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MECT(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当中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1组对病人采取丙泊酚麻醉,实验2组对病人采取依托咪酯麻醉,对照组对病人采取ECT(无麻醉过程),对其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三组病人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全部在25秒以上,实验1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和实验组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都不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效果帶来任何不良影响,可是依托咪酯对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明显低于丙泊酚。
【关键词】癫痫发作无抽搐电痉挛丙泊酚 依托咪酯
Title: Analysis of effects of seizure duration of etomidate and propofol on non convulsively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Name: Luo Wei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duration of seizures of etomidate and propofol on MECT (no ECT) .
Method: Randomly selected 15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ental disorder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tch 2012 to November 2013,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1, experimental group 2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50 cases. The experimental 1 group to take propofol anesthesia, experimental group 2 patients taken etomidate anesthesia,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aking ECT (without anesthesia), compared and analyzed on the risk of seizure du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izure duration in all more than 25 seconds, duration of experiment group 1 seizur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 (P<0.05).
Conclusion: Etomidate and propofol did not bring any adverse effects on non convulsive spasm treatment effect, but the effects of etomidate on seizure du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ropofol.
Keywords: seizures, non convulsive spasm, propofol, etomidate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1],目前,MECT主要采取依托咪酯以及丙泊酚,并被众多医院广泛应用。因为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受麻醉药物的影响,因此,本文笔者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150例,并对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150例,其中疾病类型包括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以及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它们依次为113例、27例、10例。根据进入医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当中,实验1组男性病人31例,女性病人19例。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为31.2岁;实验2组男性病人32例,女性病人18例。年龄在22-41岁,平均年龄为32.7岁;对照组男性病人30例,女性病人20例。年龄在20-38岁,平均年龄为30.7岁。三组病人的年龄,疾病情况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标准
1.2.1入选标准
(1)全部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第3版)当中的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展以及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全部接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适应症;(3)所以采取治疗病人的法定监护人需要签署临床治疗知情同意术;(4)进组之前采取相关药物的病人首先应该把药物按照氯丙嗪等效价计算减少为每天350毫克联合采取碳酸锂病人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应该暂停使用药物。
1.2.2排除标准
(1)伴有EH、DM、肺结核病、脑器质性病理变化以及各种系统疾病;(2)对丙泊酚以及依托咪酯有既往过敏史的病人;(3)年龄在18岁以下,年龄在60岁以上以及妊娠妇女;(4)其法定监护人没有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的病人。
1.3临床方法
对150例采取醒脉通电痉挛治疗仪(产地:上海申旭仪器有限公司;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0第3260308号)治疗ECT(电痉挛治疗)。在临床治疗的时候输出电能值根据病人年龄进行设定,在临床治疗之前静态电阻值均设定为二百五到一千五 。三组每一位病人都采取八次电痉挛治疗,一共873次。当中,实验2组方法:依托咪酯0.2mg/kg;琥珀胆碱1-1.5mg/kg,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实验1组方法:丙泊酚1-1.5mg/kg;琥珀胆碱1-1.5mg/kg,接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照组方法:对病人采取无麻醉过程(ECT)。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和无麻醉过程全部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方案实施。
1.4临床观察指标
在临床治疗期间通过观察同步显示的脑电图详细记录病人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同时在临床治疗以后4个小时当中询问病人有哪些不良反应,并给以详细记录以及对比。
1.5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电痉挛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对比
三组病人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全部在25秒以上,三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实验2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三组电痉挛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n) 总体治疗次数 癫痫发作持续时间
实验2组 50 323 36±7
实验1组 50 308 30±10
对照组 50 242 31±11
2.2三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
实验1组和实验组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三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头痛 恶心 心慌 肌痛 发热 视力模糊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2组 50 1 2 0 2 1 0 12%
实验1在 50 2 1 1 0 0 0 10%
对照组 50 2 2 3 1 2 1 22%
3讨论
电痉挛治疗期间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是保证临床疗效的众多限制性原因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一旦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其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在25秒以下或者在120秒以上,都会对临床治疗效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本文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三组病人在临床治疗的时候,其发作持续时间都在25秒以上,当前,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当中三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依托咪酯和丙泊酚不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效果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其中实验1组对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明显低于实验2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2]。另外,实验1组和实验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1组和实验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3]。
总而言之,依托咪酯和丙泊酚不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效果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同时不良反应发生较低,对病人健康生活质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增军,周小东,刘知源,朱宏日,祁革,伏迎春.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10,20(1):563.
[2]王建斌,常业恬,刘流,等.不同麻醉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19(11): 698-699.
[3]孔洁,王宁,陈建平,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麻醉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18(6):326-327.
【关键词】癫痫发作无抽搐电痉挛丙泊酚 依托咪酯
Title: Analysis of effects of seizure duration of etomidate and propofol on non convulsively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Name: Luo Wei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duration of seizures of etomidate and propofol on MECT (no ECT) .
Method: Randomly selected 15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ental disorder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tch 2012 to November 2013,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1, experimental group 2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50 cases. The experimental 1 group to take propofol anesthesia, experimental group 2 patients taken etomidate anesthesia,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aking ECT (without anesthesia), compared and analyzed on the risk of seizure du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izure duration in all more than 25 seconds, duration of experiment group 1 seizur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 (P<0.05).
Conclusion: Etomidate and propofol did not bring any adverse effects on non convulsive spasm treatment effect, but the effects of etomidate on seizure du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ropofol.
Keywords: seizures, non convulsive spasm, propofol, etomidate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1],目前,MECT主要采取依托咪酯以及丙泊酚,并被众多医院广泛应用。因为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受麻醉药物的影响,因此,本文笔者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150例,并对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150例,其中疾病类型包括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以及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它们依次为113例、27例、10例。根据进入医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当中,实验1组男性病人31例,女性病人19例。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为31.2岁;实验2组男性病人32例,女性病人18例。年龄在22-41岁,平均年龄为32.7岁;对照组男性病人30例,女性病人20例。年龄在20-38岁,平均年龄为30.7岁。三组病人的年龄,疾病情况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标准
1.2.1入选标准
(1)全部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第3版)当中的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展以及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全部接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适应症;(3)所以采取治疗病人的法定监护人需要签署临床治疗知情同意术;(4)进组之前采取相关药物的病人首先应该把药物按照氯丙嗪等效价计算减少为每天350毫克联合采取碳酸锂病人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应该暂停使用药物。
1.2.2排除标准
(1)伴有EH、DM、肺结核病、脑器质性病理变化以及各种系统疾病;(2)对丙泊酚以及依托咪酯有既往过敏史的病人;(3)年龄在18岁以下,年龄在60岁以上以及妊娠妇女;(4)其法定监护人没有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的病人。
1.3临床方法
对150例采取醒脉通电痉挛治疗仪(产地:上海申旭仪器有限公司;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0第3260308号)治疗ECT(电痉挛治疗)。在临床治疗的时候输出电能值根据病人年龄进行设定,在临床治疗之前静态电阻值均设定为二百五到一千五 。三组每一位病人都采取八次电痉挛治疗,一共873次。当中,实验2组方法:依托咪酯0.2mg/kg;琥珀胆碱1-1.5mg/kg,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实验1组方法:丙泊酚1-1.5mg/kg;琥珀胆碱1-1.5mg/kg,接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照组方法:对病人采取无麻醉过程(ECT)。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和无麻醉过程全部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方案实施。
1.4临床观察指标
在临床治疗期间通过观察同步显示的脑电图详细记录病人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同时在临床治疗以后4个小时当中询问病人有哪些不良反应,并给以详细记录以及对比。
1.5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电痉挛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对比
三组病人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全部在25秒以上,三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实验2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三组电痉挛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n) 总体治疗次数 癫痫发作持续时间
实验2组 50 323 36±7
实验1组 50 308 30±10
对照组 50 242 31±11
2.2三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
实验1组和实验组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三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头痛 恶心 心慌 肌痛 发热 视力模糊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2组 50 1 2 0 2 1 0 12%
实验1在 50 2 1 1 0 0 0 10%
对照组 50 2 2 3 1 2 1 22%
3讨论
电痉挛治疗期间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是保证临床疗效的众多限制性原因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一旦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其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在25秒以下或者在120秒以上,都会对临床治疗效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本文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三组病人在临床治疗的时候,其发作持续时间都在25秒以上,当前,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当中三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依托咪酯和丙泊酚不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效果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其中实验1组对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明显低于实验2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2]。另外,实验1组和实验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1组和实验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3]。
总而言之,依托咪酯和丙泊酚不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效果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同时不良反应发生较低,对病人健康生活质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增军,周小东,刘知源,朱宏日,祁革,伏迎春.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10,20(1):563.
[2]王建斌,常业恬,刘流,等.不同麻醉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19(11): 698-699.
[3]孔洁,王宁,陈建平,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麻醉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18(6):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