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人本教育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55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二重性,数学家徐利志先生认为,数学有两重功能,“一个是科技功能,一个是文化功能”。作为科学,数学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它是思维的科学。作为文化,它的特征是,数学文化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基本方式,数学语言演变成一种世界语言,数学文化是自然与社会结合的纽带。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无处不用数学知识,数学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在古希腊,数学是哲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本主义教育观一直伴随着教育实践,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本质就是培养人性,教育最神圣的责任在于使人的理性获得健康的发展。
  教育改革家罗杰斯把“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概括为:“能充分发挥他所有的潜能的人,在现实中是可信赖的、自我提高的人;有创造性的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人。”很显然人本主义把培养人的个性,对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把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要把大量的、生动的、丰富的人文素材以及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现给学生,另一方面,用博大精深的数学文化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拼搏和创新精神。
  一、数学中的德育教育
  把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美育、人格教育渗透到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介绍古今数学成就,通过数学问题的提出、产生、发展和解决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严谨的思维习惯,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数学课中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教学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创设思维情景要把握时机,恰到好处,要从解决问题需要出发,从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实际出发,将他们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例如:讲数列极限的概念时,从美学的角度引入“一尺之槯,日取其半,永世不竭”和刘徽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损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无所失矣”。引导学生用高观点和开阔的眼界来理解极限,这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美学欣赏,这样既营造了文化氛围,又提高了文化品位。
  三、数学课中教师的教育观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今的具体体现,在思想观念和培养目标上高度一致的。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人才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需求,数学教育的目标也是多维的,关注社会、自然环境、科技的发展。未来需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数学老师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引导学生对当今信息社会新问题的探求,培养有创造能力、有学习能力、有强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这是我们数学教师对社会的责任。
  四、数学课中的赏识和宽容
  教师这一职业之所以伟大而且神圣,是因为它是充满爱心的职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就是得到赏识,学生渴望被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在自主探索的道路上哪怕只有一点成效,老师就要给予赏识,这不仅仅是优生还包括普通学生。学生被鼓励,被认可,被重视,会增强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在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中,少数学生遇到困难就放弃,甚至于注意力转移,或者不积极合作。教师就要学会宽容。其实宽容也是一种赏识,在我们数学活动中,教师的一次发现,一次表扬,一个由衷的赞赏,一份慈爱的宽容,都会给学生带来自信,增加兴趣,有时可影响他的一生。
  愿我们中学数学老师在数学中充分挖掘人文内涵,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把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贯穿始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其他文献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
期刊
随着意味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尽管在每次培训中,我都能认真参加,刻苦钻研,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语文的读、说、听、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实践性学习等方面,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理念系统,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自我发展观。  通过学习“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才知晓其中的奥秘:新课程自由度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期刊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
期刊
【摘 要】吹塑纸刻线版画艺术博大精深,其作品达到十分高深的程序,给人一种美得享受。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关键词】刻线版画;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提高质量  所谓吹塑纸刻线版画是利用吹塑纸作为版面,然后在上面刻画丰富的线条,滚上油墨,再将纸附在吹塑纸版面上,把吹塑纸上的颜色拓印在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  吹塑纸刻线版画取材容易,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制作简便,无
期刊
教育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实质性问题,它体现教育价值并涉及教育目标的实现,是课程设置的基本前提。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迟,但在众多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美术教育理论家的共同努力下,已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就内容选择而言,已趋于科学、合理。但是,学校美术教育内容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尤其在确定内容选择时。因为教育对象的认知心理无恒定性,而为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带来诸多困难。所以,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一直贯穿着学
期刊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认知活动的过程也是情意活动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重认知(即了解、理解、应用)能力培养,轻情意(即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培养,已成为语文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从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还有相当的一部分语文教师视“情意”为“副产品”既无针对性的培养,又无针对性的评价,更无实效性可言。  《背影》所讲述的是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亲情,但是相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学生来说,理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个体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人类的学习有探究的性质,而人类所学习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本质都是探究。现今,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并且,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探究性学习。为此,本文将对如何把探究性学习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逐渐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多媒体教学便是互联网进入课
期刊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即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媒体呈现,目的是通过它们帮助学习
期刊
【摘 要】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如何实施新课标,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是小学美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美术;探究;兴趣;创新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
期刊
【摘 要】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获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激情,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现象,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学习兴趣 个性 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