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省聊城市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东阿阿胶天龙牧业公司的万头毛驴养殖基地、临清润林牧业公司的10万头肉羊养殖基地和阳谷凤祥食品的肉鸡现代化养殖加工车间。
山东省畜牧局副局长唐建俊介绍:“天龙牧业1万头的养驴场,一个人可以养600头驴;润林牧业10万头的养羊场,1个人养3000只羊;凤祥食品年可出栏2亿只鸡,创下了1名饲养员饲养8万只鸡的纪录。这些数字,在同类产业中都是位居前列的。”
陕西省的参会代表在参观过程中感叹:“看看这些现代畜牧业的‘高大上’,咱们也就找到发展方向了。”
“人无我有”显优势,1人养驴600头
在位于东阿县的天龙牧业万头毛驴养殖基地,一头头体形硕大、毛色乌黑的“东阿黑毛驴”在太阳下悠闲散步。“以前养驴都是家庭散养,而且主要用来干活儿。这种养驴规模不多见,不知道效益怎么样?”来自云南省的参会人员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
公司经理张向阳介绍:“驴皮作为阿胶的主要原料,价格一路上涨,驴肉价格也稳中有涨,加上驴奶等产品的开发,养驴‘钱景’很好。现在,每名劳动力饲养50头基础母驴,年纯收入可达7万元;饲养100头育肥驴,年纯收入可达13万元。在我们基地,靠着提升机械化、设施化养殖水平,开发专用饲料,平均1个人可以养600头驴,养殖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益更显著。”
唐建俊说:“近年来,生猪和家禽行业低迷,牛羊等草畜受疫病、进口等冲击,效益也在下降。近20多年来因‘役用价值下降’而一直萎缩的养驴业,却在阿胶行业的带动下重现生机,规模养驴从无到有,凸显了后发优势。”
在聊城,养殖规模在300头以上的家庭养驴场已有47家,这得益于聊城依托东阿阿胶这一龙头企业,推行的“政府+企业+银行+合作社+家庭养驴场”发展模式:对建设规模化养驴场提供10-30万元的补贴;出资500万元进行“融资增信”,与银行合作为养殖户提供基准利率贷款;由东阿阿胶公司定价提供驴驹,定价回收成品驴,扶持成立合作社,推广养殖技术。
在6月16日下午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商品驴产业经济高峰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韩国才说:“养驴疫病少、好养活、风险低,如果有龙头企业带动,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延伸加工产业链,就能显出竞争力。”
“人有我优”很关键,1人养羊3000只
在临清市润林牧业的肉羊养殖场,笔者看到,这里养羊实现了自动给水、投料、消毒、清理粪便和粪尿分离,因此,一个1万头的养殖棚,只需要3名饲养员就可以了。而且,公司还建有年产12万吨的有机肥料加工厂和4万吨的综合饲料加工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束海平自豪地说:“依靠提升设施化、自动化养殖水平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我们的养殖成本比一般规模化养殖场下降约40%。今年以来,羊肉价格大幅下降,活羊价格一度下降20%以上,但我们的利润仍能维持在10%以上。”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旗长于宝君坦言:“同样是养羊,同样遭遇价格大幅下降,但人家养殖水平高、产业链条长,就有竞争力了。”
唐建俊介绍:“今年以前,牛羊肉价格一直很好,特别是羊肉价格一路攀升,以牛羊为代表的草畜动物养殖发展很快。然而,今年以来,由于供需关系、进口冲击等多方因素,价格一路下滑,说明这类产业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只有做到人有我优,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此,很多与会代表认为润林牧业的发展方式值得借鉴,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比如,在养殖环节,要加快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通过设施化、自动化等科技手段,降低饲养成本;特别是针对牛羊业特点,开发当地闲置资源,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进而降低成本。同时,加工方面要快速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程度,打造优质羊肉品牌企业。
“优中更优”有文章,1人养鸡8万只
在阳谷县凤祥食品公司的现代化养殖区远程控制中心,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方圆百里内的上千座鸡舍的视频和数据。“这里能远程控制鸡舍内的温度、湿度、供料、供水、通风、配电等,实现了养殖环节的全程自动化控制。”公司董事长刘学景介绍说,“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养殖远程控制系统,开创了高科技养鸡新时代,养殖管理自动化程度达到世界一流。有此保障,1名饲养员可养殖肉鸡8万只以上。”
走进该公司的加工车间,肉鸡从宰杀开始进入生产线,几十分钟后就可以分离成鸡腿、鸡翅、肉串等包装后的成品,进而被卖到全球各地。在这些生产线的支撑下,凤祥食品肉鸡年宰杀能力超过2亿只。
“这儿的水平,代表了现代畜牧业的‘高大上’‘高精尖’,是畜牧业各行业应该学习的‘样板’和‘标杆’。”来自辽宁省的参会代表说。
唐建俊分析:就畜牧业各行业来说,生猪和家禽业是发展最早的,也是目前养殖水平最高的,工厂化、设施化、自动化饲养等已非常普遍。即便如此,受困于行业整体低迷,此类企业近年来也遭遇了发展瓶颈,亟须找到发展的突破点,做到优中更优。
“比如,在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在技术、装备、人才、销售上找到新的突破点和利润增长点?在生态循环大方向下,如何做好粪污和病死畜禽的资源化利用?如何在农牧结合、区域结合上找到新的发展方式?这些都大有文章可做。”唐建俊说。
山东省畜牧局副局长唐建俊介绍:“天龙牧业1万头的养驴场,一个人可以养600头驴;润林牧业10万头的养羊场,1个人养3000只羊;凤祥食品年可出栏2亿只鸡,创下了1名饲养员饲养8万只鸡的纪录。这些数字,在同类产业中都是位居前列的。”
陕西省的参会代表在参观过程中感叹:“看看这些现代畜牧业的‘高大上’,咱们也就找到发展方向了。”
“人无我有”显优势,1人养驴600头
在位于东阿县的天龙牧业万头毛驴养殖基地,一头头体形硕大、毛色乌黑的“东阿黑毛驴”在太阳下悠闲散步。“以前养驴都是家庭散养,而且主要用来干活儿。这种养驴规模不多见,不知道效益怎么样?”来自云南省的参会人员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
公司经理张向阳介绍:“驴皮作为阿胶的主要原料,价格一路上涨,驴肉价格也稳中有涨,加上驴奶等产品的开发,养驴‘钱景’很好。现在,每名劳动力饲养50头基础母驴,年纯收入可达7万元;饲养100头育肥驴,年纯收入可达13万元。在我们基地,靠着提升机械化、设施化养殖水平,开发专用饲料,平均1个人可以养600头驴,养殖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益更显著。”
唐建俊说:“近年来,生猪和家禽行业低迷,牛羊等草畜受疫病、进口等冲击,效益也在下降。近20多年来因‘役用价值下降’而一直萎缩的养驴业,却在阿胶行业的带动下重现生机,规模养驴从无到有,凸显了后发优势。”
在聊城,养殖规模在300头以上的家庭养驴场已有47家,这得益于聊城依托东阿阿胶这一龙头企业,推行的“政府+企业+银行+合作社+家庭养驴场”发展模式:对建设规模化养驴场提供10-30万元的补贴;出资500万元进行“融资增信”,与银行合作为养殖户提供基准利率贷款;由东阿阿胶公司定价提供驴驹,定价回收成品驴,扶持成立合作社,推广养殖技术。
在6月16日下午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商品驴产业经济高峰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韩国才说:“养驴疫病少、好养活、风险低,如果有龙头企业带动,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延伸加工产业链,就能显出竞争力。”
“人有我优”很关键,1人养羊3000只
在临清市润林牧业的肉羊养殖场,笔者看到,这里养羊实现了自动给水、投料、消毒、清理粪便和粪尿分离,因此,一个1万头的养殖棚,只需要3名饲养员就可以了。而且,公司还建有年产12万吨的有机肥料加工厂和4万吨的综合饲料加工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束海平自豪地说:“依靠提升设施化、自动化养殖水平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我们的养殖成本比一般规模化养殖场下降约40%。今年以来,羊肉价格大幅下降,活羊价格一度下降20%以上,但我们的利润仍能维持在10%以上。”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旗长于宝君坦言:“同样是养羊,同样遭遇价格大幅下降,但人家养殖水平高、产业链条长,就有竞争力了。”
唐建俊介绍:“今年以前,牛羊肉价格一直很好,特别是羊肉价格一路攀升,以牛羊为代表的草畜动物养殖发展很快。然而,今年以来,由于供需关系、进口冲击等多方因素,价格一路下滑,说明这类产业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只有做到人有我优,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此,很多与会代表认为润林牧业的发展方式值得借鉴,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比如,在养殖环节,要加快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通过设施化、自动化等科技手段,降低饲养成本;特别是针对牛羊业特点,开发当地闲置资源,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进而降低成本。同时,加工方面要快速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程度,打造优质羊肉品牌企业。
“优中更优”有文章,1人养鸡8万只
在阳谷县凤祥食品公司的现代化养殖区远程控制中心,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方圆百里内的上千座鸡舍的视频和数据。“这里能远程控制鸡舍内的温度、湿度、供料、供水、通风、配电等,实现了养殖环节的全程自动化控制。”公司董事长刘学景介绍说,“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养殖远程控制系统,开创了高科技养鸡新时代,养殖管理自动化程度达到世界一流。有此保障,1名饲养员可养殖肉鸡8万只以上。”
走进该公司的加工车间,肉鸡从宰杀开始进入生产线,几十分钟后就可以分离成鸡腿、鸡翅、肉串等包装后的成品,进而被卖到全球各地。在这些生产线的支撑下,凤祥食品肉鸡年宰杀能力超过2亿只。
“这儿的水平,代表了现代畜牧业的‘高大上’‘高精尖’,是畜牧业各行业应该学习的‘样板’和‘标杆’。”来自辽宁省的参会代表说。
唐建俊分析:就畜牧业各行业来说,生猪和家禽业是发展最早的,也是目前养殖水平最高的,工厂化、设施化、自动化饲养等已非常普遍。即便如此,受困于行业整体低迷,此类企业近年来也遭遇了发展瓶颈,亟须找到发展的突破点,做到优中更优。
“比如,在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在技术、装备、人才、销售上找到新的突破点和利润增长点?在生态循环大方向下,如何做好粪污和病死畜禽的资源化利用?如何在农牧结合、区域结合上找到新的发展方式?这些都大有文章可做。”唐建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