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多重建构的策略探析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的多重建构,要以课内文本为教学起点,抓住课文中的某个人物、某处细节或某类情节,向课外多部经典作品拓展延伸,以设立问题的形式在课文与多部作品之间建立有效的“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在解决“任务群”问题的过程中拓展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多种建构;策略;要求
  
  
  【作者简介】杨大忠,历史学博士,正高级教师,桐乡市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第六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學。 “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由以前的阅读与教学等板块改为18个任务群,这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念如何指导课堂教学就成为语文教师无法避免的重要话题。
  一、突破文本,向课外经典名著拓展延伸
  积极的课堂教学探索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以名师工作室为主导,各类公开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态势。但这种基于某个论题将不同课文组合起来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普遍模式却遭到蔡可、黄厚江等老师的否定与批评。显然,就教学范围与阅读视野而言,围绕课内文本兜圈子自圆其说的教学方式无疑是肤浅的、狭隘的。就像黄厚江老师所说的,一线教师还是不知道“学习任务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或者说还是不知道如何实施“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那么,该如何实施大单元背景下的“学习任务群”教学呢?黄厚江老师说:显而易见,“学习任务群”比之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突破了单篇,教学资源突破了文本,教学空间突破了课堂,教学方式突破了教师讲解,教学目的突破了文本理解、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文本不再是一篇一篇地教,知识不再是一个一个地学,听、说、读、写等训练也不是分类分项地单个进行。[1]
  在“突破了单篇”“突破了文本”“突破了课堂”“突破了教师讲解”四个“突破”中,最主要的应当是“突破文本”。因为这涉及教学内容的范围与外延,而范围与外延又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同时,“突破文本”意味着,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内文本是远远不够的。课文内容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的源头;围绕课文将教学内容拓向更加深广的境界,是语文教师必须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课内文本为教学起点,抓住课文中的某个人物、某处细节或某类情节,向课外的经典名著拓展延伸,以设立问题的形式在课文与名著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学习任务群”,让学生解决“任务群”中的问题,无疑符合黄厚江老师提出的“四个突破”,也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极好思路。黄厚江老师的设想,为“学习任务群”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指明了方向。
  二、构建多重“学习任务群”,凸显课文主题
  笔者曾撰文《“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内容的构建策略探析——以课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多向度拓展为例》,从三个角度指出了“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方向:由点到面,课外延展;同气相求,比对鉴别;背道而驰,寻找差异[2]。以上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由课文中的某个切入点向外延伸到其他课文或课外某部名著中的相关情节,然后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比较、核对、鉴别、论断,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的目的。[3]也就是说,这种“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由课文拓展到课文,或由课文拓展到某部名著。这种设计的特点是单向度的,教学范围仅局限于两者之间:单篇课文与单篇课文的联系,单篇课文与某部名著的联系。就教学广度与深度而言,这种教学设计将学生的阅读范围限定于两部作品,虽然已经突破了文本,但还是比较狭隘片面的。
  那么,在“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大背景下,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多重建构?即如何由课文中的某个切入点向外延伸到多部作品而不是一部作品呢?接下来,笔者以《祝福》教学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祝福》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小说通过祥林嫂的人生悲剧,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戕害妇女的罪恶本质。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祝福》的主题,那就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与抨击。
  教师在进行《祝福》的教学时,如何凸显小说的主题,使其显得更加深刻?应当说,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已经把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揭示得入木三分,但是,要培养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能力,单篇课文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曾将《呼兰河传》中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团圆媳妇和祥林嫂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在课堂上将《呼兰河传》中的相关情节与祥林嫂的悲剧进行比较,并发掘出其中的共性,不仅可以较为完美地解决学生对祥林嫂悲剧的疑惑,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还会提升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做到课文与‘整本书阅读’之间的相辅相成。”[4]但如同上文所言,这个结论的得出仅仅是就课文《祝福》与《呼兰河传》两部作品中相关情节比较而言的。如果教师能够围绕《祝福》的情节与主题,联系课外的多篇而不是一篇经典作品,从多个角度将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的罪恶本质呈现出来,就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由此,笔者想到《儒林外史》中老秀才王玉辉家的三姑娘以及余秋雨《文化苦旅·牌坊》中的女性“逃婚者”。三姑娘的丈夫死了,她毅然决定殉情追随。对于这一残忍决定,她的父亲老秀才王玉辉竭力赞成。最终三姑娘不顾公婆和母亲的规劝活活把自己饿死,死后和丈夫合葬。她死后得到了“制主入祠,门首建坊”的荣耀,徽州的县令、乡绅、学人、家族等都来虔诚祭拜,而褒奖她的贞节牌坊也被建立起来,以供后世瞻仰。《文化苦旅·牌坊》中余秋雨家乡浙江余姚的女性“逃婚者”,面对的社会大环境和祥林嫂如出一辙:男女还没有结婚,未婚夫却死了。虽然两人根本还没有见过面,未婚妻一听到死讯就立即投井自杀。但奇怪的是,这些女子死后,盗墓贼光顾其坟墓时竟吃惊地发现,坟墓里根本没有尸体。其实,这些未婚女子并没有自杀,而是被她们的父母以掩人耳目的方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三姑娘的故事集中于《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妇殉夫,泰伯祠遗贤感旧》,是小说中独立且完整的故事。与入选初中教材的《范进中举》相比,《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更适合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因为《范进中举》固然讲述了范进的主要事迹,但范进还有一些其他事迹散布于《儒林外史》各处;而三姑娘的故事完全集中在小说的第四十八回,更便于学生完整地概括人物形象。《文化苦旅·牌坊》只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笔优美,内涵深刻,也适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展开阅读。所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祝福》、《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和《文化苦旅·牌坊》,然后将三者综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这样不会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在学生充分阅读三篇作品后,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并要求在课堂上加以解決。
  1.祥林嫂、三姑娘和余姚的“逃婚妇女”对待封建礼教的态度如何?各自的态度对她们的人生造成了什么影响?
  2.弄清了祥林嫂、三姑娘和余姚“逃婚妇女”各自的悲剧后,你对《祝福》的社会价值有什么深刻认识?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在《祝福》《儒林外史》《文化苦旅·牌坊》三者之间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群”,是“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多重建构的典型案例。笔者将上述问题的答案与依据进行了一一梳理(见表1)。
  
   三、“学习任务群”的建构原则
  在课文与课外多部作品(至少是两部)之间多重建构“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需要切实做到以下五点。
  1.教师要找到课文与课外经典作品之间的契合点,即论题,然后以设立问题的形式来确立教学内容。如在上文中,笔者围绕“对封建礼教的抨击与批判”这一论题,在《祝福》《儒林外史》《文化苦旅·牌坊》之间建立起需要课堂解决的两大问题。
  2.课文教学是基础,围绕课文多重建构的教学内容最终还是要反馈到课文教学中,为课文教学服务。如上文中,三姑娘、余姚女性“逃婚者”面对封建礼教压迫的不同做法与祥林嫂对封建礼教的态度具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但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反映《祝福》一文思想的深刻性及其社会警醒意义。
  3.课文与课外多部作品之间的契合点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善于寻找有价值的契合点。如在《祝福》《儒林外史》这两个文本的比较上,除了“对封建礼教的抨击与批判”这个契合点,王玉辉与鲁四老爷两个人物形象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如果将“试比较王玉辉与鲁四老爷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作为一个建立“学习任务群”的问题,也很有价值。
  4.多重建构“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可行性。在课文与课外内容之间建立起的问题,如果大而无当,空泛无边,不但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未必有价值。
  5.多重建构“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是有一定条件的,那就是教师不但要博览群书,而且还要眼光敏锐,能够随时发现课文与多部作品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很难想象一个只围绕课文与教参兜圈子,从不看书,只会刷题的教师能在课文与课外作品之间发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而这,又是对应试教育大环境的拨乱反正。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让学习任务群走进课堂[J].语文建设,2020(11):31-35.
  [2]杨大忠.“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内容的构建策略探析:以课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多向度拓展为例[J].名作欣赏,2021(19):99-102.
  [3]杨大忠.高中生初步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7(7):23-25.
  [4]杨大忠.“整本书阅读”勾连课文教学的三种方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1):55-57.
  [5]吴敬梓.儒林外史[M].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蒋素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强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009年时仍存活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人群进行观测,包括糖尿病患者395例、非糖尿病对照者209例,常规进行体格及实验室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形成的部位及数量。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以球部发生率最高(57.5%);糖尿病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4.4%比47.4%),尤以多发斑块为著(50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及其与呼吸道感染、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CHF老年患者。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为CHF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54例为CHF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并统计营养治疗率及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
目的探讨无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的关系。方法106例无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50例非冠心病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进行人体学测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蛋白尿无症状老年冠心病组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3.36±1.27)μg/L比(13.96±1.33)μg/
目的探讨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老年左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为临床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LVEF正常组46例和LVEF下降组60例的左心力衰竭竭住院患者,男39例,女67例,年龄60~85岁,平均(69.8±16.8)岁,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分别对两组患者负荷和静息两次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进行χ2检验,观察缺血面积与心室容量的差
期刊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中活性氧(ROS)在前列腺增生(BPH)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BPH组织及原代培养细胞中ROS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雄激素受体(A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8(IL-8)的变化。低氧条件下用依达拉奉干预后,检测细胞生长及ROS、HIF-1α、AR、VEGF及IL-8的变化。结果BPH组织在3% O2条件下细胞ROS均
目的评价格列美脲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发生低血糖事件而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6例,采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治疗有效性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事件(血糖<3.9 mmol/L)、肝肾功能、血脂和血尿常规等。结果患者改用格列美脲治疗后其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安全性指标(体重、心电图、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脂和血尿常规)与治
【摘 要】语言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将自然生态系统规律引入语言教学中,对小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针对目前我国乡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态失衡的现状,利用“乡野童玩”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符合乡村语言环境和儿童心理特征的英语教学生态,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认知语言,积极反映乡村的生活环境与自然风貌,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让英语教学回归健康的生态模式。  【关键词】农村教学;英语实践;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