倾向最为重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和家长要教育和劝说女性不做比较。另一方面,社会比较理论假设人们认为互联网媒体内容与自己相关或相似,所以才会采用互联网媒体所提供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如果学校教育能积极引导学生质疑互联网媒体影像与自己的相关性或相似性,就有可能降低互联网媒体造成的比较效果。比如,我们可以设法使互联网媒体中的形象与受众之间没有可比性,例如,认定互联网媒体中的女性是缺乏现实性的人造美女,使得受众和互联网媒体骨感女性形象之间丧失可比性,会使得女性受众有更少的自我形象紊乱。此外,我们还可以重点强调人类形体的多样性,让青少年接受体形的多样化是美的,也能减轻互联网媒体骨感美女形象对受众身体意象的消极影响。这种干涉方法如果应用于年轻的女孩身上效果可能更好,因为她们的自我意象发育不成熟,还没有定性,更容易产生效果。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考虑开设身体意象和饮食健康等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进学生对自我体型的满意度,并帮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1]徐霞,张建新.身体意象的知觉测评和态度测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10, 18(12):1977—1985.
  [2]管健.身体意象的心理学表达与社会表征意蕴[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40-151.
  [3]DIEDRICHS P C, LEE C, KELLY M.Seeing the beauty in everyday people:A qualitative study of young Australians′opinions on body image, the mass media and models[J].Body Image,2011, 8(3): 259—266.
  [4]王小雅,祁巧茹,卢晓翠,等.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肥胖认知和减肥行为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5, 36(1):54—60.
  [5]刘伟,刘伟佳,郭重山,等. 广州市青少年体重认知及不健康减肥行为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4, 35(12):1829—1832.
  [6]BARLETT C P, VOWELS C L,SAUCIER D A. Metaanalyses of the effects of media images on men′s bodyimage concerns[J]. Journal of Social & Clinical Psychology, 2008(27):279—310.   [7]GRABE S, WARD L M, HYDE J S.The role of the media in body image concerns among women: A meta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and correlational studi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8(134):460—476.
  [8]LIN L F,KULIK J A.Social comparison and women′s body satisfaction[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2(24):115—123.
  [9]TIGGEMANN M,MCGILL B. The role of social comparison in the effect of magazine advertisements on women′s mood and body dis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23(1):23—44.
  [10]黄丽.大众传媒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D]. 上海:复旦大学,2010:2—20.
  [11]DOESCHKA J,ANSCHUTZ D J, ENGELS R C, et al. The effects of TV commercials using less thin models on young women′s mood, body image and actual food intake[J]. Body Image, 2009,6(4):270—276.
  [12]TIGGEMANN M,LYNCH J E.Body image across the life span in adult women: The role of selfobjectificatio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2(37):243—253.
  [13]DITTMAR H,HOWARD S. Professional hazards? The impact of models′ body size on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and women′s bodyfocused anxiety in professions that do and do not emphasize the cultural ideal of thinness[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4(43):477—497.
  [14]THOMPSON J K,HEINBERG L J,ALTABE M, et al. Exacting beauty: Theory,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body image disturbance[M].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9:235—237.
  [15]JONES A M,BUCKINGHAM J. Selfesteem as a moderator of the effect of social comparison on women′s body image[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5,24(8):1164—1187.
  [16]MUSSWEILER T.Comparison Processes in Social Judgment: Mechanisms and Consequences[J].Psychological Review, 2003,110(3):472—489.
  [17]PASAVAC H D, PASAVAC S S,PASAVAC E J. Exposure to media images of female attractiveness and concern with body weight among young women[J]. Sex Roles, 1998(38):187—201.
  [18]HALLIWELL E,DITTMAR H.Does size matter? the impact of model′s body size on women′s bodyfocused anxiety and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23(1):104—122.
  [19]COLLINS R L. For better or worse: The impact of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on selfevaluation[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6(119):51—69.
  [20]BROWN J D,NOVICK N J,LORD K A,et al. When Gulliver travels: Social context, psychological, and selfappraisal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2(62):717—727.   [21]MILLS J S,POLIVY J,HERMAN C P,et al. Effects of exposure to thin media images: Evidence of selfenhancement among restrained eater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2(28):1687—1699.
  [22]JOSHI R,HERMAN C P,POLIVY.Selfenhancing effects of exposure to thinbody ima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04(35):333—341.
  [23]THOMAS D,MUSSWEILER S, MANDEL N. The Effects of Thin and Heavy Media Images on Overweight and Underweight Consumers: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and Behavioral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10,36(6):930—949.
  [24]PELHAM B W,WACHSMUTH J O.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the social self: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in social comparis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69):82—838.
  [25]DALLEY S E, BUUNK A P, UMIT T. Female body dissatisfaction after exposure to overweight and thin media images: The role of body mass index and neuroticism[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47):47—51.
  [26]ROBERTS A, GOOD E. Media images and female body dissatisfaction: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he FiveFactor traits[J]. Eating Behaviors,2010,11(4):211—216.
  [27]MASK L, BLANCHARD C M.The effects of "thin ideal" media on women′s body image concerns and eatingrelated intentions: The beneficial role of an autonomous regulation of eating behaviors[J]. Body Image, 2011, 8(4):357—365.
  [28]MASK L, BLANCHARD C M.The protective role of general selfdetermination against ‘thin ideal’ media exposure on women′s body image and eatingrelated concerns[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1, 16(3):489—499.
  [29]IRVING L M,DUPEN J,BEREL S. A media literacy program for high school female[J].Eating Disorders: the Journal of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1998(6):119—131.
  [30]MARIKA T, JANET P.Upward and 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ing of Thin Idealized Media Images[J].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010,34(3):356—364.
  (文字编辑:贾俊兰责任校对:邹红)
其他文献
摘 要:专业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原有的服务体系并得以生存和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其中,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社区管理者对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态度分别受两方面影响:就社区运行、建设、发展而言,主要为“成本-收益”比较,用于判断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用”;就社区管理体系自身而言,主要为“免疫应答”效应,用于判断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害”。二者
期刊
摘要: 女性与福利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从政策预设、规定与实践上看,美国的“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援助政策”(AFDC)是一个性别化的社会政策项目,它从既定的性别分工出发,强调满足现实性别需求,强化了母亲和儿童照顾者的传统性别角色。1962~1996年间,贫困的女主家庭成为AFDC津贴最主要的领取者,并被污名化为“福利皇后”。尽管AFDC及其取而代之的“贫困家庭临时救助政策”(TANF)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推广,部分企业背景人士创办了社工机构。公益经历使创办者具备接受社工理念的价值基础,参与社会工作等公益领域可以实现不同于企业的社会价值,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社工机构实现社会理想。其优势在于借鉴企业运营的专业化、品牌化策略,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其面临的问题有对专业理念、方法及相关的专业评估了解不足等;这类机构更容易面临是否营利的质疑。企业与社工机构的关系需进一步规范
期刊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2010年后国家层面出台的儿童福利政策文件及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首先,从政策内容维度呈现2010年后儿童福利政策的六个特点:凸显儿童福利和儿童权利的价值理念;确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模式”的政策取向;重点关注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填补儿童保护政策漏洞并聚焦监护和安全问题;丰富和制度化儿童福利政策内容;创新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工作机制。其次,揭示了政策发展存在五个问题:
期刊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寄养模式在我国孤残儿童社会救助与养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和推广。G市福利院以寄养社区培力为理念的家庭寄养工作开展,显著提升了寄养家庭及其所在社区对儿童寄养工作的认同度、参与性和效能感。其社区培力的核心过程从个体、组织和社区三个层面进行,包括寄养家长个体培力、寄养家庭组织化培育、寄养家庭与福利机构伙伴关系建构、寄养社区内部硬件设施改善和外部支持网络构建等五个方面
期刊
摘要:  高质量的社会工作本科教育是高校向社会输出优秀社会工作人才的保障。本次调查以十所国内高校的社会工作本科生为对象,详细询问了他们对现有社会工作核心课程教学和专业实习各项内容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而对于实习活动的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明晰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最高,对带有实务性质的专业主干课的教学满意度居中,对于
期刊
摘要: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广州市推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以往的研究重点关注其管理、运营、评估等方面。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借鉴空间研究的可达性概念来分析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服务的空间分布问题,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精神。人口特征、需求分布和可达性是影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意义上的重要因素。公共服务提供者可依据公共服务空间分布模型来设计、反思和改进。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期刊
摘 要: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困境儿童的需求和致困成因十分复杂,是困境儿童保护中的痛点和难点。基于福利三角理论的上海监护困境儿童保护政策分析发现,家庭的监护能力和监护意愿缺失是监护困境儿童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而市场和社会也未能提供应有的保护功能,使得此类困境儿童面临身心健康的全面挑战。现有法规和制度设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监护、如何监护的难题,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市场等协作整合,形成监护困境儿童
期刊
摘要:  深度访谈是社会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社会工作的个案面谈与深度访谈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实践经验表明,社会工作技巧对深度访谈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面谈准备”和“访谈关系建立”等技巧对面临“陌生对象”的深度访谈有特别的作用;另一方面,“访谈地点选择”“访谈时间控制”“面谈过程”“面谈工具使用”及“面谈反思”等技巧对改善深度访谈的质量有普遍性的作用。  关键词: 个案
期刊
摘要:社会适应性源于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进化理论学说(Theory of Evolution)“适者生存”一词,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等。以福利院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需求和再社会化理论,选取5名大龄孤残儿童开展8节次团体活动,通过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探讨团体工作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作用与成效。结果显示,团体工作对孤残儿童提升自我、增强社交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