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生活家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条胡同里都是两层楼,密密挨挨的,住了很多人家。多是外地人,有的拖家带口,挤在狭小的房子里。他乡讨生活,阔绰不阔绰,不需要那么讲究。只要有一个温暖的住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最简单,也最容易幸福。
  一楼人家的门都是向外开的,他们的生活,喜怒哀乐,过往的路人都看在眼里。有一户人家很有意思,在门口放了一张旧桌子,桌子上总摆些有趣的植物。比如一个空油瓶剪了上半截,盛了土,放几只大蒜,就长出了青青的蒜苗。一个旧脸盆里养着小葱。一个矿泉水瓶里养着叫不出名字来的小花草,不名贵,公园郊外遍地都是。
  我喜欢走进那条胡同,人和人之间特别亲切,又喜气盈盈。生活的有趣和熱闹都在那里了,人活着简单,知足。幸福就像门前的阳光,洒落在每个人的脸上。
  那户门口摆放植物的人家,女主人是个年轻女子,又高又瘦,还留着齐刘海儿,很文静,总是笑盈盈的。她家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女孩大些,读小学了;男孩小些,该上幼儿园了。这家的男主人很憨厚和气,是个技术工,在市里上班,每天背着工具,风尘仆仆的,早出晚归。
  他们该是整条胡同里最幸福的人家了。每次路过,不管什么时候,他们一家人总是很和乐。
  那姐弟俩很好玩儿,也懂事。妈妈做饭、洗衣服、侍弄门前桌上的植物,姐弟俩就在门口玩儿。咯咯笑,唱歌,做游戏。妈妈干活,一会儿抬头看看他们开心的样子,也跟着笑起来。
  记不得哪一天了,我和他们的妈妈聊了两句,赞她门前的植物。我再经过他们家门前,姐姐就笑眯眯地喊“阿姨好”,弟弟也跟着姐姐喊。那甜甜的声音,那热情和可爱,让人心都糯化了。
  有一回,他们家门前的桌上放了个发芽的土豆。谁都没有在意,谁家的厨房里没有过一两个发芽的土豆呢?
  日子像往常一样,没有人有闲心去关注一两个土豆的世界。它们也追着时间往前赶,暗暗生长着。然后在某一天就惊了人的眼——青枝绿叶,成了一株旺盛的绿色植物。
  一个过路人觉得有意思,拿起了青枝绿叶的土豆看半天,啧啧称赞,对他的同伴说,好创意,土豆也能当花看。
  我正好在他们身后,听到了他的话。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幅画,老树画的,和眼前的情景一个模样。一个土豆长成了一株植物,青色的茎,青绿的叶片,很喜人。老树题诗说:土豆已经发芽,不能炒菜下饭,那有什么要紧,可以当做花看。
  过了几天,那家的女孩告诉我,那土豆是房东家扔的,妈妈觉得可惜,说捡回来放在门前当花养着吧。
  生活就是这样的简素和美好,一个丢掉的发芽土豆,一把葱,几只大蒜,都可以养起来当花看。有一个词叫生活家,其实人人都可以是生活家,只要有这样“当花看”的朴素心地和智慧,便可以把平常的,甚至乏味单调的日子过得意蕴盎然。
其他文献
花婆婆乘着一缕花香,急急忙忙往她的家——花香小镇赶。  “请问,您知道花婆婆住哪里吗?”花香小镇的人,都会遇到来寻找花婆婆的人。  花香小镇香气迷人,有着花世界应有的各种花香。  在花香小镇最边上,寻访的人好不容易才找到花婆婆的家。  这是一座二层的被各种鲜花环绕的小楼,幽静优雅,这里有和别处不同的花香。花婆婆是这座小楼也是小镇的主人,因为喜欢种花,她每天怀揣各种各样的花种子,到处去播种;也会每年
期刊
德国作家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写过许多轻松、简单而引人发噱的童书,如《小水精》《小女巫》《小幽灵》和《大盗贼》。但是在《鬼磨坊》里,他却变换了一种文风,用传说般古老而悲凉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点黑暗的故事。  相比他的那些快乐、明亮的童书,《鬼磨坊》的主题要深刻得多,简直就不像是同一个人写的。看看作者是怎么说自己这本书的吧:“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他一度与黑暗势力为伍并为之迷惑,直到他从
期刊
每次回到老家那条古香古色的小街上,总会让我记起童年的快乐,似乎多年前的事情就在昨天,尤其是路边王奶奶手中那转来扭去,又帶着古朴香甜的糖画。  王奶奶年近古稀,已是满头白发,而那双杏仁眼与眼角深深的皱纹总是带给我们一种慈爱,所以我和同学们也都习惯了叫她“慈祥奶奶”。每次在王奶奶的小摊前看她一边微笑着,一边举起盛满糖浆的铁勺,接着手腕微抖几下,一朵菊花“应声而落”;又是一抖,几片花瓣又现身了。最后再抽
期刊
上星期买回来的大蒜,一直没吃,将它遗忘在厨房的角落里。  它静静地躺在覆满尘土的篮筐中,吸吮着从刚洗过的杯子里掉落下的水珠,兀自在篮筐里发芽、抽茎。  那么一片葳蕤的绿,就这样撞进了我的视线里。不期然的,是那么摄人心魂的绿,绿得像翡翠,晶莹温润;绿得像漓江的水,剔透饱满。看那大蒜,它悄然地从小脑袋上抽出了一片绿,似乎用那小小的脑袋,顶出一个春天来。  我找来一个花盆,轻轻地将它种到花盆里去,小声地
期刊
成长,就是先酸甜,后苦辣。身边的大人总说:“等你十八岁了,就真的长大了。”可殊不知,在一瞬间,我就长大了。  初春,清晨的陽光很柔和,我却一点温暖的感觉也没有,全身上下没有一丝力气。妈妈发觉我的脸色不对,摸了摸我的额头,“呀,这么烫?天暖了就不注意穿衣了,一定是昨天晚上让风吹到了,起来,妈妈带你去医院。”妈妈嘴里唠叨着,手里忙活着帮我穿衣服。  昏昏沉沉地,我趴在妈妈的后背上,感觉着妈妈越来越粗重
期刊
“成长”这个词对我一直很迷茫,直到去年的秋天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  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的妈妈突然阑尾炎发作,腹部剧痛无比,爸爸连夜从棋盘井赶回来,接妈妈去医院。当时妈妈正忍受着剧痛,而我还在熟睡中。  早上醒来,小姑和我说妈妈住院了,我感到当头一棒,犹如一声惊雷在心中炸响,一天的课都没听进去,心中沉闷无比……  晚上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媽妈的情况,爸爸说:“妈妈已经好多了,你
期刊
阳光似流水般一泻下来,奔波在辽辽大河上,闪动着粼粼波光。  路旁的小花结灯挂彩,大树撑开了绿色的大伞为人们带来了一份阴凉,我如脱缰的野马般向湿地公园上边的游乐设施奔去。  不一会儿就把秋千占领下来,望着自己的战利品,心里得意的像一只小狮子。高高荡起,一阵凉丝丝的风迎面袭来,好不舒服,身后仿佛有只无形的翅膀,在天空中展翅。“要不是妈妈和阿姨要到附近办事,我怎么能有如此享受?”我心里暗暗庆幸。  俗话
期刊
前两天,一位朋友发来他女儿的作文,题目是《壁画和纸板画》(作者:潘思睿),问我写得如何。细细读来,不禁拍案——人设至高,布局大气;文字俭省,叙事流畅;对比鲜明,论理精到。仅三百多字的小寓言,却以“微笑”相呼应,逶迤连绵,遮掩有致,透露出独特的“回眸”之美。凭直觉,三年级小朋友能作出这样的文字,背后一定有其特殊的理由。一问之下,果然。  忽然写出一篇“奇文”,在小学生中并非个案。然而,昙花一现渐入平
期刊
童年结束的时候,镇上的房子就建好了。我曾无数次梦想着离开这个偏僻的小村庄,但当我开始收拾行李离开时,内心却第一次升腾起离别的忧伤。我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物品与回忆,都一一打包带走。仿佛那样,就能避免别离之伤。  搬家,指的是把“家”搬走。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人与物的紧密牵连,才组成了一个“家”。所有的人与物都在一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个家就不会改变。  很多楼盘的广告里,都会写着一句“给你打造
期刊
森林里住着一只胆子很小的老鹰。因为懦弱,被鹰家族开除了,每天孤独地走在森林里。一天,它看到森林里那些漂亮的树叶和花朵时,眼睛一亮。它打算开一个帽子店,就用树枝、树叶和五颜六色的花朵编织成帽子,送给周围的动物们。  心靈手巧的老鹰编织了一个花冠样的帽子,送给了森林女王——孔雀。孔雀戴上花冠后,再加上它绚丽的尾屏,更加美丽了。顿时,这个消息轰动了森林王国,来找老鹰做帽子的动物络绎不绝。  说来也是奇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