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保教并重,注重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园最主要、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对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社会性及认知、情感、意志的发展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而角色区作为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场所之一,幼儿在这里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或模仿,把平时生活中见过的或听过的能反映个人社会现实生活印象的角色表现出来。此时教师所采取的指导方式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过程。
【关键词】角色游戏;观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77-02
3—6岁幼儿最喜欢、最主要的游戏就是角色游戏,老师开展角色游戏对激发幼儿的兴趣习惯的养成及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角色区作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主要场所,几乎是每班都要创设的区域之一。一般是老师先设定角色扮演的主题,然后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一些游戏所需要的材料,由幼儿自行选择一些角色来进行游戏。对于幼儿来说,角色区是一个开放、自由的游戏环境,在这里可以自由选择角色,大胆表现和创作角色形象。那么在这个小小的孩子世界里,教师要怎样指导幼儿游戏才能既不破坏原有的游戏氛围,还能及时发现幼儿游戏时出现的问题呢?此时老师最有效的指导策略就是观察。游戏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看和听,发现了问题要及时纠正或调整。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与调整由师幼一起完成
区域环境一般是教师之前就根据要扮演的主题进行初步的布置。比如幼儿园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场景是家,包括客厅、餐厅、厨房、卧室,比如这时教师提供一个适合充当的环境,设置客厅的角色游戏区,再跟幼儿讨论:平时在家里客厅里都有什么呀?是怎样摆放的呀?茶几上会放些什么呢?孩子在讨论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在家里看到的表达,然后教师和孩子一起统计应该添置些什么材料,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创设,比如我们布置客厅的窗帘时就鼓励孩子们动手自制,孩子们想到了可以用报纸、旧床单或者手工制品代替,这些都是孩子们可以完成的,比如利用废纸做成环形链,做很多条挂在门框上,就是一个别致而有个性的窗帘,还有的孩子在折扇子的经验基础之上用大报纸正反折,做成可收拢的窗帘,还有的幼儿把撕成长条的纸粘贴在门框上等等,幼儿在创设客厅环境的过程中,体验了劳动的乐趣,享受了当家做主人的成就感。这本身就是角色体验的一个部分。
二、观察所提供材料是否有利于幼儿更好的游戏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老师在布置区域时一般都会投放一些材料,幼儿进区后就可以按自己的角色选合适的材料进行游戏。那么是不是投放的材料就一直不变呢?当然不是。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的进程来投放材料,并且在游戏中,老师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会正确使用材料,以及材料能否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在“中餐厅”中,老师提供了一个专门用来微波炉里煮饭的锅,游戏来源于生活,很多孩子家中都是用电饭煲煮饭,用煤气灶炒菜,而微波炉做菜的方式是封闭式的,孩子们不容易观察到,所以不会使用这个用于微波炉的锅。游戏时不会把锅放进微波炉里,而是直接放在煤气炉上烧饭。虽然只是游戏,并没有电和火,不会出安全事故。但游戏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当老师观察到这一错误操作之后,及时指出来并告诉幼儿正确使用这个锅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常识。
三、观察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
孟子曾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社会需要规则来维持秩序,同样的道理,角色游戏是社会角色的缩影,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对幼儿以后步入社会是有很大影响的。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在角色游戏中,规则的建立和运用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制约了一些不符合游戏要求的行为,使得幼儿会根据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幼儿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
最明显的就是小班时,因为幼儿的规则意识不强,区域游戏就像打仗,你抢这个材料,他抢那个材料。你说这样玩,他说那样玩。结果角色区成了一锅粥,自然没法好好的玩游戏了。所以老师每创设一个角色区,都要和幼儿一起商讨一个游戏规则,包括角色的确定,角色的工作内容,游戏的方法,结束后材料的收拾等,都要有个统一的规则。
我们班的角色区都会在第一次进行游戲前,老师就会和幼儿一起进区观察:老师提供了什么材料,大家可以扮演什么角色,老师和幼儿制定出游戏规则,然后才开始游戏。我们一般会商定好操作的步骤,当然,这个步骤是比较简单的步骤,一般只包括最初的分配角色和最后的整理材料。在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发现问题,然后再增加规则,通过反复的操作和讨论,不断地调整和增加规则,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并且自愿遵守由他们自己制定出来的规则。
四、观察并正确对待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的冲突
幼儿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各有各的想法,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那么老师是马上过去制止或调解吗?当然不是!在游戏中,幼儿发生了冲突,我一般不会急于过去帮忙解决,解决冲突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我会先观察幼儿,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等他们求助于我时才介入。比如有次游戏中我听到顾客和收银员吵起来了。顾客说:“你要找我钱”。收银员说:“你给了我一张5元,两张1元呀。”顾客说:“你要找我1元。”收银员用手指头数了数:鸡蛋2元,西红柿5元,是7元呀。服务员也过来帮忙算:你吃了西红柿5元,就是这张5元。鸡蛋2元的。顾客说:对呀,我吃了西红柿和鸡蛋,两样菜。但我给了你三张钱呀。收银员只好求助老师。
我走过去,没有马上指出谁对谁错。先问清楚顾客吃了什么,然后把顾客交的钱收回来,摆在桌上。然后让他们用手指头或者小棒来算账,5元加2元等于7元。那么桌面上有一张5元,两张1元,加起来是不是7元?顾客、收银员和服务员都说是。
那为什么顾客说还要找钱呢?原来顾客对于买单的概念不清晰,以为一样菜就交一张钱。这时候教师给出正确的买单概念——要算出总数。
总之,在角色区游戏这个孩子们最爱的区域游戏中,幼儿的交往、语言表达、自主思考、合作以及亲社会行为等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而培养这些能力最重要的不是老师说教,而是通过教师的细心观察、跟幼儿的耐心互动以及不断地思考调整所得。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够提供给孩子润物细无声的成长环境,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角色游戏;观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77-02
3—6岁幼儿最喜欢、最主要的游戏就是角色游戏,老师开展角色游戏对激发幼儿的兴趣习惯的养成及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角色区作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主要场所,几乎是每班都要创设的区域之一。一般是老师先设定角色扮演的主题,然后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一些游戏所需要的材料,由幼儿自行选择一些角色来进行游戏。对于幼儿来说,角色区是一个开放、自由的游戏环境,在这里可以自由选择角色,大胆表现和创作角色形象。那么在这个小小的孩子世界里,教师要怎样指导幼儿游戏才能既不破坏原有的游戏氛围,还能及时发现幼儿游戏时出现的问题呢?此时老师最有效的指导策略就是观察。游戏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看和听,发现了问题要及时纠正或调整。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与调整由师幼一起完成
区域环境一般是教师之前就根据要扮演的主题进行初步的布置。比如幼儿园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场景是家,包括客厅、餐厅、厨房、卧室,比如这时教师提供一个适合充当的环境,设置客厅的角色游戏区,再跟幼儿讨论:平时在家里客厅里都有什么呀?是怎样摆放的呀?茶几上会放些什么呢?孩子在讨论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在家里看到的表达,然后教师和孩子一起统计应该添置些什么材料,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创设,比如我们布置客厅的窗帘时就鼓励孩子们动手自制,孩子们想到了可以用报纸、旧床单或者手工制品代替,这些都是孩子们可以完成的,比如利用废纸做成环形链,做很多条挂在门框上,就是一个别致而有个性的窗帘,还有的孩子在折扇子的经验基础之上用大报纸正反折,做成可收拢的窗帘,还有的幼儿把撕成长条的纸粘贴在门框上等等,幼儿在创设客厅环境的过程中,体验了劳动的乐趣,享受了当家做主人的成就感。这本身就是角色体验的一个部分。
二、观察所提供材料是否有利于幼儿更好的游戏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老师在布置区域时一般都会投放一些材料,幼儿进区后就可以按自己的角色选合适的材料进行游戏。那么是不是投放的材料就一直不变呢?当然不是。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的进程来投放材料,并且在游戏中,老师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会正确使用材料,以及材料能否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在“中餐厅”中,老师提供了一个专门用来微波炉里煮饭的锅,游戏来源于生活,很多孩子家中都是用电饭煲煮饭,用煤气灶炒菜,而微波炉做菜的方式是封闭式的,孩子们不容易观察到,所以不会使用这个用于微波炉的锅。游戏时不会把锅放进微波炉里,而是直接放在煤气炉上烧饭。虽然只是游戏,并没有电和火,不会出安全事故。但游戏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当老师观察到这一错误操作之后,及时指出来并告诉幼儿正确使用这个锅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常识。
三、观察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
孟子曾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社会需要规则来维持秩序,同样的道理,角色游戏是社会角色的缩影,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对幼儿以后步入社会是有很大影响的。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在角色游戏中,规则的建立和运用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制约了一些不符合游戏要求的行为,使得幼儿会根据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幼儿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
最明显的就是小班时,因为幼儿的规则意识不强,区域游戏就像打仗,你抢这个材料,他抢那个材料。你说这样玩,他说那样玩。结果角色区成了一锅粥,自然没法好好的玩游戏了。所以老师每创设一个角色区,都要和幼儿一起商讨一个游戏规则,包括角色的确定,角色的工作内容,游戏的方法,结束后材料的收拾等,都要有个统一的规则。
我们班的角色区都会在第一次进行游戲前,老师就会和幼儿一起进区观察:老师提供了什么材料,大家可以扮演什么角色,老师和幼儿制定出游戏规则,然后才开始游戏。我们一般会商定好操作的步骤,当然,这个步骤是比较简单的步骤,一般只包括最初的分配角色和最后的整理材料。在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发现问题,然后再增加规则,通过反复的操作和讨论,不断地调整和增加规则,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并且自愿遵守由他们自己制定出来的规则。
四、观察并正确对待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的冲突
幼儿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各有各的想法,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那么老师是马上过去制止或调解吗?当然不是!在游戏中,幼儿发生了冲突,我一般不会急于过去帮忙解决,解决冲突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我会先观察幼儿,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等他们求助于我时才介入。比如有次游戏中我听到顾客和收银员吵起来了。顾客说:“你要找我钱”。收银员说:“你给了我一张5元,两张1元呀。”顾客说:“你要找我1元。”收银员用手指头数了数:鸡蛋2元,西红柿5元,是7元呀。服务员也过来帮忙算:你吃了西红柿5元,就是这张5元。鸡蛋2元的。顾客说:对呀,我吃了西红柿和鸡蛋,两样菜。但我给了你三张钱呀。收银员只好求助老师。
我走过去,没有马上指出谁对谁错。先问清楚顾客吃了什么,然后把顾客交的钱收回来,摆在桌上。然后让他们用手指头或者小棒来算账,5元加2元等于7元。那么桌面上有一张5元,两张1元,加起来是不是7元?顾客、收银员和服务员都说是。
那为什么顾客说还要找钱呢?原来顾客对于买单的概念不清晰,以为一样菜就交一张钱。这时候教师给出正确的买单概念——要算出总数。
总之,在角色区游戏这个孩子们最爱的区域游戏中,幼儿的交往、语言表达、自主思考、合作以及亲社会行为等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而培养这些能力最重要的不是老师说教,而是通过教师的细心观察、跟幼儿的耐心互动以及不断地思考调整所得。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够提供给孩子润物细无声的成长环境,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