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和“ 去”是趋向动词,它们可以在句子中单独使用,但也可以和其它动词组合起来使用。比如“进来”“ 进去”、“ 出来”“出去” 等等。有语法学家认为,“来”“去” 和其它动词组合一起,它的词性就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动词变成助词。这里我们不讨论“来”“去”的语法意义,主要对其词汇意义作一探究。
由“来”“去”和其它动词构成的词在意义的使用上到底有何不同呢?我们先来看现代汉语词典对来去的解释。来: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去,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
但這种解释还欠精当,尤其是“来”“去”和共它动词构成的词在意义的使用上更加微妙而复杂,那么它们到底有何不同呢?我们来看下面两个句子。
1. 周瑞家的轻轻掀帘进去,只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等语。《红楼梦》(第七回)
2.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间进来。
《红楼梦》(第三回)
例句中“进去”“进来”的使用是和小说叙述的视角有关的。在例句1中,周瑞家的作为内聚焦,她从上房到梨香院去找王夫人,当然是“表示人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要用“进去”的。例句2中的内聚焦是林黛玉,而不是“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的王熙凤,所以,对于林黛玉来说,王熙凤是奔着她而“来”的。
下面例句中的“出来”“出去”也和它们的用法是一样的。
3.又听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宾!”《红楼梦》(第五回)
4.周瑞家的忙出去答应了《红楼梦》(第七回)
不过有一些词,我们还要根据它特定的语境具体分析,不能只看它的静态义, 比如:
5.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鲁迅《拿来主义》
这里的“抛来” “抛给”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抛,是丢弃的意思。“抛来”的东西就是指别人不要的、丢弃的东西,抛的主体是别人;但“来”字却又暗含着“抛来”的客体反客为主,“来”,说明是我所需要的,对己有用的。所以这里的“抛来”特指他人不要的、对己有用的东西,别人对己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动机或企图。“抛给”的“给”的主体是他人,抛给的东西便是别人不要的、且主动送来的东西了。所以这里的“抛给“特指有目的的、恶意的输出。文中的所谓“送来”更不是别人送来的、对己有用的东西,而是鲁迅先生对媚外者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丑态的反讽。
有时候词语的意义还和作者的感情色彩有关。我们来看下面的句子:
6.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按照常理,句中的“出去”应该换做“出来”才对。因为这两句话的主语都是“敌人”(他们),叙事的视角也指向“敌人”,“敌人”成为表面叙述的内聚焦。对敌人来说,苇塘里的人只能是跑“出来”,而不是跑“出去”。
但是从作者的感情色彩来看,“苇塘里的人”是“我们的队伍”,“我们的队伍”才真正是这段话的内聚焦。他们离开苇塘是“表示人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当然应该“出去”而不是“出来”了。
由“来”“去”和其它动词构成的词在意义的使用上到底有何不同呢?我们先来看现代汉语词典对来去的解释。来: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去,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
但這种解释还欠精当,尤其是“来”“去”和共它动词构成的词在意义的使用上更加微妙而复杂,那么它们到底有何不同呢?我们来看下面两个句子。
1. 周瑞家的轻轻掀帘进去,只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等语。《红楼梦》(第七回)
2.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间进来。
《红楼梦》(第三回)
例句中“进去”“进来”的使用是和小说叙述的视角有关的。在例句1中,周瑞家的作为内聚焦,她从上房到梨香院去找王夫人,当然是“表示人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要用“进去”的。例句2中的内聚焦是林黛玉,而不是“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的王熙凤,所以,对于林黛玉来说,王熙凤是奔着她而“来”的。
下面例句中的“出来”“出去”也和它们的用法是一样的。
3.又听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宾!”《红楼梦》(第五回)
4.周瑞家的忙出去答应了《红楼梦》(第七回)
不过有一些词,我们还要根据它特定的语境具体分析,不能只看它的静态义, 比如:
5.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鲁迅《拿来主义》
这里的“抛来” “抛给”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抛,是丢弃的意思。“抛来”的东西就是指别人不要的、丢弃的东西,抛的主体是别人;但“来”字却又暗含着“抛来”的客体反客为主,“来”,说明是我所需要的,对己有用的。所以这里的“抛来”特指他人不要的、对己有用的东西,别人对己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动机或企图。“抛给”的“给”的主体是他人,抛给的东西便是别人不要的、且主动送来的东西了。所以这里的“抛给“特指有目的的、恶意的输出。文中的所谓“送来”更不是别人送来的、对己有用的东西,而是鲁迅先生对媚外者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丑态的反讽。
有时候词语的意义还和作者的感情色彩有关。我们来看下面的句子:
6.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按照常理,句中的“出去”应该换做“出来”才对。因为这两句话的主语都是“敌人”(他们),叙事的视角也指向“敌人”,“敌人”成为表面叙述的内聚焦。对敌人来说,苇塘里的人只能是跑“出来”,而不是跑“出去”。
但是从作者的感情色彩来看,“苇塘里的人”是“我们的队伍”,“我们的队伍”才真正是这段话的内聚焦。他们离开苇塘是“表示人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当然应该“出去”而不是“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