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eng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MECT(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当中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1组对病人采取丙泊酚麻醉,实验2组对病人采取依托咪酯麻醉,对照组对病人采取ECT(无麻醉过程),对其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三组病人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全部在25秒以上,实验1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和实验组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都不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效果帶来任何不良影响,可是依托咪酯对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明显低于丙泊酚。
  【关键词】癫痫发作无抽搐电痉挛丙泊酚 依托咪酯
  
  Title: Analysis of effects of seizure duration of etomidate and propofol on non convulsively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Name: Luo Wei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duration of seizures of etomidate and propofol on MECT (no ECT) .
  Method: Randomly selected 15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ental disorder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tch 2012 to November 2013,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1, experimental group 2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50 cases. The experimental 1 group to take propofol anesthesia, experimental group 2 patients taken etomidate anesthesia,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aking ECT (without anesthesia), compared and analyzed on the risk of seizure du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izure duration in all more than 25 seconds, duration of experiment group 1 seizur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 (P<0.05).
  Conclusion: Etomidate and propofol did not bring any adverse effects on non convulsive spasm treatment effect, but the effects of etomidate on seizure du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ropofol.
  Keywords: seizures, non convulsive spasm, propofol, etomidate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1],目前,MECT主要采取依托咪酯以及丙泊酚,并被众多医院广泛应用。因为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受麻醉药物的影响,因此,本文笔者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150例,并对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150例,其中疾病类型包括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以及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它们依次为113例、27例、10例。根据进入医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当中,实验1组男性病人31例,女性病人19例。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为31.2岁;实验2组男性病人32例,女性病人18例。年龄在22-41岁,平均年龄为32.7岁;对照组男性病人30例,女性病人20例。年龄在20-38岁,平均年龄为30.7岁。三组病人的年龄,疾病情况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标准
  1.2.1入选标准
  (1)全部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第3版)当中的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展以及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全部接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适应症;(3)所以采取治疗病人的法定监护人需要签署临床治疗知情同意术;(4)进组之前采取相关药物的病人首先应该把药物按照氯丙嗪等效价计算减少为每天350毫克联合采取碳酸锂病人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应该暂停使用药物。
  1.2.2排除标准
  (1)伴有EH、DM、肺结核病、脑器质性病理变化以及各种系统疾病;(2)对丙泊酚以及依托咪酯有既往过敏史的病人;(3)年龄在18岁以下,年龄在60岁以上以及妊娠妇女;(4)其法定监护人没有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的病人。
  1.3临床方法
  对150例采取醒脉通电痉挛治疗仪(产地:上海申旭仪器有限公司;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0第3260308号)治疗ECT(电痉挛治疗)。在临床治疗的时候输出电能值根据病人年龄进行设定,在临床治疗之前静态电阻值均设定为二百五到一千五 。三组每一位病人都采取八次电痉挛治疗,一共873次。当中,实验2组方法:依托咪酯0.2mg/kg;琥珀胆碱1-1.5mg/kg,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实验1组方法:丙泊酚1-1.5mg/kg;琥珀胆碱1-1.5mg/kg,接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照组方法:对病人采取无麻醉过程(ECT)。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和无麻醉过程全部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方案实施。
  1.4临床观察指标
  在临床治疗期间通过观察同步显示的脑电图详细记录病人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同时在临床治疗以后4个小时当中询问病人有哪些不良反应,并给以详细记录以及对比。
  1.5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电痉挛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对比
  三组病人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全部在25秒以上,三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实验2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三组电痉挛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n) 总体治疗次数 癫痫发作持续时间
  实验2组 50 323 36±7
  实验1组 50 308 30±10
  对照组 50 242 31±11
  2.2三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
  实验1组和实验组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三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头痛 恶心 心慌 肌痛 发热 视力模糊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2组 50 1 2 0 2 1 0 12%
  实验1在 50 2 1 1 0 0 0 10%
  对照组 50 2 2 3 1 2 1 22%
  3讨论
  电痉挛治疗期间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是保证临床疗效的众多限制性原因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一旦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其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在25秒以下或者在120秒以上,都会对临床治疗效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本文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三组病人在临床治疗的时候,其发作持续时间都在25秒以上,当前,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当中三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依托咪酯和丙泊酚不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效果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其中实验1组对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明显低于实验2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2]。另外,实验1组和实验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1组和实验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3]。
  总而言之,依托咪酯和丙泊酚不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效果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同时不良反应发生较低,对病人健康生活质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增军,周小东,刘知源,朱宏日,祁革,伏迎春.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10,20(1):563.
  [2]王建斌,常业恬,刘流,等.不同麻醉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19(11): 698-699.
  [3]孔洁,王宁,陈建平,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麻醉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18(6):326-3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预防脑梗死采取中西医共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脑梗死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六味地黄丸和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生活干预联合足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规范高血压治疗,治疗组40例在规范高血压治疗基础上,予以生活干预联合足浴,疗程3月。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7.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90.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
期刊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是指在知情和保密的情況下人们经过咨询,对是否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做出选择的过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切入点和枢纽【1】,它在社会上广泛而有效的开展,可及早发现高危人群的HIV感染情况,使更多的HIV感染者和病人获得关爱,治疗,从而减少艾滋病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2】。为了
期刊
【摘要】目的: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肾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31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17例)和对照组(n=14例),对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行肾切开取石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阻肺呼吸衰竭采取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70例,對其采取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以及护理,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病人的各项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临床治疗之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呼吸衰竭采取无创机械正压通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单一用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常规检查当中采取血涂片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过血液分析仪监测的标本进行血液涂片观察以及白细胞分类,同时对采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300例正常血液标本以及1200例异常血液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血涂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300例正常血液标本当中,采取血液涂片检查一共有4例异常,其中假阴性为1.32%;1200例异常血液标本,采取血液涂片检查一共有562例正常,其中假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8%,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84.4%,组间差异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青少年未婚先孕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青少年中期人工流产的年龄、文化程度、孕次、受孕原因、社会因素分析 结果:在80例未婚青少年引产中,好发年龄17-19岁,文化程度以初中、职高文化,以农村留守青少年为主。结论:青少年未婚终止妊娠逐年增加,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今后的婚姻、家庭及优生优育。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性心理、生理、道德教育的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和生理健康教育,使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致假性股动脉瘤破裂采取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导致假性股动脉瘤破裂的病人10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病人双下肢肿胀得到明显改善,皮肤瘀斑大部分消退,足背动脉搏动完全会恢复正常,松解腹股沟部位压迫,复查B超显示假性动脉瘤破裂口完全闭合,血红蛋白回升。结论:介入手术治疗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