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 述
板底是距威宁县城约38公里的一个彝族乡,这里居住着彝、汉、苗、白、穿青等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乡,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250米,全乡8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千百年来,彝族同胞在这片世居土地上创造了绚丽多彩、独具魅力的彝族民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原始仪式剧“撮泰吉”(变人戏)、婚俗歌曲:“酒礼歌”“阿买垦”(出嫁歌)、“录外”(娶妻歌)、情歌、生产劳动歌、儿歌等;传统乐器有:月琴、三弦、莫轰等;舞蹈有:“恳豪呗”(铃铛舞)、酒礼舞、撒麻舞、点荞舞、阿西里西等。其中“撮泰吉” 2005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深受国内外民族音乐学家、民俗学家的关注。本人硕士专业方向是民族音乐学,因此,非常关注彝族民间音乐,曾多次深入板底乡采风,收集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现就其婚俗音乐的特点及其现状作一初步论述,以求教各位专家与同仁。
二、与民俗水乳交融的彝族婚俗音乐
多彩的民间文化都是与民俗水乳交融的,其中,婚俗最具代表性。事实证明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无不在婚嫁民俗中表现出来。板底乡彝族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民歌及歌舞尤其多彩多姿,这些民间音乐文化几乎都在古朴的民风中进行,充满了独特的民俗学特征。板底乡婚俗音乐就是典型代表。它包括“酒礼歌”、“龙拱朴”、“阿迈垦”、“录外”、“酒礼舞”、“铃铛舞”、“撒麻舞”等.另外,还有月琴、三弦、莫轰等多种民间乐器。现现将其内容特点与现状简述如下。
(一)“酒礼歌”
“酒礼歌”是彝族古老的酒歌,是彝族人民在古老婚俗中演唱的歌曲。一般是在送亲和迎亲时分别在姑娘的娘家和婆家演唱,称为“酒礼歌”,演唱时伴有舞蹈,称”酒礼舞”。接亲时婆家和娘家都要各请两个能歌善舞的歌舞能手作为主持人,婆家请的是男歌手叫“初署”。娘家请的是女歌手叫“歪约”,演唱时除双方歌手外,还有很多青年男女参加,十分热烈。 酒礼歌演唱的程序主要分“龙拱朴、阿迈克、绿歪”三步,内容极为丰富。
1.“龙拱朴”
这主要是以歌伴舞的形式演唱的,主要是请接亲客过礼。接亲那天,婆家接亲人来到嫁女之家,依礼节在堂屋内焚香秉烛敬神,嫁女之家总管即请去入席,饭完就带去其他亲友家安排住处。晚上,按照酒礼歌舞规矩,娘家歌手先到接亲客住处去邀请。隔着大门与婆家歌手里外对唱,互相问答,内容主要问婆家结亲人从哪里来,带什么礼物,翻了几座山,过了几条河等,试探客人的唱歌本领,借以饮酒助兴。一问一答,答对了就开怀畅饮,答错了,便会被姑娘们嘻落一番。
2.“阿迈垦”
这是接亲交礼后由娘家歌手和婆家歌手共同演绎的歌舞,接亲那天晚上要在娘家堂屋内举行歌舞的表演。娘家歌手和婆家歌手双方站成马蹄形,缺口面对神壁,每一队都由两个跳舞出众的人手执手帕,在马蹄形的两端领舞,边唱边跳,动作简单朴实,歌舞松散自由,歌声中,接亲的人们把一件刚做好的披毡从嫁女的头上抛给对方,对方接到后有抛回来,接亲的又抛过去,如此反复三次,对方将披毡给嫁女披上,表示姑娘已是别家的人了。她坐地痛哭流涕,姑娘们牵扶劝慰,把她送到闺房。并唱哭嫁歌,姑娘们歌声与泪水同在,内容有抒发对父母、姊妹、朋友的离别之情;诉出阁闺女的身世和出阁前的离愁,这是快乐与伤感交织的“阿迈垦”。
3.“录外”
汉语叫“认亲”。是接亲的第二天晚上在婆家堂屋内演唱,儿女亲家认亲,增进双方结成亲戚后的友谊。歌词有三段。
①我们找地方认亲,走到九重天上久出大名的人家户。他家摆了九口华丽的箱子,九口箱子装了九本书,打开哪本都没有亲戚的名字。
②我们找到云端里,找到六个寨子。寨里的人家摆了六口箱子,箱子里装了六本书,可书上并没有亲戚的名字,人家并不认我们做亲戚。
③我们找到地上,找到三寨彝族。三寨彝族家里摆设了三口箱子, 三口箱子里摆了三本书。打开第一本,里面有亲戚的名字。打开第二本,也有亲戚的名字。于是我们互相了解,从此成了亲戚。 三天满四天转。到回亲的那天,送亲的人辞别婆家起身,走到半路又假装折回去“压马脚迹”,婆家敬酒,送亲的人接过一饮而尽,“打碗”,起身离开,酒礼歌舞到此演唱结束。
(二)“铃铛舞”
彝族的“铃铛舞”又称“跳脚舞”,彝语称“恳合呗”,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民俗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属于彝族原始仪式剧“撮泰吉”中的一部分。舞蹈由几个男青壮年手持一串马铃,在死者灵前跳,步伐铿锵有力、豪放粗犷,舞蹈以敲鼓和摇铜铃铛为节拍控制节奏,它以舞者的叫喝声起舞,用铃声调节动作,表现出战场上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勇猛威武。以前,跳铃铛舞的人、场合都有很大的限制,只有男人跳,而且要注重场合,即今铃铛舞的表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跳。之前的铃铛舞一般只有四人或六人跳,后来经过文艺工作者悉心编排,打破原有禁忌,人数扩展到40至60人,并在舞台布局、队形穿插上作了较大调整,扩大了舞台场面。笔者所知板底乡的中小学都以铃铛舞做课间体操,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了更好的铺垫。
(三)“撒麻舞”
“撒麻舞”,彝语称“木书署”,是反映彝族生产生活的一种民俗舞蹈,表演者一般为9至12人,舞者边唱《撒麻歌》,边伴优美舞步,生动地描绘出了彝族人民从开垦麻地道织布缝衣的艰辛过程。舞蹈与种麻过程基本一致,分为撒麻、薅麻、砍麻、泡麻、剥麻、绩麻、织布、量布、剪裁制衣等几个步骤,动作通过舞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翻地、撒麻籽、割麻到染麻、纺线、织衣等一系列动作,将欢快的生活劳动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表达了彝族同胞们对美好收成的向往,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撒麻舞也是彝族婚礼上常跳的舞蹈之一,其主旨在于父母希望女儿出嫁后要发扬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出自己幸福的生活。 (四)民间器乐
板底彝族主要民间乐器有月琴、三弦、莫轰等。月琴是彝族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乐器,音箱呈扁八角形,故称“八角琴”全长65厘米,设有四轴四弦,琴颈和面板上有12个品位,在面板缚弦处的上部,开有一组花朵状的出音孔。多用于歌舞伴奏。琴弦多用金属弦,演奏用竹质、牛角、塑料片拨弦,声音更加清脆。
月琴曲旋律优美欢快,曲调常由乐句重复、加花、变奏、移位等手法发展而成较长大的乐曲。调式以五声商调式和六声徵调式、羽调式较多。传统曲目有《赛马调》、《威宁调》、《草海情深》、《刮地风》、《野马过河》等等。
月琴在彝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在节庆日子,或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民俗活动中,都少不了月琴的弹奏,小伙子弹着月琴,姑娘们则拍手或拉手跳出多种优美的舞蹈动作,随着优美的月琴声,让自己的情感随之奔放,跳出彝族人民的幸福和欢快。
三、板底乡彝族婚俗音乐的学术价值
(一)民俗学研究价值
民俗学是一门以研究民俗、信仰、口述文学、传统文化、艺术为对象并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它的研究的范围,包括传统的民族民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从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从饮食起居到内心活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因此,民俗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苗族的跳月、布依族的六月六、白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性。
在重多民俗中,婚俗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婚俗中的音乐尤其显得特别。
威宁县板底乡彝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结合都是在歌声中进行的,他们以“歌为媒” ,没有汉族“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陈规陋习 ,仅“曲谷”的对歌程序就多达八次,真是多姿多彩,使人迷醉。从他们的婚嫁对歌中,反映出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和谐处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都可看到他们那质朴无华、务实避虚的文化内涵。他们婚姻深处的婚俗文化,既是一种生活习俗,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心理,构成了板底乡彝族独到的文化特征。
婚嫁民俗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无不在婚嫁民俗中表现出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今社会变迁导致民俗文化中诸多元素的转义。婚俗作为民俗的主要形式之一,亦不例外,很多伴随婚俗仪式的民歌也逐步消亡,而威宁县板底乡彝族婚嫁仪式中的音乐却保存得很好,它不仅对民族音乐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学术,而且是我国民俗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现实史料,其学术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音乐形态学研究价值
彝族历史悠久,音乐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是我们音乐形态研究的重要资料,这里仅以一首哭嫁歌和一首月琴曲为例加以阐述。
现以民歌《哭嫁歌》与器乐曲《草海琴声》为例:
谱例一:
彝族民歌的重要特点就是衬词、衬腔比较多,很多曲调开头和结尾都运用大量的衬词,唱词多为五字句和七字句。威宁县板底乡彝族婚俗音乐多为五声、六声徵调式、或商、徵混合调式,结构规律紧凑、曲式独特、转调频繁、旋律婉转流畅,曲式结构多属一部曲式的上、下句或四句体的单乐段分节歌,也有少量带说唱性的多乐段歌曲。如酒礼歌,曲调优美,旋律婉转抒情,音域不宽,在一个八度之间,旋律结构主要是宫、商、角、徵、羽、变宫组成,有大量变宫的偏音,偏音的出现,使歌曲的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形成独特的六声音阶。
这首《哭嫁歌》是商调式,四个乐句,第一句的结束音落在羽音上,第二句结束音在主音上,结束音成五度关系,形成一定的对比,说明这两个乐句是并置型的二句体;三、四句曲调变化不大,结束音都在主音上,这两句形成非上下句重复型的二句体。旋律起伏平缓,最低音是宫音,最高音是偏音7,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调式色彩。旋律从开始到结束呈一条起伏平缓的波浪线,音域的平缓加上下行音阶,整个曲子听起来有点淡淡的忧伤、凄凉,这是酒礼歌显著的特点:曲调细腻,深沉。每个句子结束都在主音上,中间出现7的偏音,使歌曲忧伤的色彩更加突出。哭嫁歌的演唱多是真假声的混合,歌曲内容部分多用真声演唱,每一句都以叹词“啊、嗯”等结尾,有时会有转调,但是很快又回到原调,这是彝族婚俗歌曲显著的特点。
在看下面这首月琴曲《草海琴声》
谱例二:
这是一首新型的月琴曲,节奏欢快、活跃,形象鲜明,结构简短,充满了高原山区的泥土气息。此曲具有明显的商调式的色彩,由8个乐句构成,结构清晰、完整,旋律的发展也有规律,一、二句为重复性二句体,多数乐曲采用主导乐段、乐句的重复、变奏、加花、移位等方法予以发展而构成一首较长大的乐曲。调式结构也是商调式和徵调式及五声商、羽调式,充分体现出彝族民歌的特点。
四、 板底乡彝族婚俗音乐的传承现状
板底乡的民间音乐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目前乡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加大了力度,2011年8月当地政府联合央视打造的大型音乐电视MV《北方飞来的黑颈鹤》在白草坪正式开拍,《来自板底彝乡的召唤——板底彝族民歌选编》的搜集、整理、翻译、校编等工作已经完成,其中搜集了板底彝族音乐老艺人李永才、文友德等人的大量作品,李永才是板底彝族音乐的奠基人,是他把板底的音乐推向了社会。李永才,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因为家庭的贫困曾多次考上学校而辍学在家,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彝族民间音乐的创作。 1958年,他开始整理彝族古歌《放鹅娄记》,在贵州文联刊物《山花》上发表,成为他的成名作,他和几个彝族的专家艺人共同整理了彝族许多民歌、长诗等,今天被誉为“中国十大民歌“之一的《阿西里西》是1954年李永才用彝语编创的,当时由赫章、威宁两县彝族青年组成的代表队,上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他搜集、创作的《代俄沟兔汝彝族民歌集》60余首,今天后人又编创一本《阿西里西之声——来自板底彝乡的召唤》的民歌集,这本书在笔者到达当地时还未出版,大多的歌曲都是代俄沟兔汝所创作。他对彝族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笔者的调研中,板底乡人民大部分都能传唱自己的民歌,二十多岁的人也有能唱五六十首的,老人当然就不用说了,有些歌手还经常参加地方举行的民族音乐比赛,前几天,罗光华等参加了在云南楚雄举行的“云、贵、川及桂林彝族同胞民歌歌唱大赛”,他们的三人组合,以一曲“酒礼歌”,夺得到二等奖,以后他们又多次参加各种各样的民间活动,都取得了有不凡的成绩。这对板底彝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的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扩展,全球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种形式势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冲突日趋激烈,使我们许多传统文化因现代文化的代替而逐渐被淘汰甚至消亡,退出历史的舞台。
事实上,近年来彝族青年外出打工,彝族传统民俗活动大为减少,不少青年人在外面现代文化的影响下,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不喜欢讲彝语,不喜欢本民族的民歌,对彝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这是我们每个传统文化研究者以及政府部门值得重视和问题,也真切的希望这些珍贵的彝族文化永远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胡家勋编著.乌蒙古韵[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
[2]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委员会编.威宁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5.
[3]贵州彝学研究会编.贵州彝学[M].人民出版社,2000.8.
[4]易谋远诸.彝族史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
[5]毕节地区民族研究所编. 毕节地区民族研究[M],2002.4.
[6]王继超、文朝志主编.阿买恳[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3.
[7]聂庆元.威宁彝族婚俗音乐“酒礼歌”及其现状思考[J].
板底是距威宁县城约38公里的一个彝族乡,这里居住着彝、汉、苗、白、穿青等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乡,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250米,全乡8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千百年来,彝族同胞在这片世居土地上创造了绚丽多彩、独具魅力的彝族民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原始仪式剧“撮泰吉”(变人戏)、婚俗歌曲:“酒礼歌”“阿买垦”(出嫁歌)、“录外”(娶妻歌)、情歌、生产劳动歌、儿歌等;传统乐器有:月琴、三弦、莫轰等;舞蹈有:“恳豪呗”(铃铛舞)、酒礼舞、撒麻舞、点荞舞、阿西里西等。其中“撮泰吉” 2005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深受国内外民族音乐学家、民俗学家的关注。本人硕士专业方向是民族音乐学,因此,非常关注彝族民间音乐,曾多次深入板底乡采风,收集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现就其婚俗音乐的特点及其现状作一初步论述,以求教各位专家与同仁。
二、与民俗水乳交融的彝族婚俗音乐
多彩的民间文化都是与民俗水乳交融的,其中,婚俗最具代表性。事实证明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无不在婚嫁民俗中表现出来。板底乡彝族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民歌及歌舞尤其多彩多姿,这些民间音乐文化几乎都在古朴的民风中进行,充满了独特的民俗学特征。板底乡婚俗音乐就是典型代表。它包括“酒礼歌”、“龙拱朴”、“阿迈垦”、“录外”、“酒礼舞”、“铃铛舞”、“撒麻舞”等.另外,还有月琴、三弦、莫轰等多种民间乐器。现现将其内容特点与现状简述如下。
(一)“酒礼歌”
“酒礼歌”是彝族古老的酒歌,是彝族人民在古老婚俗中演唱的歌曲。一般是在送亲和迎亲时分别在姑娘的娘家和婆家演唱,称为“酒礼歌”,演唱时伴有舞蹈,称”酒礼舞”。接亲时婆家和娘家都要各请两个能歌善舞的歌舞能手作为主持人,婆家请的是男歌手叫“初署”。娘家请的是女歌手叫“歪约”,演唱时除双方歌手外,还有很多青年男女参加,十分热烈。 酒礼歌演唱的程序主要分“龙拱朴、阿迈克、绿歪”三步,内容极为丰富。
1.“龙拱朴”
这主要是以歌伴舞的形式演唱的,主要是请接亲客过礼。接亲那天,婆家接亲人来到嫁女之家,依礼节在堂屋内焚香秉烛敬神,嫁女之家总管即请去入席,饭完就带去其他亲友家安排住处。晚上,按照酒礼歌舞规矩,娘家歌手先到接亲客住处去邀请。隔着大门与婆家歌手里外对唱,互相问答,内容主要问婆家结亲人从哪里来,带什么礼物,翻了几座山,过了几条河等,试探客人的唱歌本领,借以饮酒助兴。一问一答,答对了就开怀畅饮,答错了,便会被姑娘们嘻落一番。
2.“阿迈垦”
这是接亲交礼后由娘家歌手和婆家歌手共同演绎的歌舞,接亲那天晚上要在娘家堂屋内举行歌舞的表演。娘家歌手和婆家歌手双方站成马蹄形,缺口面对神壁,每一队都由两个跳舞出众的人手执手帕,在马蹄形的两端领舞,边唱边跳,动作简单朴实,歌舞松散自由,歌声中,接亲的人们把一件刚做好的披毡从嫁女的头上抛给对方,对方接到后有抛回来,接亲的又抛过去,如此反复三次,对方将披毡给嫁女披上,表示姑娘已是别家的人了。她坐地痛哭流涕,姑娘们牵扶劝慰,把她送到闺房。并唱哭嫁歌,姑娘们歌声与泪水同在,内容有抒发对父母、姊妹、朋友的离别之情;诉出阁闺女的身世和出阁前的离愁,这是快乐与伤感交织的“阿迈垦”。
3.“录外”
汉语叫“认亲”。是接亲的第二天晚上在婆家堂屋内演唱,儿女亲家认亲,增进双方结成亲戚后的友谊。歌词有三段。
①我们找地方认亲,走到九重天上久出大名的人家户。他家摆了九口华丽的箱子,九口箱子装了九本书,打开哪本都没有亲戚的名字。
②我们找到云端里,找到六个寨子。寨里的人家摆了六口箱子,箱子里装了六本书,可书上并没有亲戚的名字,人家并不认我们做亲戚。
③我们找到地上,找到三寨彝族。三寨彝族家里摆设了三口箱子, 三口箱子里摆了三本书。打开第一本,里面有亲戚的名字。打开第二本,也有亲戚的名字。于是我们互相了解,从此成了亲戚。 三天满四天转。到回亲的那天,送亲的人辞别婆家起身,走到半路又假装折回去“压马脚迹”,婆家敬酒,送亲的人接过一饮而尽,“打碗”,起身离开,酒礼歌舞到此演唱结束。
(二)“铃铛舞”
彝族的“铃铛舞”又称“跳脚舞”,彝语称“恳合呗”,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民俗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属于彝族原始仪式剧“撮泰吉”中的一部分。舞蹈由几个男青壮年手持一串马铃,在死者灵前跳,步伐铿锵有力、豪放粗犷,舞蹈以敲鼓和摇铜铃铛为节拍控制节奏,它以舞者的叫喝声起舞,用铃声调节动作,表现出战场上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勇猛威武。以前,跳铃铛舞的人、场合都有很大的限制,只有男人跳,而且要注重场合,即今铃铛舞的表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跳。之前的铃铛舞一般只有四人或六人跳,后来经过文艺工作者悉心编排,打破原有禁忌,人数扩展到40至60人,并在舞台布局、队形穿插上作了较大调整,扩大了舞台场面。笔者所知板底乡的中小学都以铃铛舞做课间体操,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了更好的铺垫。
(三)“撒麻舞”
“撒麻舞”,彝语称“木书署”,是反映彝族生产生活的一种民俗舞蹈,表演者一般为9至12人,舞者边唱《撒麻歌》,边伴优美舞步,生动地描绘出了彝族人民从开垦麻地道织布缝衣的艰辛过程。舞蹈与种麻过程基本一致,分为撒麻、薅麻、砍麻、泡麻、剥麻、绩麻、织布、量布、剪裁制衣等几个步骤,动作通过舞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翻地、撒麻籽、割麻到染麻、纺线、织衣等一系列动作,将欢快的生活劳动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表达了彝族同胞们对美好收成的向往,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撒麻舞也是彝族婚礼上常跳的舞蹈之一,其主旨在于父母希望女儿出嫁后要发扬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出自己幸福的生活。 (四)民间器乐
板底彝族主要民间乐器有月琴、三弦、莫轰等。月琴是彝族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乐器,音箱呈扁八角形,故称“八角琴”全长65厘米,设有四轴四弦,琴颈和面板上有12个品位,在面板缚弦处的上部,开有一组花朵状的出音孔。多用于歌舞伴奏。琴弦多用金属弦,演奏用竹质、牛角、塑料片拨弦,声音更加清脆。
月琴曲旋律优美欢快,曲调常由乐句重复、加花、变奏、移位等手法发展而成较长大的乐曲。调式以五声商调式和六声徵调式、羽调式较多。传统曲目有《赛马调》、《威宁调》、《草海情深》、《刮地风》、《野马过河》等等。
月琴在彝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在节庆日子,或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民俗活动中,都少不了月琴的弹奏,小伙子弹着月琴,姑娘们则拍手或拉手跳出多种优美的舞蹈动作,随着优美的月琴声,让自己的情感随之奔放,跳出彝族人民的幸福和欢快。
三、板底乡彝族婚俗音乐的学术价值
(一)民俗学研究价值
民俗学是一门以研究民俗、信仰、口述文学、传统文化、艺术为对象并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它的研究的范围,包括传统的民族民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从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从饮食起居到内心活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因此,民俗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苗族的跳月、布依族的六月六、白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性。
在重多民俗中,婚俗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婚俗中的音乐尤其显得特别。
威宁县板底乡彝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结合都是在歌声中进行的,他们以“歌为媒” ,没有汉族“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陈规陋习 ,仅“曲谷”的对歌程序就多达八次,真是多姿多彩,使人迷醉。从他们的婚嫁对歌中,反映出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和谐处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都可看到他们那质朴无华、务实避虚的文化内涵。他们婚姻深处的婚俗文化,既是一种生活习俗,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心理,构成了板底乡彝族独到的文化特征。
婚嫁民俗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无不在婚嫁民俗中表现出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今社会变迁导致民俗文化中诸多元素的转义。婚俗作为民俗的主要形式之一,亦不例外,很多伴随婚俗仪式的民歌也逐步消亡,而威宁县板底乡彝族婚嫁仪式中的音乐却保存得很好,它不仅对民族音乐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学术,而且是我国民俗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现实史料,其学术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音乐形态学研究价值
彝族历史悠久,音乐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是我们音乐形态研究的重要资料,这里仅以一首哭嫁歌和一首月琴曲为例加以阐述。
现以民歌《哭嫁歌》与器乐曲《草海琴声》为例:
谱例一:
彝族民歌的重要特点就是衬词、衬腔比较多,很多曲调开头和结尾都运用大量的衬词,唱词多为五字句和七字句。威宁县板底乡彝族婚俗音乐多为五声、六声徵调式、或商、徵混合调式,结构规律紧凑、曲式独特、转调频繁、旋律婉转流畅,曲式结构多属一部曲式的上、下句或四句体的单乐段分节歌,也有少量带说唱性的多乐段歌曲。如酒礼歌,曲调优美,旋律婉转抒情,音域不宽,在一个八度之间,旋律结构主要是宫、商、角、徵、羽、变宫组成,有大量变宫的偏音,偏音的出现,使歌曲的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形成独特的六声音阶。
这首《哭嫁歌》是商调式,四个乐句,第一句的结束音落在羽音上,第二句结束音在主音上,结束音成五度关系,形成一定的对比,说明这两个乐句是并置型的二句体;三、四句曲调变化不大,结束音都在主音上,这两句形成非上下句重复型的二句体。旋律起伏平缓,最低音是宫音,最高音是偏音7,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调式色彩。旋律从开始到结束呈一条起伏平缓的波浪线,音域的平缓加上下行音阶,整个曲子听起来有点淡淡的忧伤、凄凉,这是酒礼歌显著的特点:曲调细腻,深沉。每个句子结束都在主音上,中间出现7的偏音,使歌曲忧伤的色彩更加突出。哭嫁歌的演唱多是真假声的混合,歌曲内容部分多用真声演唱,每一句都以叹词“啊、嗯”等结尾,有时会有转调,但是很快又回到原调,这是彝族婚俗歌曲显著的特点。
在看下面这首月琴曲《草海琴声》
谱例二:
这是一首新型的月琴曲,节奏欢快、活跃,形象鲜明,结构简短,充满了高原山区的泥土气息。此曲具有明显的商调式的色彩,由8个乐句构成,结构清晰、完整,旋律的发展也有规律,一、二句为重复性二句体,多数乐曲采用主导乐段、乐句的重复、变奏、加花、移位等方法予以发展而构成一首较长大的乐曲。调式结构也是商调式和徵调式及五声商、羽调式,充分体现出彝族民歌的特点。
四、 板底乡彝族婚俗音乐的传承现状
板底乡的民间音乐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目前乡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加大了力度,2011年8月当地政府联合央视打造的大型音乐电视MV《北方飞来的黑颈鹤》在白草坪正式开拍,《来自板底彝乡的召唤——板底彝族民歌选编》的搜集、整理、翻译、校编等工作已经完成,其中搜集了板底彝族音乐老艺人李永才、文友德等人的大量作品,李永才是板底彝族音乐的奠基人,是他把板底的音乐推向了社会。李永才,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因为家庭的贫困曾多次考上学校而辍学在家,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彝族民间音乐的创作。 1958年,他开始整理彝族古歌《放鹅娄记》,在贵州文联刊物《山花》上发表,成为他的成名作,他和几个彝族的专家艺人共同整理了彝族许多民歌、长诗等,今天被誉为“中国十大民歌“之一的《阿西里西》是1954年李永才用彝语编创的,当时由赫章、威宁两县彝族青年组成的代表队,上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他搜集、创作的《代俄沟兔汝彝族民歌集》60余首,今天后人又编创一本《阿西里西之声——来自板底彝乡的召唤》的民歌集,这本书在笔者到达当地时还未出版,大多的歌曲都是代俄沟兔汝所创作。他对彝族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笔者的调研中,板底乡人民大部分都能传唱自己的民歌,二十多岁的人也有能唱五六十首的,老人当然就不用说了,有些歌手还经常参加地方举行的民族音乐比赛,前几天,罗光华等参加了在云南楚雄举行的“云、贵、川及桂林彝族同胞民歌歌唱大赛”,他们的三人组合,以一曲“酒礼歌”,夺得到二等奖,以后他们又多次参加各种各样的民间活动,都取得了有不凡的成绩。这对板底彝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的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扩展,全球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种形式势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冲突日趋激烈,使我们许多传统文化因现代文化的代替而逐渐被淘汰甚至消亡,退出历史的舞台。
事实上,近年来彝族青年外出打工,彝族传统民俗活动大为减少,不少青年人在外面现代文化的影响下,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不喜欢讲彝语,不喜欢本民族的民歌,对彝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这是我们每个传统文化研究者以及政府部门值得重视和问题,也真切的希望这些珍贵的彝族文化永远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胡家勋编著.乌蒙古韵[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
[2]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委员会编.威宁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5.
[3]贵州彝学研究会编.贵州彝学[M].人民出版社,2000.8.
[4]易谋远诸.彝族史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
[5]毕节地区民族研究所编. 毕节地区民族研究[M],2002.4.
[6]王继超、文朝志主编.阿买恳[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3.
[7]聂庆元.威宁彝族婚俗音乐“酒礼歌”及其现状思考[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