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花雨伞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面值两元的钞票,静静地躺在地上,蜷曲的纸面沾上了污渍,从蹲位起身往外走的瞬间,它进入了我的视线。这是一张无人认领的钞票,它的主人一定嫌弃了它落地时的脏污。它静静地躺在那儿,显得那么孤单与落寞。
  那是1984年的冬天。
  我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考入师范学校。一个山村女孩的前途,以及一个贫寒农家的命运,显现出少有的亮光。然而,由于家庭贫穷,我在学校的日常零用,时常捉襟见肘。学习用品,衣服鞋袜,女孩常用的纸巾,总是需要购买和添置一些的。开学时,家里给我准备的五十元零用钱,我得算计着用到期末。我不能向家里伸手要钱了。我知道,父亲母亲再也拿不出钱来了。我上学置办衣物、三哥高考落榜复读,以及家庭的另一场变故带来的一笔巨额赔款,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他们忍痛卖掉了家里刚养半年的两头猪,卖了家里还没长大的小牛犊,亲戚家能借的都借了,仍然没有凑齐所需的数目。母亲只得在村里挨家挨户去借钱。我至今记得母亲的伤心和屈辱,苦闷和坚强。在一户人家,我亲眼看见母亲双膝跪在主人面前,哀求,我的心如刀割一般。有一段时间,我常常在晨起时,看见母亲红肿的双眼、乌青低垂的眼袋。静静的夜晚,母亲多少次泪湿枕头,多少次绞尽脑汁却无计解忧愁。我不知道如何安慰母亲,只能做好家中事务,干好田地里的农活,博取她的一点宽慰。我這个当女儿的外出求学,门面总要装点得稍稍体面些,必要的物品更不能少。母亲吩咐二哥给我做了一个木箱,又让我和姐姐到街市上,购买添置新衣的布料。花一样年龄的女孩,买回了两块好看的花布。二哥用他自学的裁剪手艺,照着书本,给我做新衣,一件花格子长袖,一件碎花短袖,都是我非常喜欢却从未穿过的粉色。之前,我穿的衣服大多是姐姐穿过退休给我的,黑色或者蓝色,单调,沉闷,一如那些同样单调沉闷的日子。新衣做好,我帮着剪扣眼,缝扣子。我没有看过师傅如何剪扣眼,想到平时自己穿的衣服,扣眼都是几个小洞洞。我拿起剪刀,在短袖衣服上每一个扣眼处,剪去一个圆形小布片,衣服上现出几个圆圆的小孔。二哥发现,大骂我愚蠢。看着那几个圆形小洞,我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向二哥请教。二哥给我做示范,他将衣服扣眼处对折,用剪刀小心剪开一条小小的缝。我学二哥的方法,给长袖新衣剪扣眼,又一针一线,细细密密为两件衣服缝扣眼。后来新衣穿在身上,那件短袖衣服上的扣子,时不时在不经意间,就俏皮地从扣眼里钻出来。我只得时常低头看看,悄悄检查一番。
  那个冬天的雨水似乎特别多,而我却常常在下雨的日子里犯愁。宿舍、教室和食堂之间,均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每逢雨天,我和同学共用了雨伞出门,在雨中小心行走。好几次,走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我就下决心要写封信给家里,让家人寄点钱来。有一次,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哗啦啦下个不停的大雨,我终于提起沉重的笔:“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很想念你们。我在学校过得很好,只是常常下雨,不知道能不能寄点钱给我,我想买一把雨伞,我也知道家里很困难……”信写好,我小心折成长方形,装进信封,放进书桌抽屉,心想等雨停了就去寄。然而,每每雨停后,我就不再去寄信了。我希望大雨不再降落到我的天空,不再降落到我必经的路上。我也担心母亲见到我的信又拿不出钱时,心里的纠结与难过。这封信,终究没有寄出。
  淋雨的狼狈,大雨中与他人共伞的尴尬,让我的心中有了一种对雨伞的强烈渴求。一个雨后的夜晚,我竟然梦见自己拥有了一把漂亮的雨伞。崭新的伞面,一朵朵小花张着可爱的笑脸。我高兴极了,和花儿们一起,笑了。笑声惊醒了室友,她们笑我是不是捡到了宝贝。
  面前的钞票,让我犹疑起来。想着将它捡起,又担心别人看见笑话,它上面沾染的污渍,也让我感到些许恶心。然而,对于我,毕竟有着不小的诱惑。
  环顾左右,确认屋内没有第二个人,我用手指捏住它的一个角,轻轻捡起,快速走出女厕,来到水池边,小心洗净。洗净后的钞票湿沉沉的,提在手里,感觉出沉甸甸的分量。虽然,它离一把雨伞,还有着一段长长的距离。后来,我用它购买了什么东西,已经没有了任何印象。
  第二个学年的冬天,一件意想不到的好事儿降临到我的身上。学校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当班主任老师将三十元现金放入我的手里,我的心着实激动了好一阵。我当即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学校和老师对我的关心。后来听说,母亲知道这事后,激动得流下了泪。那一年,三哥经过十个月的苦战,终于考上了大学,远赴北京上学了。母亲的激动是双重的。虽然债务依然沉重,而希望的光,已经实实在在照在了父母的头上。
  周末,好友银花陪我来到县城,购买自己期待已久的物品。那时,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大商场被切割成若干小店和路边摊点。一个稍微大一些的商店门口,一把印着朵朵玫瑰花儿的雨伞,倒挂在横梁下,似一朵由无数小花簇拥而成的大绣球花。它紧紧地抓住了我的眼球。这不是我梦中的雨伞吗?我停住脚步,上前问了价钱,八元五角。几乎是毫不犹豫,我把它买了下来。路边的小摊上,各色艳丽的服装耐心等着新主人。一件色如青苹果的开司米针织毛衣,半高领,摊主开价十元。银花是当地人,主动替我讲价,以九元五角成交。在另一个小店,又购买了一套紫色秋衣、一双白色运动鞋。当手里剩下一张两元的钞票时,在我的踌躇间,银花提议,买双手套吧。看看自己因冻疮而肿成面包似的右手,我狠狠心,用这最后的两元钱,买了一双鲜艳的红色毛线手套。满载而归,喜悦塞满了我的心。整个冬天,以及日后的无数个冬日,我感到异常温暖。那把漂亮的花雨伞,一次次在下着雨的天空,在那个梦想花开的青春校园,绽放出无限的美丽。
  这笔助学金,如夜空里闪烁的星星,在我的心房,投射下一抺最亮的光。这抹光,照亮了那个冬日,也照亮了我人生的路途。
其他文献
“田”“由”“甲”“申”这四个字有意思吧?不出头是字,上面出头也是字,下面出头还是字,上下都出头仍是字,只有左右出头不是字!  “乒”“乓”“兵”你认识,但“了”“子”“孑”“孓”这四个字你不一定全认识!你知道“孑孓”的意思吗?不知道就查词典吧!  “囚”字你认识,也知道它的意思;而“囝”“囡”这两个字你可能明白它们的意思,但你不一定会读,不信你就试一试。  “不正”—“歪”,读wāi。那么,“甭
吊马山中好汉坡,罡风猎猎放高歌。  武功山顶青草甸,游客上来叹惊呼。  张手仰天一声啸,心旌荡漾意婆娑。  乘风欲上金銮殿,好把酒诗撒碧波。
有一天,豆豆在睡懒觉,太阳照到豆豆的脸上。  豆豆说:“关灯呀!”  媽妈说:“这哪是灯啊,这是太阳照的。”  豆豆说:“那就关太阳吧。”
1992年冬天,我第一次来德国。十七年前,在柏林,我与苏童,头一次见到双層公共汽车;夜晚,面对众人和蜡烛,头一次朗诵自己的作品。  那是一次文学会议。会上,见到了另外一些人,北岛,杨炼,芒克,多多,顾城和谢烨。从年龄和文学年龄讲,他们都是我的前辈。那时,顾城和谢烨的家在柏林。    头一次见到顾城,我颇为惊奇。惊奇不是惊奇他的长相,而是他的打扮。他个头不高,却戴着一顶高高的、圆圆的、类似厨师在厨房
那一年秋天,里下河平原稻麦一片金黄。在鸿雁南飞的“啾啾”声中,我背起行囊,第一次真正离开家乡,去北方一座城市求学。    深秋时节,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文学活动中,老师把略显稚气、腼腆的她推到了我的面前:“她写的东西还不错,以后你多带带她!”一袭黄衫、一头长发,端庄中散发着古典的魅力,一下子就撩动了我青春的情愫。活动结束后,我主动提出送她回宿舍。原本直线距离几分钟的路程,我们却不约而同地绕到了学校的操
父亲在世时,每个年三十的晚上,我们都在火塘边度过,“守岁”是名副其实的。  天刚擦黑,就给每个房间点上灯,猪栏屋、牛栏屋,也都点上。煤油灯照明的时代,一般人家里,也就有两三盏灯,供日常照明用。年三十灯不够,就用空墨水瓶,或是补鞋匠用过的铁皮空胶水罐,洗净,倒入一些煤油或柴油,罩上打了孔的润肤膏盒盖子,穿一根棉索,点上火。后来有了电,牛栏屋、猪栏屋等没舍得装电灯的地方,年三十晚上依然点煤油或柴油灯。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经常和小伙伴一起捉小虾、钓鱼、摘野果……但在我心里,那次野外烤地瓜的经历最令我难忘!  那天,我和伙伴们蹑手蹑脚地从家里偷了几个地瓜,没被发现,心中不免窃喜。我们一路狂奔,不一会儿便到了我们的“秘密基地”—小树林。别看它普普通通,里面可暗藏玄机:穿过树林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山洞,即使十个人躺在里面都不会显得拥挤。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了那些蜘蛛网,几个人去拾柴,几个人忙着搬石头,几个人
从吉木乃县城坐车出去不过半个小时,就到了托斯特乡。我们等了一会儿,原本正在外面干活儿,穿着一身干活儿衣服、显得灰扑扑的男主人努阿德勒赶回来了。  小伙子是难得和我们直接交流的哈萨克族乡民,他高中文化,没有正式工作,全靠自己的手艺和力气赚钱,盖房子、搞装修,水电暖排线、木工、电焊、驾驶,一年包了三十多套房子的水电暖布线工作,这是他主要的生活收入。再有呢,就是靠给人家吹色布兹鹤有一点儿收入,每年大概两
吃饭的时候,妈妈突然不停地咳嗽起来。  豆豆问:“怎么了?”  妈妈说:“噎……噎着了……快……快帮我拍拍。”  豆豆連忙掏出手机给妈妈拍照。
刻苦才是人生,热爱必有追求,历练方能拥有。用这三句话概括我的座中弟子方明元再恰当不过了。笔者曾经在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讲台执教十二载有余,世谓孔老夫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笔者当然决不敢亵渎读书人的鼻祖而与之相比,但就其数目而言,笔者的在港城弟子虽无三千,但贤人却远不止七十二之数。弟子明元当之无愧地应在贤人之列。  时隔二十年,印象中的方明元当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如今当他手捧一本装帧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