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形式下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82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高考改革要徹底改变“一考定终生”,“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现象,将高中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综合素质全方位人才,必须寻求更好、更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两依据一参考”是本次改革的亮点,也是重点与难点,其中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涉及高中和高校两个层面,高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高校则在招生时参照。本论文从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出发,分析评价存在的可操作性不强、诚信问题、评价结果流于形势的问题,从加强理论学习、开展专业学习、建立监督体制、形成学生档案袋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两依据一参考”
  一、 引言
  自2004年以来,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开始启动,力求从本质上改变应试教育现象,建立和发展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指标与课程体系,将高中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同时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综合素质全方位公民,综合素质评价应运而生。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二、 我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
  (一) 评价内容呈一致化趋势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1]绝大部分省份出台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其评价内容和标准是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规定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依据。[2]
  (二) 评价主体呈多元化现象
  多元评价是多样化价值取向的主要手段,既反映学生各种能力的优长,又为学生自我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目前,评价主体从一元评价主体转化为多元化评价主体。一元化评价主体即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而多元化不仅包括教师评价还包括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等诸多方面。[3]这种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际情况,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在评价的过程中,增进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和谐融洽的评价氛围,促进评价结果的交流、使用和改进。[4]
  (三) 评价方法呈多样化特点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了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水平的多种评价方法。例如:使用学生成长记录、学生互评、日常观察、个别谈话、小组探讨等评价手段,从而获得全面且综合的评价信息,及时评价学生身上的优点与不足,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由此可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开始于基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且已初见成效。
  三、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 理论研究不足导致评价方案可操作性不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难的是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挑战性很大的工作,评价者不仅要对其内容有全面的理解,而且还要掌握收集学生信息的科学方法。由于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指导,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往往凭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开展评价,难以达到评价规范和质量要求,无法产生积极的作用。综合素质评价还缺乏客观的、可量化的衡量标准。学生的道德表现和成长记录通常用文字表述,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难以在大规模的招生录取中对其进行比较。
  (二) 价值判断难题导致评价出现关键困境
  素质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但是通常难以被直接观测,而且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表现各异,所以必须通过间接推断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这就是综合评价的困境所在。然而,还由于学业成绩的主导作用,综合素质评价普遍受到考试成绩的影响,在定级评分时的“印象分”往往源于学业成绩。[5]对于“思想品德”方面,无法对诸如拾金不昧、孝敬父母、乐于助人、关爱集体等综合素质进行客观量化比较,尤其是“优秀”、“良好”等等第,不是学生身上可以直接观测确定的特征,而是评价者基于自己的观察角度、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的主观判断,因此评价结果难以被大众广泛接受。[6]
  (三) 诚信问题导致评价结果出现虚假不公状况
  评价结果真实与否,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根本前提。综合素质评价难以客观比较,一旦要比较,必须量化。一旦量化,在目前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造假、失真的现象。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自古以来讲究“天理国法人情”,如果没有刚性的把关标准,就很容易造成人情的介入,干扰招生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7]在大多数省份,综合素质评价与升学选拔挂钩,校长和教师们都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等级高低不仅影响学校的升学率而且影响考生的升学前途。所以,有了上述的这些顾虑,很多老师在开展评价的时候就非常谨慎,不轻易将学生的真实情况或存在的不足反映在评价报告之中,以免对学校、学生、家长和自己都带来负面影响,宁愿选择“明哲保身”的态度和“千人一面”的评价结果对待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自己的自评也出现“贴金”、“名不符实”的现象,学生互评也可能因为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或者使用物质手段拉拢关系而出现不客观现象。
  (四) 应付现象导致评价过程流于形式
  由于高校基本不采用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导致综合评价流于形式。然而综合素质评价就是要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活动,运用科学的定量与定性的方法,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和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在学生毕业之前,都是抱着“临时抱佛脚”的态度“例行公事”。由于没有平常的观察、记录和积累,教师除了给少数几个违法和严重违纪的学生较低评价以外,对大部分学生只能做出没有太大区分度的评价结论。这些流于形式的评价,既不能对高中的学生教育产生积极影响,也不能对高校招生录取起到应有的参考作用。   四、 高中學生综合素质评价反思
  (一) 运用准确理论知识,探索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普通高中普遍存在把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六个维度作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8]实际上《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维度,即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9]运用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维度去衡量评价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其评价内容不能反映高中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无法考查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首先普通高中学校要运用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维度。其次,这只是综合素质的基本维度,还需要探索各个维度的操作性指标,这便是实施学生评价的最重要的任务。评价指标既要避免指标体系大而全,又要避免面面俱到;既要贴合学生实际,又要具有可操作性。
  (二) 开展评价培训,提升参评人员的素养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者主要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首先,可由各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对学校管理者进行培训,让其从宏观上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从总体上把握评价内容的重点。其次,在学校内部对全体教师开展培训工作。从微观上分析和运用评价内容与指标,收集和整理评价信息,妥善保存并正确使用评价结果,全面了解整个评价过程。提升全体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全体人员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认同感。最后,学校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公正理性地对待综合评价,认识到综合素质评价是帮助学生自我完善、提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和高校找到适合双方特点的学校,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三) 建立严格管理和监督机制,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保证评价结果的可行性与真实性,是当前评价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难题。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诚信制度、审查制度、举报制度等等。只有建立和健全各种保障制度,才能给综合素质评价营造一个公正的执行环境。[10]在相应的制度执行之前,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入的宣传工作,只有人人知晓与支持,制度才能顺利实施执行。其次,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纪律和制度。成立专门的审查人员对评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与监督,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最后,监督需要严格的惩罚机制。只监督不惩罚的制度就是一纸空谈。在监督过程中若发现虚假行为,对于在评价过程中徇私舞弊的人,要公之于众,严惩不贷。
  (四) 形成学生档案袋评价,体现评价形成性过程
  目前,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通常疲于应付任务,一般都在高考前突击完成,鲜有学生真实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学校应该要求教师和学生积累平时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获奖资料,形成档案袋评价。但是又不能让学生形成盲目追求功利性成果的心理,比如说“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这两项的评价指标要体现出学生相应发展潜能的判断。要参考学生在校学习相关课程和参与相关活动的表现,观察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对“美”的价值判断标准等。
  五、 结束语
  高考招生考试承载着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而社会功能又包括选拔和调节功能;教育功能则包括导向和评价功能。[11]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经历了多次改革,不管高考怎么改革,始终坚持其公平性。新高考改革推进招考分离、不分文理、减少科目、综合评价、分类考试、多元录取、部分科目考试社会化等综合改革。就是要改变“唯分数论”、“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此次改革的难点,在于要寻求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协调,寻求更好、更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方式。“综合素质评价表”要引导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付出日常的努力,使评价结果自然真实。高校招生录取时,可根据录取专业的特点和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从学生真实的档案评价材料中获得信息,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挑选。只有在诚信和公正的基础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2014-09-03)[2016-12-1].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3/content_62173.htm,(2002-12-18)[2016-12-2].
  [3]李宝庆,樊亚峤.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问题及改进[J].教育发展,2012,(10):25-29.
  [4][8][10]蔡敏.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2011,(01).
  [5][6]张会杰.基于纪实的实施逻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特征及思考[J].考试研究,2015,(04):3-7.
  [7]高考是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刘海峰教授访谈[J].教育评论,2016,(7):3-6.
  [9]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二[2014]11号)[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59/201412/181667.html,(2014-12-10)[2016-12-08].
  [11]杜文平.认识、改变和践行教育评价——高考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讨会综述[J].测量与评价,2016,(01):59-63.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改革的内容中并不只是要求文化课堂教学得到灵活的改变,更要求学生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思想与身体能够共同进步。于是各大高校在自身的体育教学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变化,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自身的校本课程。网球作为一种“贵族运动”受到了很多高校的关注,随着网球运动的普及,网球教学效果如何更加有效地得到提升成为了各大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各大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已有的条件,对网球教学做出合理的
摘要:教師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积累、感悟等方面多花些工夫,并进行扎扎实实的有效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观察;体验;积累;感悟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属中等规模,现有学生七百多人,教职工六十一人,二十个教学班级。学校自2004年创建省级实验小学以来,逐步形成了“欣赏与关爱每一位教师,欣赏与关爱每一学生”的管理理念,并不断地成熟,形成了学校管理的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