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生为本”成为小学数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分層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来,并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带动学生整体提升以及发展学生数学素养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也为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启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围绕“以生为本”理念,来设计层次化的作业内容,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基于此,本文就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些新的教育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作业是一种教学设计形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教育地位。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但能让学生巩固学生数学认知,而且对于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素养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够发现,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思维能力、数学基础等方面各有不同,所以,如果采用“一刀切” 方式来布置作业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出现“吃不饱”或者“吃不了” 的情况。
为此,在新时期,数学教师有必要将分层教学理念渗入到数学作业设计中来,从而做到“量体裁衣”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作业练习中不断成长。
一、主体分层,打好教学基础
客观地说,主体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所在。只有对主体,也就是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才能实现该模式的良好运行。对此,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落实作业分差设计事宜,教师务必要做好主体分层工作。
首先,教师可依托课堂设问、单元测试以及日常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在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方面的实情。然后,在此基础上,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例如,教师可分出三个层组学生, 其分别为:A 层(优秀生)、B 层(中等生)和C 层(学困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层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随着学生作业练习反馈、成绩变化等来定期对这些层组进行重新划分,通过此举来营造一个相互竞争的课堂氛围,为学生作业练习效果的提升以及数学能力的有序化发展铺路搭桥。
二、分层设计,实现整体提升
(一)要做好作业量的层次化设计
如今,为学生减负成为小学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而如何在减负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深入思考。对此,在分层教学理念下,作业量设计要把握好分层这一原则并凸显出减负理念。
例如,在“分数乘法”的作业设计中,对于 A 层组的学生, 所设计的分数乘法作业应当在减少数量的同时,围绕质量拓展而展开,如可布置一些“小数乘法”与“分数乘法”转换类型的作业, 从而在减轻他们作业压力的同时,推动其数学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于 B 层组的学生,所涉及的分数乘法作业应当减少一些重复性的分数乘法习题,适当引入一些转换类题目。
对于 C 层组学生,所涉及的分数乘法作业应主要围绕基础锻炼为主,可设计一些概念填空题、选择题等,通过此举来消减他们对于作业练习的抵触心理,达到既减负、又提升的双向作业设计目标。
(二)要把握好作业难度方面的层次化设计
具体来说,要保证学生“踮一踮脚”就能解决作业问题,使他们能在层次化的作业中取得进步。
例如,对于 A 层组的学生,所设计的要保证一定的难度,引入一些变式题、应用题等,让他们在作业练习中能够更上层楼; 对于 B 层组的学生,所设计的作业要稍有难度,使他们能够在作业挑战下,获得更多练习收益;对于 C 层组学生,所设计的作业不能难度太大,可围绕基础题来设计作业,以此来让他们能够在作业练习中获得自信与满足。
三、评价分层,促进能力发展
由于小学生在数学思维以及能力方面各有差异,所以在对他们作业评价时也要做到层次化对待,对待各个层组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评价,保证他们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成长。
在此环节中,教师切不可一带而过,要在细心检阅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层级给出针对性的评价,让他们能够时刻自信满满并且明白改进方向。
例如,对于 A 层组学生,我们在作业评价或批改中,要肯定他们的成果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评语可以写“做得很棒!对于XX 题,你是否还能想到其他的解法呢?”以此来激起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让他们不断精进自我;
对于 B 层组学生,教师要在肯定其闪光点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所在,然后指引他们自主思考或改进,从而推动其思维能力的有序化发展;
对于 C 层组学生,教师要本着多鼓励和少批评思路,多表扬他们的成绩,对于他们的错误也要多一些耐心,告诉他们正确的思路与方向,在此基础上,要通过针对性的辅导来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地进步。
四、结语
总之,分层作业设计的运用是一种与生本以及素质教育相契合的举措。在教学实践中,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该模式在作业练习各个环节中的运用,从而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获得好的数学作业练习体验,为他们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彩凤 .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思考与探索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2]王宇 .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 [J]. 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48-149.
(贵州省黔西市第二小学,贵州 黔西 551500)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作业是一种教学设计形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教育地位。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但能让学生巩固学生数学认知,而且对于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素养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够发现,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思维能力、数学基础等方面各有不同,所以,如果采用“一刀切” 方式来布置作业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出现“吃不饱”或者“吃不了” 的情况。
为此,在新时期,数学教师有必要将分层教学理念渗入到数学作业设计中来,从而做到“量体裁衣”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作业练习中不断成长。
一、主体分层,打好教学基础
客观地说,主体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所在。只有对主体,也就是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才能实现该模式的良好运行。对此,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落实作业分差设计事宜,教师务必要做好主体分层工作。
首先,教师可依托课堂设问、单元测试以及日常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在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方面的实情。然后,在此基础上,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例如,教师可分出三个层组学生, 其分别为:A 层(优秀生)、B 层(中等生)和C 层(学困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层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随着学生作业练习反馈、成绩变化等来定期对这些层组进行重新划分,通过此举来营造一个相互竞争的课堂氛围,为学生作业练习效果的提升以及数学能力的有序化发展铺路搭桥。
二、分层设计,实现整体提升
(一)要做好作业量的层次化设计
如今,为学生减负成为小学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而如何在减负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深入思考。对此,在分层教学理念下,作业量设计要把握好分层这一原则并凸显出减负理念。
例如,在“分数乘法”的作业设计中,对于 A 层组的学生, 所设计的分数乘法作业应当在减少数量的同时,围绕质量拓展而展开,如可布置一些“小数乘法”与“分数乘法”转换类型的作业, 从而在减轻他们作业压力的同时,推动其数学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于 B 层组的学生,所涉及的分数乘法作业应当减少一些重复性的分数乘法习题,适当引入一些转换类题目。
对于 C 层组学生,所涉及的分数乘法作业应主要围绕基础锻炼为主,可设计一些概念填空题、选择题等,通过此举来消减他们对于作业练习的抵触心理,达到既减负、又提升的双向作业设计目标。
(二)要把握好作业难度方面的层次化设计
具体来说,要保证学生“踮一踮脚”就能解决作业问题,使他们能在层次化的作业中取得进步。
例如,对于 A 层组的学生,所设计的要保证一定的难度,引入一些变式题、应用题等,让他们在作业练习中能够更上层楼; 对于 B 层组的学生,所设计的作业要稍有难度,使他们能够在作业挑战下,获得更多练习收益;对于 C 层组学生,所设计的作业不能难度太大,可围绕基础题来设计作业,以此来让他们能够在作业练习中获得自信与满足。
三、评价分层,促进能力发展
由于小学生在数学思维以及能力方面各有差异,所以在对他们作业评价时也要做到层次化对待,对待各个层组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评价,保证他们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成长。
在此环节中,教师切不可一带而过,要在细心检阅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层级给出针对性的评价,让他们能够时刻自信满满并且明白改进方向。
例如,对于 A 层组学生,我们在作业评价或批改中,要肯定他们的成果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评语可以写“做得很棒!对于XX 题,你是否还能想到其他的解法呢?”以此来激起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让他们不断精进自我;
对于 B 层组学生,教师要在肯定其闪光点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所在,然后指引他们自主思考或改进,从而推动其思维能力的有序化发展;
对于 C 层组学生,教师要本着多鼓励和少批评思路,多表扬他们的成绩,对于他们的错误也要多一些耐心,告诉他们正确的思路与方向,在此基础上,要通过针对性的辅导来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地进步。
四、结语
总之,分层作业设计的运用是一种与生本以及素质教育相契合的举措。在教学实践中,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该模式在作业练习各个环节中的运用,从而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获得好的数学作业练习体验,为他们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彩凤 .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思考与探索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2]王宇 .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 [J]. 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48-149.
(贵州省黔西市第二小学,贵州 黔西 551500)