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与运用、课堂实验的拓展与提升、化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多方思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元素化合物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深广度的把握等角度提出了高效开展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教学的一些做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效;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
【中国分类号】G633.8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化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的导出和运用,是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不可分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学生赖以进行科学探究和抽象思维培养的依据和出发点,如果学生不掌握物质性质、制法和用途以及物质的变化,他们学得的化学概念是抽象的,学得的理论知识也将是空泛的,难以联系生活实际。此外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要求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各种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就必须借助于理论思维(运用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联想、推理判断等)。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理论知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需要教师合理编排,有技巧的讲授,才能达到相互密切配合、相得益彰的境界。
一.课堂实验的拓展与提升
化学教学最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是实验,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尤其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灵活地引入一些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去激励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则知识的巩固,技能的掌握,就会更快更好。同时,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操作等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如:在《浓硫酸的性质》教学时,引入了“黑面包实验”:
演示:取蔗糖于烧杯,沿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
学生被出现的现象惊呆了:白色的蔗糖慢慢变黄,并逐渐变黑,体积膨胀,最后变成了一个黑色的面包。这个浑身散发着臭味,周围弥漫着白雾的小东西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分析了原因后,他们迫切的想了解浓硫酸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强烈的腐蚀性,相比课本上设计的浓硫酸使小木棒,纸及布条变黑的实验,“黑面包实验”显然更震撼,课堂效果更好。
二.化学情境的创设
元素化合物与概念原理的教学不太一样,就知识类型而言,元素化合物知识多属于事实性知识,相对容易理解,但是容易造成学生需要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的内容,所以元素化合物内容更需要创设情境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在素材的使用方面,尽量用好新教材中所提供的实验素材。此外,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还需要老师们善于积累、不断地创造新的适用的素材,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素材。如:学习元素符号可要求学生观察各种瓶子上或包装袋上的标签看矿泉水中含有哪些元素,可以介绍所学习的多种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如钾离子在血液中含量过大心脏跳动速率变快,而Na+在血液中含量过大心脏跳动变慢;人体缺锌影响智力发育故有智多锌,人摄取铝过量使人变得反应迟钝;缺铁贫血,缺碘得大脖子病,缺钙得佝偻病……这样,学生听得快乐、记得轻松,学习化学方程式时,要求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鸡蛋在石灰水中浸泡一会捞起可以保鲜的原因:Ca(OH)2+CO2=CaCO3↓+H2O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三. 学生多方思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骨架,中学化学的其它知识构成都是在它上面展开和认识的。它是中学化学基本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知识首先是理解,进一步达到基本应用,最高层次是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学生多方思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可采用讨论、探究和典型例题分析的方法。
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学生查找资料,寻找证据,开展争辩,互相启发、补充、完善,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如讲解CO与CO2之间的相互转化知识点时,让学生根据课本插图,联系火炉内煤的燃烧过程进行讨论:火炉内煤燃烧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哪些(要求用化学方程回答)?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经过查找资料你一言,他一语,讨论后一致认为,火炉内煤燃烧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4个。即:
火炉的上层:2CO+O2==CO2
火炉的中层:CO2+C == 2CO 2C+O2 == 2CO(不充分)
火炉的底层:C+O2 == CO2(充分燃烧)
经过讨论,同学们不仅揭示了火炉内煤的燃烧过程,而且通过反应方程式说明了课本中有关CO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典型例题的分析,可以采用学生先分组讨论,老师再给出分析思路和结果的流程。如讲解例题:某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实验室,他收集到的物质有:厨房中的醋精、纯碱、高锰酸钾、味精、食盐、装修剩下的大理石碎片、生石灰以及铜丝、铁丝、废干电池等。利用以上物质,你认为他能制出哪些新物质(至少两种)?让学生先按四人一组,讨论哪些物质能两两反应,并派代表到黑板上写出答案,最后老师在逐一详细讲解,得出结论:醋跟纯碱/大理石:CO2,铁丝跟醋:H2,高锰酸钾加热:O2,生石灰跟水:Ca(OH)2,铜丝加热:CuO等。该例题具有代表性,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提升了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
四、元素化合物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深广度的把握
在处理具体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时候,必须明确其基本的要求水平:不要受资料和老教材的影响补充过多现行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内容,不要急于拓展加深,尤其是进行一步到位地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多下功夫,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按新课程的教材编排特点,教师要整体上分析元素化合物内容的要求,要根据现在知识的位置和组织方式,进行新的处理,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不要为教辅、习题所累,要善于取舍,对于目前市面上的教辅资料,由于编写人员对新课程理解上的局限性,其中的习题很多还不符合新课程的深广度要求,教师可以提前进行选题,减少学生的重复劳动,更有效的利用好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景.浅谈初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10, 10:81-82
[2] 苏永平.新课程背景下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
[3] 刘桂芝.化学“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4] 黄丽梅.提高元素化合物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J].青年文学家,2009,03:14
【关键词】: 高效;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
【中国分类号】G633.8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化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的导出和运用,是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不可分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学生赖以进行科学探究和抽象思维培养的依据和出发点,如果学生不掌握物质性质、制法和用途以及物质的变化,他们学得的化学概念是抽象的,学得的理论知识也将是空泛的,难以联系生活实际。此外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要求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各种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就必须借助于理论思维(运用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联想、推理判断等)。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理论知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需要教师合理编排,有技巧的讲授,才能达到相互密切配合、相得益彰的境界。
一.课堂实验的拓展与提升
化学教学最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是实验,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尤其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灵活地引入一些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去激励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则知识的巩固,技能的掌握,就会更快更好。同时,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操作等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如:在《浓硫酸的性质》教学时,引入了“黑面包实验”:
演示:取蔗糖于烧杯,沿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
学生被出现的现象惊呆了:白色的蔗糖慢慢变黄,并逐渐变黑,体积膨胀,最后变成了一个黑色的面包。这个浑身散发着臭味,周围弥漫着白雾的小东西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分析了原因后,他们迫切的想了解浓硫酸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强烈的腐蚀性,相比课本上设计的浓硫酸使小木棒,纸及布条变黑的实验,“黑面包实验”显然更震撼,课堂效果更好。
二.化学情境的创设
元素化合物与概念原理的教学不太一样,就知识类型而言,元素化合物知识多属于事实性知识,相对容易理解,但是容易造成学生需要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的内容,所以元素化合物内容更需要创设情境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在素材的使用方面,尽量用好新教材中所提供的实验素材。此外,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还需要老师们善于积累、不断地创造新的适用的素材,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素材。如:学习元素符号可要求学生观察各种瓶子上或包装袋上的标签看矿泉水中含有哪些元素,可以介绍所学习的多种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如钾离子在血液中含量过大心脏跳动速率变快,而Na+在血液中含量过大心脏跳动变慢;人体缺锌影响智力发育故有智多锌,人摄取铝过量使人变得反应迟钝;缺铁贫血,缺碘得大脖子病,缺钙得佝偻病……这样,学生听得快乐、记得轻松,学习化学方程式时,要求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鸡蛋在石灰水中浸泡一会捞起可以保鲜的原因:Ca(OH)2+CO2=CaCO3↓+H2O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三. 学生多方思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骨架,中学化学的其它知识构成都是在它上面展开和认识的。它是中学化学基本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知识首先是理解,进一步达到基本应用,最高层次是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学生多方思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可采用讨论、探究和典型例题分析的方法。
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学生查找资料,寻找证据,开展争辩,互相启发、补充、完善,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如讲解CO与CO2之间的相互转化知识点时,让学生根据课本插图,联系火炉内煤的燃烧过程进行讨论:火炉内煤燃烧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哪些(要求用化学方程回答)?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经过查找资料你一言,他一语,讨论后一致认为,火炉内煤燃烧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4个。即:
火炉的上层:2CO+O2==CO2
火炉的中层:CO2+C == 2CO 2C+O2 == 2CO(不充分)
火炉的底层:C+O2 == CO2(充分燃烧)
经过讨论,同学们不仅揭示了火炉内煤的燃烧过程,而且通过反应方程式说明了课本中有关CO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典型例题的分析,可以采用学生先分组讨论,老师再给出分析思路和结果的流程。如讲解例题:某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实验室,他收集到的物质有:厨房中的醋精、纯碱、高锰酸钾、味精、食盐、装修剩下的大理石碎片、生石灰以及铜丝、铁丝、废干电池等。利用以上物质,你认为他能制出哪些新物质(至少两种)?让学生先按四人一组,讨论哪些物质能两两反应,并派代表到黑板上写出答案,最后老师在逐一详细讲解,得出结论:醋跟纯碱/大理石:CO2,铁丝跟醋:H2,高锰酸钾加热:O2,生石灰跟水:Ca(OH)2,铜丝加热:CuO等。该例题具有代表性,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提升了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
四、元素化合物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深广度的把握
在处理具体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时候,必须明确其基本的要求水平:不要受资料和老教材的影响补充过多现行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内容,不要急于拓展加深,尤其是进行一步到位地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多下功夫,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按新课程的教材编排特点,教师要整体上分析元素化合物内容的要求,要根据现在知识的位置和组织方式,进行新的处理,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不要为教辅、习题所累,要善于取舍,对于目前市面上的教辅资料,由于编写人员对新课程理解上的局限性,其中的习题很多还不符合新课程的深广度要求,教师可以提前进行选题,减少学生的重复劳动,更有效的利用好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景.浅谈初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10, 10:81-82
[2] 苏永平.新课程背景下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
[3] 刘桂芝.化学“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4] 黄丽梅.提高元素化合物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J].青年文学家,200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